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谁在给改革踩刹车?-《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

  清晨七点十二分,云州地铁二号线青园站C口。

  顾轻语把微型摄像机藏进帆布包夹层,头顶的碎发被穿堂风掀起,露出耳后贴着的蓝牙耳机——那是和林昭团队约定的信号接收器。

  她低头看了眼腕表,秒针刚划过“12”,便混进涌出闸机的上班族人群。

  帆布包内侧的一摞小册子开始发烫。

  封面上《谁在冻结我们的绿色未来?

  》几个黑体字被她用荧光笔描过边,在晨光里泛着刺目的亮。

  第一页是明远集团光伏板生产线的照片,第二页紧接一组对比图:戴着呼吸面罩的孩子在检测肺功能,数据栏写着“使用传统燃煤的青阳区儿童哮喘发病率比新能源试点区高37%”。

  “阿姨,您家孩子上小学吧?”她截住一位提着菜篮的中年妇女,指尖快速翻到对比图页,“这是区里做的健康调研,您看看......”妇女刚接过小册子,斜刺里冲出个穿保安制服的男人,警棍敲在金属护栏上发出脆响:“小同志,地铁站内禁止散发传单!”

  顾轻语后退半步撞进身后人怀里,手腕却悄悄把最后两本小册子塞进妇女菜篮。

  她仰起脸,眼睛睁得圆圆的,像只被吓着的小鹿:“叔叔误会了,这是外商服务中心发的投资指南,我帮同事代发......”说着举起工牌晃了晃,工牌上“云州市商务局外商服务专员”的烫金字在保安眼前闪过。

  保安眯眼盯了三秒,见她帆布包上还别着“优化营商环境”的徽章,哼了声转身巡逻去了。

  七点四十六分,林昭办公室的电脑突然发出蜂鸣。

  他正对着系统面板调整“舆情推演”参数,屏幕右下角的热搜榜像被点燃的导火索——#云州新能源被卡脖子#从第57位直线飙升至第3,阅读量3分钟破千万。

  阮棠的虚拟身影从屏幕里浮出来,淡蓝旗袍上的金丝牡丹随着数据流微微颤动:“顾记者的传播效率比预测高23%,省级媒体官微已经开始转发对比图。”

  林昭指尖抵着下巴,盯着不断刷新的评论区。

  有家长留言“我家孩子去年哮喘住院三次”,有股民晒出明远股票连续跌停的K线图,甚至有外地环保组织官微@了生态环境部。

  他点开系统新弹出的“风险预警”模块,红色标注的“唐砚铭反制概率91%”在屏幕上跳动。

  “阮棠,把近三个月新能源企业的缴税记录、员工社保缴纳明细调出来。”他抓起桌上的马克笔在白板上画圈,“沈清欢说区长今天有省调研组的座谈......”话音未落,手机在桌面震动,备注“清欢”的通话框跳出来。

  “林处,”沈清欢的声音比平时快了半拍,背景音里有文件翻动声,“原本定在下午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提前到十点,唐副局长要发言。”她顿了顿,“我刚在区长办公室看到省银监局的内部函,标题是《关于防范新能源产业过度融资风险的提示》。”

  林昭在白板上重重画了个叉,指节敲了敲桌面:“把青阳区近三年新能源产业创造的就业数、税收占比做成白皮书,十分钟后送到小礼堂。”他望着窗外越聚越厚的云层,嘴角勾起半分笑意,“唐局长要讲风险,我们就讲讲贡献。”

  十点零八分,市政府小礼堂的空调开得很足。

  唐砚铭穿着藏青西装坐在主桌,银监局的胸牌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他翻看着面前的会议材料,指尖在“新能源”三个字上停顿两秒,抬头时目光扫过台下,最后落在林昭身上:“部分企业过度依赖政策红利与境外资本,这种‘等靠要’的心态......”

  “唐局长。”沈清欢的声音像片落在瓷盘上的雪,她捧着份烫金封面的白皮书穿过过道,发尾别着的珍珠发夹随着步伐轻颤。

  走到主桌前,她微微欠身,指尖沾了点水抚平白皮书边角的褶皱:“这是青阳区最新统计的《新能源产业就业与税收贡献白皮书》,区长让我转交给调研组。”

  主持人接过白皮书翻了两页,眼镜片后的眼睛亮起来:“林处长长期分管经济口,不如请你补充几句?”

