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手机线下渠道-《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

  明朗驾驶着他的红色奇瑞QQ驶离市委大院,往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的厂区方向开去。

  他需要先与许晚晴和高艺文见面,她俩对线下渠道有着独到的见解。

  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的办公楼是一座简洁的大楼,与旁边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形成鲜明对比。

  明朗停好车,快步走进大楼,前台礼貌的和他打了个招呼后,微笑着直接引领他前往会议室。

  会议室内,许晚晴和高艺文似乎正在讨论着什么,见明朗进来,两人都露出了笑容。

  "哟,小明把手续拿回来了??看你满面春风的?"许晚晴敏锐地察觉到明朗的情绪变化。

  她今天穿着一身干练的深蓝色职业装,与高艺文随性的风格形成对比。

  明朗将手中的文件袋放在会议桌上,难掩兴奋之情:"开玩笑,黄书记下场,手到擒来,刚刚从市委出来,我们的手机生产牌照拿回来了,黄书记亲自交到我手上的。"

  "太好了!"高艺文率先站起来,接过文件仔细查看:"这可是个大关口啊!有了这个,光速科技就算是名正言顺的手机制造商了。"

  许晚晴也凑过来看,眼中闪着赞许的光芒:"小明果然厉害,这么短时间就拿到了牌照,看来黄书记很看好我们啊。"

  "不只是牌照!"明朗压低声音,透露另一个好消息:"我刚才在市委大院遇到了电信江州分公司的温泽峰总经理,和他喝了杯茶,初步聊了合作的可能性。他答应下周让我们送样机过去测试。"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许晚晴和高艺文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

  "电信?你要做运营商渠道?"高艺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疑惑:"为什么是电信?我以为你会先拓展传统线下渠道,比如手机卖场和专卖店。"

  许晚晴也微微皱眉,带着一丝不解:"移动也不错啊?我听说移动的终端更丰富。"

  明朗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些疑问。

  他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准备详细解释自己的战略思考。

  "我们先说说移动吧。"明朗开始分析:"中国移动确实是行业老大,用户数超过6亿,基站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从一线城市到偏远山村,没有移动信号覆盖的地方少之又少少。"

  高艺文点头:"确实,移动的信号是最好的,我们化工园区在郊区,但移动信号满格。"

  "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使移动成为了商务人士和经常出差用户的首选。"明朗继续道:"但问题也在这里——移动太强大了,强大到他们几乎不需要主动寻求合作伙伴。"

  许晚晴若有所悟:"你的意思是,移动的门槛很高?"

  "不是一般的高。"明朗苦笑一下:"移动的采购体系极为严格和复杂。他们有一整套完善的供应商认证流程,光是资质审核就能刷掉大多数中小厂商。更重要的是,移动倾向于与已有大规模量产经验和大品牌影响力的厂商合作,以降低风险。"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翻到某一页:"我研究过移动最近的采购名单,入围的基本都是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这些国际品牌,或者是中兴、华为这种国内巨头。像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连门槛都摸不到。"

  高艺文皱眉思考:"但是移动的用户基数最大,如果能进入他们的采购体系,销量不是有保证吗?"

  "理论上是这样!"明朗点头:"但现实是,移动的采购决策往往不是纯粹基于商业考量。他们有责任推广国产自主标准的TD-SCDMA网络,采购决策中政策因素很重。而且移动内部体系庞大,决策流程漫长,没有半年一年根本走不完流程,我们等不起。"

  许晚晴敏锐地抓住了关键:"所以你认为移动目前对我们来说高不可攀?"

  "完全正确。"明朗肯定地说:"移动就像是一座坚固的城堡,城墙高耸,护城河宽阔。我们这种初创企业,既没有攻城的重武器,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打持久战。强行去攻,很可能碰得头破血流,还浪费宝贵的时间和资源。"

  "那联通呢?"许晚晴追问:"我听说联通的WCDMA网络是最成熟的3G标准,很多高端手机都支持联通网络。"

  明朗笑了笑:"晚晴姐说得对,联通的WCDMA确实是全球最主流的3G标准,产业链成熟度最高。几乎所有国际品牌的旗舰机型都优先支持WCDMA网络,这是联通的最大优势。"

  他话锋一转:"但这也正是问题所在。联通正因为手握WCDMA这个利器,正全力以赴与移动争夺高端用户市场。你们可能注意到了,联通最近主打的是iPhone合约机,瞄准的是中高收入群体。"

  高艺文点头:"确实,联通的广告都在强调高速上网和高端体验。"

  "所以!"明朗摊手:"联通现在的战略重点很明确——通过高端机型与移动正面竞争。他们的资源有限,必须集中精力打好这场高端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联通会对合作伙伴进行严格筛选,优先选择能够提升其品牌形象的高端产品。"

  许晚晴若有所思:"我们的光速G1定位亲民,主打性价比,与联通的当前战略不太吻合。"

  "正是如此。"明朗赞赏地看了许晚晴一眼:"我了解到,联通最近甚至在下调低端机型的补贴力度,将更多资源向中高端倾斜。我们现在去找联通,很可能被归入低端品类,得不到重视和支持。"

  他进一步分析:"更重要的是,联通正在全力与移动厮杀,整个组织都处于战斗状态,这种时候,他们很难有精力和意愿去培育一个初创合作伙伴,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共同成长的伙伴,而不是一个只把我们当作补充品的巨头。"

  高艺文终于明白过来:"所以联通虽然技术标准友好,但战略方向上与我们不匹配。"

  "总结得很好。"明朗点头:"联通就像是一位全身心投入与巨人决斗的勇士,所有注意力都在对面的移动身上,无暇他顾,我们这时候凑上去,很可能成为被忽视的配角。"

  喜欢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