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所有人都错了。”
“那个东方人,他的新片,将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巴里·梅耶手指不自觉地攥紧,往日沉稳的神情已经被彻底打破。
之前和阿兰·霍恩的交谈,他已经尽可能提高了对这部3D电影的心理预期。
但仅仅只是二十分钟的点映内容,让他发现,方元新片还要远远超出自已的预判!
原来……这就是原生3D电影吗?
“华纳也必须跟上!”巴里·梅耶心中念头闪过。
他从业多年,能够坐到这个位置,自然不是一点眼界都没有。
《瞬息全宇宙》二十分钟内容片段,3D效果仅用“惊艳”两字来形容,完全不够。
简直就是“跨时代”!
果然,阿兰·霍恩说得完全没问题。
“这次要是跟不上,那以后华纳就危险了。”
巴里·梅耶面色阴沉。
倒不是因为方元的新片《瞬息全宇宙》,而是福克斯那边。
原生3D电影的概念和技术,最开始来自卡梅隆。
包括方元,也是去《阿凡达》剧组进修过,才学会了原生3D电影的拍摄制作方式。
可是,卡梅隆归属于福克斯。
或者说,《阿凡达》这部原生3D电影,福克斯是主要投资方。
为此,福克斯这两年的大片输出量,都降低了许多。
看上去好像已经即将沦落为好莱坞七大的边角料。
但要是《阿凡达》和《瞬息全宇宙》的质量相似,甚至是超过,那么福克斯明年必定再次崛起。
他们和聚光灯影业占据先手,其他几家想要再追上,必须要付出更多资源。
“不可思议,那个东方人为什么提前两年时间,就看中了卡梅隆手中的原生3D技术?”
巴里·梅耶想不太明白,最终只能归于方元对于电影行业敏锐的嗅觉。
就像是斯皮尔伯格和卡梅隆一样。
这两人年轻时,甚至比方元还要恐怖。
斯皮尔伯格的执导电影数量和创新,远远超过如今的方元。
卡梅隆的执导电影质量,方元也完全比不上。
《终结者》、《异形2》、《泰坦尼克号》……
每出一部,就是经典。
当然,最重要的是卡梅隆在电影技术领域的革新。
方元拿什么去和这两位世界级大导比?
光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就能将全球百分之九十九的导演压得死死的。
方元这位在好莱坞渐露峥嵘的新生代第一导演,同样如此。
在巴里·梅耶看来,方元最厉害的是他的眼光。
无论是捡漏,还是率先看上原生3D技术。
不过,这并不代表《瞬息全宇宙》这部片子不行。
虽然只看了二十分钟影片内容,但巴里·梅耶能够确定,该片必定票房大爆。
至少能爆到什么程度……
巴里·梅耶脑海中闪过聚光灯影业最近在全球范围内的疯狂宣传。
“估计能够打破他的个人执导电影票房纪录。”
“但想超越《泰坦尼克号》,绝不可能。”
巴里·梅耶按照自已的经验,得出了一个准确的判断。
很简单,方元无论对商业片还是文艺片,都有一定的造诣。
但并未达到巅峰的层次。
换句话说,就是顶尖导演半步大圆满境界。
相比之下,巴里·梅耶反而更看好诺兰未来的潜力。
只是可惜,因为凯文·辻原那个蠢货,诺兰的新片投资方归属聚光灯影业。
“算了,现在思考这些也没什么意义。”
“还是趁此机会,尽快抓住新时代的脉络。”
“原生3D技术,华纳也必须插一手!”
巴里·梅耶脑海中闪过很多办法。
如今他已经为华纳兄弟争取了独立运营权。
接下来,就是尽量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3D电影时代的到来,福祸相依。
抓住了,那就是机遇。
没抓住,华纳必定落后。
所以,无需犹豫。
一定要盯着福克斯影业打!
相比聚光灯影业,福克斯影业才是最大的危险!
