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黛投进冼耀文的怀里,“亚当,我打算后天离开好莱坞。”
“为什么这么着急?”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尽快逃离这里。”
“怎么打算,直接飞往伦敦?”
高黛狡黠一笑,“也可以直飞香港,不过要看你的表现和计划书。”
“你可以放心我的表现,但计划书没有这么快。”
“那我只能在伦敦等你的消息。”
“你原来说想去巴黎。”
“巴黎是准备长住的地方,我打算在伦敦先住几天。”
“你大概知道我在巴黎有个情人。”
“丹妮尔·黛丽尤?”
“嗯哼,我在伦敦也有一个情人,你们可以成为朋友。”
高黛咯咯一笑,“所以,你已经默认我是你的情人?”
“朱迪,我伦敦的情人,我和她的关系更多是利益上的合作伙伴。”
“懂了,你希望我也成为这样的情人。”
“是的。”
“如果我想更进一步呢?”
“你不会的。”
高黛娇嗔道:“也许会的。”
冼耀文一只手捧住高黛的翘臀,将人托了起来,然后堵住她的嘴狠狠亲了几口,“如果,等如果成真再说。”
高黛咂巴一下嘴,反堵回来亲了两口,“亚当,你的嘴很甜。”
“中午吃了焦糖布丁,双份。”
“哈。”
高黛大笑着从冼耀文身上下去,挽着他的手走到屋外,没有同其他人会合,而是拉着他来到一张户外桌边坐下。
点上一支烟,高黛指了指房子,“我以后会很少来这里,打算租出去,酒窖的酒卖掉。”
“酒可以卖给我。”
“我给你一个优惠的价格,这里是查理给我的,我们离婚的时候。”
“查理挺大方。”
高黛冲乌娜努了努嘴,“着急和她在一起”,又冲琼·巴里努努嘴,“和她的绯闻”。
“有所耳闻。”
高黛看着冼耀文的眼睛说:“我和伯吉斯曾经有过一个孩子,流产了,那是我唯一一次怀孕,我很想要一个孩子。”
“所以,你不是被我的魅力吸引,是被我健康的体魄?”
高黛颔了颔首,“一部分原因,你年轻、健壮,更容易让我怀孕。”
“你不配。”冼耀文指了指高黛手里的香烟,“我原来抽雪茄,为了备孕暂时戒掉了,我认为生孩子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只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才会考虑生孩子,你显然从来没有做好准备。”
高黛扬了扬手里的香烟,“为了孩子,我可以戒掉。”
“做到再说。”
“好吧。”高黛将烟碾灭在烟灰缸,“你有孩子了吗?”
“第一个圣诞节前会降世。”
“真好,准备名字了吗?”
“只准备了昵称,男孩和女孩都用Aryeh,缩写是Ari。”
“什么意思?”
“狮子。”
“女孩用狮子当昵称,有点奇怪。”
“其实不用奇怪,在犹太人中很正常。你和你爸爸和解了吗?”
“几年前的新闻你也看过?”
“嗯哼,我比较关注你的新闻。”
高黛蹙了蹙眉,“没有,我和他唯一的联系就是每周35美元的生活费。”
“我不知道我的爸爸是谁,只知道他是犹太人。”
高黛稍稍沉默,“《罗马假日》可以让给我一点份额吗?”
“很难,大家都看好的项目,除非你溢价。”
“溢价多少?”
“至少50%。”
高黛略作思考,“我能享受所有分成?”
“宝莲,你的想象力很丰富。”
“票房没有出来之前,谁知道赚还是亏。”
“大家都看好,它就不会亏。”
1951年的当下,一部影片能否取得高票房,宣发的投入非常关键,因为没有自媒体,自来粉的口口相传作用相当有限,只有制作方和发行方都看好影片,才肯使劲砸钱搞宣发。
而此时的娱乐活动不如后世丰富,观众对影片内容的容忍度相对较高,不是烂成一坨屎或者挑战三观,没有多少人会给出差评,只会评价说不如想象中好看。
所以,影片质量和口碑的作用更多体现在观众二刷三刷,即创造超高票房,而盈利只需在相对投入下吸引足够多的观众买票入场。
大家都看好,意味着影片质量起码处于及格线以上,没有崩坏的可能,又意味着宣发有保障,基本来说,这样的影片单靠票房收入就能盈利,电视/广播授权、家庭娱乐发行、衍生品与版权、重映与修复版等,都是细水长流的进项。
“好吧,预算怎么安排?”
“制作费用大概150万美元,宣发费用暂定50万美元,后续看情况增加投入。”
“宣发费用的比例这么高?”
“主要是欧洲的宣发费用预算高,我很看好欧洲的票房。”
“我投资15万美元,联合制作和发行都要加上我公司的名字。”
“蒙特雷?”
“不,我准备注册一间新公司,我会用这间新公司的名义和你合作香港的项目。”
“没有问题。”冼耀文轻轻颔首,“新公司的名字直接用你的名字?”
“也许。”
两人聊完正经事,又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差不多时,融入卓别林几人,高黛身为主人负责招呼,冼耀文和孙树莹单聊,不掺和卓别林的糊涂账。
“这些女人都和卓别林有关系?”
