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工程部”的主要工作就是推进实验项目的进行。
但这座“寒林”工厂内的所谓“实验”,与我们日常中谈论的“实验”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高异其实也注意到了,那“工程部”的工作,比起各种测试与试错,更像是已经有了结果后的量产。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也是工厂建立后才入职的,但‘工程部’里的老人有跟我提过,‘寒林’最早只是一个很小的实验项目.......”
牟雪无意识地用指甲敲击着手中的电脑,回忆般说道。
而在她的讲述,“寒林”的故事要追溯到将近十年前.......
那个时候的“明华集团”,虽然没有成长到现在这样的庞然大物,但也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制药公司,业务遍布整个亚洲,享有不少利润颇丰的专利。
当时状态正盛的郑明华,带领着集团高歌猛进。
本身也是技术出身的他,尤其注重公司研发部门的发展。
在郑明华的理解中,仅仅是能够制造出一些改进性的药物是远远不够的,“明华集团”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为此,他花费大价钱,建立了一批实验室,专门涉猎各种没有人愿意投资和关注的领域。
人类的“精神力”,或者说潜意识世界,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负责研究这些的,就是一个名叫‘寒林’的实验室.......”
说罢,牟雪抬头与高异对视了片刻,似乎想从眼前这位“高督察”的表情中,得到些反馈。
当然,她未能得偿所愿,高异只是平静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消化着听到的故事。
这确实是演技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这段“寒林”的过往也不算多么难以想象.......
雅典已经开始了调查,此刻正在耳麦中提供着印证,高异自己也回忆起了郑祈晴提供的些许情报。
此时的他只是轻轻挥手,示意面前的马尾女生继续讲述。
见状,牟雪略微思考后,似乎打算加快点节奏。
她讲述变得愈发流利,显然跳过了些不重要的内容,决定尽快进入正题
总之,在之后的日子里,“明华集团”高歌猛进,逐渐成为了一个名震四方的跨国集团。
可另一方面,那些研究各种前沿项目的实验室,却没有这么顺利了.......
不难猜到,在很长的时间里,“寒林”实验室除了发了几篇文章、整理了些测试数据外,没能做出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成果。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他们要研究的内容确实有些过于超前了.......
但必须承认,郑明华确实是个足够有耐心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从未考虑过裁撤这些实验室,反而一直花大价钱维持着这些研究的运转。
漫长的时间里,各个实验室尽管没有得到可以作为商品的成果,但也积累了足够的人才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
而“寒林”毫无收获的状态,也在其被建立的十年后,发生了改变。
是的,也就是去年的异能降临,属于玩家的时代到来了。
这种情况下,原本没人在乎也无法真正被研究的精神领域,逐渐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包括“寒林”在内的诸多实验室,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相关精神系能力,或者说是“圣杯”领域的能力加持下,人类的意念世界和精神海洋,都变成了可以真正观测到的存在。
吸纳了一批相关玩家后,“寒林”实验室进行了不少实验,也很快将原先的积累转化成了肉眼可见的成果。
“最初的产品一个被称作‘冷桩’安定类的药物,可以让服用者的精神海洋平静下来,非常好用.......”
牟雪说着,从工装外套的内侧衣兜中略一摸索,将一小瓶淡蓝色的药剂掏了出来,放在桌上:
“你应该也见过吧,我记得有段时间分发给了全公司来着......”
“现在是我在提问,不要反问我。”
面对这种试探,高异自然不会客气,用签字笔敲击着桌上足球的塑料运动员,一字一顿道。
一旁的【调查员-鼠】,则陪着笑打起圆场,抬手将那瓶名为“冷桩”的药物拿了过去:
“牟姐是想介绍我们的工作流程,这个药跟我的‘实验’有关.......对吧?”
他说到最后,又向那位马尾女生确认了一句。
看似是在缓和气氛,实则是在帮助那种单方面讲述的情况继续进行。
应该说不愧是自己的替身吗,还蛮聪明的.......
