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钱!她们俩一年的工资加起来,怕也就这个数了!
眼前这个穿着普通工装、骑着破旧自行车的男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震惊归震惊,两人手脚却比脑子反应更快。
年长售货员几乎是抢着收好了钱和票,一边高声指挥着同伴:“快!小张!
赶紧给这位先生把东西都搬出来!仔细着点!”
接下来的一幕,堪称供销社的奇景。
两位平日里坐惯了柜台、动动嘴皮子的售货员,此刻化身成了最勤快的搬运工。
她们吭哧吭哧地从后面的库房把一袋白面、两捆二锅头(用绳子捆着)、一大包糖果。
……还有沉甸甸的瓜子花生等物,麻利地搬到门口。
就连打包的网兜她们都未收钱……
汗水从她们的鬓角渗出,但脸上的笑容却无比热切。
她们甚至还主动为何雨柱那辆自行车“量身定制”装载方案。
小心翼翼地把沉重的面袋横搭在后座,用麻绳左一道右一道地捆得结结实实;
把酒箱子牢牢绑在货架上;再把糖果和干果袋子挂在车把两边。
“先生,您看这样绑结实不?路上稳当!”年长售货员抹了把汗,赔着笑问。
何雨柱看着被货物堆得满满当当的自行车。
又看了看眼前两位气喘吁吁、态度恭敬得近乎卑微的售货员,心中只觉得有些荒诞的好笑。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算是温和的笑容:“嗯,挺好。辛苦二位了。”
“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您慢走!下次再来啊!”
两人异口同声,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带着强烈羡慕甚至敬畏的笑容。
在她们灼热目光的注视下,何雨柱跨上自行车。
车身因为超载明显下沉了一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他用力蹬下脚踏板,车轮缓缓转动,载着这令人咋舌的“巨额”物资。
也载着身后那两道复杂难言的目光,吱吱呀呀地,融入了暮色渐深的胡同里。
那沉甸甸的后座,仿佛无声地诉说着一种超越寻常的力量,在这个凭票供应的年代里,格外扎眼。
车轮碾过胡同的青石板,发出轻微的颠簸声,何雨柱的“二八大杠”稳稳停在了四合院那熟悉的黑漆木门外。
胡同路面比前院低,三阶不算高的青石台阶,外加一道半尺来高的木头门槛,像是一道小小的关卡。
车上东西着实不少:鼓鼓囊囊的粮袋沉甸甸地压在后座下。
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的两大捆白酒瓶子(一捆六瓶),斜插在车把和车梁之间。
还有几个塞得满满当当的网兜,一个里装着花花绿绿的糖果、花生瓜子,以及几包印着“囍”字的硬糖等物。
这架势,连车带物直接拎进去,怕是连人带车都得卡在门槛上。
一个不小心侧翻了,到时候两捆半白酒一旦磕碰到,那不得脆了?
何雨柱长腿一支,稳稳停住车。
他利落地解开捆绑货物的麻绳,先把那两捆扎着红绳、瓶身冰凉的白酒提溜下来,放在脚边。
刚弯腰要去卸那分量最足的白面粮袋,就听见院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小跑声。
门神闫埠贵果然不负“哨兵”之名,闻声而动。
他从大门探出半个身子,脸上堆着惯常的、带着点精明的笑意:“哟,傻柱,回来了?
嚯!这……这都是你弄回来的?”话音未落,人已经小跑着下了台阶。
待看清自行车上卸下来和还没卸的那些东西,闫埠贵的笑容凝固了一瞬,镜片后的小眼睛猛地睁大了。
声音都拔高了一个调:“傻柱?!这么多……这么多东西,都是你为明儿个婚礼准备的?!”
