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一次意外-《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杨华连人带车卡在窨井上,摔得一身都麻了。他挣扎着要爬起来,刚一动,左腿却传来剧痛。这种痛楚让他禁不住叫出声来,冷汗如泉涌出。

  这边出了事故,顿时好多人过来围观,很快,他被人从下面扯了出来,又叫来救护车送去医院。

  从头到尾,他的左脚都痛得不能动弹。拍完X光,情况不是太妙,骨折了。

  杨华家庭贫困,考虑到现在的医疗费用太贵,医保还没有普及,实在住不起。在里面呆了三天,腿上打了石膏的他就被父亲用一辆三轮车拖回了家。

  “好好的一个人骑着摩托能摔进井里,你说你脑子里在想什么呀?”杨华父亲很气愤,他老俩口是下岗工人,年纪也大了,就在城里打烂零工,儿子是唯一有固定收入的人。得,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下好了,至少要在家里休息三四个月。

  杨华的腿被颠簸弄得有点疼,哼了几声:“我走神了,想其他事。”

  “二十来岁的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哪里有那么多心思?”父亲气恼,抬手作势要抽到儿子脑壳上。

  杨华撇嘴:“什么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不是还要养你和妈吗?”

  杨爸爸这一巴掌再也抽不下去了:“谁要你养,我们还不老,还能求一口饭吃,你自己平平安安就好。再说了,你都瘸了,拿什么养我们,靠你每天在电脑前写那啥玩意儿?那东西不靠谱,我劝你别胡思乱想了。”

  杨华:“谁说不靠谱了,有人靠写小说,一个月能拿一千多块。”

  “呵呵,不会是骗人的吧?就算是真,你也不是那种人才。你从小到大,就不会写作文。二十分的作文题,能拿十分就算不错的了。”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家里。杨妈妈已经做好了晚饭,儿子骨折,她就买了猪大骨,炖了以锅萝卜。不停地给儿子碗里夹拆下的肉,说是以形补形。

  吃过晚饭后,杨华照例坐在电脑前,打开《西红柿》网看了看,自己在住院前在新书榜上本排在第十名,现在竟从榜单上掉下去了。

  按照西红柿网的规则,新书榜是前番专门为签约新书设置的榜单。参考的是点击推荐和收藏各项综合因数加权,两万字上榜,二十万字下榜。因为可以长期挂在首页,虽然只是个书名,但也算是个不错的推荐位。作者们发现这点后,竞争得厉害,不少人都在书里打广告,呼吁读者投票。

  他再看了看自己的各项数据,依旧很差,看来这前两个小推荐没有多大效果。

  总收藏也才六百多个。

  杨华又挂上qq,瞬间有很多消息传来,有作者群的在聊书,还有本地游戏群的。

  他前一段时间迷上了《传奇》,在线下认识了很多本地的哥们儿。大家有空的时候,还经常约着一起到网吧包夜组团开干。

  当然,包夜费是大佬付的,还送烟送饮料。

  大佬的装备不少都是花钱买的,浑身氪金,亮瞎人眼。杨华就是个苦哈哈,花钱的事情干不得,都是自己打。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卖两件。

  前段时间,他接了大佬的活儿,帮人打一件衣服。

  刚上线,大佬就在群里喊:“小杨,这几天你干什么去了,我一直在等你的衣服。怎么,不相信老哥哥。你说,我什么时候没给你钱了?”

  一个群友插嘴:“叶老大,杨华这几天被人追杀,跑出去躲了。”

  大佬姓叶,四十来岁的中登,做沙石生意的,听到杨华被人追杀,顿时来了兴趣:“小杨你究竟惹了谁,因为什么事?老哥我从八十年代就开始跑江湖,社会上的弟兄认识不少。要不要我帮你说合说合,把你的仇人叫来,大家一起吃个讲茶,这事就算过去了。”

  吃讲茶是四川老年间的规矩,说的是袍哥时代。如果两帮人起了冲突,就由一个袍哥舵把子出面,把双方人召集在茶馆喝茶,把事情摆开了说明白。如果达成谅解,大家喝一杯茶,此事揭过。如果说不好,出门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既分胜负也决生死。

  叶老大自认为在外面还有些人面,想做这个和事佬。

  一个群友插嘴:“叶老大,小杨惹的是文化馆王胜军。”

  叶老大一听,顿时为难:“王胜军就是疯的,不好弄。对了,小杨你是怎么惹到他的?”

  另外一个群友插嘴:“小杨勾引人家老婆。”

  杨华大怒:“放你妈狗臭屁,谁勾引了,我连他老婆是什么样都不知道,怎么勾引?大家就是在网上打游戏的时候喊一声老公老婆,这能当真吗?”

  叶老大也不想跟王胜军这种疯子起冲突:“小杨,你破坏人家庭就是不对。”

  杨华辩解:“我没有。”

  说到勾引别人老婆,群友们都来了精神,你一言我一语聊起来,其中不乏有调侃埋汰杨华的味道。

  小杨气得不住刷屏。

  不过,他还是搞清楚了情况。王胜军其实没有结婚也没有老婆,那个白色月光其实就是他现在的女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快,群友们拼凑出那个女人的情况。原来,白色月光今年三十出头,是个摆烟摊的。人长得倒也好看,个子也高,就是因为在外练摊,皮肤有点黑,外号“黑牡丹”是也!

  一个群友:“小杨这次因为黑牡丹被王胜军弄,这次还真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了。”

  众人大笑。

  杨华感觉很颓丧:“死倒不至于。”

  一个群友:“确实,死倒不至于,不过,人家王胜军说了要砍你一只手。”

  杨华:“砍手不至于,但我的腿已经被打断了。”

  “啊?”

  “啊?”

  “怎么了?”

  杨华前一段时间刚给电脑装了个二手摄像头,就把摄像头打开,私聊一个相熟的群友,给他看了看。

  那群友也是可恨,直接截图发群里。

  众人一片大哗。

  “刁!”

  “叼炸天!”

  “小杨,我从来没有这么佩服过一个人。”

  叶老大倒是大气,问了杨华的伤势后,表态:“小杨你就好好养伤吧,汲取教训,守身如玉,坚持戴三个表的方针政策。下次一起组团的时候,我送你个装备。”

  杨华本就是个爱现的人,见成功地将小伙伴们唬住,不禁得意洋洋。又在群里炫耀了半天,这个时候,关木旦在q上呼他。

  关木旦问他这几天为什么没有更新。

  杨同学回信:“老关,现在的书好多都是一星期更一次,我才三天没更,你就来催,有意思吗?”

  关木旦发两个呵呵的表情,道:“别的书是别的书,你的是你的。你的情况和别人不一样,你的小白文必须每天更新,更新量要大才能留住读者。这事我已经跟你说过很多次,你的小说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塑造,甚至世界观的创建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老实说,你这玩意儿就是白米饭,不好吃也不难吃,全靠量大管饱。如果丢掉速度优势,小说就起不来了。”

  关木旦也就是孙朝阳越说越生气:“易十,按照我们网站的规定,所有的推荐位置都有制度的,不是编辑想给就可以给的。新书期只有四个推荐,两大两小。上架销售后,则根据订阅数据在给不同的推荐位。你新书如果起不来,后面也没有什么好推荐,这书就完蛋了。想更就更,不想更就不更,你像话吗?”

  喜欢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