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李潇,朕和你势不两立-《大唐:我有十万杀手部队》

  可以说杨贵妃死了,对李世民的打击算是最大的。

  哪怕接连被杀数个儿子。

  李世民最多也只是痛心,绝对不会痛苦不已。

  毕竟他的儿子数量不少。

  可杨贵妃却只有那么一个!

  说实话,李世民绝对不是一个心慈手软,能够被柔情所牵制住的男人,他是个枭雄。

  太平年代他能够稳守边疆。

  混乱年代,他能够趁势而取割据一方,争霸天下。

  这样的人又岂会被这些感情所左右自己的理智。

  他对自己的儿子铁石心肠。

  那是因为这些人就没一个对他听话的,都盼着他的皇位。

  所以他们被李潇所杀,李世民能够稳如泰山,坐镇皇宫当中不会被影响到多大的心绪。

  可如今杨贵妃被李潇所杀。?

  李世民的心乱了,更加的却是暴怒到了极点。

  此刻在御书房当中,气氛已经是一阵压抑,在场的所有大臣却没一个敢开口说话的,都知道李世民有多么的愤怒。

  直到气氛压抑到极致,李世民这才咳嗽一声:

  “皇宫中所发生的事想来你们也是有所耳闻了。

  朕的贵妃在宫中被刺杀而亡。

  朕的运气好,这一次没有死在那贼子李潇的手中。”

  “皇上洪福齐天,那些贼子如何能伤得了皇上?”一众大臣连忙低声道。

  李世民脸上没什么表情,静静看着在场大臣的脸色,忽然面色阴沉的沉声道:

  “乱世当用重典,那逆子李潇不能再让他如此下去了。

  这次死的是杨妃,下次死的是不是就是朕了。

  所以朕准备御驾亲征,一举灭掉山南道的贼寇。

  你们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大臣面色都是一愣,御驾亲征,他们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可等他们反应过来,他们的脸色都是一变,李世民作为一国之主又岂可御驾亲征。

  攻打这什么山南道的反贼。

  要知道自古以来御驾亲征可不是闹着玩的小事情,搞不好都是要国破人亡的。

  上一个他们熟悉最喜欢御驾亲征的皇帝便是隋炀帝。

  可结果却是国破人亡。

  最后死在江南地区就连尸首都是不能够运回去。

  天下立刻便是纷乱不已。

  可现在死了一个妃子,李世民竟然便气的要御驾亲征,让所有的大臣都是不由暗中摇摇头。

  李世民竟然真乱了阵脚。

  这似乎不像他们之前所熟知的沉静无比的李世民。

  更不像他们熟悉的智珠在握用兵于千里之外,征战天下,最后得到了整个大唐朝廷的李世民。

  此刻的李世民简直有些疯魔。

  哪怕所有大臣都知道李世民如今怒火滔天,但他们不能让李世民胡闹,大唐朝廷是大家的,并不是李世民一个人的。

  大唐一旦完了,他们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都没好果子吃。

  所以中书令梁国公房玄龄缓缓地站出身来,对李世民面色平静地拱手道:

  “陛下,老臣有一言要说!

  山南道的反贼反王李潇不过是一块小地方罢了,就如同大唐皮上的皮藓!

  只要大唐稳住,凭借一国之力他们如何挡得住?

  天下还在大唐掌控之中!”

  “可陛下御驾亲征,若是出了什么大问题。

  到时候远离京师长安!

  陛下便悔之莫及,长安城好出但却不那么好进啊!

  陛下切不可意气用事!”

  此话刚落,检校中书令赵国公长孙无忌也是连忙站出来,对李世民恭敬的拱手道:

  “陛下,梁国公所言甚是!

  此刻天下局势不稳,天下各地都是动荡不安,江南的罗艺是越来越凶。

  剑南道的松赞干布更是举国之力对付秦琼等将,朝廷的军队被打的节节败退!

  山南道更是已经沦为反王李潇的大后方,训练军队,时刻磨刀霍霍向长安!

  最重要的是陇右道和关内道时刻受到突厥的威胁,突厥更是狼子野心,灭我大唐之心不灭!

  眼下我大唐朝廷局势还能够照样的稳如泰山,都亏了陛下坐镇长安运筹帷幄。

  所以其他各道还算安分!”

  说完这些话,长孙无忌抬眼看了一眼李世民,接着沉声道:

  “若陛下御驾亲征必定会导致关内道和长安城动乱。

  难保没有野心之辈生事!

  到时天下其他的各道地区又岂会如此安分,天下掌控不住,这天下也就乱了。

  陛下应当三思!”

  李世民关乎许多人利益,更关乎他长孙无忌的利益,因为他长孙无忌是大唐朝廷的国舅。

  他的妹妹是李世民的皇后。

  若是大唐朝廷完了,他们长孙家受到的打击将最大,更有可能导致一蹶不振。

  更何况作为李世民的挚友长孙无忌和他相互扶持至今。

  也不想看到李世民完蛋。?

  更加不想看到大唐朝廷动乱。

  还有一点则是李世民因为杨贵妃那个贱人,竟要举长安之力对付反王李潇,让他所不能忍。

  因为杨贵妃活着时,不仅和长孙皇后之间不对付,和他长孙无忌之间也是相互看不顺眼。

  没少在李世民那里吹枕边风。

  这样的一个女人也只有李世民把他当做一个宝。

  在长孙无忌看来,为杨贵妃一人去对付李潇,甚至有可能动荡整个大唐的国本显然是不智。

  要知道十六卫大将军所统领的禁军精锐乃是大唐整个天下当中最精锐的部队了。

  十六卫在,大唐便稳固如山。

  哪怕天下的野心之辈也不敢轻易的捋大唐的虎须。

  可一旦十六卫损失巨大。

  到时候天下各地,还有多少能听李世民的命令,没有了军队的威慑这天下便不稳当。

  天下各道,更有野心之辈!