“狄波拉·科尔应该不是,她的口碑还不错,报纸上只登过一次她的绯闻,那是电影上映前和男主角的绯闻,一种宣传手段。”
“她很漂亮。”
“是很漂亮,可以称之为英伦玫瑰。”
“我是说宝莲·高黛。”
“她也很漂亮。”
“你和她有关系?”
“马上会有。”
“姆妈真可怜,我肯定不会找一个花心的男人。”
“有点难,男儿本好色,不好色的男人无非三种情况,第一种稀罕物情种,第二种生理上不具备好色的能力,第三种太穷,有心无力。
第三种情况最为普遍,男人,能力越大,色心越大,或者不应该局限于男人,女人也是一样。”
冼耀文似笑非笑地看着孙树莹,“看见长得好看的男人,你会不会心动?假如你成为武则天,会不会只守着一个男人过日子?”
“你的假设不会成立。”孙树莹的脸迎向晚霞,嘴里念道:“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这是我的爱情观。”
“不要引用萧红的话,不吉利。”冼耀文拍了拍孙树莹的小肩,“你在负责的事情,将来能创造很大的价值,我不是吝啬的人,你会拿到应得的那一份,很多,多到现在的你不敢想象。
宝树在给你们准备嫁妆,很多,一般人家接不住。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很多文化,多是利弊参半,唯有门当户对绝对正确,上嫁或下嫁都容易出问题,只有条件相似的人,才容易有共同语言,产生共鸣。
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和你门当户对的都是什么人。”
孙树莹摇摇头,“我想不出来。”
“你有一份丰厚的嫁妆,有一份前景广阔的事业,和你匹配的只能是精英,能力不可能差,能力越大,色心越大。”冼耀文再拍孙树莹的小肩,“关于爱情,不要过于执着。”
孙树莹狐疑地瞅了瞅冼耀文的脸,“你好像乐见其成。”
冼耀文淡笑道:“你可以往更邪恶的方向想,你和树澄都是我用来联姻的工具,只不过我不会强行安排你们的婚姻,而是让你们变得能干,让你们的择偶对象……”
“只剩下你需要的那些?”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孙树莹轻笑道:“你真邪恶。”
“这是阳谋,你不反感不是吗?”
孙树莹摇摇头,“你的计谋太厉害,我没法反感。”
冼耀文搂住孙树莹的臂膀,“孙家一直在败落,却也能保证你当一位大小姐,到了香港,宝树能给你遮风挡雨,给你提供更好的生活。
宝树给你的,都是我给的,我愿意给,不会在意,但我不能保证一直给。过些年,我儿子当家,他的想法和我不可能一样,对他而言,你是谁?
一个外姓人,凭什么冼家要养着?
这个问题我预见到了,所以要帮你打造依附以及独立的能力,将来你想继续依附冼家或者自立门户都有资本。
另外,依我之见,外因和内因都对孙家不利,孙家彻底败落只是时间问题,估计就是这两年的事,你和树澄身为二姐、大姐,需要有所担当,别等到需要你们挑担的时候,只会哭鼻子,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内地有变?”
“正在变。”冼耀文拥着孙树莹往前走,“树澄现在怎么样?”
“很好呀,守着咖啡馆蛮开心。”
“前些日子,我让她挖了一批当年纳粹军官侵吞犹太人的财宝,有名表、名画和黄金,画你和她一人一幅,其他东西会拿去变现。”
“你从哪里获得的宝藏消息?”
“算不上宝藏,最多价值100万美元。消息不是获得的,是推测出来的,知道可可·香奈儿吗?”
“怎么会不知道。”
“你知道我在做服装生意,她很有可能成为我的竞争对手,我花了点心思研究她,从她身上发现了当年纳粹军官中饱私囊的直接证据。
有一个中饱私囊,就有无数个,有一些军官在法国没待多久就被调去东线,他们的财宝肯定来不及妥善安排,沿着线索找,总会有所收获。”
“只找到一处?”
“嗯。”冼耀文颔首,“我并没有用心找。”
“既然有发现,为什么不用心找?”
“能不能找到要看运气,我对这种虚无缥缈的事不怎么感兴趣,将来若是有暇可以花点时间去找,权当是休闲运动。”
“哦。”
两人走出房子的范围,来到外面的路上。
“你跑来跑去,会不会很累?”
孙树莹摇头,“不会,我不用赶时间,有闲暇欣赏各地的风景,蛮好的。”
“珍惜这一段时光,等你工作增多,现在的这份闲情逸致会消失,你会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心情欣赏风景。”
“我的工作安排由自己说了算?”
“当然。”
“我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忙。”孙树莹狡黠一笑。
冼耀文淡笑,“这可由不得你,想让六谷,有了更大的利益追求,他们会推着你往前走,你根本没法懈怠。”
“分享成果指的是提成、分红?”
