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人狠话不多-《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后晌时分,蜂拥而至的村民们,已经把能搬走的马肉马架尽数搬走。

  那些鞑子兵的弯刀,也被全部拿了个干净,解决了周围百姓的活命食物,又减轻了大军的负担,这让叶十三长出了一口气。

  面对城外十里处乌泱泱的边军,城中的哲别严令四城的出入,逃回城里的兵马,也全部拉上城头防守,时刻防备边军攻城。

  不料,叶十三却指挥大军,调转马头,向一百里外的陕宁县而去。

  就是天黑后,大军也没有停息,兵将们拿出准备好的熟马肉,边走边吃。

  一直到子夜,已经到达陕宁境内。

  “王爷,此地离鞑子营地还有二十里路,我军是继续行军,还是就地休整?”

  借着微弱的月光,袁彪又查看了一番地图,向叶十三禀报方位。

  已经有了一次战斗经验,叶十三也无需多说,抬头看了看朦胧的月色,道:“就地休整,烧水吃干粮,歇缓半个时辰,直接杀向敌营。”

  人狠话不多,叶十三简单干脆,直接下达了准备作战的命令。

  二十里路?

  兵将们神情振奋,立刻调整了行军顺序,长枪在前,骑兵押后,一鼓作气就直奔预定地点。

  望着敌营哨塔上隐约亮着的一串灯笼,在二里地处停了下来的叶十三,把目光看向陈七斤,道:“带几支长枪摸过去,射杀哨塔兵卒,动静越大越好。”

  已经有了实战经验的陈七斤,知道这是要把大营中沉睡的鞑子兵们,全都给惊动起来,然后趁着混乱进行高密度射杀。

  陈七斤带了五名近卫,抓起长枪就摸了过去。

  “你三个,去那边,多放几枪弄出响动。”

  眼前的哨塔有两处,东西间隔近一里地,陈七斤让另外三名亲卫去西边,他带着两名亲卫去东边。

  “记住了,射杀哨兵后,迅速退回阵地。”

  陈七斤又是一句叮嘱,然后猫着腰就扑向离他三百步外的哨塔。

  木栅栏做成的营门旁边,立着一座圆木搭建的哨塔,离地足有三丈高。

  如此高的了望哨塔,鞑子哨兵却没有发现边军已经到了二里地外。

  在这些鞑子哨兵的意识中,已经没有大夏的军队从北边出现,他们大军经过的地方,已经再无大夏军队。

  高高挂起的一串灯笼下面,一名鞑子哨兵,穿着厚厚的皮袍,正在塔台上来回转悠着。

  摸到哨塔下面的陈七斤,向身边的亲卫说道:“先射下灯笼,再朝天一射,最后射哨兵,都记住了,由我先射,你二人依次跟着。”

  “砰!”

  话音刚落,陈七斤扣响了手中的长枪,哨塔上的灯笼,立刻就被打了个稀巴烂。

  “砰!”

  又是一声枪响,大营上空出现了一团火花。

  塔台惊得一个直蹦的鞑子哨兵,立刻从腰间摸出一只牛角,扬起脑袋“呜呜呜……”吹了起来。

  沉闷的牛角号,吹响了敌袭的示警声。

  “砰!”

  第三个亲卫手中的长枪,枪口喷出一团火花,“呜呜”吹着牛角号的鞑子哨兵,一头就栽下了塔台重重地掉落在地。

  三息过后,西边也响起了“呜呜”的牛角号,紧接着三声枪响,那边顿时就没了动静。

  “杀,杀!”

  陈七斤狠踢一脚鞑子哨兵的尸体,然后带着两名亲卫撒腿就往回狂奔。

  就在陈七斤们,刚离开鞑子营门半里地的时候,身后立刻就炸了营。

  火把一支接一支地亮了起来。

  不愧是元蒙各部族挑选出来的精锐,反应竟是如此迅速。

  眨眼之间,也就是陈七斤们刚跑回自己的阵地,敌营中的火把,已经亮成了一片。

  “行了!”

  月色比昨夜还要差一些,黑暗中的叶十三,亲自下令,“炮火射杀!”

