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检阅军营-《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见百姓们是喜气洋洋的拍手叫好,可张书缘却并没有很高兴。

  因为,从这平凉县就足以能管中窥豹,看出整个大明糜烂的程度了。

  而这样的事情,他相信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只是还没有闹到官逼民反的程度罢了。

  深吸了口气,双手又在半空扶了扶制止了百姓的喧闹。

  “诸位乡亲,虽然欺压诸位的元凶已除,但有一事本阁还是要说的。”

  “今后诸位再有冤屈,张某还望诸位莫要学那李三等人,那样既对咱当地不好,也会为自身带来杀身之祸,所以今后再有冤屈你们可去省府去京师告状!”

  “当然,若有人敢阻拦,大伙儿就拿出洪武陛下的大诰!”

  虽然知道自己这话有些假大空,但他还是要说的,因为这话不讲那后面的安排就会被打乱了。

  听到此话,围观的百姓就落寞了下来,下意识就看向了堂中的李三等人。

  “大人,还请饶恕李三他们,他们也是为了鹅们着想,若大人要杀他们,就连鹅们一起杀了吧!”

  围观群众里,一些跟李三等人相处不错的朋友旋即就站出来跪地求情。

  “诶,都快起来,本阁何曾说过要杀他们?”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求情之中,张书缘是赶忙的走出桌案道。

  “不杀?诶不杀三哥他们?”

  看着张书缘那正经神情,一众百姓是纷纷交头接耳,好似是不相信一般。

  “对,不杀!虽然本阁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但不杀不代表不罚,左右听命。”

  “在!”

  “立刻将李三、田五、李奎等人押至安东中卫所,判其为军耕田十载!”

  “是!”

  卫兵听命,旋即就押着那十几人就从侧堂走了。

  在被押解出去的同时,李三等人皆是痛哭流涕感谢他张书缘的不杀之恩。

  “多谢大老爷明察!”

  见李三等人只判了个监禁,周遭百姓便纷纷跪地磕起了头来。

  见状,张书缘是赶忙去扶跪下的百姓并口称这判罚,是受了朱由检之命。

  时间一晃,一天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回到临时驻地,他就亲笔书写起了平凉闹事的整个经过,还把李三等人给描述成了忠肝义胆之辈并着重的给他们戴了顶“忠孝”帽子。

  伸了伸腰,放下手中的毛笔,张书缘才露出了笑脸。

  “如此一来,那群文官便没什么话可说了吧……”

  看着眼前的四张信纸,张书缘就满意的将信给封了起来,又差人以急递的方式送往京城……

  我们再说身在京师的朱由检。

  自从张书缘走后,他又恢复到了那种与臣工对线的局面,但好在此时的内阁有了李邦华等人,他也没有那么太过烦心了。

  “唉,还是小哥在好啊……”

  “皇爷,您不前日不还说小哥甚是无礼,得找机会教教他礼仪呢嘛,怎么今儿个就想起了他来。”

  在近前候着的王承恩也大胆的开起了玩笑。

  “哼,你这奴婢知道个啥?朕是为了他好,你瞅瞅他那无规无矩的样子,这有哪家姑娘能看上他?”

  没错,朱由检给他操心起了婚姻大事。

  而他之所以如此,自然是想通过婚姻将他给彻底拴在身旁。

  “是是,皇爷说的是啊,小哥确实得改改那个性子了。”

  “行了,快别耍嘴皮子了,你给朕去看看有没有小哥来的奏疏。”

  “是!”

  王承恩躬身一礼便转身去了司礼监。

  “小哥这去了快十天了,朕也不能闲着,来呀。”

  “皇爷有何吩咐。”

  “去告诉骆养性与秦良玉将军,明日早朝后,让他二人随朕检阅军营。”

  “奴婢遵旨。”

  交代完了这事,朱由检便就继续处理起了奏折。

  次日巳时。

  结束了朝会之后,朱由检便就换上了常服,骆养性与王承恩还有秦良玉陪同在一侧就去往了京营。

  许久不出宫廷,这刚踏出宫门,朱由检便就感觉到了一阵的轻松,就仿佛是压在他身上的大明消失了一样。

  是啊,自他登基以来,那简直比九九六还要劳累,不是在批奏折就是在会面群臣的路上。

  行走在京里,他三人是一路的观瞧,刚开始朱由检还有很大的兴致,可走着走着他就变的无语了起来。

  因为,这越是靠近外城,他所见的景象就越是脏乱,地上更是由石板地变成了土路……

  “唉,还是小哥他们那个时代好啊,不像我大明走个路还能感觉硌脚。”

  吐槽了一声外城的脏乱,朱由检便带着人快速去往了京营。

  来到京营外围,见一队精神抖擞的将士是正在巡逻,为首的把司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只见那为首的把司,身高近有九尺,腰间挂刀,身着一副湛蓝色的盔甲,脸上的神情更显不怒自威。

  看到这将官,朱由检旋即就心情大好了起来。

  “呵呵,这李国桢搞的不错嘛,这哪儿是小哥说的那般。”

  心中腹诽了一声,朱由检便兴致高昂的快步走到了近前。

  而那位将官曾经见过皇帝,见是最大的上司亲至,吓的他是赶忙跪地参拜。

  “嗯,起来吧,朕也是今日无事来瞧瞧,你等不用紧张。”

  “陛下,请随臣到营里一坐,臣去喊总督大人。”

  “不用了,你现在即刻传朕旨意,迅速召集兵马,朕要检阅。”

  “呃…”

  一听这话,这位将官就傻了。

  检阅京营这是何等大事啊,别人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他可是太知道了。

  这要是不经过上面领导的同意,一旦开始检阅那他就算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总之别问,问就是京营空虚,军备糜烂……

  “怎么?朕的话没听见?”

