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有座道观,观里有个年轻道士叫清风,今年刚满二十。他本是山脚下弃婴,被老道长捡回来养大,虽道法不精,却心地纯良,整日忙着砍柴挑水,伺候观里老少。
这年秋天,观里修缮后院围墙,清风被派去后山挖土。一锄头下去,竟撞上硬物,震得虎口发麻。他小心扒开泥土,见着一块长条形青石,形似剑鞘,上面刻着古怪符文。
“师父,您快来看!”清风忙唤来老道长。
老道长捻须端详良久,眉头越皱越紧:“古籍记载,青城山有处剑冢,葬着历代剑道高人的配剑。剑上有灵,得之可通晓前人剑术,却也承载着剑主怨念。这恐怕就是剑冢入口了。”
消息传开,观里道士们都围过来看稀奇。几个年轻气盛的师兄按捺不住,合力掀开青石,果然露出一条向下的石阶。
“让我先去探探!”大师兄玄明率先举火下去。不到一炷香功夫,他脸色惨白地跑出来,手中多了一柄寒光闪闪的青铜剑。
“了不得!里面插满古剑,我刚握住这剑把,眼前就闪过千军万马的景象!”玄明又惊又喜。
这一来,众人争先恐后钻进剑冢。出来时,个个手持古剑,有的眉飞色舞,说得到了失传剑法;有的却眼神恍惚,似被什么东西缠上了。
唯独清风站在原地不动。老道长叮嘱他:“你心性未定,莫要碰那些剑。”清风点头,继续挖他的土。
谁知过了几天,得剑的师兄们渐渐变了样。
玄明原本稳重谦和,如今却暴躁易怒,常对着空气比划剑招,嘴里喊着“杀”字。二师兄半夜舞剑,说听见剑哭要报仇。还有个师弟整日哭泣,说剑灵要他去找转世的仇人。
观里乌烟瘴气,老道长连连摇头:“冤孽啊,剑冢就不该开。”
这天深夜,清风被惨叫声惊醒。循声跑到后院,见玄明双眼赤红,正持剑追杀小师弟!其他几人或哭或笑,状若疯癫。
“大师兄,醒醒!”清风抄起木棍挡住剑锋。
玄明狞笑:“挡我者死!”剑招凌厉,清风哪是对手,三两下就被逼到墙角。
危急时刻,清风瞥见墙角柴堆里有把生锈的铁剑——那是他前几天挖土时捡到,本想磨利了劈枝丫用的。他顺手抓起锈剑一挡。
“铿”的一声,玄明的青铜剑竟被震开!更奇的是,清风握剑的刹那,无数画面涌入脑海:沙场征战、江湖恩怨、爱恨情仇...却是零碎不全。
“原来是你偷了我的剑!”玄明更怒,攻势更猛。
清风被迫应战,奇怪的是,他手中锈剑仿佛活了过来,引导他使出精妙招式,渐渐压住了玄明。
几个回合后,清风一剑挑飞青铜剑,锈剑尖点中玄明眉心。玄明浑身一颤,眼中红光消退,瘫软在地。
“我...我做了什么?”玄明茫然看着四周。
这时,其他疯癫的师兄也围上来,眼神却都不对劲。清风恍然大悟:不是玄明一人中邪,是剑冢里的怨念通过剑在控制他们!
他举起锈剑高喊:“诸位师兄醒醒!你们被剑灵怨念控制了!”
二师兄冷笑:“小道士懂什么?我苦练剑法四十年,大仇未报...”声音忽变苍老,分明是另一个人。
清风心头一动,想起老道长说的“继承记忆”。他深吸一口气,将意念集中到锈剑上。顿时,更多记忆碎片涌来,但这次他保持清醒,只寻找有用的信息。
原来这锈剑非同一般,它是战国时一位铸剑大师的收官之作,大师为平息战乱,熔铸百剑而成此剑,意在化解兵戈。历代剑主多是仁人志士,剑灵正气凛然,故能克制邪怨。
“我明白了!”清风对众师兄喊道,“你们握剑时只看到剑主惨死的一面,所以满是怨恨。但每把剑都有完整的故事!”
他先走向二师兄:“你的剑第三代主人是将军不假,但他战后收养了孤儿,那些孩子为他养老送终...”随着清风讲述,二师兄神色逐渐缓和。
清风又转向爱哭的师弟:“你的剑最后一位主人确实含冤而死,但害他之人已被法办,青天大老爷明镜高悬...”
说来也怪,清风每说破一桩真相,对应的古剑就嗡鸣一声,光泽暗淡几分。而被附身的师兄则眼神清明起来,最后纷纷丢下剑,瘫坐在地喘气。
老道长闻讯赶来时,场面已恢复控制。他查看那些古剑后叹道:“剑本无罪,持者有心。你们只看到剑主横死,自然引动怨气。清风这把‘百炼剑’却记录了历代善举,故能化解戾气。”
事后,清风在老道长指导下,将剑冢古剑重新净化安置。他成了剑冢守墓人,每日用百炼剑为古剑“超度”,渐渐能完整看到每把剑的前世今生。
三年后的重阳节,有个外乡剑客闯山,非要进剑冢取剑。清风阻劝不住,只得放行。
剑客很快抓着一把金鞘宝剑出来,狂笑:“我得此剑,天下无敌!”