……
“嗯,福克斯没什么威胁,可以不用理会。”
此刻,方元正在谋算好莱坞六大。
聚光灯影业想要再进一步,不可避免未来将会和六大进行全面碰撞。
所以必须要知道谁更有威胁,谁只是表面上有威胁。
像是福克斯影业,在方元看来就是表面上好像有威胁。
原时空,福克斯影业凭借《阿凡达》,成为推动3D电影从“技术噱头”走向“主流观影形态”的核心力量,甚至一度让3D电影成为全球院线的“票房增长引擎”。
“动作捕捉 IMAX3D”的组合,彻底颠覆了观众对电影视觉体验的认知。
在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恐怖如斯的詹姆斯·卡梅隆。
他研发的“虚拟摄影系统”,让3D不是后期添加,而是从剧本、拍摄就融入的“创作语言”,避免了“为3D而3D”的问题。
就像之前的《地心历险记》一样,表面看是3D电影,但只能算伪3D,所以最终票房才显得一般般。
除此之外,福克斯影业也无法忽略。
福克斯联合IMAX、放映商推动3D影厅建设,同时通过高票价让院线和片方共享利润,快速形成“3D观影热潮”。
直接带动后续《爱丽丝梦游仙境》、《变形金刚3》等片跟风采用3D格式,3D电影占全球票房比例从2008年的不足5%飙升至2010年的20%以上。
自此彻底开启了3D电影时代。
但,福克斯影业抓住了3D电影的“技术红利”,但并未将这一优势转化为IP储备和战略布局。
最终在“IP宇宙化”和“流媒体转型”的行业变革中被淘汰,成为迪士尼构建“传媒帝国”的一块拼图。
技术红利消退之后,3D电影很快便从主流类型,回归为特定类型片的补充。
衰落速度,要比所有人想象中更加迅速。
因为《阿凡达》的成功会让行业陷入“路径依赖”。
大量片方为追求高票价,将原本2D拍摄的电影“后期转制3D”。
这样一来,成本仅为原生3D的1
5。
可结果就是,这样的伪3D电影画面模糊、景深差、眩晕感强。
像是2011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3D转制版,画面昏暗、细节丢失,被观众评价为“还不如看2D版本”。
大量的伪3D电影,逐渐透支了观众的信任。
2016年后,全球3D电影票房占比开始从峰值的25%逐年下滑,到2025年已不足10%。
也是为何,方元动作如此迅速,想争取在《阿凡达》之前上映真3D电影的原因。
他要吃到3D电影时代,最为可口的那一波红利。
而福克斯影业……
“他们太过依赖单一爆款了,无论是《泰坦尼克号》,还是明年年底即将上映的《阿凡达》。”方元心中念头闪过。
福克斯影业的内容IP储备严重不足,压根无法跟上未来IP大战的节奏。
特别是“X战警”系列后期口碑下滑。
“异形”、“铁血战士”等IP接连重启失败。
动画电影仅靠“冰河世纪”支撑,也无法和迪士尼、梦工厂他们竞争。
并且,最终还错失流媒体转型机遇。
要知道十年之后,流媒体可是行业必争之地。
迪士尼、华纳、环球等都纷纷推出自有流媒体平台。
福克斯的流媒体布局严重滞后。
因此,福克斯影业最终在“IP宇宙化”和“流媒体转型”的行业变革中被淘汰,成为迪士尼构建“传媒帝国”的一块拼图。
“所以,迪士尼才是我最后的真正对手。”方元经过盘算,彻底确定下来。
他可不会小瞧迪士尼这个庞然大物。
即便他有先知先觉,想对付迪士尼,也没那么容易。
暂且不说十年后,至少当下,3D电影时代,他必须要紧紧抓住才行。
尽量将聚光灯影业的体量,提升到真正能抗衡六大的程度。
这是一场遍布全球的机遇。
幸好,他如今占据先机。
甚至连《瞬息全宇宙》后续推出的3D电影,方元都已经有了大致想法。
反正他肯定不会搞那种“伪3D”电影来骗钱。
“老板,人都到齐了。”这时,助理进门提醒。
方元回过神,起身道:“嗯,那我出发了,公司有事随时和我沟通。”
“放心吧老板,我一定盯着大家。”助理赶忙回道。
聚光灯影业现在已经非常庞大,正式员工数量早已突破四位数。
人多了,管理自然也要跟上。
方元可不想未来,聚光灯影业会变成福克斯、华纳那样。
“方导,好久不见。”
“方导,我们终于要出发了吗?”
“方导,这次路演首先去什么地方?”
走出办公室,来到会客厅,方元和《瞬息全宇宙》主创团队会面。
程龙、杨梓琼、副导演陈昊……
特别是几位主演,专门空出了接下来一个月的档期。
就是为了全程参与《瞬息全宇宙》的路演。
或者说……全球路演!
全球范围内,各大主要电影市场,他们都将涉足。
而第一站,则是欧洲地区!
