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夺门3-《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清军前排士兵惊声尖叫,后排士兵弄不清状况,鼓噪向前,推搡着前排士兵。

  当面的粤贼两门火炮轰然怒吼,刹那间,无数铁丸在半空交织成一张死亡之网,裹挟着呼啸之声,朝着清军狠狠砸去。

  前排清军瞬间倒下一片。

  “前排举枪,放!”

  “轰!”

  “二排举枪,放!”

  “轰!”

  “后排举枪,放!”

  “轰!”

  “第二队上前!”

  随着军官冷峻的口令声,太平军一排排火枪手依次稳步上前,徐徐推进,朝着前方的绿营军倾泄出由铁与火组成的死亡风暴。

  不到十分钟,前方五十米那原本挤满清军的街面,便被清扫一空。

  人体的内脏与残肢断臂,浸泡在潺潺流淌如小溪般的鲜血之中,受伤未死的清军伤兵,在血泊里痛苦地哀嚎挣扎。

  满街的鲜血与尸体,街旁房屋燃烧的熊熊烈火,对面的太平军仿佛无情的杀戮巨兽,正步步紧逼而来。

  这仿若修罗地狱般的场景,终于将对面这支刚刚组建不久,仅靠一时血勇之气支撑的绿营军吓得肝胆俱裂。

  恐惧如瘟疫般在清军中迅速蔓延,突然有人丢弃武器,狂呼乱叫着向后奔逃。

  其他士兵目睹此景,心中的防线瞬间崩塌。

  越来越多的人紧随其后,纷纷扔掉手中的武器装备,不顾一切地朝后方逃窜,妄图逃离这片死神的乐园。

  重庆的清军终于无可挽回地溃败了。

  随后林凤祥率领一旅二团、李开芳率领二旅、刘昌林率领亲卫团进城,重庆城最终被太平军攻克。

  ------------

  李竹青在储奇门外的码头上,心神不宁地望着萧云骧与何禄等人,推着棉花车进入城门。

  随着驳船上的太平军纷纷下船,城头骤然响起急促的号角与鼓声,紧接着便是一阵震天动地的喊杀声。

  城外军情局的探子推着棉花车,加快脚步,朝着城内冲去。

  眼见城内火势燃起,愈烧愈烈,浓烟滚滚升腾。

  城头忽然陷入大乱,李竹青瞧见萧云骧率领那八九十名汉子,在城墙上对绿营军展开追杀。

  随着城楼上清军军官的号令声响起,双方似乎陷入了短暂的僵持。

  李竹青正惊疑不定,忽见萧云骧如神如魔一般,举起绿营军的死伤者,将渐成阵型的绿营军阵砸塌。

  城墙上的绿营军溃败而逃,有几个摔出外城的绿营军,被城外的天地会力夫擒获。

  城外码头上,从驳船下来的太平军,以四五百人为一队,从储奇门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随后两声炮响传来,紧接着便是一阵比过年鞭炮还要密集的排枪声。

  随着整个船队数千太平军陆续入城,重庆城内的枪炮声、喊杀声逐渐趋于平息。

  直至此刻,李竹青才轻轻吐出一口气,用衣袖拭去额头上的汗珠。

  这重庆城终于是成功拿下了。

  李竹青吩咐管家将驳船发回李家沱码头,去接应太平军的后续部队。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自己则朝着储奇门走去。

  来到城门口,李竹青便看到有几具绿营军的尸体,被随意扔在城墙之下。

  穿过城门洞,一股浓郁得化不开的血腥、火药与燃烧木材的混合气味,直往李当家的鼻中冲来。

  抬眼望去,街面上横七竖八躺满了人类的尸体与残肢断臂,尚未死去的清军伤兵在血泊中辗转哀嚎。

  街两边的房屋大半已被烧毁,太平军正三五成群地忙着救火。

  虽说李当家久历江湖,见过不少刀光剑影、灭门复仇之事。

  但这般现实意义的血流成河场景,确实是他生平首次目睹。

  此刻方知,战场搏杀,远比江湖豪杰之事残酷血腥千百倍。

  李竹青不禁脸色微微泛白,倚靠在城门旁的城墙上大口喘气。

  “不好受吧?”

