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院子里的余倩倩大声喊道:“爸,妈,我们回来了!”
余倩倩站在院门口目光在主屋和厨房之间游移,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激动与紧张。
话音刚落,厨房门“吱呀”一声开了,一对中年夫妇系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走出来。
余母手里还拿着锅铲,围裙上沾着点油渍;余父手里攥着块抹布,正下意识地擦着手。
两人脸上带着刚从灶台前挪开的热意,看到门口的余倩倩,眼里先亮了亮,
随即就注意到她身后的两个人——邓州毅穿着合身的休闲装,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股干练;
滕子京则一身黑色,里面是熨烫板正的西装,外面是一件过膝的品牌妮子风衣,
站在那里,哪怕没说话,也透着种与这小院格格不入的疏离感。
“这是……”余母的声音顿了顿,眼神在两人身上打了个转,最后落在余倩倩脸上。
余倩倩的脸有点红,双手攥进礼盒袋子,介绍道:“爸妈,这是我男朋友,邓州毅。这位是他的老板,滕子京京爷。”
滕子京忙打住:“阿姨叔叔好”主动上前握手“叫我子京就好。”
余父余母一脸错愕,笑容僵硬且尴尬。“男朋友”三个字一说出口,余父余母明显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
惊喜里掺着点慌乱,目光扫过邓州毅和司机手里那些包装精致的礼盒,
红绸带在阳光下闪着光,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走亲戚会带的东西。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点“这孩子来头不小”的诧异。
“快进屋,快进屋!”余母最先反应过来,连忙往屋里让,锅铲在手里彰显对来客的重视与热情。
“路上累了吧?倩倩,快招呼客人坐。”余母热情道。
余父也回过神,转身往厨房走,伸手在灶台墙角拿过玻璃壶,里面是早就晾好的大麦茶。
他走进屋里,从柜顶上拿下几个印着红牡丹图案的玻璃杯,倒上茶水,杯壁上还留着点洗不掉的茶渍。
滕子京站在门口,目光扫过屋里的陈设:墙是刷了白灰的,有些地方已经泛黄;靠墙摆着个旧木柜,柜门上的铜锁锈了一半;
最显眼的是那张木制沙发,扶手被磨得发亮,坐垫是各种布头组成的菱形图案。
他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像是被空气里那点烟火气呛到了。
“京爷,您坐。”余倩倩看在眼里,脸上更不自在了,声音低如蚊蝇,“家里条件不太好,您别介意。”
滕子京收回目光,落在余母端过来的一盘水果上,明显是普通水果。
与自己从小到大吃的水果,都是极品级别的。他扯了扯嘴角,算是笑了,
语气却诚实的赞许着普通人家的纯朴:“阿姨收拾得挺干净,比城里的房子有人情味。”
说罢,还是在沙发边缘坐下,尽管浑身不自在,还是压抑着内心的洁癖。
邓州毅倒是自然得多,把手里的礼盒往墙角一放,对着余父余母笑了笑:
“伯父,伯母,第一次来,没什么准备,一点小心意,您别嫌弃。”
余父搓着手,脸上堆着笑,嘴里不停说着“太客气了”;
余母也跟着应和:“是啊是啊,回来就好,还买这么多东西干啥。你们先坐会儿,我跟你叔再去炒两个菜,马上就好。”
两人一前一后退出屋,刚进厨房,余母就压低声音,用胳膊肘碰了碰余父:
“这小伙子看着倒是精神,就是……你看那礼物,还有他老板,咋看都是咱们高攀不起的主。”
余父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噼啪”响了两声,他皱着眉:“管他啥来头,只要对倩倩好就行。先做饭,别怠慢了客人。”
话虽这么说,心里却也像压了块石头——这差距太大,总让人有点不踏实。
屋里,邓州毅见余倩倩还站在那里,拉了把椅子给她:“坐啊,逛了一上午,你不累吗?”
