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破局者的游戏-《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

  云州市委小礼堂的冷气开得很足,林昭坐在第三排的座位上,西装袖口蹭过椅背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他盯着主席台上巡视组组长王正国鬓角的白发,指尖在笔记本边缘轻轻敲了三下——这是他和系统预设的“启动推演”暗号。

  “下面请青阳区的同志谈谈开发区整改情况。”主持人的声音像根细针,精准地扎进林昭的神经。

  他起身时膝盖撞到了桌角,疼得眉峰微微蹙起——这副“紧张”的模样是特意演给全场看的。

  等走到发言席站定,目光扫过台下二十多双眼睛,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检测到目标人物中,张副主任喉结滚动频率异常,左手指节发白,符合‘焦虑’特征。”

  林昭清了清嗓子,翻开笔记本的手故意停顿了两秒:“关于开发区历史遗留问题,我想到一个细节。”他的笔尖点在“特殊通道”四个字上,“早年为推进重点项目,曾有过‘特事特办’的内部流程。比如审批与环评的时间逻辑……”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抬头看向王正国,“当然,这是我在整理旧档案时发现的模糊记录,具体运作方式还需要更专业的调查组核实。”

  台下响起零星的翻页声。

  林昭注意到张副主任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弯腰去捡时后颈的汗把衬衫洇出深色痕迹。

  他垂眸掩饰嘴角的弧度,系统的“危机预警”功能正持续闪烁——很好,这根刺扎进去了。

  同一时间,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水晶吊灯下,苏绾转动着香槟色的万宝龙钢笔。

  她穿着一身酒红色鱼尾裙,锁骨处的碎钻在追光灯下忽明忽暗。

  行业论坛的提问环节,主持人刚喊出“第三排穿红裙的女士”,她便踩着细高跟站了起来,鞋跟叩击地面的声响像敲在人心上。

  “我想请教各位专家,”她眼尾微微挑起,钢笔尖点着笔记本上的几组数据,“当某开发区三年内出现四份审批时间早于环评的‘特办批文’,当新能源补贴经过五家空壳公司流向境外账户,我们该如何定义这种‘灰色效率’?”台下响起倒抽冷气的声音,她补了一句:“这些案例数据,来自云州市最近的合规性审查。”

  坐在第一排的建材集团董事长——她父亲——捏着茶杯的指节泛白。

  苏绾却笑得更甜,指尖轻轻划过手机屏幕上林昭发来的“已确认”,将钢笔插回胸前口袋时,钻石吊坠刚好晃过摄像机镜头。

  青阳区政府档案室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

  沈清欢抱着牛皮纸袋站在门口,发梢还沾着刚才跑楼梯的汗珠。

  她平时总别着的珍珠发夹今天换成了素银的,衬得耳垂更白。

  巡视组临时办公点的小李抬头,刚要打招呼,就见她走到主桌前,把文件轻轻推到王正国面前。

  “这是开发区近五年的财政审计报告。”她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度,尾音却稳得像钉进墙里的钉子,“标注红框的是异常资金流动,备注栏有我整理的时间线。”手指在“按张主任指示特办”的铅笔字迹上停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这些数字,或许能解释一些疑问。”

  王正国翻开第一页时,沈清欢已经转身离开了。

  她走过走廊时,听见身后传来纸张翻动的簌簌声,心跳快得像是要冲出喉咙。

  上次递文件时她还会因为紧张碰倒茶杯,现在却能在转身时把碎发别到耳后,动作从容得像在整理教案——就像父亲说的,该说话的时候,要让声音穿透纸背。

  《云州时报》编辑部的键盘声突然停了。

  顾轻语盯着电脑屏幕上刚发布的深度报道,标题“从‘徽章男’到省级高层:一张看不见的网”在网页上泛着冷光。

  她旁边的老陈推了推眼镜:“小顾,你这照片……”“批文时间戳、资金流向图、出入境记录。”她晃了晃手机里的加密相册,“都是原件翻拍,法律部已经核过三遍。”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读者群的消息弹窗:“这记者疯了?连张副主任的外甥女都敢写!”顾轻语笑着把手机倒扣,镜头朝上——她特意在报道末尾放了张照片:自己举着相机站在开发区旧址,背后是“改革试验区”的旧标语,风吹得标语纸哗哗响。

  窗外的晚霞透进窗户,在她发顶镀了层金边,像把未出鞘的剑。

  明远集团总部的会议室里,陆明鸢把“阳光采购计划”的PPT翻到最后一页。

  投影光打在她脸上,映得眼底的锐光更亮。

  台下坐着集团高管,几个跟“云盛国际”有过资金往来的老头正用手帕擦汗。

  “从今天起,所有采购项目全程录像,巡视组可以随时调阅。”她的声音像敲在青铜上,“爷爷当年在车间拧螺丝时说过,干净的钱,才能垒起高的楼。”她转身看向墙上的老照片——穿工装的老人正朝她笑,和她此刻的表情如出一辙。

  “二小姐!”财务总监颤巍巍地举起手,“这会不会影响……”“影响什么?”陆明鸢打断他,高跟鞋绕过会议桌走到他面前,“影响你们往境外转钱的效率?”会议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她掏出手机晃了晃,“林昭主任说,法律会保护合规经营的企业。”

  当天夜里十点,林昭办公室的台灯还亮着。

  他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系统的“危机预警”已经持续闪烁三小时。

  窗外云州塔的灯光流成河,他摸出父亲的老照片,指尖拂过照片背面的字迹“破局要稳,收网要狠”。

  手机突然震动,来电显示是“王正国”。

  林昭接起时,听见对方的声音比白天低沉了三度:“林主任,我们想听听你对‘系统性腐败’的看法。”

  他望着窗外渐次熄灭的灯火,想起顾轻语报道里那张“看不见的网”,想起陆明鸢提到的境外账户,想起系统提示的“影子协议残留信号”。

  沉默了三十秒,他说:“那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种生态……但我有办法。”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王正国低笑一声:“我等你这句话。”

  挂断电话时,林昭注意到系统界面跳出新提示:“检测到‘影子协议’核心节点活跃,建议72小时内启动‘政策试点’模块。”他打开笔记本新的一页,在“系统性腐败”后面画了个箭头,笔尖悬在半空停了很久,最终落下三个字——“生态链”。

  窗外起风了,吹得桌上的文件哗哗作响,其中一页飘到地面,露出底下被压着的旧报纸——头版标题是《云州开发区:二十年改革再出发》,日期是2003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