“嗯。”
孙树莹想了下,说道:“我觉得其实不给也行,现在公司的员工只有工资,做事也蛮认真的。”
“你有点天真,鹦鹉当下只出不进,职员们看在眼里,能顺利拿到工资就能让他们满意,因为他们付出的劳动并没有创造实际效益。
一旦鹦鹉盈利就不同了,职员们的劳动价值水涨船高,给他们增加薪水福利是必然之举,而他们当中真正的人才要给予更好的待遇,提成、分红,乃至股份。”
“我在上海没有听说有哪家企业给普通员工高薪福利,倒是听说过给高级职员发放花红,好像南洋兄弟烟草会发花红,荣氏只有年终双薪。”
孙树莹想了想,补充道:“还有永安百货,只给员工提供宿舍、诊所,没有分红。这三家都是上海滩的大企业,待遇算好的,其它小企业的待遇只会更差。”
冼耀文瞥了孙树莹,“看你人长得眉清目秀,貌似好人,没想到心肠如此歹毒。”
“讨厌。”孙树莹娇嗔道:“不要对我人身攻击。”
“好,好,不攻击。”冼耀文摆摆手,不疾不徐道:“说到内地的企业家,只有清晚期短暂出现过,晋商、徽商等商帮有银股身股,大家同心协力把生意做好,赚了钱人人有份,既有东方的仁义,又有西方的股份制思想。
到了民国,1914年颁布的《验契条例》推动地权流转,农村的土地兼并比晚晴更为激烈,失地农民增多,不管南方北方,大量的农民在农村无法生存,只能进入城市讨生活。
就是那个时期,大量的农民涌入上海滩,他们的诉求很低,只求一口吃的。
同一时期,一战爆发,中国侥幸遇到发展工业的好机会,有点见识的地主、买办纷纷召回留洋子弟,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
单说上海滩,一边是不求便宜,只求快的欧洲订单,一边是只求温饱的失地农民,高利润、低成本,会几句洋文能同洋行沟通就不愁没生意做,彼时创业比较容易成功,所谓的企业家,大多诞生于那一时期。
一战结束后,徽商后裔和晋商票号家族纷纷将商业资本转投土地,晋徽两地的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没了欧洲订单,一些工厂面临倒闭,地主的儿子将赚的钱输送回农村,买更多的土地,地主成大地主,诞生更多的失地农民。
老地主实力愈发强大的同时,又有新地主诞生,张作霖在东北占地150万亩,你说的无锡荣氏家族购置土地3万余亩,南开大学拥有学田1.2万亩。
他们或占或买的土地,欲作何用?
种粮食无偿发放给饥民,行扶危济困之举?”
冼耀文呷了一口酒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1929年,长江三角洲出现‘不在地主’现象,就是地主不在农村居住和耕种土地,而是居住在城镇,通过收取地租来获取收益。
江苏南通出现了‘公司化土地’,张謇创立的大生集团附属垦牧公司大量兼并土地。
同年,广东‘二地主’阶层扩张,转租规模增长40%;浙江乡镇长中地主占比达72%,长中地主就是拥有土地50亩至200亩之间的地主;四川军阀防区制下新绅地主崛起。
1933年,中央农业实验所的研究数据表明,佃农家庭粮食自给率仅61%,其余佃户需要借粮度荒。
接着就是抗战,无数农民流离失所,农民只求不生活在沦陷区,求活命。
以山城为例,抗战时期流行包工制,工厂不直接雇佣工人,而是通过包工头间接管理,形成‘工厂、包工头、工人’的三层雇佣链,或者可以说是剥削链。
理论上,包工头从工厂领取总工资,层层截留,通常抽取30%-50%,山城兵工厂的案例更是达到了60%,剩下的才是工人的真正工资。
而工人想找工作,需要给包工头介绍费,通常为1至3个月的工资。
工人若是工伤,工厂会以非直接雇佣为由拒绝赔偿。”
冼耀文讥讽一笑,“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包工头或是工厂主的亲信,或是帮派份子,背后站着国府的权贵。无论哪一种,工厂主都可以获得一定的返点,即实现低用工成本。
包工制在抗战结束后式微,转而开始流行押金制,以上海为例,工人入职时需向工厂缴纳押金,通常为3个月工资,理论上离职时退还,但实际上只有很少的工人能拿回押金。
1948年,上海法院的记录,凡是押金纠纷案,百分百工人败诉。
我从青帮人员那里获得的消息,1946年开始,有人专门放押金贷,工人借高利贷交押金,然后工厂里有人和高利贷合作,克扣或缓发工人工资,工人不能及时归还高利贷利息,利滚利,工人收入的大头都给了高利贷,陷入债务循环。
因为欠了一身债,辞职又会被没收押金,工人变相失去流动能力,即使能找到更高工资的工作,也没有机会跳槽,工厂可以保持较低的用工成本。”
冼耀文看向夕阳,唏嘘道:“整个民国时期,内地只有半个人可以算是企业家,就是卢作孚,民生轮船公司于1933年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但1946年因通胀停止实施,所以,他只能算半个。”
“你说的很多信息我都不知道,你是从哪里获得的?”
