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儿的死因?”
提到这件事,一直紧闭嘴巴,面对死亡还能装得气定神闲的李善长,瞬间怒火中烧,眉头倒竖,指着朱元璋便破口大骂了起来。
“朱重八,你还有脸提祺儿的死,不是你让人借凤阳宫殿塌毁,害得祺儿重伤,又暗中下毒,害死了祺儿,让老夫断子绝孙,好逼得老夫奋力一搏吗?”
李善长不想当众与朱元璋对质。
因为有些事情,一旦在人前说破了,就没办法给它增加神秘色彩,没办法让那些自骨子里就不信服朱元璋的人,发挥他们的阴谋论想象力。
那他今日的从容赴死,就不是朱元璋逼的,而是真的罪有应得了。
明明李善长都已准备以死来抹黑朱元璋,可没想到,朱元璋还是成功地激怒了他。
“李善长,咱确实早就怀疑你与胡惟庸谋逆有关系,因为胡惟庸他决心起兵造反,是看了有人用李存义给他送的一封信,才下定了决心,那封信,是你写的吧?”
“是又如何,你既已查实,不必来问老夫,也别想转移话题!”
李善长手指着朱元璋。
“你有什么不满,大可以冲着老夫来,可你为何偏偏要害死老夫的祺儿?”
围观的百姓听着昔日的君臣,说出这么多隐秘的事,人们一脸惨白地面面相觑,感觉脖子凉飕飕的。
自己好像听到了不该听的秘辛,虽然很好奇,但听多了,是要掉脑袋的吧?
刚才还想闹腾着,上前亲手送李善长一程的人们,瞬间变成了哑巴,并且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
有人默默地退后一步,又一步,却发现根本没有人阻拦他们离开时,惊喜不定。
百姓们纷纷往后退了好几步,但由于天生爱看热闹,想着跑也跑不掉,干脆提心吊胆地接着听听,这李祺死在凤阳,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善长,你不要什么屎都往咱身上抹,什么锅都往咱身上甩,咱没害过李祺,咱要是说谎话,就让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哼,你没害过,不代表你儿子没害过!”
李善长手指向朱标,一脸愤怒的质问。
“朱标!是你!”
其实李善长也知道,依照朱元璋的性子,是不会对小辈暗下杀手的。
否则,当初就不会放任他的祺儿,离开京城,前往凤阳。
甚至要不是祺儿死得早,只要不是谋逆的重罪被查到实证的话,祺儿因为不知情,只要在马皇后面前哭上一哭,还有机会保住性命。
毕竟当年大本堂开课时,祺儿可是和太子王爷他们一道读过书,与帝后有感情的。
可是朱标太腹黑,自从亲手查抄了吕家以后,不再像以前装得温文尔雅,处事手段比朱元璋还要狠辣,并且在明面上,还不让人抓到错处。
“能够把祺儿之死,做得滴水不漏,让老夫在凤阳的人手,都查不出任何蛛丝马迹,除了陛下,恐怕只有太子你,才能做到!”
所有人朝着朱标看了过去。
附近围观的百姓,听到这话,谁都不相信。
毕竟太子殿下自小做事进退有据,为士兵筹粮筹钱,为灾民捐款捐物有他,像做出这种残暴凶恶之事的,怎么可能是太子殿下?
要说是陛下,他们可能还会相信一二。
污蔑救苦救难的太子殿下,要是他们信了,才是真的蠢,被骂都不冤。
“胡说八道,他就是想故意抹黑太子殿下,好用来说明,他是被逼的!”
“咱们不要相信他,不能被他利用了!”
“我家永儿就是被他给骗了,还让他家护卫给杀了,这个老东西嘴里没有一句实话!”
