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洞察一切,他目光扫过那些欲言又止的面孔,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补充道:“然,朝廷自有法度,仪制亦不可废。为兼顾礼制与实效,特明令如下——”
他逐字清晰地说道:
“其一,女官上朝,需着统一制式之绯色官服,佩相应品级鱼袋,以明身份。此服制,朕已命尚衣局赶制。”
“其二,女官列班,立于丹墀右侧,与诸卿分列。非议事奏对之时,当肃静守仪。”
“其三,朝议之中,凡有女官职司相关之务,或女官身负奏陈之责,皆可出班启奏,*其言路畅通,与卿等无异。所奏之事,当据理直言,言简意赅。”
“其四,朝堂之上,只论国事,不论男女。诸卿议事,当以才学见识为凭,以社稷苍生为重。若有无端攻讦、以男女之别论事者,以失仪论处!”
他最后一句,带着金石之音,目光如电般扫过全场,那股久经沙场、统御天下的帝王威压瞬间弥漫开来,将一切可能的质疑声浪都压了下去。
“此制,乃朕深思熟虑,为广开才路,求治世良方。女子之才,亦是国器。望诸卿体察朕意,勿存门户之见。自今日始,朝堂之上,当以才为尺,以能为秤!朕期许,女官入朝,能为这贞观之治,添一泓清泉,增一份智识!卿等,且观其行,察其效!”
李世民言罢,目光炯炯,环视群臣。殿内一片寂静,有人震惊未消,有人陷入沉思,也有人眼中渐渐亮起一丝明悟或期待。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斜射进来,照亮了殿前铜鹤的轮廓,也仿佛为这即将开启的新篇章,镀上了一层充满变革意味的金辉。
大汉武帝时期
比起始皇帝与唐太宗,刘彻恐怕才是最难接受赋予女子权力之人。
窦太皇太后的阴影,曾让他尝尽掣肘之痛。
大汉女子本就刚烈不让须眉,权势亦不输男儿,只是被隔绝于庙堂之外。
就连他的太子刘据,亦被世人冠以母姓,唤作“卫太子”。
刘彻仰望着天幕,心中惊涛翻涌,反复撕扯。
这扇门……要开么?
朝堂之上,群臣屏息垂首,无人敢惊扰帝王的沉默。此刻天子心中所思所虑,或将牵动整个大汉的国祚。
“卫青,去病,”刘彻的目光落在殿前最得力的两位将军身上,声音沉凝,“尔等以为,我大汉,可需女官?”
卫青与霍去病,如同天降神兵,助他铸就这煌煌大汉。皇后卫子夫为他诞下长子,太子刘据冠以母姓“卫”。卫氏血脉,早已与刘汉江山密不可分。
霍去病年轻气盛,闻此问剑眉一扬便要开口,却被身旁的卫青猛地伸臂横挡于胸前,硬生生截住了话头。
此问凶险!无论“是”与“否”,皆可能铸下千古之错。
刘彻看着卫青那护犊般急切的动作,紧绷的心弦忽地一松。他眼底翻涌的复杂情绪渐渐沉淀。罢了……
他刘彻,是汉之武帝!是这万里河山的主宰!只要社稷强盛,万邦来朝,他便不负这“武”字尊号!
一丝决然掠过眼底。刘彻霍然起身,帝袍拂动间,声如金玉掷地:
“即日起,皇后卫子夫,随朕临朝听政!擢平阳公主主理女官遴选事宜!”他目光扫过殿中惊愕的群臣,一字一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朕之大汉,岂能落于人后?朕,刘彻,更不会输于那——始皇帝、唐太宗!”
卫青暗自舒了口气。无论帝王如何抉择,这都非臣子所能置喙。卫氏一门荣宠已极,恩威皆系于天心。为臣者,贵在知进退,守本分。
如今陛下圣意已决,他稳步出列,垂首恭声道:“陛下圣明。”
霍去病目光扫过舅舅挺直的脊背,未有半分迟疑,紧随其后朗声应和。
他们愿为陛下手中最利的剑锋。无论所指是匈奴铁骑,亦或这破旧立新之局,凡陛下所向,他们必生死相随。
刘彻龙颜大悦,朗笑道:“善!方是朕的大将军与冠军侯!”他环视阶下众臣,眼底带着几分毫不掩饰的偏爱与些许嫌弃,“尔等说说,教朕如何不多疼惜他二人几分?”
