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外,浑浊的黄河水裹挟着断裂的房梁、腐烂的麦秸,以及泡得发胀的牲畜尸体,如同发了疯的野牛群般咆哮着冲垮堤坝。
浑浊浪头碾过农田时掀起的泥浆墙足有两人高,所到之处,村庄瞬间被吞噬成一片泽国。凄厉的哭喊声混杂着洪水的轰鸣,在灰暗的天幕下回荡。
王莽站在决口处,狂风撕扯着他的军装,雨水混着泥沙砸在脸上生疼。他看着远处几个抱着木盆逃生的村民被浪头卷走,连个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又瞥见近处柳树杈上卡着的浮尸——那分明是邻县前来支援的年轻士兵,腰间还缠着半截没来得及解开的麻绳,惨白的脸上还凝固着不甘的神情。
"操他娘的!"王莽扯开军装扣子,大口的呼吸着空气,从副官手里夺过麻绳往腰上缠,转头对身后十万军民怒吼,"黄河要吃人,咱们就扒了它的皮!会水的跟老子跳!不会水的编筐抬石,今天堵不住决口,谁也别想活着回去!"
"老大!让俺打头阵!"王大第一个冲上来,把麻绳在腰间系成死结,浑浊的河水里漂浮的碎木片擦过他的额头,血珠顺着脸颊滚进嘴里,"当年跟您打军阀,俺连子弹都不怕,还怕这黄水?"
王二把铁锹别在腰间,冲着人群挥舞胳膊:"家里有老娘的往后站!剩下的爷们儿,咱们手挽手当人肉堤坝!"他话音未落,几个穿着补丁褂子的庄稼汉已经跳进急流,手抓着彼此的腰带组成人链。
"爹!俺也去!"人群中突然冲出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是一名烈士的儿子虎娃。
"胡闹!给老子回去!"王二红着眼眶吼道。
"不!"虎娃梗着脖子,"去年土匪抢粮,是您带着大伙拼命。现在黄河发威,俺也要和您一起!"
王莽看着面前这一幕,沉声道:"好!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虎娃,跟在后面!"
浑浊的浪头裹挟着断木桩子砸来,瞬间冲散了前排二十多人。但更多人踩着同伴的肩膀往前扑,有个年轻士兵被漩涡卷走前,还死死攥着怀里的石块往决口处塞。
王莽这个一国统帅此时站在最前端,肩膀顶着浸透的沙袋,冰凉的河水漫过脖颈时,他突然扯开嗓子唱起军歌:"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王大跟着吼起来,声音在暴雨中显得格外苍凉。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更多人加入合唱,歌声穿透雨幕,让每个人都热血沸腾。
远处编筐的老人们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佝偻着背的李老汉把最后一根柳条插进筐沿,转头对孙子喊道:"栓子!把石磨盘滚过来!"七八岁的小栓子咬着嘴唇,拼尽全力推着比自己还高的石磨,泥浆糊住了眼睛也顾不上擦。
"小兔崽子不要命了!"旁边的王婶一把拽住差点栽进河里的栓子,"你爹在水里堵口子,你要是再出事......"
"俺要帮俺爹!"小栓子抹了把脸,倔强地抓起半块青砖,"王大叔说,多扔一块石头,就能多救一个人!"
这句话让正在搬运石料的王大红了眼眶,他顶着激流游到岸边,把怀里的沙袋塞进栓子怀里:"好小子!等堵住决口,叔带你去城里吃最肥的烧鸡!现在帮叔看好这些石头,一块都不能少!"
"放心吧大叔!"栓子擦了把鼻涕,"俺保证守好!"
