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权力棋盘上的温柔角力-《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

  晨光穿透市委大楼的玻璃幕墙时,林昭正站在七楼会议室门口。

  他对着走廊尽头的穿衣镜理了理领带,第二颗纽扣下的云纹刺绣隔着衬衫蹭得锁骨发痒——那是沈清欢用三个夜班绣的,针脚细得能数清。

  "林科长。"门内传来秘书的轻唤。

  推开门的瞬间,林昭扫过椭圆形红木桌旁的十二张面孔:市委副书记陈正平居中而坐,左首是市纪委副书记,右首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再往下是几个面生的省发改委调研员。

  最末排靠墙位置,沈清欢抱着档案袋站得笔直,发梢沾着晨露,显然是赶早从区政府赶来的。

  "坐。"陈正平指了指主汇报席。

  他鬓角泛白,目光像淬过冰的手术刀,"小林,昨天你在党校讨论会上的发言,我让秘书查了省发改委的文件——确实都是公开内容。

  但今天要听的,是你对开发区烂尾项目的破局思路。"

  林昭把U盘插入投影仪时,指腹在金属壳上轻轻一按。

  系统"危机预警"模块昨晚就标注了:"会议风险系数67%,建议保留关键证据。"此刻他盯着陈正平面前的茶杯,水面倒映着他微挑的眼尾:"首先,我需要向各位展示一段录音。"

  会议室骤静。

  扬声器里传来电流杂音,接着是两个男声的对话。

  "吴总,明远的储能项目批文卡着,不是我不想办。"嗓音沙哑的是市长助理周宏,林昭在系统"人性图谱"里见过他的资料——嗜酒,每月十五必去云湖山庄私人会所。

  "周助理,上次那两箱茅台,您夫人收得可爽快。"另一个声音是吴文涛,云州建材龙头的实际控制人,苏绾上周刚帮他打过一场股权纠纷案,"开发区要淘汰高耗能企业,我那几家炼钢厂总得找个出路。

  您看...把储能项目的补贴拨给我新注册的'云兴能源',如何?"

  "咔"的一声,陈正平的茶杯重重磕在桌上。

  "这录音哪来的?"纪委副书记猛地直起身子。

  林昭看向沈清欢。

  她抱着的档案袋已经打开,露出一沓标着"2022-2023开发区专项补贴发放明细"的文件:"沈秘书整理了近三年相关人员的职务变动记录。

  周助理去年三月调任市长助理前,是开发区经发局局长;吴文涛的云兴能源注册时间,正好是他调任后的第七天。"

  沈清欢走上前,指尖划过文件上的红章:"更巧的是,云兴能源的开户行流水显示,每月十五都会向'云湖山庄会员费'账户转账——和周助理的消费记录完全吻合。"

  陈正平的指节捏得泛白。

  他盯着投影屏上的转账截图看了足足半分钟,突然开口:"暂停调查组对开发区的常规审计。"他转向纪委副书记,"让省厅派技术组来,重点查云兴能源的资金链。"

  散会时,沈清欢把档案袋递给他的动作极轻,指尖在他掌心快速按了两下——这是他们约定的"安全"暗号。

  林昭接过时瞥见她耳尖泛红,发间还别着那枚银质发卡,是去年他在巷子里的老银匠铺淘的。

  下午三点,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苏绾的来电铃声是《卡门》,带着股漫不经心的冶艳:"林科长,我联合天楚、明正、信诚三家律所发了'企业合规倡议',要求招商引资项目必须过第三方审计。

  刚才中小企业协会的王会长打电话,说要带着五十家企业来签字。"

  "苏大律师这是要断某些人的财路。"林昭笑着,透过办公室窗户看见楼下围了群举着"支持合规"标语的商人,顾轻语的相机正对着他们猛按快门。

  "财路?"苏绾轻笑一声,背景里传来文件翻动的声响,"我爸今早把建材集团的合规部从财务部独立出来了。

  他说,跟着林科长走的路,踏实。"

  傍晚六点,顾轻语的电话打进来时,林昭正在整理明天的汇报材料。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却藏不住雀跃:"《谁在操控云州资本命脉》上热搜了!

  省纪委的人刚联系我,要调阅采访录音。

  不过..."她顿了顿,"我在报社楼下看到两辆没挂牌的车,一直盯着我。"

  林昭笔尖一顿。

  系统"危机预警"的红色提示在视网膜上跳动,他却笑出了声:"轻语,你拍过暴雨里的荷花吗?

  雨越大,花瓣越要往天上开。"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相机快门的"咔嚓"声:"我现在拍的,是云州的晚霞。

  林昭,你看——"

  他望着窗外渐沉的夕阳,把手机贴在耳边:"我看到了。"

  晚上八点,四人在江滩碰头。

  陆明鸢开着明远集团的商务车来接,副驾上堆着她最爱的芒果冰沙,见林昭上车就把吸管塞进他嘴里:"今天董事会投票,全票通过把储能项目的研发中心设在云州。

  我哥说,跟着能掀翻烂摊子的人合作,才叫投资。"

  江风裹着潮湿的水汽吹来。

  沈清欢抱着保温杯分给每人,苏绾脱掉高跟鞋光脚踩在沙滩上,顾轻语举着相机拍浪花,陆明鸢则悄悄往林昭外套里塞了包暖贴。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非要查开发区吗?"林昭望着对岸的灯火,那些星星点点的光里,有等着回迁的拆迁户,有熬着夜赶工的小老板,有在黑网吧里写作业的孩子,"我不是神,只是...只是知道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

  沙滩上静得能听见浪打礁石的声音。

  最先动的是陆明鸢。

  她的发梢扫过他肩膀,带着明远集团研发中心特有的雪松香水味:"那你别一个人扛。"

  苏绾挨着她坐下,红酒味的呼吸拂过他耳垂:"周宏的会所会员卡,我让人今早寄去了省纪委。"

  沈清欢把保温杯塞进他手里,温度正好:"明天的人事调整方案,我帮你标了三个可用的科长人选。"

  顾轻语的相机突然亮起闪光灯,她举着屏幕给大家看:"这张叫《破局者与光》。"照片里,林昭侧着脸,身后是漫天星子,四个身影或坐或立,影子在沙滩上交叠成一片。

  手机在这时震动。

  林昭以为又是工作电话,却听见系统那道机械音在脑海里响起:"检测到新动向——'城市发展'核心模块即将解锁,请做好准备。"

  他指尖微颤,抬头正看见沈清欢担忧的眼神。

  刚要开口,口袋里的另一部手机突然响起——那是市委办专用的红色手机。

  "林昭同志。"陈正平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比白天柔和了些,"明天上午十点,来我办公室。"

  "是。"林昭应着,望着江对岸逐渐亮起的路灯。

  那些光连成一片,像极了记忆里父亲办公室的台灯,总在深夜里亮着,照着一沓沓泛黄的民生调研报告。

  风更大了些。

  陆明鸢往他身边凑了凑,苏绾把自己的披肩搭在他肩上,沈清欢替他理了理被吹乱的刘海,顾轻语的相机始终没放下。

  林昭望着这片被夜色笼罩却依然鲜活的城市,突然想起系统第一次激活时的提示:"政商决策,从不是冰冷的数字推演。"

  此刻他终于懂了——所谓破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