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小镇风光-《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

  萧璟煜看着冥河离去的背影,眼中没有丝毫波澜。

  他转身走向马车,撩开车帘的瞬间,周身的冷意便融成了化不开的温柔 ——

  顾念雪正靠在软垫上看书,阳光透过菱格车窗洒在她脸上,给细密的睫毛镀上一层金边,恬静美好得像幅工笔画。

  他放柔了声音:

  “累不累?要不要再歇会儿?”

  顾念雪抬起头,对他笑了笑:

  “不累,就是有些闷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你若是想走了,我们这就启程。” 萧璟煜伸手替她理了理额前的碎发,动作轻柔。

  “好。” 顾念雪点了点头,将书合上放在膝头。

  萧璟煜转身吩咐下去,队伍再次缓缓启程。

  车轮碾过路面,发出轻微的声响。

  顾念雪靠在萧璟煜的肩头,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鼻尖萦绕着他衣襟上淡淡的松木香,心中一片安宁,连窗外的风声都变得温柔起来。

  罗陀望着马车远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眉宇间满是焦灼。

  枯骨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吧,急也无用。世人皆知萧璟煜坚不可摧,唯一的软肋便是这位太子妃,想要让这位太子妃安心替大王医治,就得顺着他们的意。”

  罗陀点了点头,两人策马跟上队伍。

  夕阳西下,一路向南。

  越往南走,风景越发不同。

  顾念雪掀开窗帘,看着窗外掠过的青山绿水、白墙黛瓦,转头问身侧的萧璟煜:

  “我一直很好奇,江南与父兄口中所提到的南方,究竟是不是一种风光?”

  萧璟煜摇摇头,

  “这江南与南方其实大不相同。南方幅员辽阔,北至淮水,南抵琼崖,西达巴蜀,多是湿热之地,百姓多以稻作、渔猎为生,风土人情也更显粗犷。

  而江南,不过是长江以南、太湖周遭的吴越之地,那里水汽氤氲,处处是小桥流水,百姓多以耕读传家,性子也更温婉。

  园林里的移步换景,画舫上的琵琶小调,兰亭边的曲水流觞,都是江南独有的景致,与岭南的蕉叶蝉鸣、蜀地的雄关栈道,实在是两种天地。”

  随后,萧璟煜还同她说了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绝美传说。

  多日后,他们来到一个临水的小镇。

  镇子不大,却很是热闹。

  处处透着一股江南特有的温婉气息,白墙黛瓦鳞次栉比,小桥下流水潺潺,乌篷船摇着橹缓缓驶过,和京城的庄严大气截然不同,像一首灵动的小诗。

  队伍在小镇的客栈安顿下来,紫笙和芳儿忙着给顾念雪整理房间,铺好柔软的被褥,又将带来的熏香点燃,空气中顿时弥漫开淡淡的兰花香。

  安顿好后,众人便在小镇上闲逛起来。

  江南小镇的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小摊:

  卖桂花糕的阿婆掀开蒸笼,热气带着甜香袅袅升起;捏面人的艺人手指翻飞,转眼就捏出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还有卖苏绣、油纸伞的,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顾念雪被一个卖糖画的小摊吸引住了目光——

  摊主是个白发老者,正用融化的糖汁在青石板上飞快地勾勒着,手腕一转,一提,一顿,不一会儿,一只耳朵耷拉着、三瓣嘴撅着的小兔子就做好了,晶莹剔透,栩栩如生。

  “阿煜,你看那个,好可爱啊。”

  她拉着萧璟煜的衣袖,像个发现新奇玩意儿的孩子,指着那只糖画兔子说道,眼睛亮晶晶的。

  萧璟煜笑着走上前,向摊主买了那只糖画兔子,递给顾念雪。

  “慢点吃,小心烫,”

  顾念雪接过糖画,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甜丝丝的焦糖味在舌尖蔓延开来,带着阳光的暖意,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萧璟煜鲜少看到她孩子气般的模样,心中欢喜。

  不远处,谭回正寸步不离地跟在紫笙身后,一会儿帮她挡开拥挤的人群,一会儿又递上刚买的梅花糕,轻声问她累不累。

  那殷勤的模样,活像只围着主人转的小狗,惹得蓝雨和沐风在一旁暗暗发笑。

  “你看谭回那傻样。” 蓝雨凑到沐风身边,低声打趣道。

  沐风嘴角噙着一抹浅笑,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两人身上,

  “他对紫笙倒是一片真心。”

  蓝雨哼了一声,“真心有什么用,还不是得看紫笙愿不愿意。”

  话虽如此,她的眼神却带着几分羡慕。

  沐风察觉到她的心思,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声音低沉而温柔:

  “那我的真心,你可感觉的到?”

  蓝雨脸颊微红,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别过头去,不再说话,但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就在这时,一阵喧闹声夹杂着锣鼓响传来,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个广场上,围了很多人,攒动的人头间隐约能看到红色的绸缎,似乎在举办什么热闹活动。

  “去看看热闹?” 萧璟煜侧头问她。

  顾念雪点点头,“好啊。”

  众人随着人流走到广场前,只见广场中央搭着一个台子,台子上挂着红色的绸缎,檐角挂着鎏金小灯笼,一派喜庆洋洋的景象。

  一个身着锦袍的老者站在台上,高声说道:

  “各位乡亲父老,今天是小女招亲的日子,只要能通过我们设下的三关考验,胜者即可参与抢绣球,不仅能娶到我的宝贝女儿,还能得到我们家商铺半数的分红当嫁妆!”

  原来这是小镇上的富户在为自家小姐招亲。

  顾念雪顿时来了兴趣,拉着萧璟煜站在台下观看。

  沐风、蓝雨、紫笙和谭回也跟了过来,围在他们身边。

  “第一关是比武!”

  老者话音刚落,就有几个挽着袖子的年轻小伙子跃跃欲试地跳上台去。

  他们你来我往,拳头带风,脚法凌厉,时而腾空飞踢,时而近身缠斗,打得不可开交,引得台下阵阵喝彩,叫好声此起彼伏。

  最终,一个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壮汉凭借一身蛮力胜出,抱拳时肱二头肌鼓鼓囊囊,惹得台下姑娘们红了脸。

  “第二关是对诗!” 老者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

  这次上台的人就少了很多,毕竟文武双全的人还是少数。

  几个青衫秀才模样的人走上台,拱手行礼后便开始对诗。

  “柳线牵春春入画。”

  “桃笺题韵韵盈香”

  “月洒西厢,风抚幽篁琴韵起。”

  “云栖北苑,露凝娇蕊笛音悠。”

  ······

  一句句诗词随着晚风飘散开,有写景的,有抒情的,对仗工整,意境雅致。

  经过一番较量,一个文质彬彬、留着三缕胡须的书生凭借一句 “寒潭雁影,惹来离人羁旅愁” 赢得了满堂彩,顺利胜出。

  “第三关是猜谜!”

  老者拿出几张写着诗谜的红笺,让台上的人轮流猜,并让各人面前的写下答案。

  “无心照白昼,有力破黄昏”,谜底是 “灯”,这一题倒是不难,几个书生都写对了。

  紧接着是第二题:

  “谜面: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顾念雪小声道:“是风。”

  气息拂过他的耳廓,带着糖画的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