三天三夜,十万军民泡在刺骨的河水里。有人累得栽进泥浆里,被同伴捞起来灌两口烈酒接着干;有人手指被柳条割得血肉模糊,缠上布条继续编筐。王莽的嗓子彻底哑了,只能靠手势指挥。
第四天凌晨,雨终于小了些。但洪水依旧凶猛,不断冲击着临时筑起的堤坝。
"再加把劲!天快亮了!"王二大声喊道,声音已经沙哑得不成样子。
"稳住!别松手!"虎娃死死拽着王二的腰带,脚下的河水不断冲击,随时可能将他冲走。
就在这时,一股巨大的暗流突然袭来,冲垮了堤坝的一角。
"不好!决口扩大了!"有人惊呼。
"所有人听令!"王莽突然掏出驳壳枪朝天连开三枪,"跟我往决口处跳!用身体挡住洪水!"说完,他第一个跳进了汹涌的河水中。
王大、王二、虎娃......越来越多的人跟着跳进水里,用身体组成人墙。冰冷的河水像刀子一样割着皮肤,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填石头!快!"
柳条筐、石块、沙袋不断被扔进决口。不知过了多久,当黎明的曙光刺破云层时,最后一个缺口终于被柳条石筐死死封住。
浑浊的黄河水撞在堤坝上发出不甘的怒吼,却只能乖乖退回河道。
王莽瘫坐在泥水里,看着河面上漂浮的数百具遗体——有被木桩贯穿胸膛的士兵,有攥着柳条筐溺亡的妇人,还有小栓子那个总爱跟在他爹身后的玩伴。他颤抖着伸手抚过一具少年遗体的眼睛,指甲深深抠进掌心。
"传令下去。"王莽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牺牲者按双份抚恤金发放,孤儿一律送进讲武堂。"他突然扯下脖子上的仅剩的钮扣,重重扔在旁边的石块上,"活着的人,每人发三十块大洋!再......再从国库里拿两千两黄金,给每个死者立碑!"
王大抹了把脸上的泥水,想笑却呛进一口河水:"老大,咱们......"
"别说话。"王莽盯着奔涌的黄河,声音冷得像冰,"给我召集水利专家,三个月内拿出治黄方案。下次黄河再敢发威......"他握紧腰间的驳壳枪,"老子就用枪炮给它重新挖条道!就算把整个华北的钢筋水泥都用光,也要让这头黄水猛兽彻底服帖!"
远处,幸存的百姓们互相搀扶着,望着终于被驯服的黄河,有人放声大哭,有人默默流泪。而在他们身后,一个新的家园,正在这片被洪水肆虐过的土地上悄然孕育。
浑浊浪头碾过农田时掀起的泥浆墙足有两人高,所到之处,村庄瞬间被吞噬成一片泽国。凄厉的哭喊声混杂着洪水的轰鸣,在灰暗的天幕下回荡。
王莽站在决口处,狂风撕扯着他的军装,雨水混着泥沙砸在脸上生疼。他看着远处几个抱着木盆逃生的村民被浪头卷走,连个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又瞥见近处柳树杈上卡着的浮尸——那分明是邻县前来支援的年轻士兵,腰间还缠着半截没来得及解开的麻绳,惨白的脸上还凝固着不甘的神情。
"操他娘的!"王莽扯开军装扣子,大口的呼吸着空气,从副官手里夺过麻绳往腰上缠,转头对身后十万军民怒吼,"黄河要吃人,咱们就扒了它的皮!会水的跟老子跳!不会水的编筐抬石,今天堵不住决口,谁也别想活着回去!"
"老大!让俺打头阵!"王大第一个冲上来,把麻绳在腰间系成死结,浑浊的河水里漂浮的碎木片擦过他的额头,血珠顺着脸颊滚进嘴里,"当年跟您打军阀,俺连子弹都不怕,还怕这黄水?"
王二把铁锹别在腰间,冲着人群挥舞胳膊:"家里有老娘的往后站!剩下的爷们儿,咱们手挽手当人肉堤坝!"他话音未落,几个穿着补丁褂子的庄稼汉已经跳进急流,手抓着彼此的腰带组成人链。
"爹!俺也去!"人群中突然冲出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是一名烈士的儿子虎娃。
"胡闹!给老子回去!"王二红着眼眶吼道。
"不!"虎娃梗着脖子,"去年土匪抢粮,是您带着大伙拼命。现在黄河发威,俺也要和您一起!"
王莽看着面前这一幕,沉声道:"好!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虎娃,跟在后面!"
