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巨额投入-《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

  明朗离开许晚晴办公室时那坚实的脚步和昂扬的斗志,在两天后,遭遇了现实冰冷而坚硬的壁垒。

  理想的蓝图固然壮丽,但将其付诸实践的每一步,都需要真金白银来铺就,而现实的报价单往往比任何技术难题都更能让人清醒。

  许晴的执行力毋庸置疑。

  在明确支持明朗的战略后,她立刻拉上了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的总财务主管、同时也是明朗卫校老同学的季方语,组成了一个临时的预算评估小组。

  两人调取了“光速G1”所有的销售数据、回款记录以及未来三个月的利润预测模型,开始对着明朗提供的、由欧阳兄弟进一步细化后的设备清单进行初步估价。

  她们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渠道:国际二手设备代理商的报价邮件、行业内部模糊的参考信息、甚至通过一些私人关系打听来的几年前某条小生产线淘汰时的残值。

  这不估不打紧,一估之下,即便是见惯了化工厂动辄千万级设备采购的许晚晴,和以精明抠门、善于在账面上锱铢必较而着称的季方语,看着屏幕上逐渐成形的数字,也都感觉后背发凉,接连倒吸了好几口凉气。

  清单上,每一台设备的后面,即便都标注着“二手”、“淘汰”、“翻新”、“状态不明”的字样,其后面的预估价格数字也显得格外刺眼,单位几乎清一色是“万美元”。

  光刻机 (Lithography Syste: 核心中的核心。

  一台勉强能满足3μ宽要求的、九十年代末期的二手接触式/接近式光刻机,代理商报价就在25万-35万美元之间,这还不包含昂贵的掩膜版制作费用以及可能高达设备价30%-50%的国际运费、保险费和关税。

  薄膜沉积设备 (Thin-FilDeposition): 一台用于金属层的二手多靶磁控溅射台 (Sputter),报价约18万-25万美元。

  一台用于沉积SiNx和a-Si的二手PECVD集群设备 (Cluster Tool),即便只有两个反应腔,报价也高达40万-60万美元。

  刻蚀设备 (Etching Equipnt): 用于金属湿法刻蚀的槽式设备相对便宜,但一套二手反应离子刻蚀机 (RIE) 对于精确图形化至关重要,报价在15万-22万美元。

  清洗设备 (Cleaning Equipnt): 超声波/兆声波清洗机组合,二手价格约8万-12万美元。

  涂胶/显影设备 (Coater/Developer): 一套二手旋转涂胶机和显影机,报价约10万-15万美元。

  检测设备 (Metrology): 高倍率光学显微镜、一台老旧但还能工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以及基本的膜厚测量仪,加起来预估20万-30万美元。

  这还仅仅只是阵列(Array)部分的核心设备!

  初步估算,这部分二手设备采购成本(按中间价粗略计算)就已逼近200万美元。按2005年约1:8.27的汇率计算,这就是超过1650万人民币!

  季方语看着电脑屏幕上自动求和后那个令人眩晕的数字,手指都有些发凉,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许总,这……这简直是个无底洞啊!这还只是核心的阵列设备!后面的成盒(Cell)和模组(Module)部分呢?”

  两人继续往下看,心情愈发沉重:

  成盒设备: UV固化机、精度要求极高的二手真空对位贴合机,这套组合预估30万-50万美元。

  模组设备: ACF绑定机、热压机、精雕切割机、研磨倒角机,这套组合预估25万-40万美元。

  其他: 还包括激光修复机、点胶机等各种辅助设备,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将所有工艺段的核心二手设备费用粗略相加,总额已经轻易突破了300万美元,约合2480万人民币!

  季方语几乎要晕过去:“这还没完!设备只是开始啊许总!还有无尘车间装修!ss 1000/级的洁净室,就算利用现有仓库,装修、FFU、高架地板、空调系统、监控系统…这块没有500-800万人民币根本下不来!

  还有配套的系统:超纯水二次精制系统、特气系统(氮气、氧气、氩气、硅烷等)、化学品输送系统、废液处理系统…这又是几百万!还有设备的安装调试费(通常占设备价的10%-15%)、后续源源不断的耗材(光刻胶、靶材、特种气体、化学品)和备件……这……这完全就是一个吞金兽啊!”

  许晚晴的脸色也异常凝重,嘴唇抿得发白。

  她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这个初步估算的数字还是远远超出了她最坏的预期。

  “光速G1”的利润确实惊人,首月毛利就有近千万,但若要一次性投入如此巨资,几乎要抽干公司目前所有的现金流和未来几个月的预期利润,甚至很可能需要抵押部分化工厂的资产或寻求短期过桥贷款来补充。

  这已经完全不是“投入大部分利润”,而是“押上全部身家”还要再搏一把的、极其危险的赌局了。

  任何一个环节出错,资金链断裂,整个刚刚焕发生机的光速科技和联合化工厂都可能被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明朗的号码,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小明,立刻来我办公室一趟,带上欧阳他们那份最详细的设备清单和性能要求。小语也在,我们需要立刻重新评估预算!情况……很严重!”

  十分钟后,明朗快步走进了办公室。

  他立刻感受到了房间里不同寻常的低气压,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许晚晴和季方语并排坐在电脑后,两人的脸色都像结了一层寒霜,电脑屏幕的光映得她们的表情格外严峻。

  “小明,坐。”许晚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没有寒暄,直接将电脑屏幕转向他,那个触目惊心的汇总表格和鲜红加粗的预估总金额占据了整个屏幕:“这是我和方语根据目前能查询到的国际二手设备市场行情和一些内部信息,做的初步估价汇总。你……自己看吧。”

  明朗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那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最下方那个仿佛带着千斤重量的总金额——设备采购预估:约300-350万美元(约2480-2900万人民币),配套及装修预估:1000-1300万人民币,总投资预估下限3500万人民币,上不封顶。

  尽管他早有心理预期,知道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但那个具体而庞大的数字映入眼帘时,他的心脏还是猛地一缩,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一股巨大的、近乎窒息的压力瞬间攫住了他,让他后背瞬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就算是二手设备,这价格也贵得远远超乎他最初的想象!

  这几乎是要用一座刚刚开始堆积的金山,去填一个深不见底的技术理想主义的大坑。

  2005年的3500万,这是一笔足以让绝大多数企业望而却步的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