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要黑了,曾子轩拉着吴嘉卉的手回到家中。吴嘉卉和众人打了招呼后就被曾紫馨拉到了她房间里,两个人在一起交流修火东《冰月蝶舞》的心得体会。
曾子轩则和大家一起讨论升学宴的事情。奶奶找曲大师算过,后天是个黄道吉日,百事皆宜。于是就决定将升学宴定在了这一天。大家又一起讨论要请哪些人。自己家的亲戚朋友是一定要请的。曾子轩的老师和同学也是要请的。大家一个人一个人的统计。最后确定大概会有二百多位宾客,曾学文最后拍板决定准备三十桌酒菜。
第二天上午,曾子轩骑上摩托车,一路去请老师和同学们来参加自己的升学宴。他告诉大家,自家会租一辆中巴车到学校去接老师们,沿路的同学都可以在马路上等着,好乘车来水口村。
至于自己家的亲戚,早就由父母或打电话或托人捎口信通知到位了。
当曾子轩跑了一圈回到家时,正好是午饭时间。在他们家院子里早就摆好三桌饭菜。来帮忙的乡邻上午吃了早饭就赶了过来。他们帮着平整院场,借桌凳、碗筷等,清洗工具,垒灶台。从今天中午开始,曾子轩家就要招待好这一群来帮忙的乡邻。
曾子轩走进家门的时候,恰好听到曾学斌招呼大家开始吃饭。村里的红白喜事都是由他揽总来安排的。他也不辜负大家的期待,总是将各项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让客人吃得满意的同时,又尽量的为主家节约开支。
今天中午安排了四个菜:青椒炒肉、油豆腐炖肉、清炒土豆丝、溜丝瓜。这是大厨颜学海的手艺。每次村里有重大活动,都是由他主厨的。今天的青椒炒肉是他精心烹饪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被细心地不到三指宽的薄片,先在锅中放油,待油温八成热时放肉片,炒至肉片表面微微发黄,稍微卷起的时候将肉片先出锅,再稍微放点油,将青椒炒至断生,加入刚炒好的肉片,加盐、少许酱油、大蒜,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这样炒出来的菜肉片晶莹透亮,又稍微带点金黄色;青椒青脆鲜艳,辣中又透露出淡淡的香味。真的是色、香、味俱全,让人开胃不已。吃饭的时候,吴嘉卉偷偷的告诉曾子轩:她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青椒炒肉。
吃完饭,曾学文带着颜学海、曾学武等人直奔猪圈。今天下午他们要将猪圈中最肥、最大的大黑猪宰了,为明天的宴席提供食材。
杀好猪之后,颜学海开始处理食材。他将猪肉分成一块一块的。猪皮都剥下来,小心的刮去肥肉,分割成两倍海碗碗口大小,抺上酱油、甜酒酿,然后放入热油中炸成橙色。另外一口大锅中放入骨头、瘦肉,开大火炖。待汤水翻滚了一刻钟后,改成小火慢炖。骨头和肉炖好后盛出放一边放凉。然后把骨头上的肉都掰下来,撕成二指大小。取一个大海碗,炸好的肉皮皮朝下垫入碗底,再在上面铺上处理好的瘦肉和片糖。将一碗碗肉放入蒸笼中摆好,再将蒸笼抬到阴凉处放好。明天只要把蒸笼垒到大铁锅上猛火蒸到肉酥烂绵软即可。
这是颜学海最拿手的菜之一——髈头。村里人办酒席,只要隆重一点的,就要办髈头席。
颜学海带着几个帮厨的女人将该提前处理的食材都提前处理好:牛腩加入八角、桂皮、白芷等大料炖好,放凉后切成两指粗细,装好放冰柜中冷藏好。排骨剁成手指长的一小段,加水和适量食盐浸泡出血水,清洗干净后收入冰柜。雪花肉丸也做好摆放在蒸笼里,放阴凉处。墨鱼泡发好后切成薄片。
