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市城的轮廓已在暮色里显形。
城头鼓声还在咚咚响,节奏却乱得很,像是有人在应付差事。几只山羊吊在旗杆上,四蹄乱蹬,皮毛在风里翻卷。
"果然是悬羊击鼓。"程咬金咬着牙,斧头在手里转了个圈,"泉盖苏文这老狐狸,想把咱们引进来包饺子!"
李恪没说话,让雪橇停在离城门百丈远的地方,从怀里掏出琉璃镜,对着城头照。镜片反射的光线下,城墙垛口后隐约有黑影晃动。
"杜明月的石灰粉带了吗?"
"早备着了!"程咬金从雪橇上拽下两个布包,里面是细白的石灰粉,"这玩意儿撒出去,保管能看出脚印!"
李恪点头,对身后亲兵道:"分成三队,从东西两侧城墙根摸过去,把石灰粉撒雪地上。记住,别靠近城门。"
亲兵们领命,猫着腰往城墙挪。雪地里踩出的脚印很快被新雪盖了,只有石灰粉撒过的地方,留着道白痕。
没多会儿,东侧城墙传来骚动。
"殿下!有脚印!"亲兵的喊声在风里飘过来,"从垛口一直通到城里的巷子!"
李恪举镜细看,果然,石灰粉勾出一串杂乱足迹,像是很多人在那里埋伏过。
"连弩队准备!"他一声令下,待命的士兵们架起连弩,箭头对准城头的羊群。
"放!"
几十支弩箭呼啸着飞出去,精准射在吊羊的绳子上。山羊们咩咩惊叫着掉下来,摔在城头雪地里乱滚,把藏在垛口后的高丽兵全暴露了。
"果然有伏兵!"程咬金看得直咋舌,"这要是冲进去,准被射成刺猬!"
城头上的高丽兵见被识破,索性不藏了,举着弓就往城下射箭。李恪早有准备,让士兵们躲在雪橇后面,箭枝嗖嗖钉在木板上,没伤着人。
"老程,带一队人从西侧缺口冲进去。"李恪指着城墙一处坍塌的豁口,"那里没脚印,肯定是他们的薄弱点。"
"得嘞!"程咬金扛着斧头就冲,身后士兵举着盾牌紧随,踏过结冰的护城河,哐当一声撞开豁口处的栅栏。
城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空巷的呜呜声。家家户户门都关着,门缝里却有眼睛在偷看。
"搜粮仓!"李恪下令,他记得军报里说,安市城的粮仓在北门内的校场旁。
士兵们冲进校场,果然看见几座高大粮仓,门却锁着。程咬金二话不说,一斧头劈开锁头,里面空空的。
"娘的!是空的!"他气得踹翻了粮囤。
李恪盯着粮仓地面,泥土颜色比别处深,像是被人挖过。他蹲下身,用刀鞘刮了刮,下面露出块木板。
"撬开!"
士兵们七手八脚掀开木板,下面是黑黢黢的地窖,隐约能看见堆着的麻袋。有人举火把往下照,顿时欢呼起来:"是粮食!好多粮食!"
李恪让人下去清点,不多时,士兵上来禀报:"殿下,足有十万石!全是糙米和杂粮!"
程咬金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发大财了!泉盖苏文这老小子,藏得够深!"
正说着,校场旁边的营房里传来动静。秦红梅带着女兵队冲进去,很快拖出个穿高丽官服的汉子,脖子上还挂着串钥匙。
"这厮躲床底下,被俺们逮着了!"女兵们笑得直不起腰。
那汉子突然挣脱,一头撞向旁边的柱子,咚的一声,当场没了气。他怀里掉出本账册,上面详细记着粮食出入,最后一页写着"今岁军粮尽藏于此,若城破,则焚之"。
李恪捡起账册,心里明白了。这守将是想等唐军进城后烧粮仓,没料到他们会找到地窖。
"把粮食搬上雪橇。"他下令,"杜明月,让你的人把曲辕犁改改,装上铁铲,当清雪车用。"
杜明月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殿下是说,把犁头换成铲雪板?"
