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太了解这种男人了,不说,不问,不求,什么都往心里咽,像一口封得死死的老坛子,外头风吹不进,里头却早已泡得发酸。她曾经以为这就是他这人的脾气,后来才明白,是生活把他逼成了这样。吃苦不是本事,能撑着不倒下才是真本事。而他,就这么撑着。
“你要是……”她声音顿了顿,眼神有些飘,“你要是实在忙,也别一个人老扛着。哪怕……哪怕你往我这边走动点,我这灶房里也不是不能多添双筷子。”
何雨柱听了,手下动作缓了缓,抬眼静静地看着她。阳光正从她背后斜斜照进来,把她半边脸镀上一层淡金。那不是他第一次听她说类似的话,可这一次不同,她的语气不再像以前那样是试探或敷衍,而是带着某种真诚的心软和隐约的请求。
“你这是……”他嗓子有些发哑,低低地问,“真心话?”
秦淮如没急着回,只是拿起自己的空碗,低头看了两眼,忽然轻声笑了:“你要是还听不出来,那你这人,也太迟钝了点。”
她的话不重,却像一记温柔而分量极重的锤子,敲在他心里那块早就摇摇欲坠的地方。
他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我不是听不懂,是怕听错。”
秦淮如抬眼,那一瞬,她眼里有点潮意,却又硬是压了下去,只抿唇轻轻嗯了一声。
何雨柱慢慢放下碗,转头望了一眼窗外。阳光已经爬上院墙,洒在地上的影子渐渐往屋里压。他忽然觉得后背上那点瘦削的寒意,也被这光驱散了不少。
他低头,从那包面包里挑出一块奶油夹心的,递给她:“这块甜,你不是以前说不太喜欢甜吗?我特意留着一块没撒糖的,给你留的。”
“我现在……不讨厌了。”她轻声说着,接过那块面包,小小咬了一口,然后细细嚼着,像是咀嚼着某种回忆,又像是试图在平淡的日子里找出一点新味道。
何雨柱看着她那抿嘴咀嚼的模样,忽然就笑了,声音不大,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放松。
“你说得对,我最近是瘦了些。但你要是愿意让我在你这边蹭顿饭,说不定过几天就胖回来了。”
“那你得有本事抢得过那几个小的。”秦淮如调侃地瞥了他一眼,“我看你要是真来了,还得管他们一个一个盯着,不然你连块饼渣都捞不着。”
“我不怕。”他直言不讳,“你在这,我就有底气。”
话落,她怔住,目光与他相碰,不说话,却红了眼圈。那种藏不住的情绪,就像一道热流在心头游走,滚烫,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柱子哥。”她轻轻开口,声音像是藏了许多年压下的叹息,“你还记得我第一次让你帮我修灶台那回吗?”