瞧瞧卫霍——再瞧瞧尔等!论开疆拓土,不及万一;论天降奇才,云泥之别;便是这体察圣心……也拍马难及!
霍去病耳根蓦地滚烫。陛下此言……“疼惜”二字,直如哄弄孩童!他可是要踏破贺兰、尽逐匈奴的少年统帅!这……这与他威震朔漠的英姿,半点也不相称!
小将军虽觉陛下那“疼惜”二字透着股黏糊劲儿,心底却着实受用。
谁人不恋这份天家独宠?
细细想来,陛下亦自有其可爱处。在霍去病心中,自家君王何曾逊于任何千古一帝?单是那“彘儿”的小名儿,便透着几分温煦可亲。
——猪猪陛下?嘿嘿嘿…
卫青自不知外甥脑中转着这般大逆不道的念头,只默然思忖:经此一事,卫氏一门怕更要立于风口浪尖了。
卫皇后、卫太子、卫青、平阳公主、霍去病……冥冥中似还有道未显的身影(注:霍光)?
忧思如潮,沉沉压在心头。
天幕蓦然感叹,龙凤猪就是龙凤猪,不愧是常年霸占帝王榜前三的人,这魄力就不是一般人所有的。
【“那么崔皇后从青楼离开以后又去了哪里呢?这个我们稍后再进行解读。”】
【“众所周知,李治和崔兰姈遇到了同行,在这个领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也是行得通的。”】
【“王氏覆灭以后,李治就去找崔皇后庆祝,特意摘了一朵牡丹花,悄悄地走进去,给人家戴在耳畔。”】
【“崔皇后彼时困倦,眼尾凝着薄薄水雾,如带朝露。一记回眸潋滟,竟教那小莲花神魂俱荡,痴立当场。”】
【“就这么被扫了一眼,崔皇后没搭理他,自己便回头了,而咱们的小莲花看着人家的后脑勺笑得跟个傻狗。根据检测,曾经二凤陛下年轻的时候对着长孙皇后也这样,果然是一脉相传,这绝对是亲生的。”】
【“不过李治显然是进化出了自己的路线,譬如他此刻还有时间感慨,原来当初被他用美男计勾引的那些女子,是这样的感受……”】
大唐贞观三年
……
李世民:这个时候大可以不必带上我!
什么叫笑得像个傻狗,他看着观音婢就是开心!
不要这么形容他,一点都不霸气!
稚奴,你让阿耶颜面小失啊~
有你真是我的福气。
魏征:难道您觉得李二凤很霸气吗?
他想起自己陛下的眼泪,就犹如西湖水,怎么流都流不干。
他有时候都有些暴躁,哭哭哭,福气都要被哭没了,要不是……他才不会忍呢
长孙皇后看着稚奴发痴的模样,倒是忍不住捂嘴笑了,“陛下,您儿子。”
“观音婢啊,这是你儿子。”
长孙皇后挑眉,一锤定音道:“不,是我们的儿子。”
“听说当年我在御花园扑蝶时,也有位郎君躲在太湖石后,笑得把新贡的西域蜜瓜都…”
“观音婢!”