等一切都忙完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待颜学海封好火。曾学文给每人送上一包中华烟,道了句辛苦了,大家就回家去睡了。明天大家清早就要来帮忙。
第二天清早,帮厨的几位就早早赶来了。大家还要杀鸡、杀鱼、清洗菜肴以及切姜、葱、蒜、辣椒等配菜。
吃了早饭,曾子轩就去了曾坚强家,请他在十点钟的时候和就联系好中巴车司机准时出发,开车去曙光中学接老师和同学。
曾学武早就支好了一张桌子在曾子轩家大厅里靠近大门处,桌上摆着香烟、瓜子、糖果等。在曾学武面前还有一个礼金薄。今天由他来收礼金。
关于收不收礼金这事,曾子轩和家人也再三考虑过的。曾子轩提出这次升学宴也学吴嘉卉家那样,不收礼金。可爷爷奶奶认为村里的习俗,办酒都是要收礼金的。如果这次升学宴不收礼金的话,可能会被村里人议论说他们家有了几个钱就看不起大家了。做个升学宴都摆阔气。讨论再三,大家一致认为:自家亲戚和村里面的邻居的礼金一律收下,曾子轩的老师和同学的礼金都不收。他们准备了一份厚厚的回礼——一包方便面、一听八宝粥、一小袋糖果和一个装了二十元钱的红包,这四份东西都用红色的方便袋打好包。
昨晚上,赵爱荷带着曾子轩、曾子宁、吴嘉卉、曾紫馨忙了许久才弄好这些回礼。
现在这些打包好的礼物就用纤维袋着,摆在桌子下面。曾子宁跟在叔叔旁,来一位宾客就送一份礼物。
宾客们陆陆续续的来临。中午十二点一十八分,随着一阵鞭炮声,曾学斌宣布宴席准时开席。
先是上四个凉菜:麻辣毛毛鱼、花生米、麻辣猪耳朵、海贝菜。桌上摆了两瓶啤酒、一瓶白酒和一罐可乐。大家喝酒的、喝饮料的喝饮料,都开动了起来。
一会儿开始上热菜:第一道,合菜,用红薯粉丝和干豆角、猪杂(猪心、猪肝、猪腰子)合在一起煮的一碗菜。粉丝晶莹剔透,干豆角鲜香爽口,这道菜让人的食欲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第二道菜,髈头,传菜的在托盘放上四大海碗髈头,每个碗上还扣了一只同样大的碗。碗底有一个小红纸包,里面包着胡椒粉。每桌端一碗髈头,将扣在一起的两个碗翻个转,装在大海碗中的髈头翻到扣着的空碗中,撒上胡椒粉就可以亨用酥软可口的美味了。
第三道菜,雪花肉丸。做髈头席就必须有的一道菜,上完髈头就上肉丸子。老人、小孩最爱吃了。
第四道菜,炖牛腩。昨晚上就炖好的牛腩,加入辣椒粉、姜片、大蒜爆炒香后,加入原汤汁再炖煮十来分钟,加入新鲜红辣椒,再加点酱油调个色,出锅时再倒入山胡椒油。装入大海碗的时候,每碗上再撒上青绿的蒜苗。真让人垂涎欲滴。
第五道菜,补药炖鸡肉。
第六道菜,山药火炖排骨。
第七道菜,爆炒牛百叶。水口村炒牛百叶是这样做的:现宰的牛,趁着热手劲,把牛肚掏出,将里面的草料等倒掉。割一片牛百叶,拿到小溪里,将牛百叶在溪水中来回搓几下,让水流冲洗掉夹在褶皱中的污物。然后切片,锅中多加油,将干辣椒、姜丝等倒入炝香,等油温升高时倒入手百叶,翻炒三下,加入盐、酱油等调味,再加入大量的山胡椒油,立即出锅。这样炒出的百叶才爽脆可口。如果多炒一一,就又老又柴了。
第八道菜,猪肚炖墨鱼。
第九道菜,炖羊肉。
第十道菜,酸菜炖鸡杂。
第十一道菜,腌辣椒煮鱼。鱼是今天早上曾学文带着曾子轩和曾子宁从池塘里网的。水口村讲究“鱼吃跳”。刚捕来的鱼,去鳞、去腮、去内脏,刮去鱼肚皮上的黑膜,砍成半个手掌大小的方块。烧开水,放入鱼块,加自己家腌制的白辣椒,加佐料,待水开滚几滚就出锅。那味道,真真又鲜又甜!