还没来得及解释的朱标,吃惊地看着声援他的百姓,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
虽然他手上确实沾了不少人的血,但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听到没有,这就叫口碑!】
朱雄英骄傲地挺直了腰板。
【爹爹就算使用阴谋诡计,也不可能拿来残害他人泄私怨,不像你李善长,为了一己之私,害了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而李善长听着众人替朱标开脱,急得想要辩解,张嘴却喷出一口血雾。
“你……咳咳……”
“李先生,别着急,孤会让你死个明白的。”
朱标转身看向陆垚。
“去把在凤阳抓到的,杀害李祺的那些人带上来,让李先生看看。”
到了这步田地,朱标还是在人前给了曾经教导过他读书识字的李善长一份敬意。
哪怕是表象,能够做到这一点,依旧让围观的人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太子殿下一定是冤枉的!”
“呸!”
李善长朝着朱标所在的方向吐出一口血水,依旧固执地认为,李祺的死,就是朱标所为。
不就是想找几个替死鬼,好糊弄百姓吗?
此地无银三百两。
“朱标,等那些……替死鬼来了……老夫一问便知……看你如何……收场!”
面对李善长恶意的提醒,朱标微微一笑。
收场?
他是来和父皇一道,给李善长收尸的。
要不是担心父皇问不到问题的答案,他才不会节外生枝。
“陛下,毒药来了!”
赶在陆垚前头的,是云奇。
朱元璋赶紧给云奇使了个眼色。
“站一边儿去,别碍事。”
此时比起李善长服毒自尽,还是先洗清标儿谋害李祺的嫌疑。
朱元璋心里有些后悔:早知道李善长跟条疯狗似的乱咬,咱就不多嘴一问了,大不了让李善长把咱的疑问带到地下,百年之后,咱再去地府追问呗。
正想着。
陆垚率领一队锦衣卫,押着三个身高马大,头上蒙着黑布袋的凶犯,穿过人群与禁卫,来到了院子里,站在了李善长的面前。
“李先生,人来了,你问吧。”
朱标亲自上手,将三人头上的黑布袋一一摘除。
当他们的真面容暴露在众人面前时……
提到这件事,一直紧闭嘴巴,面对死亡还能装得气定神闲的李善长,瞬间怒火中烧,眉头倒竖,指着朱元璋便破口大骂了起来。
“朱重八,你还有脸提祺儿的死,不是你让人借凤阳宫殿塌毁,害得祺儿重伤,又暗中下毒,害死了祺儿,让老夫断子绝孙,好逼得老夫奋力一搏吗?”
李善长不想当众与朱元璋对质。
因为有些事情,一旦在人前说破了,就没办法给它增加神秘色彩,没办法让那些自骨子里就不信服朱元璋的人,发挥他们的阴谋论想象力。
那他今日的从容赴死,就不是朱元璋逼的,而是真的罪有应得了。
明明李善长都已准备以死来抹黑朱元璋,可没想到,朱元璋还是成功地激怒了他。
“李善长,咱确实早就怀疑你与胡惟庸谋逆有关系,因为胡惟庸他决心起兵造反,是看了有人用李存义给他送的一封信,才下定了决心,那封信,是你写的吧?”
“是又如何,你既已查实,不必来问老夫,也别想转移话题!”
李善长手指着朱元璋。
“你有什么不满,大可以冲着老夫来,可你为何偏偏要害死老夫的祺儿?”
围观的百姓听着昔日的君臣,说出这么多隐秘的事,人们一脸惨白地面面相觑,感觉脖子凉飕飕的。
自己好像听到了不该听的秘辛,虽然很好奇,但听多了,是要掉脑袋的吧?
刚才还想闹腾着,上前亲手送李善长一程的人们,瞬间变成了哑巴,并且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
有人默默地退后一步,又一步,却发现根本没有人阻拦他们离开时,惊喜不定。
百姓们纷纷往后退了好几步,但由于天生爱看热闹,想着跑也跑不掉,干脆提心吊胆地接着听听,这李祺死在凤阳,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善长,你不要什么屎都往咱身上抹,什么锅都往咱身上甩,咱没害过李祺,咱要是说谎话,就让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哼,你没害过,不代表你儿子没害过!”