“记得。”他点头,“那时候你家几个孩子围在灶台边,个个伸手想摸火,我一边修,一边吼他们。”
“那天我站在门口,看着你,心里就想——这人啊,要是我男人就好了。”
她这话一出口,屋子里顿时沉静下来,连孩子们的说笑声也像被院墙隔了出去,只剩下两人之间沉甸甸的呼吸。
何雨柱看着她,眼中有波光微动,许久才喃喃道:“你要早说一句,我这几年也不至于天天绕着你走。”
“不是我不说,是那时候我还没敢想。”她轻声叹了一句,“后来想了,也就不敢动。”
两人相视无言,却在彼此眼中读懂了什么。那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年头,也不是一顿饭能拉近的距离,而是无数个日夜沉淀下来的默契,是风吹雨打也不曾消散的温情。
何雨柱忽然伸手,轻轻在她面前摆了摆那块还剩半边的面包:“这个先吃完,等我哪天空了,我教你做一锅热腾腾的咸面包,保准孩子们抢着吃。”
“好啊。”她点点头,笑容温婉,“你要是敢教,我就敢学。”
“我敢。”
他看得出她故意装得轻松,甚至还强撑着和他闲聊,连笑容都一如往常。可他心里清楚得很,那一口卡住的东西,不只让她差点没了命,也吓得他魂都差点散了。
“你喉咙现在还疼不疼?”他终于忍不住开口,语气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关心。
秦淮如抿着嘴,轻轻摇了摇头:“不疼了,就是……还有点紧,喝水的时候稍微难受。”
“我瞧着你咽口水都费劲,这还不叫疼?”他皱起眉,嗓音低沉得几乎有点责备,“刚刚我给你拍的时候,你那脖子都红了,吓得我手都抖。”
“不是你拍出来的,我今天可能就……真的完了。”她声音轻得像风里一丝细语,仿佛说出来都会被什么东西吹散。
她低下头,眼神游移不定,指尖轻轻抠着桌布,那动作很小,却泄露出她此刻内心的不安与慌乱。
她真的怕了。
那一瞬间,窒息、惊恐、孩子们哭喊的声音、何雨柱奔过来的脚步,还有自己差点失去意识前听到的那一声呼唤,至今还在她脑子里盘旋不去。她以为自己能扛,能熬,能一口气带着几个孩子撑完这一生,但今天才明白,有时候命运压下来,不等你说“我可以”,它就能把你一下子摁进土里。
而最让她后怕的,不是自己差点没命,而是她当时最后一个念头——居然是“孩子没人照顾”。
不是怨,不是委屈,不是不甘,而是怕。
怕她走了,他们没人撑这家。
何雨柱没有说话,只是站起身,走进灶房翻了翻,从药柜角落里拿出一个小瓶子。他记得这东西是上次他大姐留给他的,说喉咙不舒服时含一颗,比喝水都管用。
他走回来,把瓶子放在她面前:“这个是润喉的,含着,不难吃,就是稍微有点凉。”
“我没事,真的。”她还是倔强。
“含着。”他语气淡淡,却没有商量的余地,“孩子们都在看着呢,别学你自己那样强撑着,让他们也觉得难受。”
她一愣,扭头看了眼几个孩子。
“你要是……”她声音顿了顿,眼神有些飘,“你要是实在忙,也别一个人老扛着。哪怕……哪怕你往我这边走动点,我这灶房里也不是不能多添双筷子。”
何雨柱听了,手下动作缓了缓,抬眼静静地看着她。阳光正从她背后斜斜照进来,把她半边脸镀上一层淡金。那不是他第一次听她说类似的话,可这一次不同,她的语气不再像以前那样是试探或敷衍,而是带着某种真诚的心软和隐约的请求。
“你这是……”他嗓子有些发哑,低低地问,“真心话?”
秦淮如没急着回,只是拿起自己的空碗,低头看了两眼,忽然轻声笑了:“你要是还听不出来,那你这人,也太迟钝了点。”
她的话不重,却像一记温柔而分量极重的锤子,敲在他心里那块早就摇摇欲坠的地方。
他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我不是听不懂,是怕听错。”
秦淮如抬眼,那一瞬,她眼里有点潮意,却又硬是压了下去,只抿唇轻轻嗯了一声。
何雨柱慢慢放下碗,转头望了一眼窗外。阳光已经爬上院墙,洒在地上的影子渐渐往屋里压。他忽然觉得后背上那点瘦削的寒意,也被这光驱散了不少。
他低头,从那包面包里挑出一块奶油夹心的,递给她:“这块甜,你不是以前说不太喜欢甜吗?我特意留着一块没撒糖的,给你留的。”
“我现在……不讨厌了。”她轻声说着,接过那块面包,小小咬了一口,然后细细嚼着,像是咀嚼着某种回忆,又像是试图在平淡的日子里找出一点新味道。
何雨柱看着她那抿嘴咀嚼的模样,忽然就笑了,声音不大,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放松。
“你说得对,我最近是瘦了些。但你要是愿意让我在你这边蹭顿饭,说不定过几天就胖回来了。”
“那你得有本事抢得过那几个小的。”秦淮如调侃地瞥了他一眼,“我看你要是真来了,还得管他们一个一个盯着,不然你连块饼渣都捞不着。”
“我不怕。”他直言不讳,“你在这,我就有底气。”
话落,她怔住,目光与他相碰,不说话,却红了眼圈。那种藏不住的情绪,就像一道热流在心头游走,滚烫,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柱子哥。”她轻轻开口,声音像是藏了许多年压下的叹息,“你还记得我第一次让你帮我修灶台那回吗?”
