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表面上是答应的好好的,说会低调行事,可真的在大周京城四处闲逛,就没有人像他那么高调的。
翌日出行,两匹高头大马在前开道,身后跟着一群身着华丽服饰的侍从,个个昂首挺胸,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夏国皇子身份的尊贵。
他坐在装饰奢华的马车里,车帘半掀,时不时探出头来,眼神中满是得意与张狂。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交头接耳,对夏国人如此张扬的行径议论纷纷。
“这夏国也不比咱们富庶,怎么这皇子倒比咱们大周的皇子还招摇?”
“人家毕竟是皇子,你少议论,免得惹祸上身。”
“就是,你也没见过几个皇子,怎么就知道我们大周的皇子出行不比这阵仗奢华?”
“我当然没见过了,听说咱们只有三位皇子,二皇子还是民间收养回去的,另外两个还小呢,哪能放出宫来。”
“我怎么听说咱们皇后娘娘又怀上了?我表姨的侄儿的堂嫂的小叔子的邻居在宫里当差,说是皇后娘娘害喜严重,陛下整日忧心忡忡呢。”
“皇后怀不怀的关咱们什么事,不过皇后娘娘一旦再诞下麟儿,陛下一个高兴又要减免赋税,大赦天下了。”
几个人说的高兴,原本还是咂舌夏国皇子奢华做派的,后面就歪到皇后再生个小皇子上面去了,叽叽喳喳,热聊得痛快。
宁王坐在马车里,自然是听不见他们说的,他的车队一路招摇过市,路过了许多大周达官显贵的门庭,各家看到这阵仗,都没什么好脸色。
宁远侯去妙音坊听曲归来,与宁王的马车擦肩而过,看着车帘外奢华的马车,他气得冷哼一声:“听说那日骚扰大公主的就是他,如此奢靡作态,难怪皇后看不上他。”
小厮也附和一声:“瞧上去好大的派头,还真当这京城是他夏国皇子的地盘了!”
宁远侯放下帘子:“幸好陛下不允许公主远嫁,否则嫁过去也是难过日子的。”
宁远侯回了府,没想到府里来了客人,是昌勇伯府的莫伯爷。
“哟,真是稀客啊,莫伯爷今日过来,怎么也不先打个招呼,我好早些回来啊。”宁远侯笑道。
莫伯爷赶忙请了安,坐下聊了许久,才聊到正事上。
“实不相瞒,我今日过来,是为了家里那个顽劣的儿子。”
宁远侯挑眉:“贵府上就两位公子吧,一个在户部任职,颇有才干,这另一个还年少,也从未听过他顽劣啊?”
京城这些富贵人家的孩子,谁若是真的顽劣不堪,早就传遍这个圈子了,宁远侯可没听到什么昌勇伯府二公子的风言风语。
昌勇伯道:“实不相瞒,那孩子前些日子与大公主有过一面之缘,他冲动之下,出面打了那夏国皇子,我回去之后好好责罚了他一番,担心他此举给大周丢脸。没想到皇后娘娘竟然请靖王妃前来,赐下了赏赐。犬子何德何能,还能得皇后赏赐啊,所以我今日过来,是想请侯爷引荐引荐,我想带着儿子去宫里谢恩。”
昌勇伯府历经三代,这一代已经只保留伯爵爵位,在朝为官的也就一个长子,且职位不高。下一代可就没有爵位可以继承了,所以在京城权贵圈的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比起宁远侯府这种有实权的府邸来更是差了好一大截。
宁远侯笑道:“此事举手之劳而已,那就等我递了牌子,你们父子与我一同进宫。不过皇后娘娘近来有喜,她见不见我可不能打包票。”
昌勇伯爷连忙道谢,又坐了一会儿才离开。
陶颜言这边,自从确定真的有孕之后,她就再也没起来过,整个人每日头晕目眩的,稍微动一下都感觉要她的命。
害喜太过于严重,导致她心情都不好了,贺临璋也无心上朝,总是匆匆商议完重要的几件大事便回了长乐宫,一门心思的守在陶颜言身边。
