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深谋远虑的唐宪宗李纯!-《晚唐:开局一条船》

  大明宫紫宸殿内,灯火通明,熏香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那股无形的凝重。

  “呵呵……有点意思,越来越有趣了。”

  李纯将手中的奏报轻轻放在御案之上,修长的手指在上面有节奏地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侍立在一旁的宦官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眼观鼻,鼻观心,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跟随皇帝多年,深知这位年轻的天子脸上越是平静,心中酝酿便越是汹涌。

  西北传来的这份奏报,他已经提前看过。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着大唐立国以来形成的固有认知。

  那什么“股份”,什么“分红”,什么“五年计划”,这些闻所未闻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野心勃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方式疯狂汲取力量的西北蓝图。

  在吐突承璀看来,这无异于谋反的檄文!

  西北王李唐,名为大唐宗室,实则已在西北自成一国。如此离经叛道之举,陛下理应龙颜大怒,下旨申饬,甚至调兵遣将加以镇压才是。

  可皇帝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承璀。”

  李纯忽然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你说说,这份奏报里,最让你觉得心惊胆颤的是什么?”

  吐突承璀心中一凛,连忙躬身道:“回陛下,奴婢愚钝。只觉那西北王所行之事,处处透着诡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尤其是那‘五年计划’,将未来五年内,西北要开多少矿,建多少厂,修多少路,乃至屯垦多少亩地,都一一列明,其志……其志不小。”

  他不敢说“其心可诛”四个字,只能用“其志不小”来代替。

  “志向不小?呵呵,何止是不小。”李纯轻笑一声,站起身来,踱步到殿中的巨大舆图前。

  这幅舆图,乃是集结了宫中最好的画师,耗时数年才绘制而成,囊括了整个大唐,乃至周边的吐蕃、回鹘、南诏等地。他的目光,精准地落在了西北那片广袤的区域。

  “你只看到了他要做什么,却没看到他这么做的根基是什么,他又想用这些东西,去砸碎什么。”

  李纯的手指,从舆图上的长安,缓缓划过,最终停留在了“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这些代表着一个个庞然大物的名字上。

  “陛下……”

  吐突承璀的呼吸猛地一滞,他似乎想到了什么,额头上瞬间渗出了冷汗。

  “想明白了?”

  李纯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锐利光芒,“这个李唐,他很高明。他知道西北地广人稀,百废待兴,光靠他自己那点人马,就算浑身是铁,又能碾几颗钉?所以,他要发动所有人的力量。”

  “如何发动?许以‘荣华富贵’。但这荣华富贵,却不是传统的封妻荫子,也不是赏赐田地奴仆。

  他搞出的这个‘投资总公司’,本质上,就是将整个西北的未来,变成了一块巨大的蛋糕。所有人都可以在里面投钱,然后按照贡献和投入的大小,来分享这块蛋糕的成长。”

  李纯的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承璀,你告诉朕,自我朝以来,天下最大的财富,掌握在谁的手里?”

  “是……是五姓七望,是那些盘踞地方的世家门阀……”吐突承璀的声音都在发颤。

  “没错!”

  李纯的眼中爆射出骇人的精光,“是他们!他们占据了天下七成以上的良田,垄断了书籍和知识,把持着官员的选拔,甚至能够左右朝堂的决策!

  朕想推行新政,削夺藩镇,处处掣肘!为何?因为那些节度使的背后,站着的,就是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门阀!

  朕早就想动他们,却又投鼠忌器,怕动摇国本。可这个李唐,他不一样。他没有这个包袱。”

  说到这,李纯站起身,来回走动,边走边道:

  “他画出的这块‘蛋糕’,香气扑鼻,诱人至极。那些世家门阀,尤其是盘踞在关陇一带的,闻到这股味道,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去。

  他们会疯狂地将自己囤积了数百年的金银财宝,投入到西北的建设中,换取那所谓的‘股份’,梦想着未来能获得百倍千倍的回报。”

  扶风商会,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呵呵,朕不过是在背后稍稍推了一把,郭家的那些蠢货就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结果呢?被李唐一巴掌拍死,连带着整个商会的家底,都被他吞得一干二净!”

  似乎是思维越说越清晰,李纯的脸上再次浮现出那种玩味的笑容,老神在在地缓缓说道:

  “朕现在明白了。郭家,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微不足道的试探。李唐用郭家的覆灭告诉所有人,想上他的船,可以,但必须守他的规矩。

  而他的规矩是什么?是‘法律’,是他亲手制定的,凌驾于一切宗族、门第之上的法律!

  他这是在用经济的手段,釜底抽薪!他要将那些世家门阀数百年来积累的,静态的土地和财富,变成动态的资本,投入到他掌控的工业建设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世家门阀的影响力,会被不断稀释,他们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力,会慢慢瓦解。

  最终,他们会从一个个能够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庞然大物,变成依附于李唐这套新体系的……股东。”

  吐突承璀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想过,一份看似简单的商业奏报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深远而可怕的图谋。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富国强兵了,这分明是在重塑整个天下的权力格局!

  “陛下圣明!”

  他由衷地拜服下去,“只是……这李唐,终究是心腹大患。待他吸干了世家的血,羽翼丰满,怕是……怕是会成安禄山第二啊!”

  “安禄山?”

  李纯不屑地冷哼一声,撇嘴说道:“安禄山只是个空有武力的莽夫。而这个李唐,他想做的,是掘了所有世家的根!他这是在与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为敌,与传承了数百年的规矩为敌!”

  “他现在在西北搞得风生水起,那是因为西北是张白纸,任他涂抹。可一旦他的势力想踏出关陇一步,他所推行的那一套,必然会与中原固有的士绅地主阶层,产生最激烈的冲突!”

  “朕,就是要让他去冲,去闯,去把这潭死水,搅得天翻地覆!”

  李纯的目光再次投向舆图,眼神变得无比深邃。

  “他不是要办什么‘军政大学’,要统一思想吗?好得很!朕倒要看看,他那套‘为人民服务’的歪理邪说,能走多远!”

  “传朕旨意,从国子监和翰林院,挑选一批学问扎实,心性坚定的儒生,以‘教化蛮夷’的名义,派往西北。

  朕要让他们去看看,去听听,去跟李唐辩一辩经!朕就不信,他李唐一人之言,能胜过我儒家传承千年的圣人之道!”

  “另外,告诉我们在回鹘和吐蕃的暗桩,让他们把李唐在西北的所作所为,尤其是那些新式武器和练兵之法,‘不经意’地透露一些过去。朕需要给这头猛虎,找两个足够强壮的对手,让他没那么多精力,东窥中原。”

  “至于那些世家门阀……”

  李纯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们想去西北投资,就让他们去。朕,甚至可以给他们行个方便。朕要让他们把钱都投进去,把家底都押上去。陷得越深越好!”

  “等到李唐和世家斗得两败俱伤之时,就是朕……收拾残局之日!”

  一连串的旨意下达,吐突承璀听得心惊肉跳,却又热血沸腾。

  他明白了,皇帝根本就没想过要立刻除掉李唐。

  陛下要的,是利用李唐这把最锋利的刀,去替他斩断束缚皇权的枷锁!

  这是一盘前所未有的大棋,以天下为棋盘,以世家和西北为棋子,赌的是大唐未来的国运!

  “奴婢……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