  甚至天下的府兵,当中有多少掌控在长安手里,说实话,谁都没有这个把握。

  毕竟地方上的那些刺史大都督总管各个兵权在握。

  想要控制住这些府兵并不难。

  也正是如此,在大唐朝廷立国便建立十六卫大将军,将这天下最精锐的禁军掌握在手中。

  保证大唐的长治久安。

  现在的天下再乱,只要十六卫大军没折损过半,便可以稳稳的占据长安城,遥控天下各地。

  以天子的名义命令天下各地的都督总管,攻打反贼。

  长安城不需消耗一兵一力!

  就如现在的江南道,哪怕罗艺兵势熊熊,但只要在长安在,李孝恭和薛万彻便得卖力的打反贼。

  不敢生出什么其他的心思来。

  天下其他各道的势力也都在观望不敢生出心思来。

  可一旦长安变得势弱。

  那些地方上的都督总管每个都手握兵权,到时候长安城还真的能指挥得动他们吗?

  所以李世民绝不能御驾亲征。

  听到这些话,李世民也是陡然间清醒了过来他之前也只不过是因为怒气冲天,冲昏了脑袋。

  此刻想想一阵后怕。

  毕竟李世民心思缜密,手段和能力都是顶尖,有些话只要点个开头他便能够想到结尾。

  自然知道御驾亲征的后果。

  这不是在示弱吗?在告诉天下所有的野心之辈,他李世民沉不住气了,大唐朝廷已经慌乱了。

  最重要的是将南衙禁军给调离出长安城的后果,哪怕就算是李世民都是承受不住的。

  南衙禁军才是大唐的根本。

  况且在这种混乱的时候军队才是最重要的。

  牢牢的握住军队,大唐朝廷便是稳如泰山。

  一时间李世民沉默了下来。

  一方面是心爱的女人,另一方面则是大唐朝廷,李世民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如何选了。

  大唐是他奋斗了一辈子的。

  为了大唐朝廷,他甚至不惜逼迫自己父皇退位,甚至对自己的大哥和三弟狠下杀手。

  他付出了太多的东西。

  而若是让他不报仇,李世民也是万万不肯的,他必须要给杨贵妃报仇,给他的女人报仇。

  李世民作为一代枭雄,若是连这点胆气都没有了,他又有什么资格能够稳稳占住皇位?

  又如何能够驯服天下枭雄?

  看到李世民的踌躇,工部尚书马周这时站出来圆场,拱手道:

  “陛下,依臣之见讨伐那反贼李潇绝不能御驾亲征!

  更不能动用全部南衙禁军。

  南衙禁军乃是国本,此刻天下到处都是混乱,若是长安城中心之处再出什么问题。

  那可就是真不妙了!”

  李世民闻言一皱眉道:

  “杨妃仇,朕不能不报,马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马周点点头,恭声道:

  “殿下勿忧,那李潇不过占据山南道一道之地的贼寇罢了!

  如此反贼都需要陛下御驾亲征岂不是徒增笑话?

  陛下完全可发出数道圣旨。

  命令河南道的洛阳都督勋国公张亮从河南道出兵直接攻打山南道的腹地。

  命令淮南道的扬州都督徐王李元礼从淮南道出兵直接攻打山南道的后方。

  同时关内道地区殿下再派出一位大将军领兵攻打。

  牵制住对方武关城的兵马。”

  马周淡淡一笑道:

  “如此三路大军,就不信那反王李潇还有三头六臂不成?

  长安城不需出太多兵马。

  让淮南道和河南道地方上的军队围攻山南道便可。

  反王李潇必定固首不顾尾!”

  一听这话,李世民的眼睛顿时便是一亮,马周的话让李世民的心中颇有些异动。

  既能够替杨贵妃报仇,又不需太动用南衙禁军,不会给大唐朝廷造成动乱。

  并且三路大军齐下也能够给李潇造成不小的麻烦。

  李潇实力虽膨胀的快,但不过占据山南道罢了,将来三路大军必定可以让他吃一壶。

  洛阳都督勋国公张亮当年也可以说是一等一的大将。

  能力不比朝廷大将军差。

  但因为混入当年的玄武门之乱的事件当中,一直被李世民所不信任打发在洛阳镇守。

  否则凭借他的能力和军功列入凌霄阁也是不成问题。

  此刻让他来对付李潇这反贼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既能够削弱张亮的实力,又能够对付李潇。

  至于淮南道扬州都督徐王李元礼也不是一般的人物。

  乃是李世民的第十弟。

  唐高祖李渊的第十子。

  李世民继位后,便将他安排在淮南道镇守,作为扬州都督。

  李元礼实力强劲,并且自小便有勇武支撑,若是没几把刷子李世民也不会重用他,放在淮南道。

  也是有些练兵打仗之能。

  让他从淮南道出兵攻打李潇的大后方,也是一个妙招。

  毕竟天下乱起来,这些一个个王爷可都不安分,此刻正好趁此机会削弱他们的实力。

  对李世民而言不是坏处。

  所以沉吟片刻,李世民便是直接一甩手道:

  “好,很好,这件事就按照马爱卿的策略来。

  朕要三路大军攻打山南道!”

  “陛下英明!”在场的所有大臣连忙躬身道。

  ......

  等到所有人离开,李世民独自待在御书房中,他的眼中第一次出现了爆虐的杀机,恨声道:

  “李潇,朕的好儿子,朕要与你势不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