“三饼,碰,八万,杠。”冼耀文笑着揶揄道:“你在台北打牌的时候,我在四处奔走,从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我刚才引用的那些资料,找对人,买几包烟就能换到,根本不值钱。”
孙树莹轻笑,“在台北的时候,我也有在工作。”
“我知道。”冼耀文颔了颔首,拍了拍孙树莹的小肩,“18世纪,工业革命爆发,工业发展迅速,但工人的利益一直没有得到保障,于是,工人运动愈演愈烈。
到了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也为了稳住工业发展,先后推出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养老与伤残保险法》,强制要求国家、企业和工人三方共同出资,为工人缴纳社会保险,从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
这也是工人争取到的,第一个由国家立法保障的,全国性的制度性利益。
不过,虽然工人运动是争取工人权益的关键,但是当时德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缓解工人斗争,而是因为工人的利益越有保障,就有越多的人愿意做工人。
彼时,德国的农民比其他国家的农民更快地转化为工人,让德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比周边国家更快,生产力更强,更加推动了德国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第一强国。
1935年,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为了对抗大萧条,给失业人群最基础的保障,也为了刺激还有工作的人们敢于消费,美国推出了《社会保障法》。
英国,17世纪有《伊丽莎白济贫法》,1911年颁布《国民保险法》,1940年《贝弗里奇报告》,1946年《国民保险法》,1948年《国民救助法》,同年,国民医疗保障体系成立,全民免费医疗成为社保核心部分,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确立。”
顿了顿,冼耀文接着说道:“1943年,陕甘宁边区,由于过去两年的日军扫荡和国府封锁,边区财政极度困难,公营工厂效率低下,部分工人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生产率仅为国统区的60%。
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1943年边区政府颁布《关于公营工厂工资标准及分红办法的指示》,试点分红制。
超产部分,即完成计划产量后的盈余,30%至50%用于分红,以温家沟兵工厂为例,工人集体50%、工厂公积金30%、边区政府20%。
同年,陕甘宁边区的农民享受统一累进税制,家里都是壮劳力,收成很高,一年也只需上缴35%的产出,一般只需要上缴12%。”
冼耀文呼出一口浊气,“其实,1941年,小鬼子偷袭珍珠港,它的败局已定,这一点所有的抗战势力都清楚,从那时候开始,表面上都还在积极抗战,心里已经打起小九九。”
他摆了摆手,“扯远了,不说这个。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五个北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起步稍晚,但步子迈得很大,而且,分配比较平均,贫富差距不会太大,其中,瑞典做得最好,社会民主党很有机会实现他们高福利国家的口号。
可以观望几年,如果瑞典的高福利做得好,你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移民过去。”
孙树莹乜斜冼耀文一眼,“我能养活自己,不用占这种便宜。”
冼耀文呵呵一笑,“该占的便宜还是要占的,瑞典的企业税收仅次于英国和西德,收起来没轻重,过些日子我要去一趟瑞典,在那边做一点生意,要交的税总得想办法拿点回来。
你呀,多入几个国籍,我生意做到哪里,你的社保就登记到哪里,等你老了,七八份养老金领着,就算家当被你打牌输光了都不用发愁。”
“帮帮忙好伐!吾打牌老结棍格,哪能会得输啦!”孙树莹瞪了冼耀文一眼,“侬当吾洋盘啊?”
冼耀文竖起大拇指,“侬着实结棍,吾服帖。”
孙树莹嘿嘿一笑。
冼耀文转头往人群处瞄了一眼,“差不多该回去了,我把要说的快点说完。”
又呷一口酒,他不疾不徐道:“苏联,1917年,列宁签署《工人保险法令》,宣布由国家承担工人疾病、工伤和失业保障。
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社保体系初步覆盖工人和公务员,但农民基本不享受。
1929年,斯大林取消新经济政策,转向计划经济,社保体系开始全面国有化。
1936年《宪法》确立全民社保,规定公民享有免费医疗、养老金、残疾补助、带薪休假等权利;正式纳入集体农庄成员,但实际待遇低于城市工人。
1947年,恢复并扩大养老金制度,覆盖更多职业群体。
马歇尔计划有一个附加条款,要求受援国,就是意大利和法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抗共产主义。
纵观各国的共产党,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所谓的革命斗争纲领都包含一个策略,鼓动工人阶级罢工。这是苏联革命的成功经验,都乐于模仿学习。”
冼耀文淡笑一声,“把我说的串联起来,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孙树莹陷入沉思。
良久,她说道:“社会保障制度将会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斗争的工具。”
“工具这个词不大合适,用舞台会更贴切,社会保障制度执行得好,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未来,整个世界总体上会朝着愈发善待工人的方向发展,工人的待遇会越来越有保障,产出价值的分配比例会越来越高。
对我们来说,苛待职员是不明智的,尽管当下不用太高待遇就能请到人做事,企业可以保持低人力成本运作,这样貌似很好,只需等到不得不提高待遇的时候再提高职员待遇。
但是,所有的事物都存在惯性,企业运作也一样,习惯了低人力成本运作,一朝一夕想改成高人力成本运作是不可能的。”
冼耀文指了指孙树莹的衬衣,“比如你这件衬衣的成本是1美元,为了追求高销量,你的定价会无限接近你的底线价格,或者说你认为的保本价格。
这么一来,利润率、客户定位、品牌定位基本就定型了。
某一天,衬衣的成本变成1.5美元,乃至2美元,你该如何调整销售策略?如果提高价格,客户会不会接受?”