  林昭起身时,座椅在地面划出轻微的声响。

  他望着唐砚铭,目光像把淬了冰的刀:“唐局长说‘道德风险’,那我想问——是谁在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他举起手机,调出明远集团的银行流水截图投影到幕布上,“环保复核原本30个工作日,明远的项目卡了78天;是谁把融资担保变成打压工具?”他点开另一段视频,画面里某银行信贷经理对企业主说“银监局打了招呼,这单不能放”;“又是谁,在外资愿意投的时候,却说‘再等等’?”

  小礼堂里落针可闻。

  唐砚铭的喉结动了动,指节捏得泛白,却在调研组组长递来询问目光时,扯出个僵硬的笑:“林处长......研究得很透彻。”

  中午十二点三十五分,天楚律所VIP室飘着现磨蓝山的香气。

  苏绾斜倚在真皮沙发上,红色高跟鞋搭在茶几边缘,正转着一支镶钻钢笔。

  见林昭推门进来,她晃了晃手里的文件:“《反行政干预融资的法律救济路径》,我让助理把国务院督查组的投诉流程标红了。”

  “不能让企业联署。”林昭接过文件翻到最后一页,联署栏的空白格外刺眼,“唐砚铭背后是传统能源集团,他们敢动企业,就敢动企业家。”

  苏绾挑了挑眉,钢笔“啪”地敲在文件上:“难不成你要自己签?林处长的政治生命很金贵的。”

  林昭望向窗外,玻璃上倒映着他微抿的嘴角:“让外资签。”他掏出手机拨通周知远的号码,“周先生,如果贵基金投资的云州新能源项目因非商业原因停滞,会考虑向证监会和商务部反映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接着传来新加坡腔的普通话:“林处长应该知道,我们基金的有限合伙人里有欧盟气候委员会。”背景音里响起文件翻动声,“如果这是对市场规则的破坏......”他轻笑一声,“我们有责任让更多人知道。”

  下午四点四十一分,省政府信访大厅的大理石地面泛着冷光。

  周知远穿着深灰西装,袖扣上的蓝宝石在射灯下闪了闪。

  他用英文念完《关于云州市新能源项目融资受阻的正式函》,将文件递给翻译,目光扫过接待窗口后,对着隐藏镜头眨了眨眼——那是顾轻语的微型摄像机。

  同一时间,顾轻语的微博弹出新视频。

  画面里周知远坐在明远工厂的光伏板下,身后是停机的生产线:“我在全球投过27个新能源项目,从没有哪个地方,环保检查能让银行连夜抽贷......”视频播放量在15分钟内突破百万,热评第一是:“原来卡脖子的不是技术,是某些人的私心。”

  省委书记办公室的落地灯亮着。

  秘书把《涉外营商环境风险预警》简报放在案头,封皮上“南湖绿色增长基金”的字样格外醒目。

  书记推了推眼镜,指尖敲了敲“外资正式函”那页:“让银监局和青阳区三天内报情况说明。”

  晚上九点五十六分,林昭办公室的台灯将影子拉得很长。

  系统提示音轻响,“政治信用点 - 1”的字样刚闪过,屏幕上便跳出唐砚铭内部会议的录音文字稿:“必须让林昭知道,改革不是儿戏......”

  林昭冷笑一声,抓起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当刹车踩得太狠,车会翻。”

  “他们开始怕了。”阮棠的声音像春夜的风,“您让舆论、外资、数据都成了武器,而他们......”她望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传统能源集团利益关联图”,“只能护着旧蛋糕。”

  窗外的雨越下越急,打在玻璃上发出噼啪的响。

  林昭合上笔记本时,瞥见系统面板上“次日6:00 青阳区政府数据中心”的任务提示在闪烁,蓝色的光像颗未拆的信号弹。

  他站起身,把笔记本锁进抽屉最底层——那里躺着父亲遗留的老笔记本,封皮上的折痕里,还夹着张泛黄的纸条:“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雨幕中,市政府大楼顶层的灯依旧亮着,像黑夜里的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