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的指尖在键盘上悬了三秒,最终按下确认键。
系统界面的幽蓝光幕应声展开,淡蓝色数据流如星河倒灌,在视网膜上凝成三份泛着金边的报告。
他喉结滚动,后槽牙轻轻咬住腮帮——这是他紧张时的习惯,父亲生前总说他像只蓄势的猫。
第一份报告的标题率先跳出来:《关于2013年"天幕工程"国家级能源战略试点项目终止调查纪要》。
林昭的瞳孔骤然收缩。
十年前的项目?
他快速扫过正文,"资金异常流动多账户跨境转账关联方身份模糊"等关键词刺得他太阳穴发疼。
鼠标滚轮停在最后一页,上面赫然写着:"鉴于项目已偏离民生导向,存在重大利益输送风险,国务院能源办于2013年12月25日紧急叫停。"
办公室的空调重新运转,冷风裹着油墨味钻进领口。
林昭想起陆明鸢提到的周某某——原工信部能源司退休干部,想起陈老说的"缅北跳板",想起系统之前提示的"影子协议"。
这些碎片突然在脑内拼出轮廓:十年前被叫停的国家级项目,正以新能源补贴的名义死灰复燃?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苏绾的消息:"省档案馆B区3楼,带伞。"
他抓起外套往外走时,瞥见父亲的笔记本摊在桌上,老照片里的锦旗被穿堂风掀起一角,像在轻轻招手。
省档案馆的走廊泛着旧木头的霉味。
苏绾穿着香奈儿套装蹲在档案架前,栗色卷发用珍珠发夹别在耳后——这是她认真查案时的装扮,比平时少了三分妩媚,多了两分凌厉。
"找到了。"她抬头时,指尖沾着档案纸的薄灰,另一只手捏着张复印件。
林昭弯腰接过,复印件边缘还带着档案馆的红色骑缝章,最末页的签字栏里,"王某某"三个字力透纸背——那是现任省国资委产权管理处副处长的名字。
"他当时只是个科员。"苏绾的指甲在"王某某"三个字上敲了敲,"十年前替谁签的字?
现在又替谁守着秘密?"她从包里摸出个黑色铁盒,"我让助理调了他近三年的银行流水,今晚就能到。"铁盒扣上时发出"咔嗒"轻响,像给秘密上了道锁。
林昭的手机又响了,是沈清欢的来电。
"林科,下午三点的区长办公会,您需要列席。"沈清欢的声音比平时轻了些,林昭却听出她尾音的微颤——那是她紧张时会有的气音。
他看了眼手表,十二点十七分,从档案馆到区政府刚好够吃碗面。
青阳区政府大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很足。
沈清欢捧着笔记本坐在最末排,钢笔在"年度工作报告"的草稿纸上洇开个小墨点。
她望着主位上打盹的区长,想起昨夜林昭说的话:"清欢,有些事不能只等上面的文件。"
笔尖在"三、优化营商环境"章节顿住,她咬了咬下唇,在"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后面添了句:"建议建立地方项目全流程公示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汇报时,沈清欢的声音比平时高了两度。
她看见张副区长的眉毛拧成了结,李主任的手指在桌下敲出急鼓点,连打盹的区长都坐直了身子。
当她说出"只有阳光下的权力,才能真正为民所用"时,列席的纪委书记突然抬头,目光像两把淬了光的刀。
顾轻语的工牌在胸前晃荡。
云顶会的水晶灯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托盘里的香槟杯叮当作响——这是她第三次经过208包厢。
"老周那边盯紧了吗?"包厢里传来沙哑的男声,"那小科员最近跳得欢,别让他摸到线头。"
"怕什么?"另一个声音带着笑,"只要'天幕'还在,谁能动得了我们?"
顾轻语的呼吸停滞在胸腔。
她假装调整托盘角度,藏在袖口的微型相机悄悄亮起红点。
发间的珍珠发夹压得头皮生疼——那是她和林昭约好的信号装置,里面藏着4G发射器。
陆明鸢的高跟鞋碾过红地毯。
明远集团年会的水晶灯照得人眼睛发花,她端着香槟杯站在二伯面前,酒液在杯壁晃出细碎的光:"听说海外有支新能源基金,回报率能到30%。"
二伯的手明显抖了下,香槟酒溅在定制衬衫上,晕开团暗黄的渍。"小鸢,这种高风险的事......"三叔赶紧插话,手却下意识摸向西装内袋——那里通常装着他的加密手机。
陆明鸢歪头笑:"三叔紧张什么?
我就是随便问问。"她转身时,藏在晚礼服褶皱里的微型摄像头刚好对准二伯抽搐的嘴角。
等走到阳台,她快速按下手机快捷键,表面视频被清空,加密云盘自动上传了刚才的录像。
暮色漫进林昭的办公室时,四份线索整整齐齐摆在桌上:苏绾的复印件、沈清欢的报告草稿、顾轻语的录像链接、陆明鸢的加密视频。
他摸出父亲的笔记本,老照片背面的字在暮色里格外清晰:"光会来的,只要你愿意站在光里。"
"阮棠。"他轻声说。
"在。"系统的电子音带着微不可察的波动。
"整合所有线索。"
蓝色光幕刚展开,红色警告突然炸开。
林昭的瞳孔映着刺目的红光,听见阮棠的声音首次出现杂音:"检测到目标人物周某某、王某某等已更换所有联络方式,启动'金蝉脱壳'预案。"
办公室的窗户被风撞得哐当响。
林昭捏着父亲的笔记本站起,指节因用力泛白。
他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声音轻得像叹息,又冷得像刀锋:"想跑?"