李世民带着一丝羞涩,连忙将长孙皇后的口中提起的旧事打断,他嗫嚅道:“承乾还在这儿呢……”
李承乾乖巧的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小胳膊小手举到头上,就好像把自己的头抱起来一般,显得格外可爱。
“阿耶阿娘,高明什么都没听见哦。”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紧绷的神经渐渐松懈下来,便一改方才说笑的模样,继而变得端庄优雅。
一家三口讲讲悄悄小话,群臣也没什么动作。
搜查家族在前,建立女官在后,他们的脑子一片乱麻。
【“小莲花耿耿于怀初见是崔皇后只亲了他一口,但当时心有不满的不只是他一个人,其实咱们的武后也很不满意的,因为崔皇后亲的第一个人竟然不是她!!”】
【“这种不满在得知崔皇后会说话以后更上一层楼,让武媚娘生气的抠门。”】
【“崔皇后和李治在房间里摊牌,武媚娘在门外听墙角,姈姈会说话,第一句话不是对着她,好伤心……”】
【“房间里头崔皇后撒着娇,陛下~,姐夫~,稚奴哥哥~,把个李治拿捏的死死的,房间外头,武媚娘咬着唇,好看的手指抠着门,心里面骂骂咧咧。”】
【“可恶没下限的绿茶男,装模作样的白莲花。很显然,骂的是小莲花。”】
【“夫妻本是同林鸟,漂亮妹妹跑不了,对方若是想要争,小莲花一定赢不了~”】
大唐高宗时期
夫妻俩巧妙的对视上了,然后又尴尬的双双扭头。
“我还以为武姐姐是来抓奸的。”
“狗男女?那不至于吧,陛下,姈姈没看上你呢。”
什么陛下、姐夫、稚奴哥哥,一看就是没走心。
“勾搭你,姈姈只需要一个称呼,说实话,您有点不值钱了。”
武媚娘略带嫌弃。
“武姐姐,你又是什么时候有的听墙角、抠墙皮的‘好习惯’的呢?”
“你还骂我!!”李治委屈了。
“你为了一个女人骂我,武姐姐你简直没有心!”
李弘看不明白事情发展的走向,但是他觉得自己保持沉默最好。
“那是我妹妹。”
武媚娘悻悻道。
李治微微努嘴:“对对对,第一句话没和你说的亲妹妹。”
“您想让人家当你情妹妹还不能够呢。”
李弘: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小小的李弘突然就对这句话有了实感。
他也好想加入阿耶阿娘和姨母的生活啊。
看起来好有趣。
其实他觉得这各自飞的结论有些不对。
因为他现在应该是有了和姨母当年的同感。
我们是来加入这个家的,而不是来拆散这个家的。
我们一家人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就好呀。
大唐武德时期
“咳咳咳。”
身为阿耶,风华正茂的小年轻李世民并不想看到自己这个要过好几年才会出生的儿子在自己面前打情骂俏。
他们这关系真乱。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儿子和儿媳妇这个时候争得跟个白眼鸡一样,后来不还是被李弘他这个小孙儿渔翁得利了吗?
李建成冷哼一声都道:“丢人现眼。”
李元吉下巴高昂,两个黑黝黝的鼻孔朝向李世民的方向:“二哥果真不会教孩子,李治这是能拿得出手的样子吗?”
李世民好处多多,其中一条就是超级爱护自己和长孙皇后生的孩子。
“如何呢?又能怎,我儿可比你好多了,没听见天幕说吗?杀大哥我是迫不得已,杀你,我是迫不及待啊。”
“稚奴再怎么样,那也做到了我不能做的事情,世家,看到没,一个一个被砍头的样子可惨得很。”
“四弟若有能耐,总不会连我都比不过却要去贬低我儿。”
“况且,四弟脑子里面全是水,看下来抖露空了,你看我能不能拿得出手。”
李世民陡然的爆发让李元吉愣了个神,待到反应过来后便是暴怒。
“如今当着阿耶的面,二弟便已经喊打喊杀了吗?”
李建成拦下变成了个斗牛一样眼睛都红了的李元吉,嘲讽道。
“大哥,我不是心狠的人,如今的局面,大家相安无事便好,还能保的住一段时间的平安。”
李世民突然的强硬让所有人愤怒的同时,心中又有了一丝慌乱。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吗?李世民的态度为何转变的如此之快?
李渊素来都是和稀泥的态度,或者说他也希望遏制李世民手中的权力,但是事到如今,很显然,他已经把控不住这局面了。
“二郎,你难道还要再一次弑兄杀弟,乃至弑父吗?”