他指着地上那堆小山似的物资,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诧。
何雨柱直起腰,拍了拍沾在旧工装外套上的面粉,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个朴实又带着点满足的笑容。
点了点头:“嗯呐,三大爷,这不眼瞧着日子马上就到了,得预备齐全喽。”
“准备……这么多啊?!”闫埠贵重复着,脸上的表情复杂极了。
惊讶是实打实的,这么多细粮、好酒、硬货,在凭票供应的年月,简直像个小仓库;
高兴也有一点,院里办喜事,他也跟着沾光,酒席越好他吃的也就越多;
但更多的,是心底深处翻涌上来的一股浓得化不开的酸涩与妒忌。
——前年他家老大阎解成结婚,他抠抠索索,精打细算,席面办得寒酸。
为这事儿没少被院里人在背后嚼舌根子,说他这当爹的抠门儿。
眼前傻柱这大手笔,简直是在无声地扇他那张老脸。
不过闫埠贵到底是“算盘精”,心里翻江倒海,面上功夫却滴水不漏。
那点酸涩妒忌迅速被压了下去,重新换上那副带着皱纹的、和煦的微笑:
“好,好!傻柱有本事,办得排场!来来来,我帮你搭把手!”说着,就弯腰去提地上那捆白酒。
何雨柱也没客气,先把最沉的白面袋子甩到肩上,勒得肩胛骨一沉。
然后一手轻松地提起另一捆白酒,那架势,跟拎着两捆大葱似的。
闫埠贵一手拎起何雨柱刚放下的那捆酒,另一只手赶紧把地上那两个鼓鼓囊囊的网兜也提溜起来。
网兜绳勒得他手指发白。
两人一前一后正要进院门,闫埠贵一眼瞧见正在前院溜达的二儿子闫解放。
立刻扬声喊道:“解放!别杵着了!快去院门外头。
帮你傻柱哥把自行车上剩下的东西,还有那车,给推进来!仔细点啊!”
“哎!知道了爸!”闫解放应了一声,麻利地小跑着出了大门。
何雨柱扛着面,提着酒,闫埠贵紧随其后,两人一进前院,立刻就吸引了院里人的目光。
正是晚饭前的光景,不少人家都在门口、窗边张罗。
“傻柱回来啦?”
“哟,柱子,置办这么多好东西呐?”
“柱子哥,明儿可就看你大显身手了!”
“嚯!这酒,这面……柱子,你这婚宴规格可不低啊!”
邻居们七嘴八舌,热情地打着招呼,问着话,眼神都好奇地在那些稀罕物资上打转。
何雨柱脸上挂着笑,边走边简短地回应着:
“回来了!”
“嗯,办席用。”
“放心吧您呐!”
“呵呵,凑合办。”
“……”在众人的问候中,何雨柱已经跨过来垂花门。
眼前这个穿着普通工装、骑着破旧自行车的男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震惊归震惊,两人手脚却比脑子反应更快。
年长售货员几乎是抢着收好了钱和票,一边高声指挥着同伴:“快!小张!
赶紧给这位先生把东西都搬出来!仔细着点!”
接下来的一幕,堪称供销社的奇景。
两位平日里坐惯了柜台、动动嘴皮子的售货员,此刻化身成了最勤快的搬运工。
她们吭哧吭哧地从后面的库房把一袋白面、两捆二锅头(用绳子捆着)、一大包糖果。
……还有沉甸甸的瓜子花生等物,麻利地搬到门口。
就连打包的网兜她们都未收钱……
汗水从她们的鬓角渗出,但脸上的笑容却无比热切。
她们甚至还主动为何雨柱那辆自行车“量身定制”装载方案。
小心翼翼地把沉重的面袋横搭在后座,用麻绳左一道右一道地捆得结结实实;
把酒箱子牢牢绑在货架上;再把糖果和干果袋子挂在车把两边。
“先生,您看这样绑结实不?路上稳当!”年长售货员抹了把汗,赔着笑问。
何雨柱看着被货物堆得满满当当的自行车。
又看了看眼前两位气喘吁吁、态度恭敬得近乎卑微的售货员,心中只觉得有些荒诞的好笑。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算是温和的笑容:“嗯,挺好。辛苦二位了。”
“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您慢走!下次再来啊!”