也是在这种铺垫和帮助下,牟雪低头撇了撇嘴,继续讲述了起来。
在异能出现之初,“寒林”实验室做出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刚才提到的“冷桩”药物,以及一系列可以治疗精神疾病乃至先天性神经缺陷的药物。
他们甚至搞出了一种药,可以大幅度改善自闭症患者的状况——只可惜没能真正转换成商业化产品,只进行了小范围测试。
这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因为异能、玩家和副本而受益的实验室,远远不止“寒林”一个。
在他们拿出一些改善心情和情绪的药物时,其他实验室已经在搞肉体强化、义体改装和克隆人了.......
与那些更加吸引眼球的项目相比,“寒林”这边的成果就有些不够看了。
但命运就是这样难以揣测,仅仅过去几个月,“寒林”实验室又一次迎来了转机。
“那个时候我已经在实验室里工作了两三个月了,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有一个看上去有些吊儿郎当的人来视察了一圈,好像说是什么公司的领导?”
牟雪再次皱起眉头回忆道,轻轻抚摸着手中笔记本电脑的键盘,这似乎是她缓解压力的动作:
“那人怎么看怎么不靠谱的样子,却很懂技术,给我们提了不少意见,走前还说会给我们一大笔资源来扩大实验范围,当时谁都没当真.....”
“我猜猜,那人绿头发打耳钉,一脖子的纹身?”
高异随手摆弄着一旁桌上足球的拉杆,让那些塑料小人左右移动着,顺道确认着猜想。
听到这话的牟雪则愣了愣,迟疑着点头:
“我记不得发色了,但其他和你描述的一样......”
没错了,那位去“寒林”实验室考察和指导了一番的,正是那位郑明华的儿子郑云。
作为董事会成员之一的同时,那位青年还是“外神”的追随者。
想来他肯定是接受了任务,需要进行某些精神领域的研究,来帮助“外神”达成某种目的。
已经在这个方面深耕已久的“寒林”实验室,自然是最佳的目标。
郑云没有开玩笑,回到“明华集团”总部后,他在下一次董事会上便提出了开设一座工厂的想法。
当时也已经瘫痪在床,且接受了“外神”帮助的郑明华,自然没有反对的想法。
于是乎,这座巨大的“寒林”工厂,便在“明华集团”、【荷官】和“南康市调查局”的帮助下,拔地而起。
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员工、更严密的体系接踵而来。
而过去“寒林”所进行的“实验”,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
但这座“寒林”工厂内的所谓“实验”,与我们日常中谈论的“实验”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高异其实也注意到了,那“工程部”的工作,比起各种测试与试错,更像是已经有了结果后的量产。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也是工厂建立后才入职的,但‘工程部’里的老人有跟我提过,‘寒林’最早只是一个很小的实验项目.......”
牟雪无意识地用指甲敲击着手中的电脑,回忆般说道。
而在她的讲述,“寒林”的故事要追溯到将近十年前.......
那个时候的“明华集团”,虽然没有成长到现在这样的庞然大物,但也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制药公司,业务遍布整个亚洲,享有不少利润颇丰的专利。
当时状态正盛的郑明华,带领着集团高歌猛进。
本身也是技术出身的他,尤其注重公司研发部门的发展。
在郑明华的理解中,仅仅是能够制造出一些改进性的药物是远远不够的,“明华集团”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为此,他花费大价钱,建立了一批实验室,专门涉猎各种没有人愿意投资和关注的领域。
人类的“精神力”,或者说潜意识世界,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负责研究这些的,就是一个名叫‘寒林’的实验室.......”
说罢,牟雪抬头与高异对视了片刻,似乎想从眼前这位“高督察”的表情中,得到些反馈。
当然,她未能得偿所愿,高异只是平静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消化着听到的故事。
这确实是演技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这段“寒林”的过往也不算多么难以想象.......
雅典已经开始了调查,此刻正在耳麦中提供着印证,高异自己也回忆起了郑祈晴提供的些许情报。
此时的他只是轻轻挥手,示意面前的马尾女生继续讲述。
见状,牟雪略微思考后,似乎打算加快点节奏。
她讲述变得愈发流利,显然跳过了些不重要的内容,决定尽快进入正题
总之,在之后的日子里,“明华集团”高歌猛进,逐渐成为了一个名震四方的跨国集团。
可另一方面,那些研究各种前沿项目的实验室,却没有这么顺利了.......
不难猜到,在很长的时间里,“寒林”实验室除了发了几篇文章、整理了些测试数据外,没能做出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成果。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他们要研究的内容确实有些过于超前了.......