李世民伤心的看着自己的亲人,兄弟一心想要除掉他,阿耶忌惮他。
他也不想的。
“阿耶,我是有苦衷的,我若是落到大哥手里,必死无疑,但这一次,我是民心所向,大哥的性命总不会丢的稀里糊涂。”
他强忍着心痛捅开这一层窗户纸。
“天幕降临已久,我们却还在这里扯皮,天下未定,百废待兴,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不想再浪费时间了。
他逐字清晰地说道:
“其一,女官上朝,需着统一制式之绯色官服,佩相应品级鱼袋,以明身份。此服制,朕已命尚衣局赶制。”
“其二,女官列班,立于丹墀右侧,与诸卿分列。非议事奏对之时,当肃静守仪。”
“其三,朝议之中,凡有女官职司相关之务,或女官身负奏陈之责,皆可出班启奏,*其言路畅通,与卿等无异。所奏之事,当据理直言,言简意赅。”
“其四,朝堂之上,只论国事,不论男女。诸卿议事,当以才学见识为凭,以社稷苍生为重。若有无端攻讦、以男女之别论事者,以失仪论处!”
他最后一句,带着金石之音,目光如电般扫过全场,那股久经沙场、统御天下的帝王威压瞬间弥漫开来,将一切可能的质疑声浪都压了下去。
“此制,乃朕深思熟虑,为广开才路,求治世良方。女子之才,亦是国器。望诸卿体察朕意,勿存门户之见。自今日始,朝堂之上,当以才为尺,以能为秤!朕期许,女官入朝,能为这贞观之治,添一泓清泉,增一份智识!卿等,且观其行,察其效!”
李世民言罢,目光炯炯,环视群臣。殿内一片寂静,有人震惊未消,有人陷入沉思,也有人眼中渐渐亮起一丝明悟或期待。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斜射进来,照亮了殿前铜鹤的轮廓,也仿佛为这即将开启的新篇章,镀上了一层充满变革意味的金辉。
大汉武帝时期
比起始皇帝与唐太宗,刘彻恐怕才是最难接受赋予女子权力之人。
窦太皇太后的阴影,曾让他尝尽掣肘之痛。
大汉女子本就刚烈不让须眉,权势亦不输男儿,只是被隔绝于庙堂之外。
就连他的太子刘据,亦被世人冠以母姓,唤作“卫太子”。
刘彻仰望着天幕,心中惊涛翻涌,反复撕扯。
这扇门……要开么?
朝堂之上,群臣屏息垂首,无人敢惊扰帝王的沉默。此刻天子心中所思所虑,或将牵动整个大汉的国祚。
“卫青,去病,”刘彻的目光落在殿前最得力的两位将军身上,声音沉凝,“尔等以为,我大汉,可需女官?”
卫青与霍去病,如同天降神兵,助他铸就这煌煌大汉。皇后卫子夫为他诞下长子,太子刘据冠以母姓“卫”。卫氏血脉,早已与刘汉江山密不可分。
霍去病年轻气盛,闻此问剑眉一扬便要开口,却被身旁的卫青猛地伸臂横挡于胸前,硬生生截住了话头。
此问凶险!无论“是”与“否”,皆可能铸下千古之错。
刘彻看着卫青那护犊般急切的动作,紧绷的心弦忽地一松。他眼底翻涌的复杂情绪渐渐沉淀。罢了……
他刘彻,是汉之武帝!是这万里河山的主宰!只要社稷强盛,万邦来朝,他便不负这“武”字尊号!
一丝决然掠过眼底。刘彻霍然起身,帝袍拂动间,声如金玉掷地:
“即日起,皇后卫子夫,随朕临朝听政!擢平阳公主主理女官遴选事宜!”他目光扫过殿中惊愕的群臣,一字一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朕之大汉,岂能落于人后?朕,刘彻,更不会输于那——始皇帝、唐太宗!”
卫青暗自舒了口气。无论帝王如何抉择,这都非臣子所能置喙。卫氏一门荣宠已极,恩威皆系于天心。为臣者,贵在知进退,守本分。
如今陛下圣意已决,他稳步出列,垂首恭声道:“陛下圣明。”
霍去病目光扫过舅舅挺直的脊背,未有半分迟疑,紧随其后朗声应和。
他们愿为陛下手中最利的剑锋。无论所指是匈奴铁骑,亦或这破旧立新之局,凡陛下所向,他们必生死相随。
刘彻龙颜大悦,朗笑道:“善!方是朕的大将军与冠军侯!”他环视阶下众臣,眼底带着几分毫不掩饰的偏爱与些许嫌弃,“尔等说说,教朕如何不多疼惜他二人几分?”
