第320章 四爷来借粮-《四合院之我有系统,不住南锣鼓巷》

  冯小娟走后,赵甲第和老周晃悠着陆续来了他的办公室喝茶。

  王宗卿倒了三杯茶,推了两杯到他们面前后问道:

  “老赵,介绍信和证明都开好了?”

  赵甲第吹了吹茶水漫不经心的说道:

  “那还能办不好?这点小事,你王主任亲自安排的,我不得马上办。”

  说完,他放下茶杯说道:

  “对了,我刚让二壮骑着我的车子,直接让他去你们街道把介绍信和证明送过去。

  后厨那边,我让小卫过去先帮忙了,采购组今天刚好不忙。”

  说起卫春生,王宗卿看向老周:

  “老周,小卫这两年表现不错,积极,踏实,任劳任怨,也是入D积极分子,工龄也够了,他晋升工级的事,你最近看看,帮他申请一下吧。”

  老周沉吟了一下说道:

  “主任,这个事我也正要跟您说呢,小卫同志确实不错,那我下午就写报告,到时候您签了字,我抽空交到区总社去。”

  聊到区总社,赵甲第手摩挲了一下茶杯,突然说道:

  “说到区总社,王主任,你说咱们李副主任,这次有没有机会?”

  他问完,老周也看向王宗卿。

  王宗卿明白他俩的意思,他们算起来,都是李副主任一系的,现在吴主任已经确定是过了年就要退二线,算起来就几个月时间了。

  现在魏副主任蹦跶的可厉害,论资历,魏副主任可比李副主任多干了三年的副主任,加上他好像又靠上了市总社的陶副主任,近期很是高调。

  李副主任,现在有吴主任帮衬着,看起来是不落下风,但是市总社和市商业局的层面,一直是李副主任的薄弱项。

  要是苏华不调走,李副主任的赢面更大一些,但是上次苏念说苏华对于去中原的楚都做地区一把手,有些心动,要是他调走,李副主任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他思索了一下说道:

  “这个事情,现在说不好,不过咱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就算是魏副主任最后赢了,李副主任还是副主任,加上经营这么多年,也影响不到什么。”

  话是这么说,但是赵甲第和老周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一把手和副手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接下来,王宗卿也没有再聊这些话题,跟他们随意聊到快中午,他交代了一下,便起身骑着车子回了七号院。

  到了家,王宗卿把车子停好,洗了个手才溜达到后院,看到老太太、王有粮和大伯他们在客厅坐着,他便问道:

  “爹,我四爷不是说中午过来么。人还没来吗?”

  王有粮摇摇头:

  “不知道,反正现在都还没到呢。”

  王宗卿见状,瞅了一下厨房的方向:

  “那我大娘他们在做饭?不等四爷吗?”

  大伯说道:

  “等还是要等的,以前在村里,你四爷看在你爷爷的面上,没少照顾咱们家,他既然托人说了中午过来,估计也快了。”

  正说着呢,就听到中院和后院连接的角门那里李大爷的声音响起:

  “有福,有粮,你们在不在院里?你们老家来亲戚了!”

  王宗卿和大伯以及王有粮对视一眼,三人起身往角门那去。

  到了角门那,就看到四爷推着村里那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跟李大爷站在一起。

  看到他们出来,李大爷说道:

  “嗐,有福你们出来啦,这位同志说是你们老家的亲戚,我领着他到了角门这,他死活不进去,说是等你们出来看了,既然你们出来了,那我就先回了。”

  李大爷说完,背着手离开,四爷把车子就在角门旁边停好,搓着手说道:

  “有福,有粮,宗卿,你们出来啦。”

  看着四爷的模样,一脸的憔悴,而且很明显干瘦了一些,王宗卿大概知道他的来意了,于是他上前一步拉着四爷说道:

  “四爷,我今个可特意从单位回来在家等你呢,走,咱们先进去,马上吃饭了,吃了饭再说。”

  大伯和王有粮也在旁边说道:

  “对,四叔,你还没来过我们这呢吧,走走,进去看看。”

  就这样,四爷被王宗卿和大伯、王有粮三人簇拥着进了院里。

  看着后院的房子,四爷忍不住问道:

  “有福,有粮,这都是你们家的房子?”

  大伯介绍道:

  “四叔,你看,左边这三间,是我的,右边那三间,是有财的,他在学校上班,中午回不来,中间那三间,是有粮家的。至于这几间。”

  大伯指了指后面挨着李大爷房后盖的三间屋子说道:

  “这左边这一间是我家的,右边两间,是宗元的。”

  四爷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看着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多的房子,眼里的羡慕之色更浓,在四九城,能有这么大一个院子,十几间房子,这是真发达了啊。

  想着这些,他不自觉的微微弯了弯腰,略带讨好的说:

  “有福,有粮,你们这看起来是真发达了啊,真好,真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说着,眼底里露出的都是向往。

  王宗卿给大伯和王有粮使了个眼色,努了努嘴,大伯连忙说道:

  “四叔,咱们别站外头了,咱们先进屋,你这一路估计也累的不轻,进屋先坐下歇歇。”

  四爷马上说道:

  “好,好,那就进屋。”

  到屋里,四爷看到老太太,马上热情的打招呼:

  “老嫂子,身子骨可还好?”

