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煤炭的处理-《史前部落生存记》

  煤矿场这里,跟铁矿场那边还不一样,毕竟都是部落自己族人,而且每三个月,都会换一批族人采集煤矿,故而煤矿开采的热情一直很高涨,不像铁矿场那边,需要各种各样的激励。

  煤矿场虽然只有100多人,但开采的煤矿却不比铁矿坊那边少,除了能够满足冶炼坊的需求,部落里面陶器烧制、食盐熬煮、取暖、烧水等工作,都需要煤炭的支持。

  所以煤矿场这边,熊洪选择让山岩这个老朋友,来担任这里的负责人,为部落提供稳定可靠的煤矿。

  “现在虽然天气比较冷,但是有了这些草棚,温度也不算低,采矿也更加方便一些,而且有了这些木料和铁架子的帮忙,我们可以往下挖的更深,不用像以前那样,刚刚挖开一个地方,就要换个地点。”

  熊洪表示了解,这个时代,即便是熊部落,开采铁矿石以及其他的矿石,首选就是露天的矿场,因为没有那么多土石覆盖,故而开采起来的难度也最为简单。

  “夏秋季节,我们每天能有一大半的族人去挖,一天差不多能挖150斤左右,每个月能出产煤矿20多万斤,就算是现在,一天也差不多能挖个三四千斤。”

  听起来很多,但对于部落的需求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

  首先就是冶炼坊的用煤,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目前冶炼一斤铁出来,需要燃烧两三斤左右的煤炭和石灰,这还是经过明观院改进后的耗费比例,要是按照最开始的冶炼技术,一层铁矿石一层煤炭烧出块炼铁出来,这个比例还要高。

  而冶炼坊现在有了高炉和坩埚,又有预热炉和热鼓风机,可以将热量给充分利用,现在同样是冶炼一斤铁矿石,差不多只要两斤以内的煤炭,就可以冶炼出来。

  部落用煤第二个比较多的地方,就是其他工坊,尤其是陶器、砖瓦坊和煮盐坊,这几个地方,对煤炭的需求极大,甚至从整体上,超过了冶炼坊的用煤需求。

  一窑陶器,虽然用木柴或者木炭就可以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可是即便是准备木柴或者木炭,时间很长,花费也大,所产生的热值也没有煤炭高。

  故而在部落内部,这些需要用到燃料的地方,基本上都改成了使用煤炭。

  还有就是部落日常生活所需的燃料。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被放在首位,是有原因的。

  做饭需要燃料,烧水需要燃料,取暖也需要燃料,而在熊部落,烧木柴和木炭已经很少见了,基本上都是烧煤。故而,生活上对煤炭的需求,也非常旺盛。

  这部分生活上所需的燃料,虽然看起来用的地方不多,但实际上,也是消耗煤炭的主要因素。

  好在部落在农业生产、工坊生产等工作中,能够得到一些植物的秸秆或者边角料,用这些来替代部分生活燃料,还是节省下来一些煤炭的。

  还有就是土尘、牙黑等人制作的蜂窝煤,因为掺了一定比例的黄土,也能节省部分煤炭。这才让煤炭的“危机”得到有效的控制。

  事实上,从煤矿场采集的煤炭,是能够满足部落需求的,就是运送起来颇为费劲,这也是熊部落准备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从山上将这些煤矿给挖出来后,沿着木质轨道,就可以直接运送下来,不需要有更多的族人去负责运送,所以开采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山岩指着不远处的轨道起点,兴奋地跟熊洪说道,“要不是有这个轨道车,我们光是将这些煤炭给运到山下营地,都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

  轨道车,今年大量运用在矿场上,帮助部落减轻了很多运送的压力,也让矿石更快地运送到冶炼坊。铁矿场和煤炭场这两个地方,从采矿的地方到营地,都有铺设有木质轨道,运送起来难度不大。

  但是从这两处营地到冶炼坊,或者说从营地到部落围墙,只能依靠原来的运送办法,就是用牛车或者驴车,把这些矿石给送过去。

  这也是铁矿场和煤矿场分明产量不少,但部落还是觉得有些紧张的原因,关键就在于运输量的滞后。

  “族长,你看我们开采下来的煤炭,现在全部堆积在这里,”山岩指着营地外侧的一处空地,有一处在积雪覆盖下隆起的“雪堆”,

  “这下面就是上个月挖出来的煤炭,还没来得及运,就下雪了,旁边还有一堆,这是上上个月开采出来的,也没有运送。”

  山岩两手一摊,“这么多煤炭,根本就运不过来,熊雨他们的车队,就算全部用上,一百辆牛车,一次也就能运送我们十来天的产量。”