瞧瞧卫霍——再瞧瞧尔等!论开疆拓土,不及万一;论天降奇才,云泥之别;便是这体察圣心……也拍马难及!
霍去病耳根蓦地滚烫。陛下此言……“疼惜”二字,直如哄弄孩童!他可是要踏破贺兰、尽逐匈奴的少年统帅!这……这与他威震朔漠的英姿,半点也不相称!
小将军虽觉陛下那“疼惜”二字透着股黏糊劲儿,心底却着实受用。
谁人不恋这份天家独宠?
细细想来,陛下亦自有其可爱处。在霍去病心中,自家君王何曾逊于任何千古一帝?单是那“彘儿”的小名儿,便透着几分温煦可亲。
——猪猪陛下?嘿嘿嘿…
卫青自不知外甥脑中转着这般大逆不道的念头,只默然思忖:经此一事,卫氏一门怕更要立于风口浪尖了。
卫皇后、卫太子、卫青、平阳公主、霍去病……冥冥中似还有道未显的身影(注:霍光)?
忧思如潮,沉沉压在心头。
天幕蓦然感叹,龙凤猪就是龙凤猪,不愧是常年霸占帝王榜前三的人,这魄力就不是一般人所有的。
【“那么崔皇后从青楼离开以后又去了哪里呢?这个我们稍后再进行解读。”】
【“众所周知,李治和崔兰姈遇到了同行,在这个领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也是行得通的。”】
【“王氏覆灭以后,李治就去找崔皇后庆祝,特意摘了一朵牡丹花,悄悄地走进去,给人家戴在耳畔。”】
【“崔皇后彼时困倦,眼尾凝着薄薄水雾,如带朝露。一记回眸潋滟,竟教那小莲花神魂俱荡,痴立当场。”】
【“就这么被扫了一眼,崔皇后没搭理他,自己便回头了,而咱们的小莲花看着人家的后脑勺笑得跟个傻狗。根据检测,曾经二凤陛下年轻的时候对着长孙皇后也这样,果然是一脉相传,这绝对是亲生的。”】
【“不过李治显然是进化出了自己的路线,譬如他此刻还有时间感慨,原来当初被他用美男计勾引的那些女子,是这样的感受……”】
大唐贞观三年
……
李世民:这个时候大可以不必带上我!
什么叫笑得像个傻狗,他看着观音婢就是开心!
不要这么形容他,一点都不霸气!
稚奴,你让阿耶颜面小失啊~
有你真是我的福气。
魏征:难道您觉得李二凤很霸气吗?
他想起自己陛下的眼泪,就犹如西湖水,怎么流都流不干。
他有时候都有些暴躁,哭哭哭,福气都要被哭没了,要不是……他才不会忍呢
长孙皇后看着稚奴发痴的模样,倒是忍不住捂嘴笑了,“陛下,您儿子。”
“观音婢啊,这是你儿子。”
长孙皇后挑眉,一锤定音道:“不,是我们的儿子。”
“听说当年我在御花园扑蝶时,也有位郎君躲在太湖石后,笑得把新贡的西域蜜瓜都…”
“观音婢!”
