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寂寞城公告:三大文明的特点-《职场小聪明》

  三大文明,古罗马文明,印度文明,华夏文明。

  三大文明的基调基本都在几千年前已经定下来了。

  古罗马文明是研究人与物的关系,欧几里得,亚理斯多德,牛顿,等都是研究物,也就是人与物的关系。

  之后的文明传承就是研究物,以物管人也是一种延展,就是法律,三权分立,议会。

  科技就更不用说了。

  印度是研究人与神的问题,所以有了佛教,冥想,瑜伽,释迦摩尼。

  所以印度人人也人世就是苦,升天后就可以逍遥。

  人世就是个修行,闹剧,甚至是神的一个梦,梦碎,世界就不存在了。

  华夏怎么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基本基调的建立就是战国百家争鸣,但大家都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

  孔孟,法家,庄子等等都是如此。

  修身齐家平天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了书就升官发财。

  所以治人有一套,而且源远流长。

  不管是企业还是那里,繁荣了就会内斗。

  家里斗了,单位斗,村里斗了,城里斗,一切都在斗,大家都学各种祖宗的法器,武装到牙齿,互不相让。

  也可以说是争利,因为资源有限,解决方案就是扩大资源,但人人都在斗,一点点成绩先看谁分的饼大。

  原因可能是农耕历史,各自为战,土地大了粮食多,但粮食不是工业品,可以无限生产,所以利益不可能最大化,所以只能斗。

  人人都想当官,光宗耀祖,权力可以分饼,所以做饼的人就是工人,决定权不在你手里。

  最后养成了一帮会分饼的,和一帮会做饼的,然后动手的确是既不会分饼,也不会做饼的,就是希望向上爬的,或者学做饼的。

  利益越来越小,斗争越来越厉害。

  有时候想多了,还不如不想,但不想又很多不满,继续想发现很有趣,结果慢慢风轻云淡,成了所谓的居士。

  这也许就是历史上很多人隐退的原因。

  做学问成了一个新的流派,既不争权,也不夺利。

  也就是孔子,孟子,庄子,最后走的道路。

  孙子兵法是个特例,也是为世界尊崇的一个人物。

  他比较务实,也就是用兵法来教育人。

  斗是不见血的,兵法本来就是刀尖上舔血。

  所以一切动真格的,都要用上兵法。

  西方的兵法我认为就是经济学。

  这个东西直戳内心,人就是自私的,人就是逐利的,一切都是交换。

  一切都是供给与需求。

  看不见的手也就是控制世界的是所有人的博弈。

  几句话,就把道德的面皮撕了下来,也就没有内斗的资源了。

  太直白,太露骨,都不给人留个面子,让掌握资源的人,情何以堪。

  让游戏怎么玩。

  所以枪炮就出来了,面子没了,就动手了。

  谈钱伤感情,喝酒伤身体,动粗有时候太直接。

  太极打惯了,不适应粗鲁。

  我就是太粗鲁,败了人家的面子,捞不到果子。

  不过也心安理得,反正也没得吃,哈哈

  喜欢职场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