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孙父空军的传说-《四合院:六十年代的那些人和事》

  和喝多的何雨柱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会也就才下午的时间,工人们也差不多这个时候下班。

  到了四合院门口,阎埠贵准时的在门边坐着,看着四合院进出的人们。

  盘算着从大家的手里算计点什么,对于他来说,不管是一根葱,还是一瓣蒜,只要能够算计得到,那都是高兴的。

  也没有觉得奇怪,学校放学的时间本来就要早于下班的工人,加上阎埠贵是小学老师,那学生放学的时间就更早了。

  加上他阎埠贵历来都习惯早退,去钓鱼,或者在四合院门口等着买菜回来的人,从他们手中算计着一点点东西。

  要是四合院里的大家伙烦不烦他,那自然是不必多说的,但都碍于他是院里三大爷,不好太过得罪。

  不管是什么时候,底层的普通人,都只是想要小心翼翼的活着,他们不去得罪人,也不敢得罪人。

  阎埠贵这个三大爷,虽然只是街道安排调解邻里纠纷的管事大爷,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特别是这个时候才刚刚建国没多久。

  大家都是从旧时代过来的人,以前哪怕只是一些小小的官,他们都是得罪不起。

  小心翼翼的活着,已经是他们的常态,即便是遭遇阎埠贵这个不是什么官的三大爷“剥削”,他们也都认了。

  “哟,建国,你和柱子这是去哪儿?柱子怎么喝了这么多?”

  老远的阎埠贵就看见了孙建国和何雨柱的身影,不过却是没有动弹。

  一直等到孙建国和何雨柱走近,他这才是站起身来说道。

  “这不是柱子的徒弟马华结婚吗,我和柱子这是去吃席来。”

  “三大爷,你今儿个挺早的呀,没去钓鱼吗?”

  基本的礼貌这一块,孙建国还是要做好的,不管心里觉得阎埠贵如何,但是脸上和行动上却是不会表现出来。

  在院子里,认识了这么多年,阎埠贵再怎么说也是属于长辈,是和他父母一辈的人。

  不管他在怎么过分,只要不是老死不相往来,平时的时候给个笑脸就好。

  又不能搬出去,还要在同一个院子里生活好几十年呢,人情世故这一块,孙建国拿捏得死死的。

  “吃席呐……”

  “今儿个已经去过了,这不,钓了两条鱼,在回来的时候就和别人换了些东西。”

  听说两人是去吃席,阎埠贵咂了咂嘴,吃席再怎么说也能够有油水,他可太喜欢吃席。

  可惜和马华也就是他来到四合院找他师傅时,才见过两次面,不然凭借他这张老脸,给个一毛钱的礼金,他阎埠贵怎么也要去吃上一顿。

  马华可是何雨柱的徒弟,而何雨柱的职业是什么?那可是八大员之一的厨师。

  马华的婚宴,那自然不必多说,作为不缺吃的厨子,婚宴再怎么说,那也是油水十足。

  至于说他钓到的两条鱼,自然是卖给了他熟悉的人,阎埠贵钓到的大鱼,可不会拿回家,都是找一些老顾客,直接和他们换粮票或者钱。

  阎家吃鱼,那一般情况下,都是小鱼,人家不要的鱼,阎埠贵才会拿回家,让三大妈做个鱼汤。

  “那还是不错的,我爸经常去钓鱼,可一直都没见他拿条鱼回家,三大爷钓鱼还是有一手的嘛。”

  “呵呵,那是,你三大爷我钓鱼你可以打听打听,那是从来都没有空手而归过。”

  阎埠贵有些骄傲的说着,心里想的却是,老孙钓鱼的水平可真不行,看来他这一大爷也有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比如说这钓鱼就是他不擅长的领域,这一点上,他阎埠贵可以嘲笑老孙。

  阎埠贵的歪歪孙建国可不知道,他也没有说假话,孙父一直都没有拿过鱼回家。

  按照他的说法,鱼是钓上来了的,只不过看人家困难,所以就给了那些看热闹的小孩。

  这话说出来不只是孙建国不相信,孙母同样的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要说孙父看不得那些困难的孩子他相信,从自己口袋里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接济一下他们他也相信。

  但是要说孙父把钓上来的鱼给那些人分了,他们一家人都相信,这是对孙父人品的信任。

  不过要说孙父钓鱼技术,家里人都不怎么信任,究其原因便是孙父从来没有拿过大鱼回家。

  “三大爷的技术我还是相信的,这么多年钓鱼,每次都有收获,对于你的钓鱼技术,院里人都是佩服的。”

  只是孙建国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院里人对他抠门算计的性格那也是极为嫌弃的。

  “好了,三大爷,不和你说了,我还得送柱子回家,这小子,被他徒弟的父母不知灌了多少酒。”

  没在与阎埠贵多聊,从他身边走过,何雨柱早就已经醉的不省人事。

  还好这个年代的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即使是喝醉了,第二天早上起床也不会头疼。

  走到中院,孙建国一进入院子,就看见了秦淮如撅着一个大腚在那里洗着什么。

  没多看,秦淮如不是他的菜,他也不喜欢寡妇,他家的徐雪软软呼呼,还会各种蜀道三。

  贾张氏坐在家门口,瞪着一双三角眼,眼睛到处乱飘,不过大部分的目光都是放在秦淮如的身上。

  嘴里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不过无外乎就是说秦淮如的坏话,要不就是在碎碎念院里某家或是某人。

  易中海家里大门大开,人却是不知道去哪儿了。至于他的新徒弟,家里却是没有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跟着易中海去哪儿去了。

  “建国,你们这是?”

  抬起头,甩了甩手上的水珠,秦淮如一眼就看见进门的孙建国托着何雨柱进来。

  “贾家嫂子,这不和柱子去他徒弟家吗,柱子喝醉了,我给送回来。”

  喜欢四合院:六十年代的那些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