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十八分,市政府实习生宿舍的窗帘缝隙漏进一线鱼肚白。
唐小满蜷在蓝白条纹床单里,手机屏幕的冷光刺得她眼眶发酸。
短信上“林处的老笔记本,最后一页有秘密”的字迹像根细针,扎得她后颈发紧。
“叮——”新的提示音炸响,她手忙脚乱点开,人事处的通知红底白字:“因实习期间擅自拍摄公务活动,违反保密条例,终止实习资格。”血液“嗡”地冲上头顶,她猛地掀开被子翻找相册,昨天躲在走廊尽头拍的那张密会照片只剩一片空白,系统提示跳出来:“该内容因涉密已被清除。”
指节抠着手机壳边缘,塑料壳裂开细小的纹路。
那天在市政府二楼转角,穿灰夹克的男人回头时,眼尾那颗黑痣让她想起老家吃小鸡的黑猫——现在想来,那道扫过来的目光根本不是偶然。
窗外麻雀扑棱着撞在玻璃上,她惊得手机砸在床沿,慌乱中把手机塞进枕头底下。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同住的实习生探进头:“小满,我去食堂买包子,你……”话没说完就顿住了,唐小满缩成一团的背影在晨光里发颤,像片被风卷进角落的枯叶。
上午九点,青阳区政府会议室的投影仪还亮着,“南湖二期招商计划”的标题在白板上投下淡蓝阴影。
林昭的钢笔尖悬在会议记录上,笔尖的墨珠迟迟没落下——财政局的电话刚挂断,对方语气客气得过分:“配套资金暂缓拨付,需等‘联合委员会’审批。”
“叩叩。”门被推开条缝,沈清欢的发梢沾着晨露,手里攥着张便签纸。
她快步走到林昭身边,压低声音:“审计组刚去了南湖管委会,张科长、王主任、李副局……”尾音发颤,“都被带走了。”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
林昭垂眸翻着桌上的《招商项目进度表》,指腹划过“资金到位率87%”那行字,字迹被他按出浅浅的凹痕——所有打压都卡在项目最吃紧的节骨眼,暂缓资金、审计突袭、干部评议,每一步都踩着政策红线,偏偏找不出半分违规。
“柳副区长在干部评议会上说,‘某些干部提拔太快,根基不稳’。”沈清欢补了句,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衬衫下摆。
林昭抬头看她,小姑娘眼尾泛红,显然是跑着来的,发绳松了半缕,在锁骨处晃荡。
他突然想起上周她整理政策汇编时,为了找一条98年的旧条例,在档案馆蹲了三个钟头。
“继续。”林昭合上文件,声音平稳得像无风的湖面,“招商说明会改到下午三点,让经发局准备两套方案:一套按原计划,一套按资金延迟三个月的情况。”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紧绷的脸,“告诉大家,该做的事照做,天塌不下来。”
中午十二点零五分,地下车库的荧光灯忽明忽暗。
周砚铭缩着脖子钻进陈砚舟的黑色奥迪,后车座的真皮沙发还带着正午的热气。
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个牛皮纸袋:“陈市长,匿名信。”
陈砚舟没接,指尖敲着车窗,望着远处青阳区政府的大楼:“内容?”
