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娇丝毫不知道自己身后差一点就跟了一连串的葫芦娃。
青樱在王钦的护送下乖乖回了咸福宫抄书,弘历却在此时遇见来找自己的讷亲。
讷亲是兰娇的二伯,如今来找,多半是有要事。
想到兰娇待他的态度,弘历想了想,还是转换了脚步。
罢了,不急于一时。
他与福晋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如今倒不如曲线救国。
听说讷亲脾气暴,但就爱听兰娇这个小侄女儿的话,何不向他了解了解兰娇的喜好?
弘历全然忘了自己当初对兰娇有多么的不满,对先帝有多么的不满。
弘历甩着辫子屁颠屁颠的走了。
兰娇来到寿康宫请安的时候,太后还算慈爱。
无论如何,太后明面上还是她们钮祜禄家的人。
这倒是兰娇对先帝唯一有些不高兴的地方。
兰娇连姑母都懒得叫,作为真正的贵族格格,兰娇无疑是非常傲气的。
她暗中试探了几句先帝的死因,没让太后怀疑,太后也只说先帝年岁大了,又积劳成疾。
又隐晦了提了提先帝爱吃丹药,多半那些丹药……是受了道士和尚的蒙骗。
兰娇陪着太后聊了几句便退下了。
她始终觉得先帝的死因没有那么简单,先帝曾经信任妖道,是她的劝阻让先帝改变了主意,换言之,先帝已经不会服用那些所谓的金丹了。
虽然她确实未曾亲眼瞧见先帝有没有服用,但是依照先帝对她的宠爱,他应当是不会骗她的。
兰娇身边有个会医的婢女,是先帝赐给她的,婢女当着她的面给先帝把过脉,积劳成疾是有的,但以当时把脉的结果来看,先帝的身体不至于这么突然地崩溃,让她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先帝曾语重心长地对兰娇说:“娇娇啊,阿玛告诉你,入宫的女子身边,定要有忠心且通晓医术的人随侍在侧。后宫手段阴毒,防不胜防。”
……
兰娇并没有休息,而是来到了景仁宫。
这里还关着曾经的景仁宫娘娘,皇后乌拉那拉氏。
景仁宫虽为皇后居所,规制宏大,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空旷感。高大的殿宇、宽阔的回廊,反而衬得人影稀疏。脚步声在其中回荡,更显寂静。
窗棂紧闭,厚重的帷幔遮挡了大部分阳光。即使是在白日,殿内也显得光线不足,烛火摇曳,在描金彩绘的梁柱和屏风上投下长长的、晃动的阴影。
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带着一丝陈旧的、不易察觉的尘土和药味混合的气息。
宫门深锁,守卫森严却透着疏离。庭院中的花草似乎也失去了活力,规整却缺乏生气。整个景仁宫像一座精美而冰冷的牢笼,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困住了里面的人。
兰娇使用先帝的令牌,轻而易举的进去了。
乌拉那拉氏依旧保持着皇后应有的仪容。发髻梳得一丝不苟,戴着象征身份的凤钿,深色绣金凤袍。
“穿着沉甸甸的凤袍,您不会觉得累吗?”
“你是谁?”宜修的眼睛已经昏花了,只能算是勉强看得清楚,她将兰娇和自己记忆中的故人一一对应,但却发现对不上。
她的目光警惕且防备,但兰娇不在意。
“皇后娘娘,臣女,钮祜禄氏,兰娇。”
兰娇平淡的介绍着自己的身份,整个皇宫,除了先帝,她对旁人都知之甚少,但这位皇后和先帝达成的死生不复相见的成就还是很令人侧目的。
“是你?弘历的福晋?”
“哈哈哈哈,先帝啊先帝,本宫不知道他为何如此重视你,但本宫即便被封锁在这景仁宫,也对你的事迹略有耳闻。”
“替弘历定下你,却又不让成婚,又赐给弘历一个富察氏的侧福晋,和青梅竹马的青樱,你说,待你日后入宫,这后宫还有你的立足之地吗?哈哈哈哈。”
宜修对先帝的神经做法表现得很是兴奋,一个不受新帝重视的皇后,她的青樱又怎么不会有机会呢?