第十二道菜,冬瓜汤。
这顿宴席,得到了全体宾客的交口称赞。大家都夸主家仁义,舍得花钱,所有菜品都是真材实料,份量也很足。夸厨师手艺精湛,做出的菜五味调和、精美可口。
曾子轩则和大家一起讨论升学宴的事情。奶奶找曲大师算过,后天是个黄道吉日,百事皆宜。于是就决定将升学宴定在了这一天。大家又一起讨论要请哪些人。自己家的亲戚朋友是一定要请的。曾子轩的老师和同学也是要请的。大家一个人一个人的统计。最后确定大概会有二百多位宾客,曾学文最后拍板决定准备三十桌酒菜。
第二天上午,曾子轩骑上摩托车,一路去请老师和同学们来参加自己的升学宴。他告诉大家,自家会租一辆中巴车到学校去接老师们,沿路的同学都可以在马路上等着,好乘车来水口村。
至于自己家的亲戚,早就由父母或打电话或托人捎口信通知到位了。
当曾子轩跑了一圈回到家时,正好是午饭时间。在他们家院子里早就摆好三桌饭菜。来帮忙的乡邻上午吃了早饭就赶了过来。他们帮着平整院场,借桌凳、碗筷等,清洗工具,垒灶台。从今天中午开始,曾子轩家就要招待好这一群来帮忙的乡邻。
曾子轩走进家门的时候,恰好听到曾学斌招呼大家开始吃饭。村里的红白喜事都是由他揽总来安排的。他也不辜负大家的期待,总是将各项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让客人吃得满意的同时,又尽量的为主家节约开支。
今天中午安排了四个菜:青椒炒肉、油豆腐炖肉、清炒土豆丝、溜丝瓜。这是大厨颜学海的手艺。每次村里有重大活动,都是由他主厨的。今天的青椒炒肉是他精心烹饪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被细心地不到三指宽的薄片,先在锅中放油,待油温八成热时放肉片,炒至肉片表面微微发黄,稍微卷起的时候将肉片先出锅,再稍微放点油,将青椒炒至断生,加入刚炒好的肉片,加盐、少许酱油、大蒜,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这样炒出来的菜肉片晶莹透亮,又稍微带点金黄色;青椒青脆鲜艳,辣中又透露出淡淡的香味。真的是色、香、味俱全,让人开胃不已。吃饭的时候,吴嘉卉偷偷的告诉曾子轩:她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青椒炒肉。
吃完饭,曾学文带着颜学海、曾学武等人直奔猪圈。今天下午他们要将猪圈中最肥、最大的大黑猪宰了,为明天的宴席提供食材。
杀好猪之后,颜学海开始处理食材。他将猪肉分成一块一块的。猪皮都剥下来,小心的刮去肥肉,分割成两倍海碗碗口大小,抺上酱油、甜酒酿,然后放入热油中炸成橙色。另外一口大锅中放入骨头、瘦肉,开大火炖。待汤水翻滚了一刻钟后,改成小火慢炖。骨头和肉炖好后盛出放一边放凉。然后把骨头上的肉都掰下来,撕成二指大小。取一个大海碗,炸好的肉皮皮朝下垫入碗底,再在上面铺上处理好的瘦肉和片糖。将一碗碗肉放入蒸笼中摆好,再将蒸笼抬到阴凉处放好。明天只要把蒸笼垒到大铁锅上猛火蒸到肉酥烂绵软即可。
这是颜学海最拿手的菜之一——髈头。村里人办酒席,只要隆重一点的,就要办髈头席。
颜学海带着几个帮厨的女人将该提前处理的食材都提前处理好:牛腩加入八角、桂皮、白芷等大料炖好,放凉后切成两指粗细,装好放冰柜中冷藏好。排骨剁成手指长的一小段,加水和适量食盐浸泡出血水,清洗干净后收入冰柜。雪花肉丸也做好摆放在蒸笼里,放阴凉处。墨鱼泡发好后切成薄片。
等一切都忙完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待颜学海封好火。曾学文给每人送上一包中华烟,道了句辛苦了,大家就回家去睡了。明天大家清早就要来帮忙。