浑浊的浪头裹挟着断木桩子砸来,瞬间冲散了前排二十多人。但更多人踩着同伴的肩膀往前扑,有个年轻士兵被漩涡卷走前,还死死攥着怀里的石块往决口处塞。
王莽这个一国统帅此时站在最前端,肩膀顶着浸透的沙袋,冰凉的河水漫过脖颈时,他突然扯开嗓子唱起军歌:"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王大跟着吼起来,声音在暴雨中显得格外苍凉。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更多人加入合唱,歌声穿透雨幕,让每个人都热血沸腾。
远处编筐的老人们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佝偻着背的李老汉把最后一根柳条插进筐沿,转头对孙子喊道:"栓子!把石磨盘滚过来!"七八岁的小栓子咬着嘴唇,拼尽全力推着比自己还高的石磨,泥浆糊住了眼睛也顾不上擦。
"小兔崽子不要命了!"旁边的王婶一把拽住差点栽进河里的栓子,"你爹在水里堵口子,你要是再出事......"
"俺要帮俺爹!"小栓子抹了把脸,倔强地抓起半块青砖,"王大叔说,多扔一块石头,就能多救一个人!"
这句话让正在搬运石料的王大红了眼眶,他顶着激流游到岸边,把怀里的沙袋塞进栓子怀里:"好小子!等堵住决口,叔带你去城里吃最肥的烧鸡!现在帮叔看好这些石头,一块都不能少!"
"放心吧大叔!"栓子擦了把鼻涕,"俺保证守好!"
三天三夜,十万军民泡在刺骨的河水里。有人累得栽进泥浆里,被同伴捞起来灌两口烈酒接着干;有人手指被柳条割得血肉模糊,缠上布条继续编筐。王莽的嗓子彻底哑了,只能靠手势指挥。
第四天凌晨,雨终于小了些。但洪水依旧凶猛,不断冲击着临时筑起的堤坝。
"再加把劲!天快亮了!"王二大声喊道,声音已经沙哑得不成样子。
"稳住!别松手!"虎娃死死拽着王二的腰带,脚下的河水不断冲击,随时可能将他冲走。
就在这时,一股巨大的暗流突然袭来,冲垮了堤坝的一角。
"不好!决口扩大了!"有人惊呼。
"所有人听令!"王莽突然掏出驳壳枪朝天连开三枪,"跟我往决口处跳!用身体挡住洪水!"说完,他第一个跳进了汹涌的河水中。
王大、王二、虎娃......越来越多的人跟着跳进水里,用身体组成人墙。冰冷的河水像刀子一样割着皮肤,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填石头!快!"
柳条筐、石块、沙袋不断被扔进决口。不知过了多久,当黎明的曙光刺破云层时,最后一个缺口终于被柳条石筐死死封住。
浑浊的黄河水撞在堤坝上发出不甘的怒吼,却只能乖乖退回河道。
王莽瘫坐在泥水里,看着河面上漂浮的数百具遗体——有被木桩贯穿胸膛的士兵,有攥着柳条筐溺亡的妇人,还有小栓子那个总爱跟在他爹身后的玩伴。他颤抖着伸手抚过一具少年遗体的眼睛,指甲深深抠进掌心。
"传令下去。"王莽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牺牲者按双份抚恤金发放,孤儿一律送进讲武堂。"他突然扯下脖子上的仅剩的钮扣,重重扔在旁边的石块上,"活着的人,每人发三十块大洋!再......再从国库里拿两千两黄金,给每个死者立碑!"
王大抹了把脸上的泥水,想笑却呛进一口河水:"老大,咱们......"
"别说话。"王莽盯着奔涌的黄河,声音冷得像冰,"给我召集水利专家,三个月内拿出治黄方案。下次黄河再敢发威......"他握紧腰间的驳壳枪,"老子就用枪炮给它重新挖条道!就算把整个华北的钢筋水泥都用光,也要让这头黄水猛兽彻底服帖!"
远处,幸存的百姓们互相搀扶着,望着终于被驯服的黄河,有人放声大哭,有人默默流泪。而在他们身后,一个新的家园,正在这片被洪水肆虐过的土地上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