兰娇摇了摇头,她知道宜修的想法,多半是觉得她不受新帝重视,这凤位也不能稳固。
乌拉那拉氏的女子都是如此的天真吗?
“皇后娘娘,我是先帝亲自定下的嫡福晋,只要我不犯下大错,他不敢,也不能废了我。”
宜修的笑声止住了,眼尾都笑出了泪花,病容憔悴,白发横生,还带着几声咳嗽。
她的年纪终究也很大了。
不过她也无意与兰娇讨论这些。
“你来想做什么?”
“我想知道先帝的死因。”对待囚徒,兰娇可以直白许多。
“你也觉得先帝的死因不对是不是!本宫就知道,本宫就知道!一定是甄嬛,一定是甄嬛下的手!”
宜修疯疯癫癫,新帝登基之时,甄嬛曾来挑衅,说她这一辈子永远只是皇后,而非太后。
甄嬛竟然能够不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那个时候她就知道,甄嬛的心机比她想象的还要深沉。
天底下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做皇帝呢?
除非,甄嬛的心里有猫腻。
除非,六阿哥的身份有猫腻。
“六阿哥一定不是先帝的亲生儿子,你去查,你去查!”宜修疯狂的叫嚷着,似乎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甄嬛的错处而彻底疯狂。
“不对,不对,你姓钮祜禄氏,你和甄嬛那个贱人是一伙的,你们是一伙的!”
宜修时而疯癫,时而清醒。
兰娇对宜修说的认为她和太后是一伙的话并没有辩驳。
难道她辩解了宜修就会听。
她眸子闪烁,紧紧抓住宜修方才透露出来的惊天秘密。
“六阿哥,一定不是先帝的亲生子,这是何意?”
宜修冷静了下来。
这等宫闱秘辛,钮祜禄氏不知道也正常。
“你是为了先帝?为什么?你要追查先帝的死因?”
“先帝待我恩重如山,皇后娘娘,我只要真相。”
不听一家之言是上位者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太后的话不能全信。
“本宫与甄嬛可是有仇。”宜修提醒道。
“你说的话是真是假,臣女自有法子分辨。”
宜修笑了,甄嬛啊,遇到钮祜禄氏的正经女儿,她这么较真,又向着先帝,也算是你的福气。
青樱在王钦的护送下乖乖回了咸福宫抄书,弘历却在此时遇见来找自己的讷亲。
讷亲是兰娇的二伯,如今来找,多半是有要事。
想到兰娇待他的态度,弘历想了想,还是转换了脚步。
罢了,不急于一时。
他与福晋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如今倒不如曲线救国。
听说讷亲脾气暴,但就爱听兰娇这个小侄女儿的话,何不向他了解了解兰娇的喜好?
弘历全然忘了自己当初对兰娇有多么的不满,对先帝有多么的不满。
弘历甩着辫子屁颠屁颠的走了。
兰娇来到寿康宫请安的时候,太后还算慈爱。
无论如何,太后明面上还是她们钮祜禄家的人。
这倒是兰娇对先帝唯一有些不高兴的地方。
兰娇连姑母都懒得叫,作为真正的贵族格格,兰娇无疑是非常傲气的。
她暗中试探了几句先帝的死因,没让太后怀疑,太后也只说先帝年岁大了,又积劳成疾。
又隐晦了提了提先帝爱吃丹药,多半那些丹药……是受了道士和尚的蒙骗。
兰娇陪着太后聊了几句便退下了。
她始终觉得先帝的死因没有那么简单,先帝曾经信任妖道,是她的劝阻让先帝改变了主意,换言之,先帝已经不会服用那些所谓的金丹了。
虽然她确实未曾亲眼瞧见先帝有没有服用,但是依照先帝对她的宠爱,他应当是不会骗她的。
兰娇身边有个会医的婢女,是先帝赐给她的,婢女当着她的面给先帝把过脉,积劳成疾是有的,但以当时把脉的结果来看,先帝的身体不至于这么突然地崩溃,让她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先帝曾语重心长地对兰娇说:“娇娇啊,阿玛告诉你,入宫的女子身边,定要有忠心且通晓医术的人随侍在侧。后宫手段阴毒,防不胜防。”
……
兰娇并没有休息,而是来到了景仁宫。
这里还关着曾经的景仁宫娘娘,皇后乌拉那拉氏。
景仁宫虽为皇后居所,规制宏大,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空旷感。高大的殿宇、宽阔的回廊,反而衬得人影稀疏。脚步声在其中回荡,更显寂静。
窗棂紧闭,厚重的帷幔遮挡了大部分阳光。即使是在白日,殿内也显得光线不足,烛火摇曳,在描金彩绘的梁柱和屏风上投下长长的、晃动的阴影。
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带着一丝陈旧的、不易察觉的尘土和药味混合的气息。
宫门深锁,守卫森严却透着疏离。庭院中的花草似乎也失去了活力,规整却缺乏生气。整个景仁宫像一座精美而冰冷的牢笼,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困住了里面的人。
兰娇使用先帝的令牌,轻而易举的进去了。
乌拉那拉氏依旧保持着皇后应有的仪容。发髻梳得一丝不苟,戴着象征身份的凤钿,深色绣金凤袍。
“穿着沉甸甸的凤袍,您不会觉得累吗?”