冼耀文拍了拍手,“好了,我只跟你说大环境,关于职员待遇其实还涉及很多方面,今天先不说,留着你自己去思考,下回我们细聊。走,回去。”
“为什么这么着急?”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尽快逃离这里。”
“怎么打算,直接飞往伦敦?”
高黛狡黠一笑,“也可以直飞香港,不过要看你的表现和计划书。”
“你可以放心我的表现,但计划书没有这么快。”
“那我只能在伦敦等你的消息。”
“你原来说想去巴黎。”
“巴黎是准备长住的地方,我打算在伦敦先住几天。”
“你大概知道我在巴黎有个情人。”
“丹妮尔·黛丽尤?”
“嗯哼,我在伦敦也有一个情人,你们可以成为朋友。”
高黛咯咯一笑,“所以,你已经默认我是你的情人?”
“朱迪,我伦敦的情人,我和她的关系更多是利益上的合作伙伴。”
“懂了,你希望我也成为这样的情人。”
“是的。”
“如果我想更进一步呢?”
“你不会的。”
高黛娇嗔道:“也许会的。”
冼耀文一只手捧住高黛的翘臀,将人托了起来,然后堵住她的嘴狠狠亲了几口,“如果,等如果成真再说。”
高黛咂巴一下嘴,反堵回来亲了两口,“亚当,你的嘴很甜。”
“中午吃了焦糖布丁,双份。”
“哈。”
高黛大笑着从冼耀文身上下去,挽着他的手走到屋外,没有同其他人会合,而是拉着他来到一张户外桌边坐下。
点上一支烟,高黛指了指房子,“我以后会很少来这里,打算租出去,酒窖的酒卖掉。”
“酒可以卖给我。”
“我给你一个优惠的价格,这里是查理给我的,我们离婚的时候。”
“查理挺大方。”
高黛冲乌娜努了努嘴,“着急和她在一起”,又冲琼·巴里努努嘴,“和她的绯闻”。
“有所耳闻。”
高黛看着冼耀文的眼睛说:“我和伯吉斯曾经有过一个孩子,流产了,那是我唯一一次怀孕,我很想要一个孩子。”
“所以,你不是被我的魅力吸引,是被我健康的体魄?”
高黛颔了颔首,“一部分原因,你年轻、健壮,更容易让我怀孕。”
“你不配。”冼耀文指了指高黛手里的香烟,“我原来抽雪茄,为了备孕暂时戒掉了,我认为生孩子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只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才会考虑生孩子,你显然从来没有做好准备。”
高黛扬了扬手里的香烟,“为了孩子,我可以戒掉。”
“做到再说。”
“好吧。”高黛将烟碾灭在烟灰缸,“你有孩子了吗?”
“第一个圣诞节前会降世。”
“真好,准备名字了吗?”
“只准备了昵称,男孩和女孩都用Aryeh,缩写是Ari。”
“什么意思?”
“狮子。”
“女孩用狮子当昵称,有点奇怪。”
“其实不用奇怪,在犹太人中很正常。你和你爸爸和解了吗?”
“几年前的新闻你也看过?”
“嗯哼,我比较关注你的新闻。”
高黛蹙了蹙眉,“没有,我和他唯一的联系就是每周35美元的生活费。”
“我不知道我的爸爸是谁,只知道他是犹太人。”
高黛稍稍沉默,“《罗马假日》可以让给我一点份额吗?”
“很难,大家都看好的项目,除非你溢价。”
“溢价多少?”
“至少50%。”
高黛略作思考,“我能享受所有分成?”
“宝莲,你的想象力很丰富。”
“票房没有出来之前,谁知道赚还是亏。”
“大家都看好,它就不会亏。”
1951年的当下,一部影片能否取得高票房,宣发的投入非常关键,因为没有自媒体,自来粉的口口相传作用相当有限,只有制作方和发行方都看好影片,才肯使劲砸钱搞宣发。
而此时的娱乐活动不如后世丰富,观众对影片内容的容忍度相对较高,不是烂成一坨屎或者挑战三观,没有多少人会给出差评,只会评价说不如想象中好看。
所以,影片质量和口碑的作用更多体现在观众二刷三刷,即创造超高票房,而盈利只需在相对投入下吸引足够多的观众买票入场。
大家都看好,意味着影片质量起码处于及格线以上,没有崩坏的可能,又意味着宣发有保障,基本来说,这样的影片单靠票房收入就能盈利,电视/广播授权、家庭娱乐发行、衍生品与版权、重映与修复版等,都是细水长流的进项。
“好吧,预算怎么安排?”
“制作费用大概150万美元,宣发费用暂定50万美元,后续看情况增加投入。”
“宣发费用的比例这么高?”
“主要是欧洲的宣发费用预算高,我很看好欧洲的票房。”
“我投资15万美元,联合制作和发行都要加上我公司的名字。”
“蒙特雷?”
“不,我准备注册一间新公司,我会用这间新公司的名义和你合作香港的项目。”
“没有问题。”冼耀文轻轻颔首,“新公司的名字直接用你的名字?”
“也许。”
两人聊完正经事,又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差不多时,融入卓别林几人,高黛身为主人负责招呼,冼耀文和孙树莹单聊,不掺和卓别林的糊涂账。
“这些女人都和卓别林有关系?”