李世民带着一丝羞涩,连忙将长孙皇后的口中提起的旧事打断,他嗫嚅道:“承乾还在这儿呢……”
李承乾乖巧的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小胳膊小手举到头上,就好像把自己的头抱起来一般,显得格外可爱。
“阿耶阿娘,高明什么都没听见哦。”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紧绷的神经渐渐松懈下来,便一改方才说笑的模样,继而变得端庄优雅。
一家三口讲讲悄悄小话,群臣也没什么动作。
搜查家族在前,建立女官在后,他们的脑子一片乱麻。
【“小莲花耿耿于怀初见是崔皇后只亲了他一口,但当时心有不满的不只是他一个人,其实咱们的武后也很不满意的,因为崔皇后亲的第一个人竟然不是她!!”】
【“这种不满在得知崔皇后会说话以后更上一层楼,让武媚娘生气的抠门。”】
【“崔皇后和李治在房间里摊牌,武媚娘在门外听墙角,姈姈会说话,第一句话不是对着她,好伤心……”】
【“房间里头崔皇后撒着娇,陛下~,姐夫~,稚奴哥哥~,把个李治拿捏的死死的,房间外头,武媚娘咬着唇,好看的手指抠着门,心里面骂骂咧咧。”】
【“可恶没下限的绿茶男,装模作样的白莲花。很显然,骂的是小莲花。”】
【“夫妻本是同林鸟,漂亮妹妹跑不了,对方若是想要争,小莲花一定赢不了~”】
大唐高宗时期
夫妻俩巧妙的对视上了,然后又尴尬的双双扭头。
“我还以为武姐姐是来抓奸的。”
“狗男女?那不至于吧,陛下,姈姈没看上你呢。”
什么陛下、姐夫、稚奴哥哥,一看就是没走心。
“勾搭你,姈姈只需要一个称呼,说实话,您有点不值钱了。”
武媚娘略带嫌弃。
“武姐姐,你又是什么时候有的听墙角、抠墙皮的‘好习惯’的呢?”
“你还骂我!!”李治委屈了。
“你为了一个女人骂我,武姐姐你简直没有心!”
李弘看不明白事情发展的走向,但是他觉得自己保持沉默最好。
“那是我妹妹。”
武媚娘悻悻道。
李治微微努嘴:“对对对,第一句话没和你说的亲妹妹。”
“您想让人家当你情妹妹还不能够呢。”
李弘: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小小的李弘突然就对这句话有了实感。
他也好想加入阿耶阿娘和姨母的生活啊。
看起来好有趣。
其实他觉得这各自飞的结论有些不对。
因为他现在应该是有了和姨母当年的同感。
我们是来加入这个家的,而不是来拆散这个家的。
我们一家人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就好呀。
大唐武德时期
“咳咳咳。”
身为阿耶,风华正茂的小年轻李世民并不想看到自己这个要过好几年才会出生的儿子在自己面前打情骂俏。
他们这关系真乱。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儿子和儿媳妇这个时候争得跟个白眼鸡一样,后来不还是被李弘他这个小孙儿渔翁得利了吗?
李建成冷哼一声都道:“丢人现眼。”
李元吉下巴高昂,两个黑黝黝的鼻孔朝向李世民的方向:“二哥果真不会教孩子,李治这是能拿得出手的样子吗?”
李世民好处多多,其中一条就是超级爱护自己和长孙皇后生的孩子。
“如何呢?又能怎,我儿可比你好多了,没听见天幕说吗?杀大哥我是迫不得已,杀你,我是迫不及待啊。”
“稚奴再怎么样,那也做到了我不能做的事情,世家,看到没,一个一个被砍头的样子可惨得很。”
“四弟若有能耐,总不会连我都比不过却要去贬低我儿。”
“况且,四弟脑子里面全是水,看下来抖露空了,你看我能不能拿得出手。”
李世民陡然的爆发让李元吉愣了个神,待到反应过来后便是暴怒。
“如今当着阿耶的面,二弟便已经喊打喊杀了吗?”
李建成拦下变成了个斗牛一样眼睛都红了的李元吉,嘲讽道。
“大哥,我不是心狠的人,如今的局面,大家相安无事便好,还能保的住一段时间的平安。”
李世民突然的强硬让所有人愤怒的同时,心中又有了一丝慌乱。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吗?李世民的态度为何转变的如此之快?
李渊素来都是和稀泥的态度,或者说他也希望遏制李世民手中的权力,但是事到如今,很显然,他已经把控不住这局面了。
“二郎,你难道还要再一次弑兄杀弟,乃至弑父吗?”
李世民伤心的看着自己的亲人,兄弟一心想要除掉他,阿耶忌惮他。
他也不想的。
“阿耶,我是有苦衷的,我若是落到大哥手里,必死无疑,但这一次,我是民心所向,大哥的性命总不会丢的稀里糊涂。”
他强忍着心痛捅开这一层窗户纸。
“天幕降临已久,我们却还在这里扯皮,天下未定,百废待兴,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不想再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