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仇人见面-《九鼎轮回录》

  摩托刚驶上土路,方向盘便开始发沉。

  我右手死死攥住车把,指节被橡胶的纹路硌得生疼。

  油门不敢松,也不敢再加。

  前方弯道越来越急,山体斜切而下,路面窄得仅容一辆车通过。

  刹车踏板踩下去却像陷进棉花,毫无反馈。

  不是老化,是被人动了手脚。

  我立刻收油,靠惯性滑行,肩膀抵住车把借力转向。

  右肩的伤口撕开一道新口子,鲜血渗出,顺着肋骨往下淌。

  黏腻的触感沿着脊背爬升,像有条冰冷的蛇在皮肤下游走。

  车头勉强压过弯心,轮胎擦着崖边碎石打滑。

  我咬牙将车身往内侧拽,差半尺就要翻下山崖。

  车停在路肩,引擎熄火,四周骤然安静。

  只剩风穿过松针的细碎声响。

  我靠在摩托上没动,呼吸压得很低,耳朵留意着是否有脚步逼近。

  夹克内袋里的玉牌和残图还在。

  三枚袁大头齐整地系在红绳上,未曾被动,可我知道他已经来了。

  枯树后走出一人,步伐不急,鞋底碾过碎石的声音像敲在耳膜上。

  他穿着一件深灰色道袍,领口缀着紫绶。

  右手轻巧一弹,指间骤然掠过一抹银白寒芒。

  右眼是青灰色的义眼,晨光落在上面,仿佛结了一层霜。

  我没有拔刀,也没有起身。

  只是将左手拇指抵在夹克内袋边缘,隔着布料确认玉牌的位置。

  咳嗽了一声,像是体力不支,实则是在稳住呼吸节奏。

  金手指在颅腔里嗡鸣,像有铁钉正往太阳穴里钻。

  我掐了下掌心,用痛感压住那股躁动。

  “你母亲死前,也在找九鼎。”他说,声音如同从井底传来。

  “她拿到的那块残图,比你现在手里的更完整。”

  我看着他,一句话也没说。

  鼻根发胀,眼前闪过母亲最后的模样。

  她躺在滇南古庙的石阶上,手里攥着半幅残图,嘴唇开合,却再发不出声音。

  那时我还小,躲在梁柱后,眼睁睁看着她咽下最后一口气。

  “交出你那块,我可以告诉你她最后去了哪里。”

  他往前半步,袖口垂落,露出手腕上一道陈年烧痕,形状如扭曲的符文:“甚至,让你活到看见真相那天。”

  我扯了下嘴角,笑了一下,牵动眉骨的旧伤。

  “赵明远死的时候,你们也说要保他性命。”

  “结果他被钉在滇池底的石柱上,肺里灌满了青铜锈。”

  他没有否认,只是轻轻打响指。

  三道黑影从林间浮现,呈扇形围住我,每人手中都握着短棍,棍头泛着暗绿光泽。

  淬了尸油的铁棘,沾上一点就能让人抽搐到窒息。

  空气里浮起一股锈味,不是金属的,而是那种埋在古墓深处多年,混着骨粉与腐液的青铜腥气。

  他们没有立刻动手,但脚步沉稳,一步步收拢包围圈。

  我忽然抬脚,狠狠踹向摩托油箱。

  车身侧翻,残油泼洒在地,溅到一名黑衣人靴面,他猛地后退半步。

  我划燃最后一根火柴,扔进油迹。

  火线瞬间窜起,热浪扑面,三人被逼退,动作迟滞了半拍。

  我趁机翻下路基,落在干涸的排水沟里,碎石硌进手肘。

  但我没有停,立刻向后爬了两米,借坡度遮住身形。

  火光映照长老的脸,半明半暗。

  他站在原地未追,只是抬手摸了摸右眼,仿佛在调整什么。

  “你怕的不是我找九鼎。”

  我靠在沟底,声音不高,却穿透火堆的噼啪声。

  “你怕的是我找到她留下的东西,那个你不敢让人知道的东西。”

  他眼神变了,不是愤怒,而是某种更深的东西,像冰层下的暗流。

  他抬起手,本要再打响指,却顿住了。

  “你以为你能活着揭开所有谜底?”