“退税审批流程、外资承诺兑现率,还有……”周砚铭喉结动了动,“林正安2004年的旧案。”
陈砚舟终于转过脸,眼角的皱纹里浮起冷笑:“群众反映?协进会的笔杆子写的吧?”他接过纸袋翻了两页,突然顿住——半张照片从纸袋里滑出来,林昭蹲在父亲墓前的侧影,背后是棵老松树,镜头藏在树杈间。
“墓园监控?”周砚铭凑过去看。
“蠢货。”陈砚舟把照片塞回纸袋,“监控能拍到树后?”他摇下车窗,风卷着汽车尾气灌进来,“流程做漂亮点,压力自然往下传。”
下午四点二十七分,林昭办公室的百叶窗拉着,系统的全息投影在桌面投出淡金色的光。
“陈砚舟下一步行动推演结果:①专项审计……④重启林正安旧案调查。”阮棠的声音带着机械音特有的清晰,“第四项概率47%。”
林昭的手指在“④”上悬了悬,指节微微发颤。
父亲墓前那行新浮现的字迹突然在眼前闪过:“光不诛暗,暗自噬光。”他摸出西装内袋的老笔记本,封皮的党徽磨得发亮,像块烧红的铁。
“影踪协议需要十年信誉值。”阮棠补充,“当前信誉值剩余十二年零三个月。”
手机在此时震动,沈清欢发来张照片:市委组织部的档案柜前,一只戴橡胶手套的手正复印文件,标题栏“林振国(已故)2004年违纪初核材料”几个字刺得人眼睛疼。
林昭捏着手机的指节泛白,突然笑了声——原来他们连名字都记错了,父亲叫林正安,不是林振国。
“启动。”他说,声音轻得像叹息,“十年就十年。”
傍晚六点五十分,林昭站在办公室窗前,雨丝顺着玻璃往下淌,把城市的灯火揉成模糊的色块。
邮箱提示音响起,那封匿名邮件又弹了出来,17秒的视频自动播放——画面里,1998年的桑塔纳停在老区委大院,两个穿制服的人架着个清瘦男人往下拖,男人挣扎时转过脸,正是年轻时的林正安。
副驾驶座上,戴墨镜的男人低头整理文件,车牌尾号“京A·88”在雨幕里格外清晰。
系统的全息投影突然在雨中展开:“高优先级目标匹配成功——卫东,原中央某办地方联络组成员,当前定位:皖南高速泾县服务区。”
“阮棠。”林昭伸手接住窗沿滴下的雨珠,凉意顺着指尖爬进血管,“如果破茧要烧尽所有影子……”
“我一直,都在光里。”阮棠的虚拟影像站在雨幕中,淡蓝旗袍的金纹流转如活物,“您父亲最后一页的字迹,是系统用他的笔迹写的。他说,要等一个愿意为真相烧尽影子的人。”
雨越下越大,打在窗玻璃上噼啪作响。
林昭望着远处市委大院的方向,那里有栋老楼的窗户还亮着灯——档案室。
清晨六点零三分,市政府档案复印室的电子锁“滴”地一声打开。
老秦像往常一样刷卡进门,晨雾透过换气窗漫进来,模糊了墙上“绝密档案,禁止拍摄”的警示牌。
他按下复印机的开关,机器嗡鸣着启动,显示屏的绿光里,一张“林正安2004年违纪初核材料”的复印件正缓缓吐出。
唐小满蜷在蓝白条纹床单里,手机屏幕的冷光刺得她眼眶发酸。
短信上“林处的老笔记本,最后一页有秘密”的字迹像根细针,扎得她后颈发紧。
“叮——”新的提示音炸响,她手忙脚乱点开,人事处的通知红底白字:“因实习期间擅自拍摄公务活动,违反保密条例,终止实习资格。”血液“嗡”地冲上头顶,她猛地掀开被子翻找相册,昨天躲在走廊尽头拍的那张密会照片只剩一片空白,系统提示跳出来:“该内容因涉密已被清除。”
指节抠着手机壳边缘,塑料壳裂开细小的纹路。
那天在市政府二楼转角,穿灰夹克的男人回头时,眼尾那颗黑痣让她想起老家吃小鸡的黑猫——现在想来,那道扫过来的目光根本不是偶然。
窗外麻雀扑棱着撞在玻璃上,她惊得手机砸在床沿,慌乱中把手机塞进枕头底下。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同住的实习生探进头:“小满,我去食堂买包子,你……”话没说完就顿住了,唐小满缩成一团的背影在晨光里发颤,像片被风卷进角落的枯叶。
上午九点,青阳区政府会议室的投影仪还亮着,“南湖二期招商计划”的标题在白板上投下淡蓝阴影。
林昭的钢笔尖悬在会议记录上,笔尖的墨珠迟迟没落下——财政局的电话刚挂断,对方语气客气得过分:“配套资金暂缓拨付,需等‘联合委员会’审批。”
“叩叩。”门被推开条缝,沈清欢的发梢沾着晨露,手里攥着张便签纸。
她快步走到林昭身边,压低声音:“审计组刚去了南湖管委会,张科长、王主任、李副局……”尾音发颤,“都被带走了。”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
林昭垂眸翻着桌上的《招商项目进度表》,指腹划过“资金到位率87%”那行字,字迹被他按出浅浅的凹痕——所有打压都卡在项目最吃紧的节骨眼,暂缓资金、审计突袭、干部评议,每一步都踩着政策红线,偏偏找不出半分违规。
“柳副区长在干部评议会上说,‘某些干部提拔太快,根基不稳’。”沈清欢补了句,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衬衫下摆。
林昭抬头看她,小姑娘眼尾泛红,显然是跑着来的,发绳松了半缕,在锁骨处晃荡。
他突然想起上周她整理政策汇编时,为了找一条98年的旧条例,在档案馆蹲了三个钟头。
“继续。”林昭合上文件,声音平稳得像无风的湖面,“招商说明会改到下午三点,让经发局准备两套方案:一套按原计划,一套按资金延迟三个月的情况。”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紧绷的脸,“告诉大家,该做的事照做,天塌不下来。”
中午十二点零五分,地下车库的荧光灯忽明忽暗。
周砚铭缩着脖子钻进陈砚舟的黑色奥迪,后车座的真皮沙发还带着正午的热气。
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个牛皮纸袋:“陈市长,匿名信。”
陈砚舟没接,指尖敲着车窗,望着远处青阳区政府的大楼:“内容?”
