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人选-《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翌日清晨,天光初破,李绣成便率随从启程,返回襄樊。

  按西王府规矩,总参部全面负责粮草调度与军需供给,这类事务本不需萧云骧亲力亲为。

  目前,自柴桑至安庆段的长江水域,已由西王府与天国分段掌控。鄂省东南方向的防御压力,因此大大缓解。

  当前,第一军的防务重点集中在鄂省东北部——即大别山至桐柏山一线。此处地势起伏,扼守豫、鄂、皖三省交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至于豫、皖两省的青军,正与捻军陷入胶着战事,难分胜负。短期内,他们难以对鄂省发起大规模进攻。

  因此,第一军的防御压力并不沉重。

  萧云骧遂召来林凤翔,命其从第一军中抽调一个师,随他进驻襄樊,作为南阳-长安战役的总预备队。

  他先前对李绣成说“无兵可援”,并非真无兵可用,而是有意施压,激发其独立作战能力,锤炼其统兵之才。

  林凤翔领命而去,着手调动准备。

  待此事告一段落,萧云骧便走出书房,穿过两府之间的侧门,前往原巡抚衙门,去寻曾水源与彭钰麟。

  巡抚衙门原有四堂。

  因内政人员众多、事务繁杂,大堂、二堂及两侧配房已改为内政系统办公之所;三堂、四堂原为家属居所,如今整修一新,划归社务与督察部门使用。

  萧云骧走入曾水源的办公房,见其正伏案疾书,便笑着催促道:

  “兄长,几日后我便要北上襄樊了,你这边的人选,可备好了?”

  曾水源示意他落座,从书架中取出两份卷宗,递到他手中:

  “阿骧,总督与巡抚的人选,我已拟定,你先看看。”

  萧云骧接过卷宗,乃是两份官员履历。一名为丁保桢,一名为马瑞庭。

  这几日他处理大量积压文书,已是见字就头晕,便将卷宗搁在案上,耍起赖来:

  “兄长,我不想看了,你且为我细讲这二人。”

  曾水源见他这副惫懒模样,摇头轻笑,缓缓踱步,娓娓道来:

  “丁保桢,字稚璜,黔省大定府平远州人,三十三岁,进士出身。”

  “原任湘省常沙府知府,常沙归我后,胡润芝劝其留任。”

  他顿了顿,眼中泛起笑意:

  “此人堪称奇士。年少时家乡盗匪横行,他变卖家产,募乡勇,保卫乡里。”

  “以至于父亲去世后,竟无钱安葬,他便将灵柩停于家中,每日焚香祭拜,不为闲言所动。”

  “任常沙知府时,他主持湘江堤防工程。竟将案桌设于河堤之上,当场办公,调度人力、发放钱粮皆当场决断。”

  “凡有奸猾胥吏,当场罢免或责罚,绝不姑息。”

  “甚至亲自与民夫一道抬石担土,此事在湘省官场传为笑谈。”

  “然而,正是这股狠劲,使多年未能筑成的江堤,在他手中三个月便告竣工。”

  “至今每逢夏汛,常沙城皆安然无恙。”

  萧云骧听罢,不禁莞尔:

  “看来这位边鄙之地出身的进士,被山水孕育出的蛮劲与狠劲,尚未被四书五经磨去。”

  曾水源点头:

  “此人不仅刚毅果决,勤政,且清廉自守,对我西王府新政亦极认同。”

  他话锋一转,略带惋惜:

  “其实最适合主持陕甘大局的,原是胡润芝。但他身体尚在调养,且湘省诸事方入正轨,离不开他。”

  “因此,我遣快马致信于胡公,他便荐了这位丁稚璜。”

  萧云骧沉吟片刻,果断拍案:

  “总督之任,就定他了,人现在何处?”

  曾水源回道:

  “仍在常沙知府任上,因陕甘尚未攻克,任命过早恐遭非议。”

  萧云骧颔首,表示理解。

  西王府体制中,极少设总督之职,目前所控诸省,亦无一总督。

  且西王府的总督虽无军权,却有协调军政之责,其驻地所在省,不再设巡抚,由总督兼任。

  即如陕甘设总督,驻地为陕省长安城,则陕省不再设巡抚。

  此外,西王府制度下,司法由按察使主理,军权归提督掌控,总督与巡抚主抓内政,其职能与青庭规制,已大相径庭。

  曾水源继续解说:

  “第二位马瑞庭,是徐继畲徐公的门生。”

  随着曾水源的讲述,萧云骧得知,马瑞庭今年四十五岁,甘省宁夏府辉人。

  1833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师从徐继畲。

  徐继畲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时,他是其下属,曾执笔弹劾忻州知府史梦鲛等贪官。

  后随徐转任各地,1848年徐为闽浙总督,他为闽省布政使。

  1852年徐继畲被青庭罢免,他也受牵连,退居宁夏老家,亲历西北近年来的动乱。

  1853年,他收到徐继畲自西王府来信,遂随军情局密探潜赴川省,后被曾水源委任为汉中府知府,任职至今。

  曾水源见萧云骧听得认真,微微一笑:

  “徐先生在青庭官场沉浮数十年,曾任封疆大吏,又着有《瀛环志略》这部旷世之作,真可谓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初我们内政人手紧缺,我便向他求助,他只举荐了五人,马瑞庭便是其中之一。”

  “这些人皆如徐先生一般,思想开放,眼界开阔,对我们的施政理念颇是认同,很快便融入我们的队伍。”

  萧云骧轻笑道:

  “以徐先生之资历与声望,又对我们的理念如此了解,这五人必是人中之杰。”

  “这位马瑞庭,应当就是甘省巡抚的人选吧?”

  曾水源点头:

  “阿骧,他在青庭时便任布政使,距巡抚仅一步之遥,治理经验丰富。”

  “这一年在汉中府,政绩斐然。更难得的是,他出身辉民,又是同心社社员,身份能力再合适不过。”

  萧云骧满意颔首:

  “那便是他了。”

  “兄长,可曾与这两位沟通过?”

  曾水源答道:

  “已告知他们,只是未正式任命。只要陕甘战事得手,便可即刻上任。”

  萧云骧哈哈一笑,起身离座:

  “那我便得督促李绣成好好打了,莫要你这边人选齐备,城却未下,岂不贻笑大方。”

  说罢,他与曾水源告别,走出办公房,向后院三堂方向行去。

  ---------------------------------------------------------------------------------------------------------

  (注1:大定府平远州,即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另丁宝桢的故事,并非乌鸦杜撰,而是事实,这老哥原本时空中,就是一个猛人。

  如其治理黄河时,"与役夫同甘共苦,独创石笼治水法。”

  诛杀安德海时当机立断,不惧慈喜权势。

  去世时"债台高筑,棺椁赖同僚凑银置办",被李绍荃叹为"两袖清风"。

  注2:附图一张晚清时候直隶总督衙门平面图,方便大家了解当时的巡抚,总督办公地点布局。)

  喜欢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