"对。"李恪指着结冰的路面,"雪太厚,雪橇拉粮费劲,清出条路来才快。"
士兵们立刻动手改造,把曲辕犁的犁头卸下,换上宽铁铲,套上战马一试,果然能把积雪推到两边,开出条平整的路。
"殿下这脑子,真绝了!"连老军医都忍不住称赞。
就在粮食装车过半时,斥候骑着快马冲进城门,脸色苍白:"殿下!紧急军报!泉盖苏文把平壤的兵都调出来了,号称二十万,正往这边来!"
李恪心里一沉。
二十万?泉盖苏文这是要孤注一掷了。
他看向校场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又看了看城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
这十万石粮,来得正是时候。但面对泉盖苏文的重兵,这点粮食还不够打持久战。
程咬金也收起了笑,摸着斧头道:"要不,咱们先把粮食运走,再跟他干?"
李恪摇头,望着平壤的方向,眼神锐利如刀。
躲是躲不过去的。
这场仗,必须在这里打。
他转身对传令兵道:"让所有能动的人,连夜清雪,把安市城的街道拓宽,再把城墙的豁口堵上。"
传令兵领命而去,校场里的士兵们却有些发怵。二十万大军,他们这点人,能守住吗?
李恪看出了士兵们的疑虑,突然提高声音:"弟兄们!有这十万石粮,咱们就能跟泉盖苏文耗!他远道而来,咱们以逸待劳,怕他个鸟!"
"不怕!"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随即,更多人跟着喊起来,声音震得粮仓顶上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程咬金抡起斧头,往地上一剁:"对!怕个鸟!等老子砍了泉盖苏文的狗头,给弟兄们下酒!"
夜色渐浓,安市城的灯火一盏盏亮起,映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清雪车在街道上往来穿梭,铁铲刮擦地面的声音,成了这一夜最响亮的节奏。
李恪站在城头,望着南方,那里的夜空一片漆黑,却仿佛能看到无数旌旗正在逼近。
他握紧了腰间的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安市城,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他在心里默念。
城头鼓声还在咚咚响,节奏却乱得很,像是有人在应付差事。几只山羊吊在旗杆上,四蹄乱蹬,皮毛在风里翻卷。
"果然是悬羊击鼓。"程咬金咬着牙,斧头在手里转了个圈,"泉盖苏文这老狐狸,想把咱们引进来包饺子!"
李恪没说话,让雪橇停在离城门百丈远的地方,从怀里掏出琉璃镜,对着城头照。镜片反射的光线下,城墙垛口后隐约有黑影晃动。
"杜明月的石灰粉带了吗?"
"早备着了!"程咬金从雪橇上拽下两个布包,里面是细白的石灰粉,"这玩意儿撒出去,保管能看出脚印!"
李恪点头,对身后亲兵道:"分成三队,从东西两侧城墙根摸过去,把石灰粉撒雪地上。记住,别靠近城门。"
亲兵们领命,猫着腰往城墙挪。雪地里踩出的脚印很快被新雪盖了,只有石灰粉撒过的地方,留着道白痕。
没多会儿,东侧城墙传来骚动。
"殿下!有脚印!"亲兵的喊声在风里飘过来,"从垛口一直通到城里的巷子!"
李恪举镜细看,果然,石灰粉勾出一串杂乱足迹,像是很多人在那里埋伏过。
"连弩队准备!"他一声令下,待命的士兵们架起连弩,箭头对准城头的羊群。
"放!"
几十支弩箭呼啸着飞出去,精准射在吊羊的绳子上。山羊们咩咩惊叫着掉下来,摔在城头雪地里乱滚,把藏在垛口后的高丽兵全暴露了。
"果然有伏兵!"程咬金看得直咋舌,"这要是冲进去,准被射成刺猬!"