最开心的就要数三小只了,予诺和小宝从蒙学回来,第一时间就要跑来看望母后和母后肚子里的弟弟,把当日学到的知识念给弟弟听。予承学业重一些,但晚上回来也要守在母后身边小半个时辰才会回去温书。
面对三个孩子的时候,陶颜言的态度还温和些,可面对贺临璋,她就哀怨不少。
贺临璋念她有孕辛苦,心情不佳,也每每做低服软,说着好话时时劝慰,若有什么端茶送水的活他也乐此不疲的亲自伺候。
陶颜言是他越宠她越作,简直把一个小作精人设贯穿到底。
就连平日最作的予诺有时候都看不下去,求着亲亲母后别再折腾父皇了,父皇乃一国之君,可在母后面前,就是个捏肩递茶的杂役。
陶颜言才不管女儿,该怎么使唤还是怎么使唤,她只要嗲一嗲,说几句软话,或是没外人的时候亲亲贺临璋,贺临璋就像是得到了莫大的鼓舞,更加亲力亲为伺候她。
得知宁远侯要带着昌勇伯父子进宫觐见,她想到了那日靖王妃有意撮合贺萱和伯府二公子,便起了好奇心,说是可以见一见。
见外臣自然不能在后宫见,所以她专程去了勤政殿,选了一处偏殿。
宁远侯看见自家外甥女气色不太好,有些后悔进宫来叨扰她,倒是陶颜言叫他放心,自己并无大碍,只是没精神而已。
昌勇伯带着儿子给皇后请安,有些战战兢兢,莫星洲倒是看上去淡定许多。
“你们不必客气,萱儿回宫之后把一切都跟本宫说了,幸得二公子出手,本宫还要当面谢过二公子呢。”
莫星洲立即起身:“保护公主是我等大周子民的分内之责,皇后娘娘过誉了。”
陶颜言见他虽身形还有些消瘦,却身姿挺拔,容貌也有几分英俊,待人接物谦逊有礼,不居功自大,倒是有些满意。
“二公子如今是在念书还是做些什么别的事啊?可为将来谋划了什么前程?”
莫星洲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道:“回皇后娘娘的话,我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并未走科举之路,等下半年年满十六,我就能去投军了,我武艺还行,想着在军中兴许还有一番作为,能报效国家。”
昌勇伯轻咳了一声:“别在皇后面前托大,你那武艺怕是顾将军看不上的。”
翌日出行,两匹高头大马在前开道,身后跟着一群身着华丽服饰的侍从,个个昂首挺胸,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夏国皇子身份的尊贵。
他坐在装饰奢华的马车里,车帘半掀,时不时探出头来,眼神中满是得意与张狂。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交头接耳,对夏国人如此张扬的行径议论纷纷。
“这夏国也不比咱们富庶,怎么这皇子倒比咱们大周的皇子还招摇?”
“人家毕竟是皇子,你少议论,免得惹祸上身。”
“就是,你也没见过几个皇子,怎么就知道我们大周的皇子出行不比这阵仗奢华?”
“我当然没见过了,听说咱们只有三位皇子,二皇子还是民间收养回去的,另外两个还小呢,哪能放出宫来。”
“我怎么听说咱们皇后娘娘又怀上了?我表姨的侄儿的堂嫂的小叔子的邻居在宫里当差,说是皇后娘娘害喜严重,陛下整日忧心忡忡呢。”
“皇后怀不怀的关咱们什么事,不过皇后娘娘一旦再诞下麟儿,陛下一个高兴又要减免赋税,大赦天下了。”
几个人说的高兴,原本还是咂舌夏国皇子奢华做派的,后面就歪到皇后再生个小皇子上面去了,叽叽喳喳,热聊得痛快。
宁王坐在马车里,自然是听不见他们说的,他的车队一路招摇过市,路过了许多大周达官显贵的门庭,各家看到这阵仗,都没什么好脸色。
宁远侯去妙音坊听曲归来,与宁王的马车擦肩而过,看着车帘外奢华的马车,他气得冷哼一声:“听说那日骚扰大公主的就是他,如此奢靡作态,难怪皇后看不上他。”
小厮也附和一声:“瞧上去好大的派头,还真当这京城是他夏国皇子的地盘了!”