“退税审批流程、外资承诺兑现率,还有……”周砚铭喉结动了动,“林正安2004年的旧案。”
陈砚舟终于转过脸,眼角的皱纹里浮起冷笑:“群众反映?协进会的笔杆子写的吧?”他接过纸袋翻了两页,突然顿住——半张照片从纸袋里滑出来,林昭蹲在父亲墓前的侧影,背后是棵老松树,镜头藏在树杈间。
“墓园监控?”周砚铭凑过去看。
“蠢货。”陈砚舟把照片塞回纸袋,“监控能拍到树后?”他摇下车窗,风卷着汽车尾气灌进来,“流程做漂亮点,压力自然往下传。”
下午四点二十七分,林昭办公室的百叶窗拉着,系统的全息投影在桌面投出淡金色的光。
“陈砚舟下一步行动推演结果:①专项审计……④重启林正安旧案调查。”阮棠的声音带着机械音特有的清晰,“第四项概率47%。”
林昭的手指在“④”上悬了悬,指节微微发颤。
父亲墓前那行新浮现的字迹突然在眼前闪过:“光不诛暗,暗自噬光。”他摸出西装内袋的老笔记本,封皮的党徽磨得发亮,像块烧红的铁。
“影踪协议需要十年信誉值。”阮棠补充,“当前信誉值剩余十二年零三个月。”
手机在此时震动,沈清欢发来张照片:市委组织部的档案柜前,一只戴橡胶手套的手正复印文件,标题栏“林振国(已故)2004年违纪初核材料”几个字刺得人眼睛疼。
林昭捏着手机的指节泛白,突然笑了声——原来他们连名字都记错了,父亲叫林正安,不是林振国。
“启动。”他说,声音轻得像叹息,“十年就十年。”
傍晚六点五十分,林昭站在办公室窗前,雨丝顺着玻璃往下淌,把城市的灯火揉成模糊的色块。
邮箱提示音响起,那封匿名邮件又弹了出来,17秒的视频自动播放——画面里,1998年的桑塔纳停在老区委大院,两个穿制服的人架着个清瘦男人往下拖,男人挣扎时转过脸,正是年轻时的林正安。
副驾驶座上,戴墨镜的男人低头整理文件,车牌尾号“京A·88”在雨幕里格外清晰。
系统的全息投影突然在雨中展开:“高优先级目标匹配成功——卫东,原中央某办地方联络组成员,当前定位:皖南高速泾县服务区。”
“阮棠。”林昭伸手接住窗沿滴下的雨珠,凉意顺着指尖爬进血管,“如果破茧要烧尽所有影子……”
“我一直,都在光里。”阮棠的虚拟影像站在雨幕中,淡蓝旗袍的金纹流转如活物,“您父亲最后一页的字迹,是系统用他的笔迹写的。他说,要等一个愿意为真相烧尽影子的人。”
雨越下越大,打在窗玻璃上噼啪作响。
林昭望着远处市委大院的方向,那里有栋老楼的窗户还亮着灯——档案室。
清晨六点零三分,市政府档案复印室的电子锁“滴”地一声打开。
老秦像往常一样刷卡进门,晨雾透过换气窗漫进来,模糊了墙上“绝密档案,禁止拍摄”的警示牌。
他按下复印机的开关,机器嗡鸣着启动,显示屏的绿光里,一张“林正安2004年违纪初核材料”的复印件正缓缓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