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桃林寄愿-《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龙泉驿有座桃花山,山上遍植桃树,足有万亩之多。每逢春日,桃花盛开,灿若云霞,美不胜收。这桃林中却有个奇事——有些年份,林中会结出形状奇特的桃子,果皮上隐约可见纹路,似字非字,似画非画,乡人称之为“信使桃”。

  传说若是将写好的心愿纸条塞入这种桃中,在特定时辰埋于老桃树下,纸条便会消失,而心愿则会以某种曲折的方式传递给远方特定的人。只是结果未必如人所愿,其中曲折,颇耐寻味。

  这年春天,桃花开得正盛,林中果然又结出了不少“信使桃”。消息传开,附近乡民纷纷前来探看。

  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姓周,村里人都唤她周大娘。周大娘的儿子三年前被征去戍边,音信全无。她每日站在村口眺望,眼睛都快望穿了。听说信使桃的传说,她早早便来到桃林,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形状奇特的桃子,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字条,上面请村中识字先生代笔写着:“儿啊,娘身体尚好,勿念。只盼你早日归来,让娘再看你一眼。”塞入桃中,用手帕包好,只等特定时辰到来。

  另一边,一个青衫书生在桃林中徘徊良久。这书生姓李,家中贫寒,苦读诗书指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他却暗恋邻家李姑娘已久,只是自觉功名未就,不敢表露心迹。今日特来桃林,想借信使桃传递相思。他选了一颗桃,将精心写就的诗句折好塞入:“红颜一顾误此生,相思无计可消除。愿借东风传我意,比翼连理誓不休。”

  不远处,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也在挑选桃子。这是城里做绸缎生意的王掌柜。去年他运货途中遭遇山贼,幸得一位游侠拔刀相助,才保住了性命和货物。当时仓促,未及好好答谢,那游侠便飘然而去。王掌柜多方打听,得知游侠可能去了南方,故特来一试。他在纸条上写道:“恩公在上,去岁蒙您出手相救,王某没齿难忘。若得再见,必当重谢。祝您平安顺遂。”然后将纸条塞入桃中。

  三人心事各异,却不约而同等到日落西山,天地交泰之时——据传这是埋桃的最佳时辰。

  周大娘颤巍巍地将桃子埋在老桃树下东侧,双手合十,喃喃祷告。 李书生将桃子埋在西南方位,面红耳赤,四下张望生怕被人看见。 王掌柜则选了两树之间的位置,郑重地将桃子埋下,深鞠一躬。

  事毕,三人各自离去,心中满怀期待。

  却说七日后的午夜,老桃树下忽然泛起淡淡白光,三颗埋下的桃子悄然消失,只剩下空坑。而千里之外,三张纸条竟真的出现在了特定的人面前,只是方式出人意料...

  戍边军营中,周大娘的儿子赵小虎正与战友守夜。忽然一阵怪风刮过,卷起沙尘扑面。风停后,赵小虎觉得怀中多了什么,掏出一看,竟是一张略微潮湿的纸条。他识字不多,借着月光勉强认出“娘”、“身体好”、“盼归”等字眼,顿时鼻头一酸。这纸条来得蹊跷,无头无尾,他却认定是老母托人捎来的信。思乡之情如潮水涌来,他暗下决心,下次探亲假定要申请回乡。

  然而事情并未如此简单。三日后,边境突发冲突,赵小虎所在部队接到命令不得休假。赵小虎思母心切,竟在夜里擅自离营,想偷偷回家探望老母。不出十里便被巡哨发现,以逃兵罪抓回,关押候审。若是寻常时期,这等罪过可不轻饶。恰巧将军的母亲也是年迈之人,得知赵小虎是为孝心所驱,心生怜悯,只罚他杖责二十,降为火头军,并允诺半年后准他探亲。

  赵小虎写信回家,说明情况,承诺半年后必定归来。周大娘接到信,既忧且喜,忧的是儿子受罚,喜的是终于有了音讯,且归期可期。她不知这全是那信使桃起的头,只道是儿子忽然想家了。

  再说那李书生的纸条,被一阵旋风卷起,飘过数重院落,竟不偏不倚落入了邻家李姑娘的绣房窗内,正正掉在她正在绣的鸳鸯帕上。

  李姑娘拾起纸条,展开一看,顿时面红耳赤。那字迹她认得是邻家李书生的,诗句虽直白,却情真意切。她早对那穷书生有好感,欣赏他刻苦读书的劲头,如今得此诗句,心中小鹿乱撞。但她转念一想:这纸条如何来的?莫非是那书生偷偷扔进来的?此举未免轻浮!