“那个东方人,他的新片,将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巴里·梅耶手指不自觉地攥紧,往日沉稳的神情已经被彻底打破。
之前和阿兰·霍恩的交谈,他已经尽可能提高了对这部3D电影的心理预期。
但仅仅只是二十分钟的点映内容,让他发现,方元新片还要远远超出自已的预判!
原来……这就是原生3D电影吗?
“华纳也必须跟上!”巴里·梅耶心中念头闪过。
他从业多年,能够坐到这个位置,自然不是一点眼界都没有。
《瞬息全宇宙》二十分钟内容片段,3D效果仅用“惊艳”两字来形容,完全不够。
简直就是“跨时代”!
果然,阿兰·霍恩说得完全没问题。
“这次要是跟不上,那以后华纳就危险了。”
巴里·梅耶面色阴沉。
倒不是因为方元的新片《瞬息全宇宙》,而是福克斯那边。
原生3D电影的概念和技术,最开始来自卡梅隆。
包括方元,也是去《阿凡达》剧组进修过,才学会了原生3D电影的拍摄制作方式。
可是,卡梅隆归属于福克斯。
或者说,《阿凡达》这部原生3D电影,福克斯是主要投资方。
为此,福克斯这两年的大片输出量,都降低了许多。
看上去好像已经即将沦落为好莱坞七大的边角料。
但要是《阿凡达》和《瞬息全宇宙》的质量相似,甚至是超过,那么福克斯明年必定再次崛起。
他们和聚光灯影业占据先手,其他几家想要再追上,必须要付出更多资源。
“不可思议,那个东方人为什么提前两年时间,就看中了卡梅隆手中的原生3D技术?”
巴里·梅耶想不太明白,最终只能归于方元对于电影行业敏锐的嗅觉。
就像是斯皮尔伯格和卡梅隆一样。
这两人年轻时,甚至比方元还要恐怖。
斯皮尔伯格的执导电影数量和创新,远远超过如今的方元。
卡梅隆的执导电影质量,方元也完全比不上。
《终结者》、《异形2》、《泰坦尼克号》……
每出一部,就是经典。
当然,最重要的是卡梅隆在电影技术领域的革新。
方元拿什么去和这两位世界级大导比?
光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就能将全球百分之九十九的导演压得死死的。
方元这位在好莱坞渐露峥嵘的新生代第一导演,同样如此。
在巴里·梅耶看来,方元最厉害的是他的眼光。
无论是捡漏,还是率先看上原生3D技术。
不过,这并不代表《瞬息全宇宙》这部片子不行。
虽然只看了二十分钟影片内容,但巴里·梅耶能够确定,该片必定票房大爆。
至少能爆到什么程度……
巴里·梅耶脑海中闪过聚光灯影业最近在全球范围内的疯狂宣传。
“估计能够打破他的个人执导电影票房纪录。”
“但想超越《泰坦尼克号》,绝不可能。”
巴里·梅耶按照自已的经验,得出了一个准确的判断。
很简单,方元无论对商业片还是文艺片,都有一定的造诣。
但并未达到巅峰的层次。
换句话说,就是顶尖导演半步大圆满境界。
相比之下,巴里·梅耶反而更看好诺兰未来的潜力。
只是可惜,因为凯文·辻原那个蠢货,诺兰的新片投资方归属聚光灯影业。
“算了,现在思考这些也没什么意义。”
“还是趁此机会,尽快抓住新时代的脉络。”
“原生3D技术,华纳也必须插一手!”
巴里·梅耶脑海中闪过很多办法。
如今他已经为华纳兄弟争取了独立运营权。
接下来,就是尽量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3D电影时代的到来,福祸相依。
抓住了,那就是机遇。
没抓住,华纳必定落后。
所以,无需犹豫。
一定要盯着福克斯影业打!
相比聚光灯影业,福克斯影业才是最大的危险!
