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给梁复验光-《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大人需要的,是你们在做工期间挽起袖子努力干,这便够了。”

  “多的话,本官也不说了。接下来,本官念名字,里正们给大家发工钱。因着布坊初入正轨,春季份的棉布,会稍晚两天发给大家。还有,自下月起,每月月钱会在月底那天,按时发放,大人让你们记得带好钱袋子。”

  众人面面相觑,场上一片沸腾。

  外头上哪儿去找当月发钱的活儿!

  ......

  日月更替间,春意逐渐盎然。

  印坊中,许主簿、王广进、莫轻晚等人,正在给沈筝汇报进度。

  王广进将数本蓝皮册放在桌上,汇报道:“大人,县中与府城布庄已装潢完成,今日布匹和牌匾将会运到布庄,今明两日理货码货、后日开业。”

  许主簿也拿出一叠公文,说道:“大人,府衙与各县书肆装潢也完工了,书册与牌匾皆已在昨日运往各县,后日开业。”

  沈筝将蓝皮册与公文大致翻看一遍,吩咐道:“开业那日本官留在县中,许主簿,你去柳阳书肆看着,王广进与轻晚去柳阳布庄。”

  除却同安县外,柳阳府的布庄与书肆规模,是现今最大的。

  所以开业那日,得有同安县的人在场,方便镇场子。

  而后一个时辰,沈筝将各种注意事项交代了一番,让他们到时都细心些,若有突发情况,他们也能及时拿出应对之策。

  布匹和书籍的运输,由县中车马行负责,另外,每个运送书籍的车队,都额外配备了一名捕快、两名镖师。

  镖师都来自于同安镖局。

  镖局的镖头并非同安县本地人,而是去年才来的同安县。

  但早在去年之时,对方便在同安县购了屋子,户籍却没迁过来,或者说没办法迁过来——同安县所有人眼中的香饽饽,外来者想落户,光买屋子还不够。

  直到今年二月中旬,县衙告示张贴了“房屋限购令”与“人才引进”条例,镖头见有了机会,当即递交了落户申请。

  后经县衙审核,镖头符合“人才引进”标准,故而他的落户申请被允,到如今,他已是实打实的“同安县人”了。

  若非如此,押送书籍这一重任,还落不到镖局头上。

  许主簿几人离开后,沈筝浅浅靠在椅子上,仰头看树、看天。

  树枝上,嫩叶无数,每有一阵风吹过,嫩叶便会跟着抖两下身子。

  “在想什么?”梁复问她。

  沈筝扭了扭脖子,“在想......下官也不知道。就是......在布庄与书肆开业之前,下官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好慢,满脑子想着快些开业,可真快到了这一日......又总觉得有些不真实,好像一切都要尘埃落定了般。”

  半年来的努力终于落了地,此时的心情,沈筝难以描述。

  梁复整理好镜片,将托槽往沈筝面前一推,“纵使前路诸多困难,本官与伯爷几个始终都在。好了,莫要瞎想,不是说今日给本官验光吗?本官这眼睛,可要吃一回细糠咯。”

  一说到“验光”,沈筝来了精神,顿时将惆怅抛之脑后。

  每片试戴镜片的度数,都是她利用镜片焦度与焦距值,手动核算出来的,这一过程极其复杂,其中心酸自是难以言喻。

  而如今,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为表隆重,沈筝特意去洗了个手。

  梁复问她:“咱要不要焚个香?”

  ......

  两日后,柳阳府学。

  黎明的幕布悄然拉开,天空呈现出深邃的蓝灰色,东方尽头的云层中,逐渐蕴出缕缕光辉。

  “今儿个是个好天气,东面的天这么早就亮了。”

  学子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朝着柳阳府学走去,有的低声交谈,有的埋头看书,有的嘴里还嚼着早饭。

  “杨兄!”一手拿折扇的清秀学子快步上前,问道相识的学子:“听闻那日知府大人来了府学,将周学正给绑走了?”

  “我也听说了!”尽管他们都是读书人,也免不了说些闲话:“听说那会儿还在下着雨,周学正逃跑之时,直接摔晕过去了!”

  “对对对,我也是听人这么说的,说是周学正门牙都磕到了!”

  “我咋听说,还是知府大人,亲自把周学正送到医馆去的?”

  杨自然被所有人围在正中,屡次想张口,都被打断。

  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足足凑齐了八个说法之后,杨自然终于忍不住了。

  “你们从哪儿听说的!”眼见就快到府学大门,杨自然忍无可忍,“知府大人只是有要事,邀请学正去府衙!学正没晕过去,也没被送到医馆去!”

  “噢——”其余学子好像懂了,“那学正到底摔没摔?”

  “......”

  “不说话?”

  “那就是摔了!”

  “那牙呢?”

  “不说话.....那就是......”

  “没有!学正牙没摔掉!”

  正当杨自然据理力争之时,一道陌生身影自他们身旁走过。

  此人身姿挺拔,步子迈得又大又稳,衣饰简洁又特别,仿似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新料子。

  “他穿的是何等材质的衣裳?”学子们面露好奇,悄声谈论起来。

  “不知,这料子我从未见过,似麻非麻,似绸非绸,好生特别。”

  “不是说今日同安布庄开业吗!他身上穿的,莫不是布庄的棉布衣裳!”

  “这才什么时辰!就算布庄开业了,他也不能如此快买到衣服,甚至还来了府学吧!”

  要知道,府学离熹源街还是有段脚程的。

  学子们愈发好奇,忍不住跟在对方身后。

  一同走了几步后,他们发现,对方竟也是朝着府学去的。

  这不凑了巧!

  杨自然被学子们推了出去,慌张整理衣帽后,礼貌问道:“兄台,你可是要去府学找人?”

  对方脚步微顿,回头颔首道:“我找周学正。”

  一听对方找周学正,学子们那颗好奇的心又砰砰跳了起来,凑上前引路。

  “兄台,我们熟路,我们带你去学正室!”

  这样一来,他们既可以见到学正,又可以朝对方搭话。

  一举两得!

  喜欢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