  李姑娘心生一计,将纸条收好,次日遇见李书生时,故意不提纸条之事,只如平常般打招呼。李书生见姑娘态度如常,以为心愿未达,沮丧不已,读书更刻苦了,生怕配不上人家。

  半月后,李姑娘父亲突发急病,需一味珍贵药材救命。李家并不富裕,难以负担。李书生得知后,竟毅然卖掉祖传的玉佩——那是他最为珍视之物,预备日后赴考时做盘缠的——买了药材送去李家,却不肯留名。

  李姑娘多方打听方才得知真相,感动不已,这才明白书生真心实意。她托人带话给书生,谢他赠药之恩,并附上一句:“功名虽重,不及真心。”书生得此回应,喜出望外,更加发奋读书,次年果然乡试中举。后托媒人提亲,有情人终成眷属。

  成亲那夜,李姑娘才取出当日纸条,笑问夫君是如何将纸条送入她窗内的。李书生愕然,方知信使桃果真灵验,遂将实情相告。夫妻二人啧啧称奇,对桃花山老树更是敬重有加。

  最奇的是王掌柜那纸条。那日游侠正在江南酒馆中与人饮酒,忽见窗外飞入一纸,正落杯中,染了酒水。他捞起一看,竟是去年所救商人写来的感谢之言。游侠哈哈一笑,不以为意,将纸条晾干收起。

  无巧不成书,三日后游侠在客栈中遗落了钱袋,正是用那纸条包着几文钱。客栈掌柜拾到,见纸条上写着“必当重谢”等语,心想这失主许是位贵人,便好生保管。

  恰巧王掌柜因生意南下,正住在这家客栈。与掌柜闲聊时,说起去年遇险被救之事。客栈掌柜一听,猛然想起那纸条,取出对证,果然是王掌柜笔迹。二人大惊,追问纸条来历,客栈掌柜道出是一位客人遗落。

  王掌柜忙问那客人模样,听描述正是恩公。客栈掌柜道:“那位客官前日往城南去了,说是要访友。”

  王掌柜立即起身往城南寻去,费了两日工夫,果然在一处茶肆找到了游侠。二人相见,惊喜交加。王掌柜坚持要重金相谢,游侠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部分银两。

  闲谈中,游侠说起近来正为一事烦恼:家乡旧居因年久失修,即将倒塌,家中老母无处安身。王掌柜一听,立即道:“恩公不必忧虑,王某家中恰有工匠数人,可随您回乡修缮老宅。”游侠感激不已。

  后来王掌柜不仅派人帮游侠修好了房子,还因这趟南下,结识了游侠引见的几位江南绸商,打开了新的商路,生意越发红火。

  一年后,三人又不约而同来到桃花山还愿。在山下相遇,各自讲述经历,无不感慨万千。

  周大娘道:“我儿虽受了皮肉之苦,却总算有了音讯,半年后平安归来,如今在县衙当差,比戍边安全多了。” 李书生携新婚妻子前来,笑道:“若非信使桃,我恐怕至今不敢表露心迹。” 王掌柜道:“我寻得恩公,报了恩情,还拓展了生意,真是一举多得。”

  三人说话间,一位守林老翁走过,闻听他们的谈话,捋须笑道:“信使桃传信,传的不仅是愿,还有缘。命运无常,却自有安排。老树有灵,不直接遂人所愿,而是曲折成全,其中深意,诸位可明白了?”

  三人闻言沉思,旋即恍然大悟——原来这信使桃并非简单实现愿望,而是以曲折的方式,让人在过程中经历磨练,最终得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结果。

  周大娘虽历经担忧,却得了儿子长留身边的果; 李书生虽经波折,却赢得了美人心; 王掌柜在报恩途中,也拓展了自己的前程。

  自此,龙泉驿信使桃的传说越发神奇,每年都有不少人前来尝试。但人们不再期望直接如愿,而是带着一份对命运安排的敬畏与信任,将心愿托付给那棵老桃树,然后继续努力生活,静待命运的曲折回应。

  而那棵老桃树,年年花开似锦,果结奇形,默默守护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成为连接心愿与缘分的神秘信使。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