……
“嗯,福克斯没什么威胁,可以不用理会。”
此刻,方元正在谋算好莱坞六大。
聚光灯影业想要再进一步,不可避免未来将会和六大进行全面碰撞。
所以必须要知道谁更有威胁,谁只是表面上有威胁。
像是福克斯影业,在方元看来就是表面上好像有威胁。
原时空,福克斯影业凭借《阿凡达》,成为推动3D电影从“技术噱头”走向“主流观影形态”的核心力量,甚至一度让3D电影成为全球院线的“票房增长引擎”。
“动作捕捉 IMAX3D”的组合,彻底颠覆了观众对电影视觉体验的认知。
在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恐怖如斯的詹姆斯·卡梅隆。
他研发的“虚拟摄影系统”,让3D不是后期添加,而是从剧本、拍摄就融入的“创作语言”,避免了“为3D而3D”的问题。
就像之前的《地心历险记》一样,表面看是3D电影,但只能算伪3D,所以最终票房才显得一般般。
除此之外,福克斯影业也无法忽略。
福克斯联合IMAX、放映商推动3D影厅建设,同时通过高票价让院线和片方共享利润,快速形成“3D观影热潮”。
直接带动后续《爱丽丝梦游仙境》、《变形金刚3》等片跟风采用3D格式,3D电影占全球票房比例从2008年的不足5%飙升至2010年的20%以上。
自此彻底开启了3D电影时代。
但,福克斯影业抓住了3D电影的“技术红利”,但并未将这一优势转化为IP储备和战略布局。
最终在“IP宇宙化”和“流媒体转型”的行业变革中被淘汰,成为迪士尼构建“传媒帝国”的一块拼图。
技术红利消退之后,3D电影很快便从主流类型,回归为特定类型片的补充。
衰落速度,要比所有人想象中更加迅速。
因为《阿凡达》的成功会让行业陷入“路径依赖”。
大量片方为追求高票价,将原本2D拍摄的电影“后期转制3D”。
这样一来,成本仅为原生3D的1
5。
可结果就是,这样的伪3D电影画面模糊、景深差、眩晕感强。
像是2011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3D转制版,画面昏暗、细节丢失,被观众评价为“还不如看2D版本”。
大量的伪3D电影,逐渐透支了观众的信任。
2016年后,全球3D电影票房占比开始从峰值的25%逐年下滑,到2025年已不足10%。
也是为何,方元动作如此迅速,想争取在《阿凡达》之前上映真3D电影的原因。
他要吃到3D电影时代,最为可口的那一波红利。
而福克斯影业……
“他们太过依赖单一爆款了,无论是《泰坦尼克号》,还是明年年底即将上映的《阿凡达》。”方元心中念头闪过。
福克斯影业的内容IP储备严重不足,压根无法跟上未来IP大战的节奏。
特别是“X战警”系列后期口碑下滑。
“异形”、“铁血战士”等IP接连重启失败。
动画电影仅靠“冰河世纪”支撑,也无法和迪士尼、梦工厂他们竞争。
并且,最终还错失流媒体转型机遇。
要知道十年之后,流媒体可是行业必争之地。
迪士尼、华纳、环球等都纷纷推出自有流媒体平台。
福克斯的流媒体布局严重滞后。
因此,福克斯影业最终在“IP宇宙化”和“流媒体转型”的行业变革中被淘汰,成为迪士尼构建“传媒帝国”的一块拼图。
“所以,迪士尼才是我最后的真正对手。”方元经过盘算,彻底确定下来。
他可不会小瞧迪士尼这个庞然大物。
即便他有先知先觉,想对付迪士尼,也没那么容易。
暂且不说十年后,至少当下,3D电影时代,他必须要紧紧抓住才行。
尽量将聚光灯影业的体量,提升到真正能抗衡六大的程度。
这是一场遍布全球的机遇。
幸好,他如今占据先机。
甚至连《瞬息全宇宙》后续推出的3D电影,方元都已经有了大致想法。
反正他肯定不会搞那种“伪3D”电影来骗钱。
“老板,人都到齐了。”这时,助理进门提醒。
方元回过神,起身道:“嗯,那我出发了,公司有事随时和我沟通。”
“放心吧老板,我一定盯着大家。”助理赶忙回道。
聚光灯影业现在已经非常庞大,正式员工数量早已突破四位数。
人多了,管理自然也要跟上。
方元可不想未来,聚光灯影业会变成福克斯、华纳那样。
“方导,好久不见。”
“方导,我们终于要出发了吗?”
“方导,这次路演首先去什么地方?”
走出办公室,来到会客厅,方元和《瞬息全宇宙》主创团队会面。
程龙、杨梓琼、副导演陈昊……
特别是几位主演,专门空出了接下来一个月的档期。
就是为了全程参与《瞬息全宇宙》的路演。
或者说……全球路演!
全球范围内,各大主要电影市场,他们都将涉足。
而第一站,则是欧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