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身为王爷偶尔也得人前显圣彰显神威!-《晚唐:开局一条船》

  这天午后,新龟兹城,讲武堂。

  这里原是郭昕麾下安西军的演武之地,如今已被扩建为一座足以容纳三千人的阶梯式大讲堂。

  与传统学府的肃穆不同,这里充满了钢铁的冰冷质感。穹顶之上,并非雕梁画栋,而是由精钢铸造的复杂桁架结构,其间镶嵌着一排排节能灯,将整个讲堂照得亮如白昼。

  当李唐踏入讲堂时,原本低声议论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前排就座的,是郭昕、裴度等西北王府的军政高层,他们身后,则是格物院挑选出的三百名最顶尖的匠师。

  这些人,有的是世代相传的能工巧匠,有的是对算学格物有着异乎寻常天赋的奇才。此刻,他们无一例外,都用一种近乎朝圣的目光注视着走上讲台的李唐。

  娜扎抱着一本厚厚的笔记,紧随其后,在讲台侧下方的位置坐下,一双明亮的眸子,一刻也不曾离开李唐的身影。

  “今日召集诸位,不讲经义,不论文武,只讲二字——‘根本’。”

  李唐的声音通过讲台前一个不起眼的扩音器,清晰地传遍讲堂的每一个角落。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切入主题。

  “何为根本?我们脚下的大地,是根本;支撑我们房屋的梁柱,是根本;我们手中工具的材质,亦是根本。世间万物,皆有其理,皆有其限。今日,我便要为诸位揭示这‘根本’背后的第一层道理——力。”

  他话音刚落,讲堂厚重的侧门缓缓开启。李虎那魁梧的身形出现,但他并非独自前来。

  在他身后,两名T800战斗机器人伪装成的黑袍侍卫,迈着沉重而稳定的步伐,合力抬着一根长达五丈、通体乌黑的工字型钢梁走了进来,将其“哐当”一声,稳稳地放置在讲台前方的空地上。

  地面微震,扬起一阵尘土。

  在场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这根钢梁,目测至少万斤之重,竟被两名王府侍卫如此轻易地搬运进来。

  郭昕和裴度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他们知道王爷麾下有神工鬼斧之造物,但每一次亲眼目睹,其冲击力依旧无与伦比。

  “此物,名为‘工字钢’,以百炼精铁合碳、锰、硅等多种元素熔铸而成,其坚韧远胜凡铁。”

  李唐指着钢梁,平淡地介绍道:“若以人力,百人难撼。若以杠杆,或可撬动。然,撬动与掌控,相去甚远。”

  他走到钢梁一端,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抵在钢梁的边缘。

  “今日第一课,‘工程力学’之基础——应力分析。诸位请看,当外力作用于物体之上时,物体内部会产生相应的内力以抵抗。

  这种内力在单位面积上的集度,便是‘应力’。若应力超过此物材质所能承受的极限,它便会……”

  李唐的手指看似轻描淡写地一压。

  “咔嚓!”

  一声脆响,在寂静的讲堂中显得格外刺耳。那足以承载千钧之力的工字钢梁,竟在他一指之下,出现了一道肉眼可见的细微裂纹!

  满堂哗然!

  “神力!此乃神力啊!”一名老匠师激动得浑身颤抖,几乎要跪地膜拜。

  郭昕双目圆睁,紧握的拳头指节发白。

  他征战一生,见过力能扛鼎的猛士,却从未见过能以一指之力,损毁万斤精钢的存在!

  这已完全超出了凡人理解的范畴。

  裴度则是眉头紧锁,他敏锐地察觉到,王爷此举,并非单纯炫技。他说的每一个字——“应力”、“极限”、“材质”,都指向一个全新的、严谨的知识体系。

  “肃静。”

  李唐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将众人的震惊、敬畏、狂热尽收眼底。

  “这不是神力。”

  他缓缓说道,“这是计算。我精确地计算出了这根钢梁的结构强度、材料韧性以及最脆弱的应力集中点,并将我的力量,以最高效的方式,集中作用于这一点上。所谓‘四两拨千斤’,其本质并非玄学,而是对‘力’的极致理解与运用。”

  他抬起手,身后的一面巨大黑板——实际上是一块高分辨率的显示屏——瞬间亮起。李龙不知何时已站在一旁,手中拿着一个遥控器。

  屏幕上,出现了那根工字钢梁的三维模型。随着李唐的讲解,模型上出现了无数密密麻麻的线条和色块。

  “红色区域,代表应力最为集中之处,也是最容易发生结构破坏的地方。我们所有的工程设计,无论是建造房屋、桥梁,还是制造机械、兵器,其核心,都是一个‘力’字。

  如何用最少的材料,承受最大的力量?如何设计出最稳定的结构,抵抗最复杂的冲击?这,便是‘工程力学’与‘材料学’将要教给你们的东西。”

  李唐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他没有再展示“神力”,而是开始系统地、由浅入深地讲解起了杠杆原理、牛顿三定律的简化版、材料的拉伸与压缩……

  那些原本在匠师们看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那些“祖师爷传下来的规矩”,在李唐的口中,被一个个冰冷的公式和清晰的逻辑所解构、量化。

  世界,在他们面前,第一次展现出了它严谨而精密的一面。

  郭昕和裴度听得如痴如醉。他们虽然不懂具体的技术细节,但他们听懂了这套理论背后所蕴含的恐怖力量。

  这是一种足以颠覆世界的力量!

  掌握了它,便意味着可以建造出前所未有的坚固城池、横跨天堑的桥梁,以及无坚不摧的战争机器!

  娜扎奋笔疾书,她的眼中闪烁着求知的星光。

  函数中那些抽象的变量与常量,在老师对“力”与“形变”关系的描述中,仿佛瞬间变得鲜活起来。

  原来,那些冰冷的符号,竟是描述这个真实世界的语言!

  这一堂课,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

  当李唐宣布课程结束时,所有的匠师都还沉浸在巨大的知识冲击中,久久无法自拔。他们看向李唐的眼神,已经从对“神使”的敬畏,转变为对“真理导师”的狂热崇拜。

  李唐要的,正是这种效果。

  “科技教”的根基,不在于展示无法理解的神迹,而在于揭示神迹背后可以被学习、被掌握的“神理”。

  他要培养的不是一群盲目的信徒,而是一支掌握了超时代知识、并对他绝对忠诚的技术大军。

  “王爷之学,真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散会后,裴度跟在李唐身边,由衷地感叹道,“度今日方知,何为‘格物致知’。”

  “这只是开始。”

  李唐淡然说道:“未来的课,将由李龙他们代授,并辅以影像教学。你们要尽快筛选出最有天赋的一批人,进入格物院深造。我需要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工程师。”

  “遵命!”

  郭昕和裴度齐声应道,语气中充满了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