“狄波拉·科尔应该不是,她的口碑还不错,报纸上只登过一次她的绯闻,那是电影上映前和男主角的绯闻,一种宣传手段。”
“她很漂亮。”
“是很漂亮,可以称之为英伦玫瑰。”
“我是说宝莲·高黛。”
“她也很漂亮。”
“你和她有关系?”
“马上会有。”
“姆妈真可怜,我肯定不会找一个花心的男人。”
“有点难,男儿本好色,不好色的男人无非三种情况,第一种稀罕物情种,第二种生理上不具备好色的能力,第三种太穷,有心无力。
第三种情况最为普遍,男人,能力越大,色心越大,或者不应该局限于男人,女人也是一样。”
冼耀文似笑非笑地看着孙树莹,“看见长得好看的男人,你会不会心动?假如你成为武则天,会不会只守着一个男人过日子?”
“你的假设不会成立。”孙树莹的脸迎向晚霞,嘴里念道:“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这是我的爱情观。”
“不要引用萧红的话,不吉利。”冼耀文拍了拍孙树莹的小肩,“你在负责的事情,将来能创造很大的价值,我不是吝啬的人,你会拿到应得的那一份,很多,多到现在的你不敢想象。
宝树在给你们准备嫁妆,很多,一般人家接不住。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很多文化,多是利弊参半,唯有门当户对绝对正确,上嫁或下嫁都容易出问题,只有条件相似的人,才容易有共同语言,产生共鸣。
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和你门当户对的都是什么人。”
孙树莹摇摇头,“我想不出来。”
“你有一份丰厚的嫁妆,有一份前景广阔的事业,和你匹配的只能是精英,能力不可能差,能力越大,色心越大。”冼耀文再拍孙树莹的小肩,“关于爱情,不要过于执着。”
孙树莹狐疑地瞅了瞅冼耀文的脸,“你好像乐见其成。”
冼耀文淡笑道:“你可以往更邪恶的方向想,你和树澄都是我用来联姻的工具,只不过我不会强行安排你们的婚姻,而是让你们变得能干,让你们的择偶对象……”
“只剩下你需要的那些?”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孙树莹轻笑道:“你真邪恶。”
“这是阳谋,你不反感不是吗?”
孙树莹摇摇头,“你的计谋太厉害,我没法反感。”
冼耀文搂住孙树莹的臂膀,“孙家一直在败落,却也能保证你当一位大小姐,到了香港,宝树能给你遮风挡雨,给你提供更好的生活。
宝树给你的,都是我给的,我愿意给,不会在意,但我不能保证一直给。过些年,我儿子当家,他的想法和我不可能一样,对他而言,你是谁?
一个外姓人,凭什么冼家要养着?
这个问题我预见到了,所以要帮你打造依附以及独立的能力,将来你想继续依附冼家或者自立门户都有资本。
另外,依我之见,外因和内因都对孙家不利,孙家彻底败落只是时间问题,估计就是这两年的事,你和树澄身为二姐、大姐,需要有所担当,别等到需要你们挑担的时候,只会哭鼻子,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内地有变?”
“正在变。”冼耀文拥着孙树莹往前走,“树澄现在怎么样?”
“很好呀,守着咖啡馆蛮开心。”
“前些日子,我让她挖了一批当年纳粹军官侵吞犹太人的财宝,有名表、名画和黄金,画你和她一人一幅,其他东西会拿去变现。”
“你从哪里获得的宝藏消息?”
“算不上宝藏,最多价值100万美元。消息不是获得的,是推测出来的,知道可可·香奈儿吗?”
“怎么会不知道。”
“你知道我在做服装生意,她很有可能成为我的竞争对手,我花了点心思研究她,从她身上发现了当年纳粹军官中饱私囊的直接证据。
有一个中饱私囊,就有无数个,有一些军官在法国没待多久就被调去东线,他们的财宝肯定来不及妥善安排,沿着线索找,总会有所收获。”
“只找到一处?”
“嗯。”冼耀文颔首,“我并没有用心找。”
“既然有发现,为什么不用心找?”
“能不能找到要看运气,我对这种虚无缥缈的事不怎么感兴趣,将来若是有暇可以花点时间去找,权当是休闲运动。”
“哦。”
两人走出房子的范围,来到外面的路上。
“你跑来跑去,会不会很累?”
孙树莹摇头,“不会,我不用赶时间,有闲暇欣赏各地的风景,蛮好的。”
“珍惜这一段时光,等你工作增多,现在的这份闲情逸致会消失,你会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心情欣赏风景。”
“我的工作安排由自己说了算?”
“当然。”
“我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忙。”孙树莹狡黠一笑。
冼耀文淡笑,“这可由不得你,想让六谷,有了更大的利益追求,他们会推着你往前走,你根本没法懈怠。”
“分享成果指的是提成、分红?”