  见此人有些愣怔,朱由检便就眯起了眼睛。

  “啊不,请陛下恕罪,臣方才是过于欣喜一时没有听清。”

  “罢了,速去,朕就在营地高台等着。”

  “是!臣遵旨!”

  那把司即刻就冲入了营中,朱由检是微微摇了摇头。

  “看来这个人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啊……”

  又腹诽了一句,他就摇着头就带着王承恩等人走进了京营。

  随着他们的进入,几百位身着百姓服饰的东厂太监便就出现在了此地。

  刚一出现,他们就迅速的把控起了京营要道,而同一时间也有大批的白杆军出现在了周遭……

  坐在高台上没一会儿功夫,李国桢同几位勋贵就火急火燎的赶来了。

  “臣李国桢、徐锡登、谭弘业参见陛下!”

  “嗯,诸位爱卿平身。”

  这跟随李国桢来的,一个是武定侯徐锡登,另一个则是新宁伯谭弘业,而这二人在历史上皆是属于被李自成所杀的那种。

  虽然他们是被闯王干掉的,可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什么好鸟,只不过此时的朱由检还并不清楚他们的糜烂,还拿他们当好臣子。

  “陛下,还是先随臣到营中歇息片刻吧,这大军一时半刻的齐备不了。”

  “不了,朕今日就在这等,你们什么时候齐备了就什么时候喊朕。”

  说罢朱由检便就闭上了眼睛。

  李国桢见状急忙就看向了随行的王承恩。

  “公公,您劝劝陛下啊,这里日晒只怕会伤到陛下龙体啊。”

  “总督大人,若是您考虑到皇爷的龙体,还是尽快去召集军队吧……”

  王承恩知道此行的目的,当然是不会去劝朱由检离开的,而且他也想看看这京营是不是真像张书缘说的那样。

  “好…好吧,快去台上给陛下遮阳。”

  走下高台,李国桢旋即就让属下去找大伞给朱由检遮阳。

  回到营帐内,李国桢是坐都不敢坐了,一个劲儿的派人去找外出的官兵,同时又派人去找成国公等人前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出的官兵是陆续的返回了。

  只不过那些回来的人身上哪里还有点军人的样子,不是满身的泥垢,就是一身的酒气。

  很显然,这些人不是被城里的大官拉去盖房子了,就是昨夜去喝花酒了,甚至还有人在方才正在喝酒……

  坐在高台上的朱由检,听到营中有杂音响起,下意识就睁开了眼。

  这不看还好,一看差点没让他站起来!

  “大胆!”

  下意识的怒喝,吓的王承恩与骆养性就跪到了地上。

  “皇爷息怒,他们…他们应该是昨日休沐的…,皇爷千万别因他们动了气。”

  “嗯,大伴说的对,他们应该是昨日休沐……”

  听着王承恩的话,朱由检就开始了自欺欺人,他完全无法相信,这就是曾经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三大营!

  大概两个时辰后,三大营才算是集结完毕。

  “臣朱纯臣、徐允祯、张世泽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赶在大军的集结完的前一刻,三位在京的国公也到了。

  “嗯,平身。”

  “谢陛下。”

  “既然你们也来了,就随朕一同检阅。”

  看了眼朱纯臣三人,朱由检就没什么好气。

  在他看来,这三大营能有如今这般现象,自然是跟他们这三位国公有着脱不了的干系。

  看着皇帝有些不高兴,朱纯臣三人自然是大气也不敢出,只能是乖乖的点头应是,站在了朱由检的身边。

  见军士集结的差不多了,李国桢就走上了台来。

  “启奏陛下,三军集结完毕,还请陛下检阅。”

  “好,那朕就看看这虎狼之师。”

  点了点头,朱由检就站起了身来,走到台前。

  “参见陛下!”

  见皇帝露面了,一众官兵是齐齐的喝拜,那声势可谓是一支劲旅。

  说实话,倘若他没看到方才那一幕的话,还真会被眼前的景象给唬住,可看到了方才,那这眼前的一切他就不相信了。

  “明军威武!”

  “将军威武!”

  大军再次一喊,那声响更是热烈了。

  “国祯给朕牵匹马来。”

  “陛下?您这是要……”

  “朕要好好看看我大明的将士们。”

  一听这话,李国桢就傻了,他从没想到皇帝会这么检阅,下意识的就看向了朱纯臣等人。

  而朱纯臣三人,除了张世泽外,一律全都是皱着眉头,但也不敢随意出声。

  要知道,这京营的糜烂可是跟他们有很深的关系的。

  “陛下要不还是算了吧,这群人天天摸爬滚打的,一身气味难闻。勿要让他们污了您的眼,也别让他们跟着担惊受怕。”

  李国桢还想挣扎,让朱由检打消这个念头。

  “总督大人,这是什么话?我大明将士岂能会污了皇爷的眼?恐怕他们是早已盼望着见见皇爷了,皇爷您说是这个理儿吧?”

  “是啊国祯,此话过了,这些将士都乃我大明肱骨,朕必要好好的看看他们。”

  可朱由检早已是下了决心,非要一探个究竟不可。

  见朱由检执意如此,李国桢瞬间就感觉到了一口铡刀正在向脖子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