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钮祜禄兰娇(44)-《综影视:昭昭姒兰》

  孩子的降生,仿佛为时光按下了加速键。

  乾隆五年初,崇庆皇太后薨逝。

  同年七月十二日,皇后兰娇诞下嫡子永璥。

  此子刚满月,便被弘历举办了册封仪式,正式将其册封为皇太子,昭告天下。

  太子的诞生,实乃举国同庆之盛事。

  这让原本将全部心力倾注于前朝政务的乾隆帝,也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坤宁宫,投向了那襁褓中的储君和他心爱的皇后身上。

  高压紧绷了近一年的朝臣们,终于得以借着这阵东风,稍稍喘息片刻。

  光阴似箭。

  转眼间,乾隆六年七月,皇太子永璥迎来了周岁诞辰。

  又是一番普天同庆,万民共贺。

  小太子身体康健,眉目间已显露出聪慧伶俐之态,性情亦十分乖巧可人。

  乾清宫内

  “你与那些化外蛮夷置什么气?”

  兰娇接过弘历递来的、那封署名为“路易十五”的高卢国王回信,草草扫了几眼,便兴趣缺缺地撂在了一旁,“依我看,此人也未必是什么善类。”

  话锋一转,她的眸中却亮起好奇与热切的光芒:“不过……他信中所提的那些‘科技’之物,倒真叫人心生向往。弘历,你说,咱们大清……能不能也试着变一变,革一革?”

  她虽手握先帝遗诏,又深得帝王独宠,但在治国理政上,仍不免带着几分天真的热忱。

  弘历自己也是从皇子半路出家的皇帝,深知其中不易,却并不觉得这想法全然荒谬。

  平日里与爱妻论及朝事,他总带着几分“好为人师”的耐心与宠溺。

  “娇娇的心思,朕明白。”

  弘历温言道,轻轻握住她的手,“然东西方之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皆如天渊之别。‘改革’二字,重若千钧,岂可轻言?”

  他语气渐沉,带着帝王特有的矜持与笃定,“自古以来,变法成功者又有几人?我大清乃天朝上国,物阜民丰,礼乐昌明,何须效法那些蛮夷之技?”

  兰娇秀眉微蹙,显然并不赞同:“他们有,咱们便不能没有!一年两年,或许看不出高下。可若他们埋头苦研,日积月累,难保不会钻研出足以颠覆乾坤之物!”

  她拿起那封被冷落的信笺,指着其中段落,忧心忡忡地质问,“再看这信中所述,西洋诸国船坚炮利,野心勃勃。弘历,咱们当真还是那个能以一己之力、慑服四海的‘天朝上国’吗?”

  她掰着手指,忧虑如丝般缠绕:“安南、琉球,或可视为癣疥之疾。然那倭奴,侵扰海疆,屡剿不绝!更遑论北方沙俄日益跋扈,西北准噶尔部狼子野心……内有强敌环伺,外有忧患迭起。如此看来,咱们大清何尝不是危机四伏?”

  她的目光投向殿外,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未来,“永璥……我们的永璥才刚出生,他日后要面对的,将是何等险峻的江山?”

  兰娇的话语,虽仍透着未经朝堂锤炼的天真与理想化,但其间蕴含的忧患与远见,却如重锤般敲在弘历心上。

  弘历心道:娇娇久居深宫,未历朝堂风波,想法难免理想了些。然而……她所言非虚!他与娇娇此生,大约也就永璥这一个嫡子了。

  这锦绣江山,日后注定要交到永璥稚嫩的手中。

  一念及此,帝王眸中温情尽褪,唯余一片深沉的冷冽与决断。

  他此刻若不为永璥扫清障碍,剪除那些正在暗中滋长、意图“长歪”的枝蔓,难道还要坐等它们长成参天巨树,反过来威胁他的储君吗?

  “好了好了,我的娇娇,”弘历轻声哄着,手臂一揽便将兰娇拥入怀中。

  他宽厚的手掌包裹住她微凉的手,牵引着贴在自己略显疲惫的脸颊上,声音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你摸摸看,你夫君我可是连轴转了好几日,都没能好生歇息了。”

  他故作委屈地叹了口气,下巴蹭了蹭她的发顶,“都怪咱们那个小冤家!一刻也离不得我,醒来若不见我在身旁,立时便要扯着嗓子哭嚎的。”

  言语间虽满是“埋怨”,可那眉梢眼角的得意劲儿,藏都藏不住——谁让他家那金尊玉贵的“心头肉”,偏偏最黏他这个阿玛呢!

  兰娇被他孩子气的炫耀逗得又气又笑,双手就势捏了捏他温热的脸颊,嗔道:“怨谁呢?还不是万岁爷您自个儿惯的!白天黑夜地抱着不撒手,前些日子竟还抱着去上朝……”

  她想起那场风波,指尖力道不由加重了些,“喏,被人家逮着机会弹劾了吧?那么个小人儿,抱上一两个时辰,胳膊能不酸?偏您还不敢放下来,生怕委屈了他……这不,惯得他越发离不得您了!说到底,可不都是万岁爷您给宠出来的?”

  “那可不!”弘历笑得见牙不见眼,满心满眼都是化不开的宠溺,“咱们这‘心肝宝贝疙瘩’,谁敢怠慢分毫?”

  他自然地将“钢铁大宝贝”换了个更柔软也更显金贵的称呼。

  兰娇诞下麟儿,自是莫大的福分。

  只是欣喜之余,一丝淡淡的遗憾也悄然萦绕在两人心头——此生,怕是难有娇娇软软的小女儿承欢膝下了。

  兰娇偶尔念及,心中不免微叹。

  弘历却将这丝遗憾掐得死死的。

  生永璥顺利是老天保佑,兰娇没受苦更是万幸,可谁敢保证下一次还能这般顺遂?

  拿兰娇的性命去赌一个未知的女儿?

  弘历连想都不敢想,更遑论去做了!

  此事,他心意已决,绝无转圜余地。

  太子降生,龙嗣得续,普天同庆。

  然而,此番最大的“受益者”,竟非初为人父的弘历,亦非饱受帝王“事业心”摧残的朝臣,而是远在亲王府的和亲王——弘昼。

  因为,他终于保住了他那饱受威胁的腰和屁股!

  当坤宁宫传出皇后平安诞下嫡子的喜讯时,弘昼正躲在乾清宫某个无人角落,咬着一方锦帕(不是小手绢嗷!),哭得那叫一个感天动地、涕泗横流——这眼泪,是实打实的狂喜和解脱!

  方才弘历一听皇后发动,瞬间化身一阵旋风,卷着焦灼与期盼就冲向了后宫。

  可怜弘昼一个外男王爷,总不能也跟着往里冲吧?

  只能像个被遗弃的大型挂件,孤零零地杵在乾清宫,半步不敢挪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