  “每一块残图都沾过血,你碰一次,就看一场死局。等你看完第九次,脑子会烂成浆。”

  我没有回答,只是从嘴里吐出那粒暗红色合金颗粒。

  用指甲轻轻一弹,让它落进沟底的浮土里。

  那材质我见过,和赵明远临死前攥着的碎片一样。

  带着细微的刻痕,像某种封印符。

  “下次见面...”

  我盯着他,声音压得极低:“我不会再问你,是谁杀的她。”

  我撑地起身,后退几步,身影隐入坡后林影。

  “我会直接动手。”

  他站在火光边缘,没有下令追击。

  风卷着火星飞散,像无数熄灭的星点。

  我的右手一直贴在夹克内袋,玉牌冰冷,残图无声。

  三枚袁大头在红绳上轻轻相碰,发出细微的金属摩擦声。

  左肩的血仍在流淌,顺着小臂滴落,砸在枯叶上,一圈圈晕开。

  沟底的合金颗粒陷进土里,表面刻痕朝上,像一只闭着的眼睛。

  我沿着排水沟爬行了近五百米,直到确认身后再无追踪。

  翻上坡顶时,天色已微亮。

  松林深处传来一声短促的鸟鸣,三长两短。

  我停下脚步,低声回应两声口哨。

  树影晃动,一个身影从灌木后闪出。

  是林砚,三十出头,穿一件旧皮夹克。

  背着个帆布包,左耳戴着一枚青铜耳钉。

  他是我母亲的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在她死后还敢查“九鼎”线索的人。

  “你受伤了。”

  林砚蹲下来看我的肩膀,眉头皱紧:“又是他们?”

  我点头,靠在一棵树上喘息。

  “他们知道我在找最后那块残图。”

  “那你就不该独自上山。”

  林砚从包里取出纱布和药水:“赵明远的死还没查清,你就敢往火坑里跳?”

  “我不是跳,是逼不得已。”

  我咬牙任他处理伤口:“母亲留下的线索,指向这座山里的古祭坛,那块残图,是开启它的钥匙。”

  林砚动作一顿:“你确定要走这条路?他们不是普通人,是守陵人的后裔,世代守护九鼎的秘密,一旦触动禁忌,不只是死,连魂都会被封进青铜鼎腹。”

  我冷笑一声:“我娘死了,赵明远死了,现在轮到我逃命,我不找真相,谁来找?”

  林砚沉默片刻,从包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

  照片上是一座半埋在土中的青铜鼎,鼎身刻着密文。

  而在鼎侧,站着一个模糊的女人背影。

  “这是我在滇南档案馆找到的,拍摄于1987年秋,你母亲站在鼎前,手里拿着一块玉牌,和你身上那块一模一样。”

  我心头一震,手指微微发颤。

  “她没死在古庙。”

  林砚继续说道:“她是自愿走进鼎阵的。那天夜里,整座山都在震动,守陵人出动了全部力量。而她,用血画完了最后一道符。”

  我闭上眼,母亲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

  “若你看到这张图,说明我已经无法回头。”

  “但你要记住,九鼎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印。”

  “一旦集齐,不只是开启,更是唤醒。”

  “他们怕的不是我找到九鼎。”我睁开眼,目光如刀:“他们怕的是我母亲留下的钥匙,那不是地图,是解咒的符文。”

  林砚看着我,良久才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站起身,望向远处被晨雾笼罩的山脊。

  “既然他们不敢让我碰第九块残图,那就说明,我已经快接近真相了。”

  我握紧夹克内袋中的玉牌,声音清冷。

  “下一次,我不会再逃。”

  林砚点了点头,从包里取出一把短刃递给我。

  “这把刀,是你母亲当年用过的。”

  “她说,若有一天你走上这条路,就把它交给你。”

  刀柄缠着褪色的红绳,刀身刻着一行小字:“破妄者,不惧死。”

  我接过刀,插进腰间。

  风从山脊吹来,带着泥土与松脂的气息。

  远处,一只乌鸦掠过天际,叫声凄厉。

  我知道,他们已经在等我。

  而我也可以直面这一切,不再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