  他一边说着,一边往老太太身边的座椅走去坐下。

  老太太乐呵呵的说:

  “老四过来啦,我身子骨好着哩,你现在身体咋样?”

  四爷叹了口气:

  “唉,咱们庄稼汉,身子骨都熬坏了,这上了岁数,哪哪都不得劲,还得为村里的事操心,我啊,是没你这个享福的命哦~”

  老太太笑眯眯的说:

  “我也是沾了我好孙儿的光,靠有福有粮他们,我怕是享不到福咯。”

  正说着,大娘和二娘端着饭菜上了桌,也热情的和四爷打了招呼。

  今天知道四爷要过来,所以中午炒了四个菜,有腊肉,有鸡蛋,还有花生米和腌白菜。

  别看菜简单,这个时候,这几个菜里有肉有鸡蛋,已经是好多人都吃不到的东西了。

  吃饭的时候,四爷也只顾东拉西扯以前村里的事,以及他们搬到城里之后,村里人的羡慕等等。

  直到吃过饭,大娘他们收拾了桌子回了春苗的房间,大伯给王有粮使了个眼神,王有粮想了想拿出烟给四爷散了一支,然后问道:

  “四叔,村里现在日子好过不?”

  问到这里,可算是问到四爷的心坎上了,他叹着气说道:

  “唉,哪里能好过,公社的干部跟上面吹牛,导致今年交的公粮比去年都还多,加上本身粮食都减产了一些,现在咱们村里,好多人家都饿着肚子,要不是我偷偷留了一部分应急粮接济着,说不准都有人要饿死了。”

  话说到这里,基本也算是明牌了,四爷此行的目的,估计也是想借粮。

  于是王有粮继续说道:

  “四叔,那这个情况,公社没给想想办法?”

  说到这个四爷都来气,他一拍桌子骂道:

  “他们能想到个屁的办法,只是不停说让大家伙忍一忍,可饿肚子的事是忍忍就能过去的吗?

  你不知道,村里的人家,现在基本上没事干的时候,都是躺在家里哪里也不敢跑,一是想尽可能省些粮食,二来也是饿的没力气。

  可是公社那帮子人,我看个个都吃的肥头大耳的,一个也没见瘦!”

  王有粮和王有福对视一眼,最后还是大伯说道:

  “那四叔,昨个您托人捎话给我们,说是想让我们帮帮忙,您说吧,有啥我们能帮上的?”

  问到这里,四爷却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了,毕竟这时候的情况,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粮食的金贵,他也问过,就四九城周边的黑市,一斤杂粮都要卖到5毛以上,而且还不一定买的到!

  他又想到村里的情况,咬了咬牙,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

  “老嫂子,有福,有粮,宗卿,我就直说了,现在村里粮食快见底了,那些家里劳力多的,之前攒的还有粮食,勉强还能撑下去,可是村里好些人家,现在都快断粮了。

  村里留的救命粮一旦没有,那些断粮的人家,可真的一个不好会饿死人,都是乡里乡亲的,我真的是不忍心,所以我才厚着脸皮过来找你们,想问问你们,要是有粮食,能不能接济一些,算,算村里,算我借的,等熬过去了,我保证,一定一两都不少的还给你们!”

  四爷说完,眼神先看了看老太太,又看向王宗卿等人,眼神里满是祈求之色。

  这时候,大伯和王有粮都看向王宗卿,因为家里的粮食,除了能买到的定量之外,都是王宗卿带回来的,包括他去年就提醒大家存的几百斤粮食。

  王宗卿看大伯和王有粮看他,又见上首的老太太对着他轻轻点了点头,于是王宗卿扔掉手中的烟头,仿佛下定了决心说道:

  “四爷,话说到这里了,我想说的是,您也知道,现在到处都缺粮,我们在城里的定量壮劳力一个月的定量也才21斤,还大部分都是粗粮,我们也没有多少粮食。”

  四爷听他这么说,眼神慢慢晦暗下去,王宗卿接着话锋一转:

  “不过,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也不能见死不救,去年收成好,我让我爹他们存了一些粮食,您也知道,细粮很难买的到,都是粗粮,大概还有一百多斤,我做主了,借您100斤,您带回去!”

  喜欢四合院之我有系统,不住南锣鼓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