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5章 法正怼杨修-《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比起杨修的阴阳怪气,意在所指,马超这可就是直棱直的逼问了。而且马超是沙场万人敌,身上沾染的血液早就说不清了,整个人都有一种狰狞恐怖的感觉。

  宇文恺哪里见过这番阵仗,他下意识的后退了半步,然后支支吾吾说道:“马将军,你误会了!我家跟慕容家族没有半分关系,我祖上也没有人在他们麾下任职,我们都只是普通百姓罢了……”

  “呵呵,最好是这样。”

  这边马超刚说完,杨修就又站了出来:“宇文大人,你也不用急着辩解,我们也只是问一下罢了。一般来说,心里没有鬼的人,是不会这么着急解释的。主要是现在两方是战时状态,重建东都一事事关重大,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宇文恺听后,都快哭出来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罪这个杨修了,一上来就咄咄逼人,这是要让自己死啊!他捏紧了拳头,皱着眉头,强装镇定的站直了身躯,嘴里憋了半天,也说不出来一个字……

  其实在杨修说这几句阴阳怪气话之时,张富有好几次都想直接站起来,骂一骂杨修这个没眼力见的,可当他抬头看见杨彪闭目养神,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时,张富就又有些犹豫了。

  这杨彪现在没变态,显然是支持杨修这么做的!

  他们针对宇文恺,一是认出来宇文恺这个鲜卑人就是殿试时候被他们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由,搞下去的人了,害怕宇文恺日后得势,重新清算,站在杨家的角度来说,完全没必要冒险养一个政敌。

  若只是这样,张富肯定会忍不住站起身骂人了。但杨彪淡定的表情和后面唯唯诺诺的杨国忠神情,以及嚣张跋扈、恃才放旷的杨修模样,无一不是在告诉张富一件事情——这事不简单,暂时不能这么冲动!

  仔细一想,就猜的出来他们另外更深一层的意思了,那就是这老狐狸想看看,在杨修如此针对太子亲自提拔之人的情况下,太子会有什么表现。若是太子顺从了,就是杨家真的今非昔比了,若是太子生气了,老狐狸再出来教训儿子,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张富心里简单盘算了一想,现在太多人了,指不定有很多都是杨家的嫡系呢,自己这会儿跟他们吵架不划算。而且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推宇文恺,并不是要跟他们吵架,所以他在犹豫想思考一个既能不吵架又能成功推举宇文恺的办法。

  可就在张富思索之际,有一个身影站了出来,这个人正是张富的心腹,也是他永远可以仰仗的人——法正!法正在起身同时跟太子对视了一眼,用眼神示意:“没事,你稳住,这小场面交给我!”

  然后法正直接往后走了几步,直面杨修:“杨修是吧?这么多年没见了,我差点没认出来,变化挺大的。看来还是你们老家养人啊,你和令尊都过得越来越滋润咯!要不是你刚才说话一向是你刻薄的风格,我还真认不出你呢……”

  杨修听后,脸有点微红,法正这算是上来就给他一通好骂,但是他碍于身份,还是恭敬道:“杨修见过法大人!”

  “你刚才说什么来着,说他是鲜卑人,恐怕有二心,不能重用是吧?”

  “额,是,不仅是我,想必在场的很多大人都有这个担忧!”

  “这样啊,那我问你,可知秦长城是何人所筑?”

  杨修答道:"自是蒙恬将军……"

  "那你是否知道,蒙恬所用工匠,半出匈奴?"法正立刻回击,而且是一环接着一环:"秦灭义渠国后,其族工匠修筑的直道,至今犹在。"

  杨修丝毫不惧,直接当庭辩解:“可这些工匠多是匈奴被俘虏的劳工,并不能一概而论。法大人举得这些例子,怕是不妥当吧?”

  法正冷眼凝视杨修,毕竟法正也是上过战场的人,他的性格睚眦必报,本来就不是什么善良厚道之人,看见杨修小儿竟然顶嘴,他冷笑了两声:"呵呵,好一个杨家小儿,果真伶牙俐齿,针锋相对啊!"

  法正才不惯着杨修呢,他又指向殿外:"你们且看,这洛阳城南的灵台,还是光武帝时羌人工匠所建。在长安城北,也有一座汉武帝所建的章宫,用的是安息匠人设计的暖阁,冬日可省炭火之半。"

  "还有,周穆王西巡,得犬戎匠人造车;楚庄王称霸,用百越工匠铸剑;赵武灵王用楼烦骑兵,终成霸业;燕昭王以东胡匠人筑黄金台,方得乐毅;就连汉宣帝也重用金日磾为托孤大臣,难道匈奴和汉朝的恩怨不比我们和慕容鲜卑的恩怨大吗?”

  “我现在举得例子是否可以?这些人你杨修都不知道吗?亏你杨家还是四世三公,又是我蜀国第一大家呢,你杨修连这点东西都不知道吗?那可能就是杨司空教子无方咯……"

  “额……”

  现在换到杨修语塞了,他本来就是想阴阳怪气宇文恺呢,后面法正突然杀出来,他有一些措手不及,但是仗着自己有点文化,喜欢装逼,下意识去跟法正顶嘴了,这一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法正才不惯着他,直接给他安排得明明白白。被怼的语塞的杨修已经羞愧难当了。这时,一向置身事外的杨彪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想插嘴,可法正多机灵呢,完全不给他一点机会,又站到了最前面,挡住杨彪的同时对着所有人说道:

  “诸位,现在都到什么时候了,外有强敌在虎视眈眈,内部陛下为了另立东都,在成都顶住了天大的压力,现在到施行阶段了,尔等难道还要守着'华夷之辨',却让此等人才白白流落至曹魏等国么?”

  “太子求才若渴,网罗天下英才,不论出身!用宇文恺,非因其族裔,而是因其才,尔等也是饱读诗书之人,难道不晓得'量才授职'四个字吗?宇文恺精通《考工记》,更兼鲜卑筑城之法,若因‘华夷’二字便弃之不用,岂非自缚手脚?”

  法正这番话说完后,第一个附和的是老狐狸杨彪:“好,尚书大人说得好!这才是我们蜀国的气魄和格局。犬子不明就里,不知道从哪里听的谗言,就在此献丑卖弄,实在是丢人,丢人啊!”

  杨彪紧接着又对张富说道:“太子息怒,宇文大人息怒,犬子一时糊涂,顶撞了宇文大人,实乃我这个做父亲之过,还请太子责罚!”

  张富直接翻了个白眼,没搭理杨彪,刚才你不说话,现在杨修被法正怼的无话可说了,你站出来打圆场了,看似是揽责在自己身上,其实是给儿子脱罪,这一招张富已经见了很多遍了。

  不仅是张富不想搭理杨彪,法正也没搭理他,反而直接抛出下一个问题:

  “太子,我有一个想法,既然杨主簿不认可宇文恺的才华,那要不这样,你也给他几天时间,让他回去起草一份关于洛阳城修建的方案,咱们再召开朝会对比一番,若是杨主簿的方案更好,那就让杨主簿来担任这个职务,可否?”

  张富和法正的默契程度已经非常之高了,听到法正的开头,张富就知道他该说什么了,搁这一直准备着呢,当即就点了点头,直接顺着坡就说道:

  “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杨修,那就这样来吧,你也出一个方案,咱们过几天再来和诸卿一起讨论一下!”

  喜欢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