但必须承认,郑明华确实是个足够有耐心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从未考虑过裁撤这些实验室,反而一直花大价钱维持着这些研究的运转。
漫长的时间里,各个实验室尽管没有得到可以作为商品的成果,但也积累了足够的人才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
而“寒林”毫无收获的状态,也在其被建立的十年后,发生了改变。
是的,也就是去年的异能降临,属于玩家的时代到来了。
这种情况下,原本没人在乎也无法真正被研究的精神领域,逐渐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包括“寒林”在内的诸多实验室,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相关精神系能力,或者说是“圣杯”领域的能力加持下,人类的意念世界和精神海洋,都变成了可以真正观测到的存在。
吸纳了一批相关玩家后,“寒林”实验室进行了不少实验,也很快将原先的积累转化成了肉眼可见的成果。
“最初的产品一个被称作‘冷桩’安定类的药物,可以让服用者的精神海洋平静下来,非常好用.......”
牟雪说着,从工装外套的内侧衣兜中略一摸索,将一小瓶淡蓝色的药剂掏了出来,放在桌上:
“你应该也见过吧,我记得有段时间分发给了全公司来着......”
“现在是我在提问,不要反问我。”
面对这种试探,高异自然不会客气,用签字笔敲击着桌上足球的塑料运动员,一字一顿道。
一旁的【调查员-鼠】,则陪着笑打起圆场,抬手将那瓶名为“冷桩”的药物拿了过去:
“牟姐是想介绍我们的工作流程,这个药跟我的‘实验’有关.......对吧?”
他说到最后,又向那位马尾女生确认了一句。
看似是在缓和气氛,实则是在帮助那种单方面讲述的情况继续进行。
应该说不愧是自己的替身吗,还蛮聪明的.......
也是在这种铺垫和帮助下,牟雪低头撇了撇嘴,继续讲述了起来。
在异能出现之初,“寒林”实验室做出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刚才提到的“冷桩”药物,以及一系列可以治疗精神疾病乃至先天性神经缺陷的药物。
他们甚至搞出了一种药,可以大幅度改善自闭症患者的状况——只可惜没能真正转换成商业化产品,只进行了小范围测试。
这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因为异能、玩家和副本而受益的实验室,远远不止“寒林”一个。
在他们拿出一些改善心情和情绪的药物时,其他实验室已经在搞肉体强化、义体改装和克隆人了.......
与那些更加吸引眼球的项目相比,“寒林”这边的成果就有些不够看了。
但命运就是这样难以揣测,仅仅过去几个月,“寒林”实验室又一次迎来了转机。
“那个时候我已经在实验室里工作了两三个月了,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有一个看上去有些吊儿郎当的人来视察了一圈,好像说是什么公司的领导?”
牟雪再次皱起眉头回忆道,轻轻抚摸着手中笔记本电脑的键盘,这似乎是她缓解压力的动作:
“那人怎么看怎么不靠谱的样子,却很懂技术,给我们提了不少意见,走前还说会给我们一大笔资源来扩大实验范围,当时谁都没当真.....”
“我猜猜,那人绿头发打耳钉,一脖子的纹身?”
高异随手摆弄着一旁桌上足球的拉杆,让那些塑料小人左右移动着,顺道确认着猜想。
听到这话的牟雪则愣了愣,迟疑着点头:
“我记不得发色了,但其他和你描述的一样......”
没错了,那位去“寒林”实验室考察和指导了一番的,正是那位郑明华的儿子郑云。
作为董事会成员之一的同时,那位青年还是“外神”的追随者。
想来他肯定是接受了任务,需要进行某些精神领域的研究,来帮助“外神”达成某种目的。
已经在这个方面深耕已久的“寒林”实验室,自然是最佳的目标。
郑云没有开玩笑,回到“明华集团”总部后,他在下一次董事会上便提出了开设一座工厂的想法。
当时也已经瘫痪在床,且接受了“外神”帮助的郑明华,自然没有反对的想法。
于是乎,这座巨大的“寒林”工厂,便在“明华集团”、【荷官】和“南康市调查局”的帮助下,拔地而起。
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员工、更严密的体系接踵而来。
而过去“寒林”所进行的“实验”,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