“嗯。”
孙树莹想了下,说道:“我觉得其实不给也行,现在公司的员工只有工资,做事也蛮认真的。”
“你有点天真,鹦鹉当下只出不进,职员们看在眼里,能顺利拿到工资就能让他们满意,因为他们付出的劳动并没有创造实际效益。
一旦鹦鹉盈利就不同了,职员们的劳动价值水涨船高,给他们增加薪水福利是必然之举,而他们当中真正的人才要给予更好的待遇,提成、分红,乃至股份。”
“我在上海没有听说有哪家企业给普通员工高薪福利,倒是听说过给高级职员发放花红,好像南洋兄弟烟草会发花红,荣氏只有年终双薪。”
孙树莹想了想,补充道:“还有永安百货,只给员工提供宿舍、诊所,没有分红。这三家都是上海滩的大企业,待遇算好的,其它小企业的待遇只会更差。”
冼耀文瞥了孙树莹,“看你人长得眉清目秀,貌似好人,没想到心肠如此歹毒。”
“讨厌。”孙树莹娇嗔道:“不要对我人身攻击。”
“好,好,不攻击。”冼耀文摆摆手,不疾不徐道:“说到内地的企业家,只有清晚期短暂出现过,晋商、徽商等商帮有银股身股,大家同心协力把生意做好,赚了钱人人有份,既有东方的仁义,又有西方的股份制思想。
到了民国,1914年颁布的《验契条例》推动地权流转,农村的土地兼并比晚晴更为激烈,失地农民增多,不管南方北方,大量的农民在农村无法生存,只能进入城市讨生活。
就是那个时期,大量的农民涌入上海滩,他们的诉求很低,只求一口吃的。
同一时期,一战爆发,中国侥幸遇到发展工业的好机会,有点见识的地主、买办纷纷召回留洋子弟,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
单说上海滩,一边是不求便宜,只求快的欧洲订单,一边是只求温饱的失地农民,高利润、低成本,会几句洋文能同洋行沟通就不愁没生意做,彼时创业比较容易成功,所谓的企业家,大多诞生于那一时期。
一战结束后,徽商后裔和晋商票号家族纷纷将商业资本转投土地,晋徽两地的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没了欧洲订单,一些工厂面临倒闭,地主的儿子将赚的钱输送回农村,买更多的土地,地主成大地主,诞生更多的失地农民。
老地主实力愈发强大的同时,又有新地主诞生,张作霖在东北占地150万亩,你说的无锡荣氏家族购置土地3万余亩,南开大学拥有学田1.2万亩。
他们或占或买的土地,欲作何用?
种粮食无偿发放给饥民,行扶危济困之举?”
冼耀文呷了一口酒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1929年,长江三角洲出现‘不在地主’现象,就是地主不在农村居住和耕种土地,而是居住在城镇,通过收取地租来获取收益。
江苏南通出现了‘公司化土地’,张謇创立的大生集团附属垦牧公司大量兼并土地。
同年,广东‘二地主’阶层扩张,转租规模增长40%;浙江乡镇长中地主占比达72%,长中地主就是拥有土地50亩至200亩之间的地主;四川军阀防区制下新绅地主崛起。
1933年,中央农业实验所的研究数据表明,佃农家庭粮食自给率仅61%,其余佃户需要借粮度荒。
接着就是抗战,无数农民流离失所,农民只求不生活在沦陷区,求活命。
以山城为例,抗战时期流行包工制,工厂不直接雇佣工人,而是通过包工头间接管理,形成‘工厂、包工头、工人’的三层雇佣链,或者可以说是剥削链。
理论上,包工头从工厂领取总工资,层层截留,通常抽取30%-50%,山城兵工厂的案例更是达到了60%,剩下的才是工人的真正工资。
而工人想找工作,需要给包工头介绍费,通常为1至3个月的工资。
工人若是工伤,工厂会以非直接雇佣为由拒绝赔偿。”
冼耀文讥讽一笑,“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包工头或是工厂主的亲信,或是帮派份子,背后站着国府的权贵。无论哪一种,工厂主都可以获得一定的返点,即实现低用工成本。
包工制在抗战结束后式微,转而开始流行押金制,以上海为例,工人入职时需向工厂缴纳押金,通常为3个月工资,理论上离职时退还,但实际上只有很少的工人能拿回押金。
1948年,上海法院的记录,凡是押金纠纷案,百分百工人败诉。
我从青帮人员那里获得的消息,1946年开始,有人专门放押金贷,工人借高利贷交押金,然后工厂里有人和高利贷合作,克扣或缓发工人工资,工人不能及时归还高利贷利息,利滚利,工人收入的大头都给了高利贷,陷入债务循环。
因为欠了一身债,辞职又会被没收押金,工人变相失去流动能力,即使能找到更高工资的工作,也没有机会跳槽,工厂可以保持较低的用工成本。”
冼耀文看向夕阳,唏嘘道:“整个民国时期,内地只有半个人可以算是企业家,就是卢作孚,民生轮船公司于1933年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但1946年因通胀停止实施,所以,他只能算半个。”
“你说的很多信息我都不知道,你是从哪里获得的?”