“记得。”他点头,“那时候你家几个孩子围在灶台边,个个伸手想摸火,我一边修,一边吼他们。”
“那天我站在门口,看着你,心里就想——这人啊,要是我男人就好了。”
她这话一出口,屋子里顿时沉静下来,连孩子们的说笑声也像被院墙隔了出去,只剩下两人之间沉甸甸的呼吸。
何雨柱看着她,眼中有波光微动,许久才喃喃道:“你要早说一句,我这几年也不至于天天绕着你走。”
“不是我不说,是那时候我还没敢想。”她轻声叹了一句,“后来想了,也就不敢动。”
两人相视无言,却在彼此眼中读懂了什么。那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年头,也不是一顿饭能拉近的距离,而是无数个日夜沉淀下来的默契,是风吹雨打也不曾消散的温情。
何雨柱忽然伸手,轻轻在她面前摆了摆那块还剩半边的面包:“这个先吃完,等我哪天空了,我教你做一锅热腾腾的咸面包,保准孩子们抢着吃。”
“好啊。”她点点头,笑容温婉,“你要是敢教,我就敢学。”
“我敢。”
他看得出她故意装得轻松,甚至还强撑着和他闲聊,连笑容都一如往常。可他心里清楚得很,那一口卡住的东西,不只让她差点没了命,也吓得他魂都差点散了。
“你喉咙现在还疼不疼?”他终于忍不住开口,语气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关心。
秦淮如抿着嘴,轻轻摇了摇头:“不疼了,就是……还有点紧,喝水的时候稍微难受。”
“我瞧着你咽口水都费劲,这还不叫疼?”他皱起眉,嗓音低沉得几乎有点责备,“刚刚我给你拍的时候,你那脖子都红了,吓得我手都抖。”
“不是你拍出来的,我今天可能就……真的完了。”她声音轻得像风里一丝细语,仿佛说出来都会被什么东西吹散。
她低下头,眼神游移不定,指尖轻轻抠着桌布,那动作很小,却泄露出她此刻内心的不安与慌乱。
她真的怕了。
那一瞬间,窒息、惊恐、孩子们哭喊的声音、何雨柱奔过来的脚步,还有自己差点失去意识前听到的那一声呼唤,至今还在她脑子里盘旋不去。她以为自己能扛,能熬,能一口气带着几个孩子撑完这一生,但今天才明白,有时候命运压下来,不等你说“我可以”,它就能把你一下子摁进土里。
而最让她后怕的,不是自己差点没命,而是她当时最后一个念头——居然是“孩子没人照顾”。
不是怨,不是委屈,不是不甘,而是怕。
怕她走了,他们没人撑这家。
何雨柱没有说话,只是站起身,走进灶房翻了翻,从药柜角落里拿出一个小瓶子。他记得这东西是上次他大姐留给他的,说喉咙不舒服时含一颗,比喝水都管用。
他走回来,把瓶子放在她面前:“这个是润喉的,含着,不难吃,就是稍微有点凉。”
“我没事,真的。”她还是倔强。
“含着。”他语气淡淡,却没有商量的余地,“孩子们都在看着呢,别学你自己那样强撑着,让他们也觉得难受。”
她一愣,扭头看了眼几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