余倩倩怯生生的坐下,双手局促,拇指尖来回摸索,小声道:“我爸妈他们……不太会说话。”
邓州毅拿起一杯大麦茶,递到她手里:“挺好的,比城里那些虚头巴脑的强。朴实。”
他看着窗外院子里晒着的干辣椒,忽然笑了,“你家这院子很特别,我妈应该很喜欢。”
余倩倩抬头看他,见他眼里没什么嫌弃,心里那点紧绷的弦,才悄悄松了松。
很快,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就摆上了堂屋的木桌。
青瓷碗里盛着炖得酥烂的排骨,搪瓷盘里码着金黄的炸丸子,
一盘青椒炒鸡蛋泛着油光,凉拌黄瓜透着清爽,还有一碗炖得酥烂的五花肉,
虽然都是些乡下常见的食材,瓷碗边缘甚至还沾着点灶灰,却被余父余母摆得整整齐齐,透着一股实在的热情。
邓州毅转身走到墙角,拎起那个印着烫金花纹的礼盒袋,从中取出一瓶包装素雅的白酒。
他拧开瓶盖时,“啵”的一声轻响,酒液醇厚的香气立刻漫了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先给余父面前的粗瓷酒杯倒满,又给余母也斟一杯,最后才给自己斟上,
举起杯子朝余父欠了欠身:“伯父,我敬您一杯。倩倩这么好的姑娘,您二老辛苦养大的,这份恩情,我记在心里。”
说着,他将自己的杯底轻轻碰了碰余父的杯沿,仰头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喉结滚动间,酒液滑入喉咙,留下一阵温热的灼感。“我干了,您随意。”
他放下空杯,又给自己满上,转向余母时,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
“伯母,也敬您。倩倩是个好姑娘,能遇上她,是我的福气。往后,我想用一辈子护着她,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余母没有喝过酒,握着杯子的手顿了顿,终究没抬起来,只是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
邓州毅脸上的笑意僵了半秒,随即若无其事地用杯底碰了碰她的杯子,又一口喝干了酒,杯底朝上端了端,算是尽了心意。
余父这时抬手示意他坐下,粗糙的手掌在桌沿上轻轻敲了敲:“小邓啊,你和倩倩,是怎么认识的?”
邓州毅放下酒杯,手指在杯壁上摩挲着,实诚地答道:“一次饭局上认识的。
她跟别的女孩不一样,安静中不失活泼,却像有股坚韧的劲儿……
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觉得,这姑娘,是我想护一辈子的人。”
余父朝余母递了个眼神,余母立刻拿起公筷,给众人碗里夹了些五花肉:
“快,动筷子吃菜,边吃边聊,别客气,当自己家里。”
滕子京坐在旁边,看着碗里冒着热气的饭菜,粗俗的让他实在没什么胃口。
但瞧着余父余母满脸的热忱,还是拿起竹筷,夹了一筷子面前的鱼香肉丝——
酸甜的酱汁裹着嫩笋和肉丝,味道竟意外地好,他便细细嚼着,浅尝着朴实的味道。
邓州毅却忽然站起身,双手按在桌沿上,腰杆挺得笔直:“伯父,伯母,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是向倩倩提亲的。
您二老有说说看,有什么习俗、什么规矩、什么讲究,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满足。”
余父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转头看向坐在旁边的女儿,眉头微微蹙起:“倩倩,你自小就懂事,跟爸爸说实话,你们认识多久了?”
余倩倩被问得一愣,眼睛倏地瞪圆了,看向父亲的目光里满是慌乱,
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明明才认识不到十来天,甚至算不上真正了解。
就在这时,滕子京放下筷子,优雅的擦了擦嘴角,开口解围:
“叔叔,他们俩是今年大年初一认识的,缘分这东西说不清,
一眼投缘,比认识十年还亲。我这做哥哥的,看着欢喜,就赶紧带他来提亲了。”
“胡闹!”余父把筷子往桌上一拍,瓷碗被震得叮当作响,
“自古婚姻大事,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你一个毛头小子替人做主的道理?你当我们老两口是什么人?”
