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娄家的底细-《四合院:六十年代的那些人和事》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娄家虽然没有与他们同流合污,可当初建国之前,我们站队却是有些晚了……”

  娄家当初并不是红色资本家,支持的也不是如今的人,只不过在中后期才看明白了局势,从而改换门庭。

  这在上面的领导眼中,其实娄家与新国家的羁绊并不深,只是因为娄家的态度好,加上会做人,这才没有被清算,还得到了一个红色资本家的头衔。

  如果娄家是在抗战时期就加入,他们也就不用那么着急害怕了。

  听到娄半城这么说,孙建国这才明白,为什么原着之中,就李怀德这个轧钢厂的革委会主任就能够去抄娄家的家。

  娄家的家产极为丰富,这是毋庸置疑的,娄家站队的时间短。

  恐怕是因为娄家认识的领导出了变故,娄家在上层领导那里没有人说话,这才是导致娄家直接出事的原因。

  “原来如此。”

  明白了娄家被清算的原因,孙建国这会确是有了很大的把握,凭借他的这个办法,娄家说不定能够走到上层的眼中。

  “所以,娄家看着风光,可如今却是不知什么事情灾难就降临在头上了……”

  说起来,娄家不是没有其他人看出来如今娄家的情况,也努力过,可在这个大环境之下,却是一点作用也没有。

  也不是没有娄家的人,想着偷渡去港岛,一个两个五个都可以,但是娄家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着几十上百人。

  这还只是娄家五服之内,更别说还有着同一个祖宗流传下来的娄姓。

  只是娄家也有贫有富,这些年战死的也不少,娄半城这一支属于是发展最好的。

  “如果,建国你有什么好办法,请不吝赐教,娄家感激不尽,有什么要求,我们也会尽力满足。”

  真诚无比,说的就是此时的娄半城,孙建国既然一直都没说,那么就由他来打破这个僵局。

  虽然他先开口,已经落了下风,孙建国提出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但这要是没能逃过这一劫,娄家还不知道怎么样。

  “既如此,那伯父,咱们就先小人后君子。”

  娄半城想要直球,孙建国也就不再弯弯绕绕,他同样的是不想太过扯皮。

  “我需要的是,帮助娄家脱离危险以后,娄家在港岛所有生意,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生意,所盈利的百分之四十,时间为二十年。”

  孙建国一点都没有客气,娄家在港岛如今的生意可能规模不大。

  毕竟当初只是一步闲棋,加上是给几个儿子与姨太未来的保障。

  能不能赚钱,娄半城其实并不关心,但是这会不一样了,在娄半城的设想中,这次即便是能够出去,那也带不了多少财产出去。

  以后他们娄家都需要靠着港岛的那些东西重新起家,如今孙建国狮子大开口,这让娄半城的脸色有点黑。

  想过他会让娄家大出血,可没想过孙建国会这么狠,二十年娄家在港岛所有生意百分之四十的利润。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过在想到如今家里的困境,娄半城还是咬咬牙,答应了下来。

  至于说等到孙建国说出方法反悔?这个娄半城也不是没有想过,可在娄晓娥口中知道,在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孙建国有本事能够弄到粮食,娄半城就得考虑考虑,那会粮食全国各地都不够,孙建国的粮食从哪来?

  不管他从哪来,既然国家没有追究,那么他的粮食就是没有问题的,从他手中拿出一斤粮食,可能就能够多活上几个人。

  要是国内像孙建国这样的人多一些,那国家也是愿意看到的。

  不知道孙建国的背景,不知道他的实力,娄半城又不是傻子。

  要是不愿意,那就不答应他的要求就是,何必多一个敌人呢!

  而且,在娄半城看来,能够用钱解决的事情,那都是轻松的。

  “我答应,不过到时候我这么给你?”

  娄半城不知道未来的走势,所以他不知道孙建国到时候该从什么渠道拿到这笔钱。

  “到时候伯父就知道了,并且我会每隔一段时间给伯父一些点子,相信伯父到了港岛,就知道我那些点子的价值。”

  布局开始,从娄半城答应,孙建国的心里才是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要是娄半城不答应,他也只能是等到改革开放,然后积累资金,从而在那头巨人陨落的时候,捞点好处起家。

  不过如今这一切都在娄半城答应以后,就不需要那么麻烦。

  他其实并不相信娄半城,但是他相信娄晓娥,从原着中娄晓娥带着何晓回到四合院。

  再到傻柱和秦淮如开办养老院,要说娄晓娥不知道这其中的猫腻,可能吗?

  从港岛那时候那么乱成为一个富豪,娄晓娥见过的阴谋诡计可比四合院复杂得多。

  能够从港岛杀出来,占据一席之地,娄晓娥可不再是前期那朵小白花。

  喜欢四合院:六十年代的那些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