  “轰隆隆……”

  一百门火炮,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对面敌营里到处都是毡帐和鞑子兵的残肢在飞。

  一连三拨炮火的猛烈射杀,敌营已经是一片火海。

  这时候,叶十三又吼道:“全体亮起火把。”

  早有准备的兵将们,纷纷点燃火把,嘴里也是发出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这次,鞑子兵们却没有向边军的阵地冲杀,而是急着聚集兵马。

  火把映着一脸诡笑的叶十三,一字排开的长蛇阵,使对面敌营的鞑子,不知道究竟来了多少大夏军队?

  火炮停止了射击,叶十三又大吼一声,“机枪向前推进,离敌营三百步射杀!”

  一声令下,三千长枪,护送着四十挺机枪迅速向前推进。

  三千骑兵,高举着火把喊杀助威。

  月色越来越暗,倒是显得火把越来越亮,敌营中燃烧的毡帐,火光映红了半个天空。

  这部分鞑子驻军,人马数量远少于丰泽县的驻军,但营地中的毡帐更加密集,在从天而降的突袭下,反应极快的鞑子兵们,却相互踩踏的死伤无数。

  “射杀,全力射杀!”

  马成挥着手中的火把,疯了一样在枪阵后面喊道:“不放过一个活口,我军不接受投降,把这些畜生全给老子杀了!”

  作为血卫军副统领的马成,暴跳着指挥机枪对敌营射杀。

  慌乱不堪中的鞑子兵们,在拥挤中就被子弹打成了筛子,在人流密集的拥挤中,已经中弹死去的兵卒,尸体都没有空间可倒下。

  战马受惊后的疯狂踩踏,又让一些被挤倒在地的兵卒,由此送掉了性命。

  “哒哒哒……”

  加特林的扫射下,大片大片的鞑子兵马,横七竖八地倒地死去。没有立即毙命的鞑子,惨嚎声令人毛骨悚然。

  再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但在这种突来的射杀下,溃不成军的鞑子兵们已经无法列阵抵抗,就连逃离兵营,都无法找准逃命的方向。

  还是有鞑子兵企图反击,射出的羽箭,远远地在边军阵前落地。

  “保持射程,不要让鞑子兵靠近我军一百五十步内。”

  马成观察着形势,不断地调整战术和射杀方式。一百五十步,那是硬弓的最大射程。

  叶十三的战术,马成已经完全领会。不能使自己的兵马,进入鞑子步卒的弓箭射程之内,还要防止鞑子骑兵的冲杀。

  射杀一阵接一阵,但凡有鞑子的身影进入目测的界限,一律都被密集的火力射杀。

  就算有骑兵突破边军预测的禁区范围,他们也在交织在一起的火力网下,纷纷被连人带马尽数射杀。

  后面的鞑子兵已经集结了马队,踩着前面死去的鞑子兵的尸体,接连发动了三次冲锋,但都被边军的火力网,射杀在两百步之外。

  “再来一轮炮火!”

  叶十三又是一声暴吼。

  “轰隆隆……”

  鞑子营地,又有战马和兵卒的残肢飞上半空。

  这一下,几股准备再次冲锋反击的骑兵,也被炮火炸得四散奔逃。

  “熄灭火把。”

  望着鞑子火光冲天,又乱成一团的营地,叶十三下令兵将们熄灭自己手中的火把。

  如此一来,边军阵地已经是漆黑一片,使对面的鞑子兵们,看不到这边的情形。

  但也没有鞑子再顾上这些,而是疯狂地寻找逃出大营的路线。

  借着营地冲天的火光,鞑子兵们开始择路而逃,咒骂声,叫喊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

  叶十三咧着嘴笑了,此时的鞑子阵营,只顾四散奔逃的鞑子兵们,已经对边军没有任何的威胁。

  “长枪推进一百步,精准射杀各自视线内的敌贼!”

  马成又是一声暴吼,黑暗中的三千长枪手,迅速地向两边扩散开来,拉开距离扩大了射杀的范围,然后战线向前推进了一百步。

  此时,已经距离鞑子的营地不足一百步了,失去反击方向的鞑子兵们,哪还顾得上再行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