滕子京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语气却依旧平稳:“叔叔,我虽是晚辈,
但作为邓州毅的哥哥,长兄如父,他的事,我自然做得了主。”
余父更不悦了,眉毛拧成个疙瘩:“难不成,他没有父母?要你来替他出头?”
“对。”滕子京坦然迎上他的目光,“他生下来就没见过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十分不易。
这些年,他们母子在我滕家落脚,我俩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
比手足还亲的兄弟;我既是他的老板,也是他的亲人。
不瞒您说,我自己的婚事也在筹备,若是您二老不嫌弃,我还想着,跟我这弟弟同日成婚,也图个双喜临门。”
堂屋里一时静了下来,只有灶房传来水壶烧开的哨声,尖锐地划破了这略显凝重的气氛。
半晌,余父放下筷子,指节在粗糙的桌面上磕了磕,终究还是咬着牙吐出几个字:“我不同意。”
滕子京放在腿上的双手不禁握紧,抬眼时,眸底的温度冷了几分:“为什么?”
“门不当,户不对。”余父的脸沉得像要滴出水来,声音里带着庄稼人特有的执拗,
“我们家倩倩是地里长起来的,你们是城里做大生意的,不是一路人,不合适。”
余倩倩坐在旁边,手指紧紧绞着衣角,嘴唇抿成一条直线。
父亲的话像根针,刺破了她心里那点不切实际的念想——
早上餐厅问出口的话和顾虑,终究还是被摆到了台面上。
纵然和邓州毅有过肌肤之亲,可婚姻不是一时冲动,那道横在城乡之间、富贫之间的沟,她不是看不见。
余母垂下的眼毛,眉头锁成个疙瘩,眼睛里满是无奈与落寞,
终究也没说什么,只是长长叹了口气,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折射进家里,怎么也照不亮每个人心里的阴霾。
喜欢仁心无疆之海的彼岸
余倩倩站在院门口目光在主屋和厨房之间游移,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激动与紧张。
话音刚落,厨房门“吱呀”一声开了,一对中年夫妇系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走出来。
余母手里还拿着锅铲,围裙上沾着点油渍;余父手里攥着块抹布,正下意识地擦着手。
两人脸上带着刚从灶台前挪开的热意,看到门口的余倩倩,眼里先亮了亮,
随即就注意到她身后的两个人——邓州毅穿着合身的休闲装,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股干练;
滕子京则一身黑色,里面是熨烫板正的西装,外面是一件过膝的品牌妮子风衣,
站在那里,哪怕没说话,也透着种与这小院格格不入的疏离感。
“这是……”余母的声音顿了顿,眼神在两人身上打了个转,最后落在余倩倩脸上。
余倩倩的脸有点红,双手攥进礼盒袋子,介绍道:“爸妈,这是我男朋友,邓州毅。这位是他的老板,滕子京京爷。”
滕子京忙打住:“阿姨叔叔好”主动上前握手“叫我子京就好。”
余父余母一脸错愕,笑容僵硬且尴尬。“男朋友”三个字一说出口,余父余母明显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
惊喜里掺着点慌乱,目光扫过邓州毅和司机手里那些包装精致的礼盒,
红绸带在阳光下闪着光,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走亲戚会带的东西。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点“这孩子来头不小”的诧异。
“快进屋,快进屋!”余母最先反应过来,连忙往屋里让,锅铲在手里彰显对来客的重视与热情。
“路上累了吧?倩倩,快招呼客人坐。”余母热情道。
余父也回过神,转身往厨房走,伸手在灶台墙角拿过玻璃壶,里面是早就晾好的大麦茶。
他走进屋里,从柜顶上拿下几个印着红牡丹图案的玻璃杯,倒上茶水,杯壁上还留着点洗不掉的茶渍。