宁远侯放下帘子:“幸好陛下不允许公主远嫁,否则嫁过去也是难过日子的。”
宁远侯回了府,没想到府里来了客人,是昌勇伯府的莫伯爷。
“哟,真是稀客啊,莫伯爷今日过来,怎么也不先打个招呼,我好早些回来啊。”宁远侯笑道。
莫伯爷赶忙请了安,坐下聊了许久,才聊到正事上。
“实不相瞒,我今日过来,是为了家里那个顽劣的儿子。”
宁远侯挑眉:“贵府上就两位公子吧,一个在户部任职,颇有才干,这另一个还年少,也从未听过他顽劣啊?”
京城这些富贵人家的孩子,谁若是真的顽劣不堪,早就传遍这个圈子了,宁远侯可没听到什么昌勇伯府二公子的风言风语。
昌勇伯道:“实不相瞒,那孩子前些日子与大公主有过一面之缘,他冲动之下,出面打了那夏国皇子,我回去之后好好责罚了他一番,担心他此举给大周丢脸。没想到皇后娘娘竟然请靖王妃前来,赐下了赏赐。犬子何德何能,还能得皇后赏赐啊,所以我今日过来,是想请侯爷引荐引荐,我想带着儿子去宫里谢恩。”
昌勇伯府历经三代,这一代已经只保留伯爵爵位,在朝为官的也就一个长子,且职位不高。下一代可就没有爵位可以继承了,所以在京城权贵圈的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比起宁远侯府这种有实权的府邸来更是差了好一大截。
宁远侯笑道:“此事举手之劳而已,那就等我递了牌子,你们父子与我一同进宫。不过皇后娘娘近来有喜,她见不见我可不能打包票。”
昌勇伯爷连忙道谢,又坐了一会儿才离开。
陶颜言这边,自从确定真的有孕之后,她就再也没起来过,整个人每日头晕目眩的,稍微动一下都感觉要她的命。
害喜太过于严重,导致她心情都不好了,贺临璋也无心上朝,总是匆匆商议完重要的几件大事便回了长乐宫,一门心思的守在陶颜言身边。
最开心的就要数三小只了,予诺和小宝从蒙学回来,第一时间就要跑来看望母后和母后肚子里的弟弟,把当日学到的知识念给弟弟听。予承学业重一些,但晚上回来也要守在母后身边小半个时辰才会回去温书。
面对三个孩子的时候,陶颜言的态度还温和些,可面对贺临璋,她就哀怨不少。
贺临璋念她有孕辛苦,心情不佳,也每每做低服软,说着好话时时劝慰,若有什么端茶送水的活他也乐此不疲的亲自伺候。
陶颜言是他越宠她越作,简直把一个小作精人设贯穿到底。
就连平日最作的予诺有时候都看不下去,求着亲亲母后别再折腾父皇了,父皇乃一国之君,可在母后面前,就是个捏肩递茶的杂役。
陶颜言才不管女儿,该怎么使唤还是怎么使唤,她只要嗲一嗲,说几句软话,或是没外人的时候亲亲贺临璋,贺临璋就像是得到了莫大的鼓舞,更加亲力亲为伺候她。
得知宁远侯要带着昌勇伯父子进宫觐见,她想到了那日靖王妃有意撮合贺萱和伯府二公子,便起了好奇心,说是可以见一见。
见外臣自然不能在后宫见,所以她专程去了勤政殿,选了一处偏殿。
宁远侯看见自家外甥女气色不太好,有些后悔进宫来叨扰她,倒是陶颜言叫他放心,自己并无大碍,只是没精神而已。
昌勇伯带着儿子给皇后请安,有些战战兢兢,莫星洲倒是看上去淡定许多。
“你们不必客气,萱儿回宫之后把一切都跟本宫说了,幸得二公子出手,本宫还要当面谢过二公子呢。”
莫星洲立即起身:“保护公主是我等大周子民的分内之责,皇后娘娘过誉了。”
陶颜言见他虽身形还有些消瘦,却身姿挺拔,容貌也有几分英俊,待人接物谦逊有礼,不居功自大,倒是有些满意。
“二公子如今是在念书还是做些什么别的事啊?可为将来谋划了什么前程?”
莫星洲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道:“回皇后娘娘的话,我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并未走科举之路,等下半年年满十六,我就能去投军了,我武艺还行,想着在军中兴许还有一番作为,能报效国家。”
昌勇伯轻咳了一声:“别在皇后面前托大,你那武艺怕是顾将军看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