第二天清早,帮厨的几位就早早赶来了。大家还要杀鸡、杀鱼、清洗菜肴以及切姜、葱、蒜、辣椒等配菜。
吃了早饭,曾子轩就去了曾坚强家,请他在十点钟的时候和就联系好中巴车司机准时出发,开车去曙光中学接老师和同学。
曾学武早就支好了一张桌子在曾子轩家大厅里靠近大门处,桌上摆着香烟、瓜子、糖果等。在曾学武面前还有一个礼金薄。今天由他来收礼金。
关于收不收礼金这事,曾子轩和家人也再三考虑过的。曾子轩提出这次升学宴也学吴嘉卉家那样,不收礼金。可爷爷奶奶认为村里的习俗,办酒都是要收礼金的。如果这次升学宴不收礼金的话,可能会被村里人议论说他们家有了几个钱就看不起大家了。做个升学宴都摆阔气。讨论再三,大家一致认为:自家亲戚和村里面的邻居的礼金一律收下,曾子轩的老师和同学的礼金都不收。他们准备了一份厚厚的回礼——一包方便面、一听八宝粥、一小袋糖果和一个装了二十元钱的红包,这四份东西都用红色的方便袋打好包。
昨晚上,赵爱荷带着曾子轩、曾子宁、吴嘉卉、曾紫馨忙了许久才弄好这些回礼。
现在这些打包好的礼物就用纤维袋着,摆在桌子下面。曾子宁跟在叔叔旁,来一位宾客就送一份礼物。
宾客们陆陆续续的来临。中午十二点一十八分,随着一阵鞭炮声,曾学斌宣布宴席准时开席。
先是上四个凉菜:麻辣毛毛鱼、花生米、麻辣猪耳朵、海贝菜。桌上摆了两瓶啤酒、一瓶白酒和一罐可乐。大家喝酒的、喝饮料的喝饮料,都开动了起来。
一会儿开始上热菜:第一道,合菜,用红薯粉丝和干豆角、猪杂(猪心、猪肝、猪腰子)合在一起煮的一碗菜。粉丝晶莹剔透,干豆角鲜香爽口,这道菜让人的食欲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第二道菜,髈头,传菜的在托盘放上四大海碗髈头,每个碗上还扣了一只同样大的碗。碗底有一个小红纸包,里面包着胡椒粉。每桌端一碗髈头,将扣在一起的两个碗翻个转,装在大海碗中的髈头翻到扣着的空碗中,撒上胡椒粉就可以亨用酥软可口的美味了。
第三道菜,雪花肉丸。做髈头席就必须有的一道菜,上完髈头就上肉丸子。老人、小孩最爱吃了。
第四道菜,炖牛腩。昨晚上就炖好的牛腩,加入辣椒粉、姜片、大蒜爆炒香后,加入原汤汁再炖煮十来分钟,加入新鲜红辣椒,再加点酱油调个色,出锅时再倒入山胡椒油。装入大海碗的时候,每碗上再撒上青绿的蒜苗。真让人垂涎欲滴。
第五道菜,补药炖鸡肉。
第六道菜,山药火炖排骨。
第七道菜,爆炒牛百叶。水口村炒牛百叶是这样做的:现宰的牛,趁着热手劲,把牛肚掏出,将里面的草料等倒掉。割一片牛百叶,拿到小溪里,将牛百叶在溪水中来回搓几下,让水流冲洗掉夹在褶皱中的污物。然后切片,锅中多加油,将干辣椒、姜丝等倒入炝香,等油温升高时倒入手百叶,翻炒三下,加入盐、酱油等调味,再加入大量的山胡椒油,立即出锅。这样炒出的百叶才爽脆可口。如果多炒一一,就又老又柴了。
第八道菜,猪肚炖墨鱼。
第九道菜,炖羊肉。
第十道菜,酸菜炖鸡杂。
第十一道菜,腌辣椒煮鱼。鱼是今天早上曾学文带着曾子轩和曾子宁从池塘里网的。水口村讲究“鱼吃跳”。刚捕来的鱼,去鳞、去腮、去内脏,刮去鱼肚皮上的黑膜,砍成半个手掌大小的方块。烧开水,放入鱼块,加自己家腌制的白辣椒,加佐料,待水开滚几滚就出锅。那味道,真真又鲜又甜!
第十二道菜,冬瓜汤。
这顿宴席,得到了全体宾客的交口称赞。大家都夸主家仁义,舍得花钱,所有菜品都是真材实料,份量也很足。夸厨师手艺精湛,做出的菜五味调和、精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