他低头看向系统界面,"危机预警"功能的灰色图标突然泛起微光。
"那就让他们......跑不掉。"
系统界面的幽蓝光幕应声展开,淡蓝色数据流如星河倒灌,在视网膜上凝成三份泛着金边的报告。
他喉结滚动,后槽牙轻轻咬住腮帮——这是他紧张时的习惯,父亲生前总说他像只蓄势的猫。
第一份报告的标题率先跳出来:《关于2013年"天幕工程"国家级能源战略试点项目终止调查纪要》。
林昭的瞳孔骤然收缩。
十年前的项目?
他快速扫过正文,"资金异常流动多账户跨境转账关联方身份模糊"等关键词刺得他太阳穴发疼。
鼠标滚轮停在最后一页,上面赫然写着:"鉴于项目已偏离民生导向,存在重大利益输送风险,国务院能源办于2013年12月25日紧急叫停。"
办公室的空调重新运转,冷风裹着油墨味钻进领口。
林昭想起陆明鸢提到的周某某——原工信部能源司退休干部,想起陈老说的"缅北跳板",想起系统之前提示的"影子协议"。
这些碎片突然在脑内拼出轮廓:十年前被叫停的国家级项目,正以新能源补贴的名义死灰复燃?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苏绾的消息:"省档案馆B区3楼,带伞。"
他抓起外套往外走时,瞥见父亲的笔记本摊在桌上,老照片里的锦旗被穿堂风掀起一角,像在轻轻招手。
省档案馆的走廊泛着旧木头的霉味。
苏绾穿着香奈儿套装蹲在档案架前,栗色卷发用珍珠发夹别在耳后——这是她认真查案时的装扮,比平时少了三分妩媚,多了两分凌厉。
"找到了。"她抬头时,指尖沾着档案纸的薄灰,另一只手捏着张复印件。
林昭弯腰接过,复印件边缘还带着档案馆的红色骑缝章,最末页的签字栏里,"王某某"三个字力透纸背——那是现任省国资委产权管理处副处长的名字。
"他当时只是个科员。"苏绾的指甲在"王某某"三个字上敲了敲,"十年前替谁签的字?
现在又替谁守着秘密?"她从包里摸出个黑色铁盒,"我让助理调了他近三年的银行流水,今晚就能到。"铁盒扣上时发出"咔嗒"轻响,像给秘密上了道锁。
林昭的手机又响了,是沈清欢的来电。
"林科,下午三点的区长办公会,您需要列席。"沈清欢的声音比平时轻了些,林昭却听出她尾音的微颤——那是她紧张时会有的气音。
他看了眼手表,十二点十七分,从档案馆到区政府刚好够吃碗面。
青阳区政府大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很足。
沈清欢捧着笔记本坐在最末排,钢笔在"年度工作报告"的草稿纸上洇开个小墨点。
她望着主位上打盹的区长,想起昨夜林昭说的话:"清欢,有些事不能只等上面的文件。"
笔尖在"三、优化营商环境"章节顿住,她咬了咬下唇,在"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后面添了句:"建议建立地方项目全流程公示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汇报时,沈清欢的声音比平时高了两度。
她看见张副区长的眉毛拧成了结,李主任的手指在桌下敲出急鼓点,连打盹的区长都坐直了身子。
当她说出"只有阳光下的权力,才能真正为民所用"时,列席的纪委书记突然抬头,目光像两把淬了光的刀。
顾轻语的工牌在胸前晃荡。
云顶会的水晶灯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托盘里的香槟杯叮当作响——这是她第三次经过208包厢。
"老周那边盯紧了吗?"包厢里传来沙哑的男声,"那小科员最近跳得欢,别让他摸到线头。"
"怕什么?"另一个声音带着笑,"只要'天幕'还在,谁能动得了我们?"
顾轻语的呼吸停滞在胸腔。
她假装调整托盘角度,藏在袖口的微型相机悄悄亮起红点。
发间的珍珠发夹压得头皮生疼——那是她和林昭约好的信号装置,里面藏着4G发射器。
陆明鸢的高跟鞋碾过红地毯。
明远集团年会的水晶灯照得人眼睛发花,她端着香槟杯站在二伯面前,酒液在杯壁晃出细碎的光:"听说海外有支新能源基金,回报率能到30%。"
二伯的手明显抖了下,香槟酒溅在定制衬衫上,晕开团暗黄的渍。"小鸢,这种高风险的事......"三叔赶紧插话,手却下意识摸向西装内袋——那里通常装着他的加密手机。
陆明鸢歪头笑:"三叔紧张什么?
我就是随便问问。"她转身时,藏在晚礼服褶皱里的微型摄像头刚好对准二伯抽搐的嘴角。
等走到阳台,她快速按下手机快捷键,表面视频被清空,加密云盘自动上传了刚才的录像。
暮色漫进林昭的办公室时,四份线索整整齐齐摆在桌上:苏绾的复印件、沈清欢的报告草稿、顾轻语的录像链接、陆明鸢的加密视频。
他摸出父亲的笔记本,老照片背面的字在暮色里格外清晰:"光会来的,只要你愿意站在光里。"
"阮棠。"他轻声说。
"在。"系统的电子音带着微不可察的波动。
"整合所有线索。"
蓝色光幕刚展开,红色警告突然炸开。
林昭的瞳孔映着刺目的红光,听见阮棠的声音首次出现杂音:"检测到目标人物周某某、王某某等已更换所有联络方式,启动'金蝉脱壳'预案。"
办公室的窗户被风撞得哐当响。
林昭捏着父亲的笔记本站起,指节因用力泛白。
他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声音轻得像叹息,又冷得像刀锋:"想跑?"
他低头看向系统界面,"危机预警"功能的灰色图标突然泛起微光。
"那就让他们......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