“三饼,碰,八万,杠。”冼耀文笑着揶揄道:“你在台北打牌的时候,我在四处奔走,从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我刚才引用的那些资料,找对人,买几包烟就能换到,根本不值钱。”
孙树莹轻笑,“在台北的时候,我也有在工作。”
“我知道。”冼耀文颔了颔首,拍了拍孙树莹的小肩,“18世纪,工业革命爆发,工业发展迅速,但工人的利益一直没有得到保障,于是,工人运动愈演愈烈。
到了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也为了稳住工业发展,先后推出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养老与伤残保险法》,强制要求国家、企业和工人三方共同出资,为工人缴纳社会保险,从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
这也是工人争取到的,第一个由国家立法保障的,全国性的制度性利益。
不过,虽然工人运动是争取工人权益的关键,但是当时德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缓解工人斗争,而是因为工人的利益越有保障,就有越多的人愿意做工人。
彼时,德国的农民比其他国家的农民更快地转化为工人,让德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比周边国家更快,生产力更强,更加推动了德国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第一强国。
1935年,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为了对抗大萧条,给失业人群最基础的保障,也为了刺激还有工作的人们敢于消费,美国推出了《社会保障法》。
英国,17世纪有《伊丽莎白济贫法》,1911年颁布《国民保险法》,1940年《贝弗里奇报告》,1946年《国民保险法》,1948年《国民救助法》,同年,国民医疗保障体系成立,全民免费医疗成为社保核心部分,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确立。”
顿了顿,冼耀文接着说道:“1943年,陕甘宁边区,由于过去两年的日军扫荡和国府封锁,边区财政极度困难,公营工厂效率低下,部分工人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生产率仅为国统区的60%。
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1943年边区政府颁布《关于公营工厂工资标准及分红办法的指示》,试点分红制。
超产部分,即完成计划产量后的盈余,30%至50%用于分红,以温家沟兵工厂为例,工人集体50%、工厂公积金30%、边区政府20%。
同年,陕甘宁边区的农民享受统一累进税制,家里都是壮劳力,收成很高,一年也只需上缴35%的产出,一般只需要上缴12%。”
冼耀文呼出一口浊气,“其实,1941年,小鬼子偷袭珍珠港,它的败局已定,这一点所有的抗战势力都清楚,从那时候开始,表面上都还在积极抗战,心里已经打起小九九。”
他摆了摆手,“扯远了,不说这个。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五个北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起步稍晚,但步子迈得很大,而且,分配比较平均,贫富差距不会太大,其中,瑞典做得最好,社会民主党很有机会实现他们高福利国家的口号。
可以观望几年,如果瑞典的高福利做得好,你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移民过去。”
孙树莹乜斜冼耀文一眼,“我能养活自己,不用占这种便宜。”
冼耀文呵呵一笑,“该占的便宜还是要占的,瑞典的企业税收仅次于英国和西德,收起来没轻重,过些日子我要去一趟瑞典,在那边做一点生意,要交的税总得想办法拿点回来。
你呀,多入几个国籍,我生意做到哪里,你的社保就登记到哪里,等你老了,七八份养老金领着,就算家当被你打牌输光了都不用发愁。”
“帮帮忙好伐!吾打牌老结棍格,哪能会得输啦!”孙树莹瞪了冼耀文一眼,“侬当吾洋盘啊?”
冼耀文竖起大拇指,“侬着实结棍,吾服帖。”
孙树莹嘿嘿一笑。
冼耀文转头往人群处瞄了一眼,“差不多该回去了,我把要说的快点说完。”
又呷一口酒,他不疾不徐道:“苏联,1917年,列宁签署《工人保险法令》,宣布由国家承担工人疾病、工伤和失业保障。
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社保体系初步覆盖工人和公务员,但农民基本不享受。
1929年,斯大林取消新经济政策,转向计划经济,社保体系开始全面国有化。
1936年《宪法》确立全民社保,规定公民享有免费医疗、养老金、残疾补助、带薪休假等权利;正式纳入集体农庄成员,但实际待遇低于城市工人。
1947年,恢复并扩大养老金制度,覆盖更多职业群体。
马歇尔计划有一个附加条款,要求受援国,就是意大利和法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抗共产主义。
纵观各国的共产党,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所谓的革命斗争纲领都包含一个策略,鼓动工人阶级罢工。这是苏联革命的成功经验,都乐于模仿学习。”
冼耀文淡笑一声,“把我说的串联起来,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孙树莹陷入沉思。
良久,她说道:“社会保障制度将会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斗争的工具。”
“工具这个词不大合适,用舞台会更贴切,社会保障制度执行得好,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未来,整个世界总体上会朝着愈发善待工人的方向发展,工人的待遇会越来越有保障,产出价值的分配比例会越来越高。
对我们来说,苛待职员是不明智的,尽管当下不用太高待遇就能请到人做事,企业可以保持低人力成本运作,这样貌似很好,只需等到不得不提高待遇的时候再提高职员待遇。
但是,所有的事物都存在惯性,企业运作也一样,习惯了低人力成本运作,一朝一夕想改成高人力成本运作是不可能的。”
冼耀文指了指孙树莹的衬衣,“比如你这件衬衣的成本是1美元,为了追求高销量,你的定价会无限接近你的底线价格,或者说你认为的保本价格。
这么一来,利润率、客户定位、品牌定位基本就定型了。
某一天,衬衣的成本变成1.5美元,乃至2美元,你该如何调整销售策略?如果提高价格,客户会不会接受?”
冼耀文拍了拍手,“好了,我只跟你说大环境,关于职员待遇其实还涉及很多方面,今天先不说,留着你自己去思考,下回我们细聊。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