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好笑的事”-《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对上羽林卫好奇的目光,沈筝忍住笑意道:“你待会儿也去买些狗......不,还是鹅粪吧,鹅粪更臭。买了之后,趁着夜半无人,抹兰其翼床上。”

  羽林卫双眼蓦然瞪大,眼中的震惊止都止不住。

  好一个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屎还屎!

  “大人,这样不好吧......”

  报官他能行,可抹屎......太那个。

  “你进不去云麾将军府?”想了想,沈筝了然,“也是,武将府邸布防周密,进不去也是正常,这法子不行,你等我再想......”

  能力遭到质疑,羽林卫立刻反驳:“大人,我羽林卫进出官员府邸,如入无人之境,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想当年,羽林卫刚成立之时,没少密探官员府邸,就没一个被抓现行的。

  若说缘由,倒不是他们身法有多好、武功多高强,而是......羽林军握有大多官员府邸布防图,府上什么时候、哪里有人,他们门清。

  沈筝一激就得逞,刚想开口,余时章从门外走了进来。

  “你在府里啊!”见了她,余时章略显惊讶,上前两步道:“我听第五老贼说,咱县里的船到了,还有个小伙跟着船来,是谁?”

  “您猜?”

  沈筝朝羽林卫扬了扬头,无声地说了句“鹅粪”后,和余时章往府内走去。

  “县里小伙子那么多,这你让我怎么猜?”上一刻说不猜,下一刻,他又猜了起来:“王广进?他从西密府回来了?不对,没这么快。那就是......”

  想着想着,他微微瞪眼,试探道:“小袁?”

  “诶——”沈筝应了一声,“您看吧,其实也不难猜。”

  余时章搓了搓手,加快脚步,“别说,我还真有点想这小子了。之前在衙里之时,除了子彦,就他最能闹腾。”

  二人一同朝枕流院走去,走了大半,余时章突然提起:“有件好笑的事,你今儿个听说没有?”

  好笑的事?

  沈筝脚步微顿,摇头,“没有吧,我带小袁回府后就去坝上了。是什么事?”

  “那你可真是少了一大乐子。”余时章神秘兮兮地靠过来,低声道:“京中都传开了,嘉德伯府门口......被抹了狗屎,那叫一个臭哟!”

  刚一说罢,他就大笑起来,“也不知他是得罪了谁,府门口被抹屎,这得多大的仇怨!还好我与他无甚交际,平日巴不得他倒霉,不然我上他府邸去,看到那大门都膈应......”

  话音落下后许久,都没等来沈筝回应。

  他疑惑转头,质问:“你怎么不笑,这不好笑吗?倒霉之人可是嘉德伯!”

  “......我笑不出来。”沈筝僵硬扯起嘴角,看向他脚尖,“因为倒霉之人.......不止嘉德伯。”

  “什么意思?”余时章低头看向自己双脚,片刻后,僵硬地抬起脑袋,“你是说......”

  沈筝点头,“抹屎的台阶,您如今也踩过了。但别膈应太久,门房用热水洗得很干净,不臭的。”

  余时章脸色骤变,骂了一路的兰其翼,骂着骂着,他还不忘夸沈筝两句。

  “还好你那日跟去京兆府,给嘉德伯泼了脏水,不然今日被抹屎的,说不定就是咱俩家了......”

  沈筝嘴角微抽。

  好一个死道友不死贫道。

  ......

  重逢的日子总是充满喜悦。

  枕流院被欢声笑语所覆盖,热闹得不行,当余九思兄妹带着和梁复和沈行简到来之时,气氛更甚,险些掀翻了屋顶。

  厨房早早就开始准备晚宴,东南西北各地菜式都有,戌时开宴,为小袁接风洗尘。

  小袁坐在沈筝旁边,自问没见过这阵仗,举盏的手激动得直抖。

  “我、我敬大家一杯,想说的话都在酒里了!”

  觥筹交错,一晃就到了亥时,小袁和乔老已经喝得双眼发飘,还一个劲儿地推杯换盏,你敬我我敬你。

  喝到最后,二人抱头痛哭,不约而同地把鼻涕往对方肩膀上擦。

  “......”

  余时章觉得鞋底有点不舒服,先行离了席,沈筝送他出府后,径直回了恣意居。

  恣意居灯火通明,树影摇曳,小夜虫拼了命地往灯罩上撞,却又无功而返。

  华铎和佩玉几人正在廊下看书,见她回来,纷纷放下书迎了过来。

  沈筝看了眼正厅,问道:“今日拉回来的包裹呢?”

  “回大人话,在小库房。”穆清挽起袖子,上前两步道:“大人,可要奴婢先除灰?”

  “不用。”沈筝摇头,准备回房拿钥匙,又道:“穆清,你去一趟枕流院,与南姝他们说一声,我有事就不过去了。还有,若他们喝得太晚,直接在府中歇下就是,不必想着避嫌。”

  若余九思和沈行简有家室,她肯定不敢说这话,但可惜了,这两个好像也是个不开窍的,回京这么久都没点动静。

  穆清领命离去,佩玉蹦蹦跳跳地跟了上去,说要陪她同去。

  沈筝回房取了钥匙过后,换身衣服进了小库房,点上壁灯,黑暗如潮水般褪去,小库房全貌映入眼帘。

  库房左侧靠里,摆着数排榆木架,上头放的东西不多,只有之前天子赏的布料首饰与摆件。

  而库房右侧,则放着之前余时章送来的乔迁礼,一箱箱一件件,被穆清收拾得很整齐。

  沈筝心知,贵重的礼物,在上京权贵间就是硬通货。

  余时章送这些乔迁礼,其实是在给她托底——他担心她用原来的存货送礼遭人嘲笑,所以才特地送了这些过来,给她以备不时之需。

  片刻后,她收回心神,缓步行至库房正中,低头打量。

  从同安县而来的包裹,共有四大包,另有信匣子一个。

  据小袁所说,正中那系着红绳的包裹,装着临行前百姓送来的礼物,大多都是腌食。

  左侧系着绿绳的包裹,是同安商会平日搜罗的小玩意,拿来给她逗乐解闷。

  右侧系着黄绳的包裹,是县学、印坊、布庄合送,她猜测,里面估摸是学子作品与布料成衣,这个包裹最大,所以肯定有余时章等人的份儿。

  而最后方那系白绳的包裹,则是县衙众人的心意。

  喜欢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