城头上的高丽兵见被识破,索性不藏了,举着弓就往城下射箭。李恪早有准备,让士兵们躲在雪橇后面,箭枝嗖嗖钉在木板上,没伤着人。
"老程,带一队人从西侧缺口冲进去。"李恪指着城墙一处坍塌的豁口,"那里没脚印,肯定是他们的薄弱点。"
"得嘞!"程咬金扛着斧头就冲,身后士兵举着盾牌紧随,踏过结冰的护城河,哐当一声撞开豁口处的栅栏。
城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空巷的呜呜声。家家户户门都关着,门缝里却有眼睛在偷看。
"搜粮仓!"李恪下令,他记得军报里说,安市城的粮仓在北门内的校场旁。
士兵们冲进校场,果然看见几座高大粮仓,门却锁着。程咬金二话不说,一斧头劈开锁头,里面空空的。
"娘的!是空的!"他气得踹翻了粮囤。
李恪盯着粮仓地面,泥土颜色比别处深,像是被人挖过。他蹲下身,用刀鞘刮了刮,下面露出块木板。
"撬开!"
士兵们七手八脚掀开木板,下面是黑黢黢的地窖,隐约能看见堆着的麻袋。有人举火把往下照,顿时欢呼起来:"是粮食!好多粮食!"
李恪让人下去清点,不多时,士兵上来禀报:"殿下,足有十万石!全是糙米和杂粮!"
程咬金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发大财了!泉盖苏文这老小子,藏得够深!"
正说着,校场旁边的营房里传来动静。秦红梅带着女兵队冲进去,很快拖出个穿高丽官服的汉子,脖子上还挂着串钥匙。
"这厮躲床底下,被俺们逮着了!"女兵们笑得直不起腰。
那汉子突然挣脱,一头撞向旁边的柱子,咚的一声,当场没了气。他怀里掉出本账册,上面详细记着粮食出入,最后一页写着"今岁军粮尽藏于此,若城破,则焚之"。
李恪捡起账册,心里明白了。这守将是想等唐军进城后烧粮仓,没料到他们会找到地窖。
"把粮食搬上雪橇。"他下令,"杜明月,让你的人把曲辕犁改改,装上铁铲,当清雪车用。"
杜明月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殿下是说,把犁头换成铲雪板?"
"对。"李恪指着结冰的路面,"雪太厚,雪橇拉粮费劲,清出条路来才快。"
士兵们立刻动手改造,把曲辕犁的犁头卸下,换上宽铁铲,套上战马一试,果然能把积雪推到两边,开出条平整的路。
"殿下这脑子,真绝了!"连老军医都忍不住称赞。
就在粮食装车过半时,斥候骑着快马冲进城门,脸色苍白:"殿下!紧急军报!泉盖苏文把平壤的兵都调出来了,号称二十万,正往这边来!"
李恪心里一沉。
二十万?泉盖苏文这是要孤注一掷了。
他看向校场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又看了看城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
这十万石粮,来得正是时候。但面对泉盖苏文的重兵,这点粮食还不够打持久战。
程咬金也收起了笑,摸着斧头道:"要不,咱们先把粮食运走,再跟他干?"
李恪摇头,望着平壤的方向,眼神锐利如刀。
躲是躲不过去的。
这场仗,必须在这里打。
他转身对传令兵道:"让所有能动的人,连夜清雪,把安市城的街道拓宽,再把城墙的豁口堵上。"
传令兵领命而去,校场里的士兵们却有些发怵。二十万大军,他们这点人,能守住吗?
李恪看出了士兵们的疑虑,突然提高声音:"弟兄们!有这十万石粮,咱们就能跟泉盖苏文耗!他远道而来,咱们以逸待劳,怕他个鸟!"
"不怕!"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随即,更多人跟着喊起来,声音震得粮仓顶上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程咬金抡起斧头,往地上一剁:"对!怕个鸟!等老子砍了泉盖苏文的狗头,给弟兄们下酒!"
夜色渐浓,安市城的灯火一盏盏亮起,映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清雪车在街道上往来穿梭,铁铲刮擦地面的声音,成了这一夜最响亮的节奏。
李恪站在城头,望着南方,那里的夜空一片漆黑,却仿佛能看到无数旌旗正在逼近。
他握紧了腰间的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安市城,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他在心里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