滕子京站在门口,目光扫过屋里的陈设:墙是刷了白灰的,有些地方已经泛黄;靠墙摆着个旧木柜,柜门上的铜锁锈了一半;
最显眼的是那张木制沙发,扶手被磨得发亮,坐垫是各种布头组成的菱形图案。
他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像是被空气里那点烟火气呛到了。
“京爷,您坐。”余倩倩看在眼里,脸上更不自在了,声音低如蚊蝇,“家里条件不太好,您别介意。”
滕子京收回目光,落在余母端过来的一盘水果上,明显是普通水果。
与自己从小到大吃的水果,都是极品级别的。他扯了扯嘴角,算是笑了,
语气却诚实的赞许着普通人家的纯朴:“阿姨收拾得挺干净,比城里的房子有人情味。”
说罢,还是在沙发边缘坐下,尽管浑身不自在,还是压抑着内心的洁癖。
邓州毅倒是自然得多,把手里的礼盒往墙角一放,对着余父余母笑了笑:
“伯父,伯母,第一次来,没什么准备,一点小心意,您别嫌弃。”
余父搓着手,脸上堆着笑,嘴里不停说着“太客气了”;
余母也跟着应和:“是啊是啊,回来就好,还买这么多东西干啥。你们先坐会儿,我跟你叔再去炒两个菜,马上就好。”
两人一前一后退出屋,刚进厨房,余母就压低声音,用胳膊肘碰了碰余父:
“这小伙子看着倒是精神,就是……你看那礼物,还有他老板,咋看都是咱们高攀不起的主。”
余父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噼啪”响了两声,他皱着眉:“管他啥来头,只要对倩倩好就行。先做饭,别怠慢了客人。”
话虽这么说,心里却也像压了块石头——这差距太大,总让人有点不踏实。
屋里,邓州毅见余倩倩还站在那里,拉了把椅子给她:“坐啊,逛了一上午,你不累吗?”
余倩倩怯生生的坐下,双手局促,拇指尖来回摸索,小声道:“我爸妈他们……不太会说话。”
邓州毅拿起一杯大麦茶,递到她手里:“挺好的,比城里那些虚头巴脑的强。朴实。”
他看着窗外院子里晒着的干辣椒,忽然笑了,“你家这院子很特别,我妈应该很喜欢。”
余倩倩抬头看他,见他眼里没什么嫌弃,心里那点紧绷的弦,才悄悄松了松。
很快,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就摆上了堂屋的木桌。
青瓷碗里盛着炖得酥烂的排骨,搪瓷盘里码着金黄的炸丸子,
一盘青椒炒鸡蛋泛着油光,凉拌黄瓜透着清爽,还有一碗炖得酥烂的五花肉,
虽然都是些乡下常见的食材,瓷碗边缘甚至还沾着点灶灰,却被余父余母摆得整整齐齐,透着一股实在的热情。
邓州毅转身走到墙角,拎起那个印着烫金花纹的礼盒袋,从中取出一瓶包装素雅的白酒。
他拧开瓶盖时,“啵”的一声轻响,酒液醇厚的香气立刻漫了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先给余父面前的粗瓷酒杯倒满,又给余母也斟一杯,最后才给自己斟上,
举起杯子朝余父欠了欠身:“伯父,我敬您一杯。倩倩这么好的姑娘,您二老辛苦养大的,这份恩情,我记在心里。”
说着,他将自己的杯底轻轻碰了碰余父的杯沿,仰头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喉结滚动间,酒液滑入喉咙,留下一阵温热的灼感。“我干了,您随意。”
他放下空杯,又给自己满上,转向余母时,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
“伯母,也敬您。倩倩是个好姑娘,能遇上她,是我的福气。往后,我想用一辈子护着她,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余母没有喝过酒,握着杯子的手顿了顿,终究没抬起来,只是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
邓州毅脸上的笑意僵了半秒,随即若无其事地用杯底碰了碰她的杯子,又一口喝干了酒,杯底朝上端了端,算是尽了心意。
余父这时抬手示意他坐下,粗糙的手掌在桌沿上轻轻敲了敲:“小邓啊,你和倩倩,是怎么认识的?”