两人异口同声,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带着强烈羡慕甚至敬畏的笑容。
在她们灼热目光的注视下,何雨柱跨上自行车。
车身因为超载明显下沉了一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他用力蹬下脚踏板,车轮缓缓转动,载着这令人咋舌的“巨额”物资。
也载着身后那两道复杂难言的目光,吱吱呀呀地,融入了暮色渐深的胡同里。
那沉甸甸的后座,仿佛无声地诉说着一种超越寻常的力量,在这个凭票供应的年代里,格外扎眼。
车轮碾过胡同的青石板,发出轻微的颠簸声,何雨柱的“二八大杠”稳稳停在了四合院那熟悉的黑漆木门外。
胡同路面比前院低,三阶不算高的青石台阶,外加一道半尺来高的木头门槛,像是一道小小的关卡。
车上东西着实不少:鼓鼓囊囊的粮袋沉甸甸地压在后座下。
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的两大捆白酒瓶子(一捆六瓶),斜插在车把和车梁之间。
还有几个塞得满满当当的网兜,一个里装着花花绿绿的糖果、花生瓜子,以及几包印着“囍”字的硬糖等物。
这架势,连车带物直接拎进去,怕是连人带车都得卡在门槛上。
一个不小心侧翻了,到时候两捆半白酒一旦磕碰到,那不得脆了?
何雨柱长腿一支,稳稳停住车。
他利落地解开捆绑货物的麻绳,先把那两捆扎着红绳、瓶身冰凉的白酒提溜下来,放在脚边。
刚弯腰要去卸那分量最足的白面粮袋,就听见院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小跑声。
门神闫埠贵果然不负“哨兵”之名,闻声而动。
他从大门探出半个身子,脸上堆着惯常的、带着点精明的笑意:“哟,傻柱,回来了?
嚯!这……这都是你弄回来的?”话音未落,人已经小跑着下了台阶。
待看清自行车上卸下来和还没卸的那些东西,闫埠贵的笑容凝固了一瞬,镜片后的小眼睛猛地睁大了。
声音都拔高了一个调:“傻柱?!这么多……这么多东西,都是你为明儿个婚礼准备的?!”
他指着地上那堆小山似的物资,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诧。
何雨柱直起腰,拍了拍沾在旧工装外套上的面粉,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个朴实又带着点满足的笑容。
点了点头:“嗯呐,三大爷,这不眼瞧着日子马上就到了,得预备齐全喽。”
“准备……这么多啊?!”闫埠贵重复着,脸上的表情复杂极了。
惊讶是实打实的,这么多细粮、好酒、硬货,在凭票供应的年月,简直像个小仓库;
高兴也有一点,院里办喜事,他也跟着沾光,酒席越好他吃的也就越多;
但更多的,是心底深处翻涌上来的一股浓得化不开的酸涩与妒忌。
——前年他家老大阎解成结婚,他抠抠索索,精打细算,席面办得寒酸。
为这事儿没少被院里人在背后嚼舌根子,说他这当爹的抠门儿。
眼前傻柱这大手笔,简直是在无声地扇他那张老脸。
不过闫埠贵到底是“算盘精”,心里翻江倒海,面上功夫却滴水不漏。
那点酸涩妒忌迅速被压了下去,重新换上那副带着皱纹的、和煦的微笑:
“好,好!傻柱有本事,办得排场!来来来,我帮你搭把手!”说着,就弯腰去提地上那捆白酒。
何雨柱也没客气,先把最沉的白面袋子甩到肩上,勒得肩胛骨一沉。
然后一手轻松地提起另一捆白酒,那架势,跟拎着两捆大葱似的。
闫埠贵一手拎起何雨柱刚放下的那捆酒,另一只手赶紧把地上那两个鼓鼓囊囊的网兜也提溜起来。
网兜绳勒得他手指发白。
两人一前一后正要进院门,闫埠贵一眼瞧见正在前院溜达的二儿子闫解放。
立刻扬声喊道:“解放!别杵着了!快去院门外头。
帮你傻柱哥把自行车上剩下的东西,还有那车,给推进来!仔细点啊!”
“哎!知道了爸!”闫解放应了一声,麻利地小跑着出了大门。
何雨柱扛着面,提着酒,闫埠贵紧随其后,两人一进前院,立刻就吸引了院里人的目光。
正是晚饭前的光景,不少人家都在门口、窗边张罗。
“傻柱回来啦?”
“哟,柱子,置办这么多好东西呐?”
“柱子哥,明儿可就看你大显身手了!”
“嚯!这酒,这面……柱子,你这婚宴规格可不低啊!”
邻居们七嘴八舌,热情地打着招呼,问着话,眼神都好奇地在那些稀罕物资上打转。
何雨柱脸上挂着笑,边走边简短地回应着:
“回来了!”
“嗯,办席用。”
“放心吧您呐!”
“呵呵,凑合办。”
“……”在众人的问候中,何雨柱已经跨过来垂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