“你是谁?”宜修的眼睛已经昏花了,只能算是勉强看得清楚,她将兰娇和自己记忆中的故人一一对应,但却发现对不上。
她的目光警惕且防备,但兰娇不在意。
“皇后娘娘,臣女,钮祜禄氏,兰娇。”
兰娇平淡的介绍着自己的身份,整个皇宫,除了先帝,她对旁人都知之甚少,但这位皇后和先帝达成的死生不复相见的成就还是很令人侧目的。
“是你?弘历的福晋?”
“哈哈哈哈,先帝啊先帝,本宫不知道他为何如此重视你,但本宫即便被封锁在这景仁宫,也对你的事迹略有耳闻。”
“替弘历定下你,却又不让成婚,又赐给弘历一个富察氏的侧福晋,和青梅竹马的青樱,你说,待你日后入宫,这后宫还有你的立足之地吗?哈哈哈哈。”
宜修对先帝的神经做法表现得很是兴奋,一个不受新帝重视的皇后,她的青樱又怎么不会有机会呢?
兰娇摇了摇头,她知道宜修的想法,多半是觉得她不受新帝重视,这凤位也不能稳固。
乌拉那拉氏的女子都是如此的天真吗?
“皇后娘娘,我是先帝亲自定下的嫡福晋,只要我不犯下大错,他不敢,也不能废了我。”
宜修的笑声止住了,眼尾都笑出了泪花,病容憔悴,白发横生,还带着几声咳嗽。
她的年纪终究也很大了。
不过她也无意与兰娇讨论这些。
“你来想做什么?”
“我想知道先帝的死因。”对待囚徒,兰娇可以直白许多。
“你也觉得先帝的死因不对是不是!本宫就知道,本宫就知道!一定是甄嬛,一定是甄嬛下的手!”
宜修疯疯癫癫,新帝登基之时,甄嬛曾来挑衅,说她这一辈子永远只是皇后,而非太后。
甄嬛竟然能够不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那个时候她就知道,甄嬛的心机比她想象的还要深沉。
天底下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做皇帝呢?
除非,甄嬛的心里有猫腻。
除非,六阿哥的身份有猫腻。
“六阿哥一定不是先帝的亲生儿子,你去查,你去查!”宜修疯狂的叫嚷着,似乎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甄嬛的错处而彻底疯狂。
“不对,不对,你姓钮祜禄氏,你和甄嬛那个贱人是一伙的,你们是一伙的!”
宜修时而疯癫,时而清醒。
兰娇对宜修说的认为她和太后是一伙的话并没有辩驳。
难道她辩解了宜修就会听。
她眸子闪烁,紧紧抓住宜修方才透露出来的惊天秘密。
“六阿哥,一定不是先帝的亲生子,这是何意?”
宜修冷静了下来。
这等宫闱秘辛,钮祜禄氏不知道也正常。
“你是为了先帝?为什么?你要追查先帝的死因?”
“先帝待我恩重如山,皇后娘娘,我只要真相。”
不听一家之言是上位者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太后的话不能全信。
“本宫与甄嬛可是有仇。”宜修提醒道。
“你说的话是真是假,臣女自有法子分辨。”
宜修笑了,甄嬛啊,遇到钮祜禄氏的正经女儿,她这么较真,又向着先帝,也算是你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