邓州毅放下酒杯,手指在杯壁上摩挲着,实诚地答道:“一次饭局上认识的。
她跟别的女孩不一样,安静中不失活泼,却像有股坚韧的劲儿……
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觉得,这姑娘,是我想护一辈子的人。”
余父朝余母递了个眼神,余母立刻拿起公筷,给众人碗里夹了些五花肉:
“快,动筷子吃菜,边吃边聊,别客气,当自己家里。”
滕子京坐在旁边,看着碗里冒着热气的饭菜,粗俗的让他实在没什么胃口。
但瞧着余父余母满脸的热忱,还是拿起竹筷,夹了一筷子面前的鱼香肉丝——
酸甜的酱汁裹着嫩笋和肉丝,味道竟意外地好,他便细细嚼着,浅尝着朴实的味道。
邓州毅却忽然站起身,双手按在桌沿上,腰杆挺得笔直:“伯父,伯母,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是向倩倩提亲的。
您二老有说说看,有什么习俗、什么规矩、什么讲究,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满足。”
余父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转头看向坐在旁边的女儿,眉头微微蹙起:“倩倩,你自小就懂事,跟爸爸说实话,你们认识多久了?”
余倩倩被问得一愣,眼睛倏地瞪圆了,看向父亲的目光里满是慌乱,
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明明才认识不到十来天,甚至算不上真正了解。
就在这时,滕子京放下筷子,优雅的擦了擦嘴角,开口解围:
“叔叔,他们俩是今年大年初一认识的,缘分这东西说不清,
一眼投缘,比认识十年还亲。我这做哥哥的,看着欢喜,就赶紧带他来提亲了。”
“胡闹!”余父把筷子往桌上一拍,瓷碗被震得叮当作响,
“自古婚姻大事,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你一个毛头小子替人做主的道理?你当我们老两口是什么人?”
滕子京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语气却依旧平稳:“叔叔,我虽是晚辈,
但作为邓州毅的哥哥,长兄如父,他的事,我自然做得了主。”
余父更不悦了,眉毛拧成个疙瘩:“难不成,他没有父母?要你来替他出头?”
“对。”滕子京坦然迎上他的目光,“他生下来就没见过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十分不易。
这些年,他们母子在我滕家落脚,我俩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
比手足还亲的兄弟;我既是他的老板,也是他的亲人。
不瞒您说,我自己的婚事也在筹备,若是您二老不嫌弃,我还想着,跟我这弟弟同日成婚,也图个双喜临门。”
堂屋里一时静了下来,只有灶房传来水壶烧开的哨声,尖锐地划破了这略显凝重的气氛。
半晌,余父放下筷子,指节在粗糙的桌面上磕了磕,终究还是咬着牙吐出几个字:“我不同意。”
滕子京放在腿上的双手不禁握紧,抬眼时,眸底的温度冷了几分:“为什么?”
“门不当,户不对。”余父的脸沉得像要滴出水来,声音里带着庄稼人特有的执拗,
“我们家倩倩是地里长起来的,你们是城里做大生意的,不是一路人,不合适。”
余倩倩坐在旁边,手指紧紧绞着衣角,嘴唇抿成一条直线。
父亲的话像根针,刺破了她心里那点不切实际的念想——
早上餐厅问出口的话和顾虑,终究还是被摆到了台面上。
纵然和邓州毅有过肌肤之亲,可婚姻不是一时冲动,那道横在城乡之间、富贫之间的沟,她不是看不见。
余母垂下的眼毛,眉头锁成个疙瘩,眼睛里满是无奈与落寞,
终究也没说什么,只是长长叹了口气,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折射进家里,怎么也照不亮每个人心里的阴霾。
喜欢仁心无疆之海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