李善长手指向朱标,一脸愤怒的质问。
“朱标!是你!”
其实李善长也知道,依照朱元璋的性子,是不会对小辈暗下杀手的。
否则,当初就不会放任他的祺儿,离开京城,前往凤阳。
甚至要不是祺儿死得早,只要不是谋逆的重罪被查到实证的话,祺儿因为不知情,只要在马皇后面前哭上一哭,还有机会保住性命。
毕竟当年大本堂开课时,祺儿可是和太子王爷他们一道读过书,与帝后有感情的。
可是朱标太腹黑,自从亲手查抄了吕家以后,不再像以前装得温文尔雅,处事手段比朱元璋还要狠辣,并且在明面上,还不让人抓到错处。
“能够把祺儿之死,做得滴水不漏,让老夫在凤阳的人手,都查不出任何蛛丝马迹,除了陛下,恐怕只有太子你,才能做到!”
所有人朝着朱标看了过去。
附近围观的百姓,听到这话,谁都不相信。
毕竟太子殿下自小做事进退有据,为士兵筹粮筹钱,为灾民捐款捐物有他,像做出这种残暴凶恶之事的,怎么可能是太子殿下?
要说是陛下,他们可能还会相信一二。
污蔑救苦救难的太子殿下,要是他们信了,才是真的蠢,被骂都不冤。
“胡说八道,他就是想故意抹黑太子殿下,好用来说明,他是被逼的!”
“咱们不要相信他,不能被他利用了!”
“我家永儿就是被他给骗了,还让他家护卫给杀了,这个老东西嘴里没有一句实话!”
还没来得及解释的朱标,吃惊地看着声援他的百姓,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
虽然他手上确实沾了不少人的血,但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听到没有,这就叫口碑!】
朱雄英骄傲地挺直了腰板。
【爹爹就算使用阴谋诡计,也不可能拿来残害他人泄私怨,不像你李善长,为了一己之私,害了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而李善长听着众人替朱标开脱,急得想要辩解,张嘴却喷出一口血雾。
“你……咳咳……”
“李先生,别着急,孤会让你死个明白的。”
朱标转身看向陆垚。
“去把在凤阳抓到的,杀害李祺的那些人带上来,让李先生看看。”
到了这步田地,朱标还是在人前给了曾经教导过他读书识字的李善长一份敬意。
哪怕是表象,能够做到这一点,依旧让围观的人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太子殿下一定是冤枉的!”
“呸!”
李善长朝着朱标所在的方向吐出一口血水,依旧固执地认为,李祺的死,就是朱标所为。
不就是想找几个替死鬼,好糊弄百姓吗?
此地无银三百两。
“朱标,等那些……替死鬼来了……老夫一问便知……看你如何……收场!”
面对李善长恶意的提醒,朱标微微一笑。
收场?
他是来和父皇一道,给李善长收尸的。
要不是担心父皇问不到问题的答案,他才不会节外生枝。
“陛下,毒药来了!”
赶在陆垚前头的,是云奇。
朱元璋赶紧给云奇使了个眼色。
“站一边儿去,别碍事。”
此时比起李善长服毒自尽,还是先洗清标儿谋害李祺的嫌疑。
朱元璋心里有些后悔:早知道李善长跟条疯狗似的乱咬,咱就不多嘴一问了,大不了让李善长把咱的疑问带到地下,百年之后,咱再去地府追问呗。
正想着。
陆垚率领一队锦衣卫,押着三个身高马大,头上蒙着黑布袋的凶犯,穿过人群与禁卫,来到了院子里,站在了李善长的面前。
“李先生,人来了,你问吧。”
朱标亲自上手,将三人头上的黑布袋一一摘除。
当他们的真面容暴露在众人面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