  熊洪点点头,这件事他是知晓的,虽然从部落的角度来看,熊部落的运输力量已经非常强大了,但具体到部落的各个产业里,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就像铁矿场和煤矿场,普遍存在运力不足的问题,因为运力不足,导致这些生产生活所需的铁矿石、煤炭等难以供应到部落工坊,又影响了其他的生产。

  “这个问题是要解决的,这段时间我也在思考,是否可以将木质轨道直接从这里铺设到冶炼坊,甚至更进一步,直接铺设到围墙那里。”

  熊洪看完堆积如山的煤炭,便与山岩走到了营地的明堂里,这里挂着一幅部落目前探明的区域地图,熊洪指着标明铁矿场、煤炭场的地方,“从这里开始,沿着丰收大道铺设,到冶炼坊结束,这段距离,差不多有15里路,如果考虑到地形的起伏,估计要多铺5里左右。”

  “是的,这一路上都不是好走的,好几个地方还有沟壑存在,夏季的时候还有溪水流过。”

  山岩闭上眼睛回想了一下沿途的景象,这一块地形对他来说很是熟悉,“要想铺设木质轨道,还要在上面架一些桥。”

  “架桥问题倒不大,这些沟沟坎坎的,本身处理起来也不麻烦,难就难在,整条线路的规划,而且,需要铺设不止一条轨道。”

  熊洪指着地图,“你看,如果有轨道,就可以从煤矿场运送到冶炼坊,然后空车再回来,现在煤炭的需求量不大,可以一条轨道完成运送和返回,但是如果运量非常大的情况下,一条轨道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旁边再铺设一条,方便运送的车辆返回。”

  “嗯,的确如此。”

  ……

  “土尘,族长让我们吃过饭去明堂找他。”

  牙黑一脸兴奋,顾不上将身上的煤灰给掸掉,便从屋外兴冲冲地闯了进来。

  “知道了知道了,你下次进来之前能不能先敲一敲门?”

  正在收拾衣物的土尘,只感受到一股寒风袭来,然后整理的整整齐齐的衣物就被吹到了地上,“略带”不满地看了一眼牙黑,摇了摇头,便弯腰把衣服又捡了起来。

  “哈哈,对不住,这不是太激动了吗?”

  牙黑嘴上说着抱歉的话,但一点也没影响他一屁股坐在刚刚整理好的炕上,“原本正发愁煤炭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没想到族长过来了,他肯定有办法的。”

  “是的,最早煤炭闷烧的办法,就是他提出的,而且效果非常好。”土尘将手上的衣物全部叠好放到竹筐里,也坐在了炕上,

  “虽然闷烧了之后,这些煤炭烧的时间短了一些,但根据冶炼坊那边的族人们说,这些处理过后的煤炭,烧起来更好,也没有那么多难闻的味道,甚至冶炼出来的铁水,冷却后也似乎更加坚硬了。”

  土尘他们说的闷烧煤炭的办法,其实就是当初熊洪给他们提供的,煤炭炼焦的方法。

  最开始部落使用煤炭的时候,就是直接烧,煤炭中含有的一些物质,也没有办法提取出来,在燃烧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异味和浓烟,导致冶炼铁矿石的时候,生产出来的铁水,打造工具后,容易发脆,或者需要更长时间的锻打处理。

  熊洪很清楚,这种未经处理的原煤,里面含有很多硫,这就导致在冶炼的时候,这些化合物经过反应与铁结合,导致铁的质量下降。故而在一开始,要想得到更高质量的铁器,最好的燃料其实还是木炭。

  不过随着部落冶炼坊的规模扩大,部落对金属器具的大量需求,木炭的生产远远满足不了这方面的需要,故而从煤矿场开采出来的煤炭,就大量用于冶炼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种未经处理的原煤,即便里面含有不少杂质,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使用。

  不过这种方法也没有用多长时间,前两年在部落发展的时候,熊洪便重点对金属冶炼非常重视,自然对煤炭处理也投入很大的精力。

  开采下来的原煤,现在都要经过破碎、筛选,然后按照最简单的办法,进行炼焦。

  部落炼焦的工艺,一开始很简单,就是让这些煤块燃烧,等烧的通红的时候,表面不再产生烟气,然后倒入大量的水,让这些煤块快速熄灭。

  通过这样最简单的办法,就得到了最原始的焦炭。

  不过这种办法在冶炼坊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还能用上一用,像现在这么大的规模,用这种办法,有些跟不上了。

  况且这种办法太过浪费,成本也高,一百斤煤炭,经过这样的处理,最终只能得到四五十斤的焦炭,而且由于燃烧不充分,还是会有一些杂质,影响坩埚里面的铁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