  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他转头看去,只见萧云骧从城墙内道上,搀扶着一名受伤的太平军战士,缓缓走了下来。

  后面还跟着二三十名太平军战士,或搀扶着受伤的战友,或抬着战死战友的尸体,一起走了下来。

  萧云骧先前穿的力夫衣裳早已破烂不堪,全身血迹斑斑。

  此刻他身上披着一件新的太平军制式棉衣,想必是战后穿上,也沾满了星星点点的,受伤战友的鲜血。

  正在带领亲卫团战士们打扫战场的刘昌林,将萧云骧手中的伤员接过,搀扶到城外码头上的临时救治所去了。

  “让大王见笑了。”

  李竹青有些赧然,略显尴尬地朝萧云骧笑了笑。

  “我第一次杀人见血时,吐了一地,当夜还连着做噩梦,惊醒数次,可比你狼狈多了。”

  萧云骧站在李竹青身旁,也背靠着城墙,与他闲聊起来。

  “李兄,若没有你的助力,我们无论如何都难以拿下此城。”

  萧云骧指着身后高大的城墙,感慨道。

  当初何禄向他提及天地会在重庆有一位重量级人物时,他还半信半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抱着姑且一试的念头,攻下彭水后,他便率军从南边的山中穿行,迂回至重庆的上游李家沱码头附近的几个村庄,潜伏下来。

  待收到何禄传来的消息,才知晓天地会在重庆城内的那位人物,着实能量非凡。

  于是便定下了借助荣华商行的船只,偷袭重庆城的计策。

  李竹青定了定心神,指着眼前这片仿若修罗场的景象。

  “西王,倘若没有贵军的骁勇善战,以我这点本事,到死也成就不了这番事业。”

  “贵军之强悍,实乃李某生平仅见。”

  萧云骧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转而看向李竹青问道:

  “李兄日后有何打算?”

  李竹青见萧云骧问得认真,略微思索后,反问道:

  “那得看西王如何打算了。”

  萧云骧神情略显黯然,缓缓说道:

  “倘若李兄愿意加入我们,还请李兄出任我军军情局军师一职,与何禄携手,将军情局进一步发展壮大。”

  “此战军情局虽立下赫赫大功,但也伤亡惨重。刚才粗略统计了一下,军情局总共一千人,此战伤亡达五六百之多。”

  “实在是伤筋动骨了,急需生力军补充。”

  李竹青看着刚才在城墙上如魔神般搏杀的萧云骧,此刻却平静得如同一位相熟的友人。

  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怎么都掩饰不住的哀伤。

  正思索间,又听到萧云骧接着说道:

  “李兄若不愿加入我军,鉴于李家对我军的贡献,我军必定铭记于心。”

  “我会酬谢李兄一大笔金银财宝。”

  “只要我军存在一日,必定保李家老小平安,一辈子衣食无忧。”

  李竹青抬起头,凝视着萧云骧的眼睛。

  “大王可知晓李某的身世?”

  “略知一二。”

  “那大王应晓得李家数代人的夙愿。”

  萧云骧点了点头。

  “李兄,我听何禄何局长讲过,你李家乃大明晋王之后。”

  “李家数代一直致力于反清复明之事,萧某深感钦佩。”

  “我军本就志在推翻腐败无能的清廷,在这一点上,你我志向相同。”

  “但关于复明,李兄觉得可行吗?”

  “李兄也是熟读历代史书之人,对于底层百姓而言,大明朝当真有那么好吗?”

  李竹青微微一怔,继而有些愤然地对着萧云骧问道:

  “大王是想自己登基称帝,创立新朝吗?”

  萧云骧摇了摇头。

  喜欢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