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谁在写剧本?-《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

  六点十七分的晨光裹着晨雾漫进老城区。

  林昭把车停在巷口,皮靴踩过满地碎砖,抬头望了眼三楼那扇半开的窗户——防盗网上挂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是柳砚清母亲常穿的。

  昨夜柳砚清在电话里声音发颤:"林主任,我妈说楼下有车转了三圈,车牌用泥抹得严严实实。"他没让她报警,只说:"我去看看。"

  楼道口的声控灯坏了,他扶着掉漆的栏杆往上走,忽然被脚边一点猩红绊住视线。

  蹲下身,指腹碾过那枚扁塌的烟头——过滤嘴印着暗金"云山特供"四个字,和上个月在韩砚铭办公室垃圾桶里见到的一模一样。

  他摸出手机拍了三张,镜头扫过墙根时,又瞥见半张泛黄的纸条从信箱缝隙里露出来。

  "闭嘴,否则你妈治不起病。"墨迹晕开的"病"字像团烂泥,林昭捏着纸条的手指关节发白。

  风从楼道穿堂而过,他听见三楼窗户"吱呀"一声被推开,柳母探出头:"小林啊?

  快上来喝碗粥,我熬了南瓜的。"他仰头笑:"阿姨,我等会来。"转身时把纸条塞进内袋,指腹轻轻抚过袋口——他们开始怕了,怕柳砚清那张嘴,怕她把协进会那些见不得光的账翻出来。

  上午十点二十三分,市一医院档案室的空调嗡嗡响。

  林昭把"青阳区医保合规调研组"的工作证往桌上一放,指尖敲了敲登记本:"麻烦调柳淑芬近半年的住院记录。"管理员推了推眼镜:"调研?

  上个月才来了批审计的。"他垂眼翻着病例,语气随意:"上面要求交叉核查,您看这缴费单......"话音顿住——住院清单最后一页,"手术费元"的备注栏里,赫然写着"云州城市发展研究会代付"。

  手机在掌心震动,他走到楼梯间接通:"唐科长,帮我查这个研究会的注册资金来源。"电话那头键盘声噼啪:"林主任,这会子可......半小时。"他挂断,盯着窗台上的积灰。

  二十分钟后手机再次震动,唐知远的喘气声漏进来:"查到了!

  注册金是协进会下属的'云州民生发展基金'拨的,但基金公示里没这笔支出。"林昭望着走廊尽头的电子屏,上面滚动着"医者仁心"四个红字,忽然笑出声:"用公家钱堵嘴,韩副局长倒是算得精。"

  中午十二点,《云州时报》编辑部的日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

  顾轻语把U盘拍在主编桌上,屏幕亮起的瞬间,监控截图里穿格子衬衫的男人正和护士长交头接耳——时间显示是柳母手术缴费当天。"这是协进会后勤主管王强。"她的指尖戳在男人后颈的痣上,"那天他刚从韩砚铭办公室出来。"主编推了推老花镜:"证据链不全,万一......但公众有权知道!"顾轻语攥紧胸前的记者证,银链在锁骨处勒出红痕,"有人用制度当刀,割的是病人的命!"

  打印机"唰唰"吐出样报时,她盯着标题栏加粗的《谁在替病人"买单"?

  》,忽然想起上周在柳母病床前,老人拉着她的手说:"小林这孩子,眼睛里有团火。"此刻那团火正从报纸里烧出来,她抓起样报冲进电梯,发梢扫过"新闻为民"的铜字——这次,他们烧的是遮羞布。

  下午五点十一分,审计局临时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太足。

  白知行捧着牛皮纸袋的手沁出薄汗,推开门时正撞上巡视组组长摔茶杯的声响:"简直无法无天!"他赶紧把汇总表摊开,六行加粗的资金流向像六把刀——"智库合作费80万专家津贴120万"......收款方全是韩砚铭大学同窗、表舅、初恋女友开的空壳公司。

  "这不是补贴,是系统性洗钱!"组长拍案的手震得茶杯跳起来,"立即冻结协进会账户,传唤韩砚铭!"白知行望着墙上"财政纪律十严禁"的标语,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档案局,林昭蹲在旧纸堆里翻伪造签到表时说的话:"他们以为合规是防弹衣,其实是捆仙索。"此刻那根索子正越收越紧,他摸出手机拍了张汇总表,发给那个备注"竹影"的联系人。

  夜九点四十四分,发改委天台的风卷着秋凉。

  林昭靠在护栏上,白知行发来的照片还亮在手机屏上——韩砚铭坐在问询室里,西装皱得像团抹布,钢笔在笔录上抖出一串墨点。

  他抬头望向财政局大楼,二十层的灯光正一层层熄灭,像有人在掐灭蜡烛。

  裤袋里的老笔记本硌着大腿,那是父亲退休时从办公室抱回来的,封皮磨得发亮。

  他翻到空白页,钢笔尖悬了悬,落下一行字:"制度会睡,但不会死。"

  "滴——"

  视网膜上的系统界面突然闪烁,残影文字像被风吹散的烟:"协进会之上,另有......"信号"滋啦"一声中断,只剩雪花点在眼前炸开。

  林昭捏紧笔记本,望着远处逐渐熄灭的灯火,忽然听见手机震动——是条未读消息,发件人显示"老周头",内容只有四个字:"翠湖小区。"

  他低头看表,指针指向十点零三分。

  风掀起他的西装下摆,露出内袋里那张恐吓纸条,"病"字的墨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楼下传来保安的吆喝声:"谁在天台?

  该锁门了!"林昭把笔记本收进怀里,转身时瞥见东边天际线——那里有片云正慢慢聚拢,像块压着雷的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