清风却平静问道:“你看到剑主怎么死的吗?”
剑客一愣:“战场万箭穿心而死。”
“那他可有什么未了心愿?”
剑客再愣,闭目感应后脸色渐变:“他...他临终放不下家中老母...”
清风点头:“这就是了。剑主死后,老母无人奉养,冻饿而死。你若真继承此剑,第一件事该去他坟前祭拜,了却心愿才是。”
剑客握剑的手颤抖起来,突然对清风一躬到地:“多谢指点!我这就去寻他坟墓。”说罢匆匆下山。
老道长在远处微笑点头。从此,青城剑冢多了一条规矩:欲取剑者,须先问剑灵有何心愿未了。而清风的故事,也随着这条规矩,在民间代代流传开来。
这年秋天,观里修缮后院围墙,清风被派去后山挖土。一锄头下去,竟撞上硬物,震得虎口发麻。他小心扒开泥土,见着一块长条形青石,形似剑鞘,上面刻着古怪符文。
“师父,您快来看!”清风忙唤来老道长。
老道长捻须端详良久,眉头越皱越紧:“古籍记载,青城山有处剑冢,葬着历代剑道高人的配剑。剑上有灵,得之可通晓前人剑术,却也承载着剑主怨念。这恐怕就是剑冢入口了。”
消息传开,观里道士们都围过来看稀奇。几个年轻气盛的师兄按捺不住,合力掀开青石,果然露出一条向下的石阶。
“让我先去探探!”大师兄玄明率先举火下去。不到一炷香功夫,他脸色惨白地跑出来,手中多了一柄寒光闪闪的青铜剑。
“了不得!里面插满古剑,我刚握住这剑把,眼前就闪过千军万马的景象!”玄明又惊又喜。
这一来,众人争先恐后钻进剑冢。出来时,个个手持古剑,有的眉飞色舞,说得到了失传剑法;有的却眼神恍惚,似被什么东西缠上了。
唯独清风站在原地不动。老道长叮嘱他:“你心性未定,莫要碰那些剑。”清风点头,继续挖他的土。
谁知过了几天,得剑的师兄们渐渐变了样。
玄明原本稳重谦和,如今却暴躁易怒,常对着空气比划剑招,嘴里喊着“杀”字。二师兄半夜舞剑,说听见剑哭要报仇。还有个师弟整日哭泣,说剑灵要他去找转世的仇人。
观里乌烟瘴气,老道长连连摇头:“冤孽啊,剑冢就不该开。”
这天深夜,清风被惨叫声惊醒。循声跑到后院,见玄明双眼赤红,正持剑追杀小师弟!其他几人或哭或笑,状若疯癫。
“大师兄,醒醒!”清风抄起木棍挡住剑锋。
玄明狞笑:“挡我者死!”剑招凌厉,清风哪是对手,三两下就被逼到墙角。
危急时刻,清风瞥见墙角柴堆里有把生锈的铁剑——那是他前几天挖土时捡到,本想磨利了劈枝丫用的。他顺手抓起锈剑一挡。
“铿”的一声,玄明的青铜剑竟被震开!更奇的是,清风握剑的刹那,无数画面涌入脑海:沙场征战、江湖恩怨、爱恨情仇...却是零碎不全。
“原来是你偷了我的剑!”玄明更怒,攻势更猛。
清风被迫应战,奇怪的是,他手中锈剑仿佛活了过来,引导他使出精妙招式,渐渐压住了玄明。
几个回合后,清风一剑挑飞青铜剑,锈剑尖点中玄明眉心。玄明浑身一颤,眼中红光消退,瘫软在地。
“我...我做了什么?”玄明茫然看着四周。
这时,其他疯癫的师兄也围上来,眼神却都不对劲。清风恍然大悟:不是玄明一人中邪,是剑冢里的怨念通过剑在控制他们!
他举起锈剑高喊:“诸位师兄醒醒!你们被剑灵怨念控制了!”
二师兄冷笑:“小道士懂什么?我苦练剑法四十年,大仇未报...”声音忽变苍老,分明是另一个人。
清风心头一动,想起老道长说的“继承记忆”。他深吸一口气,将意念集中到锈剑上。顿时,更多记忆碎片涌来,但这次他保持清醒,只寻找有用的信息。
原来这锈剑非同一般,它是战国时一位铸剑大师的收官之作,大师为平息战乱,熔铸百剑而成此剑,意在化解兵戈。历代剑主多是仁人志士,剑灵正气凛然,故能克制邪怨。
“我明白了!”清风对众师兄喊道,“你们握剑时只看到剑主惨死的一面,所以满是怨恨。但每把剑都有完整的故事!”
他先走向二师兄:“你的剑第三代主人是将军不假,但他战后收养了孤儿,那些孩子为他养老送终...”随着清风讲述,二师兄神色逐渐缓和。
清风又转向爱哭的师弟:“你的剑最后一位主人确实含冤而死,但害他之人已被法办,青天大老爷明镜高悬...”
说来也怪,清风每说破一桩真相,对应的古剑就嗡鸣一声,光泽暗淡几分。而被附身的师兄则眼神清明起来,最后纷纷丢下剑,瘫坐在地喘气。
老道长闻讯赶来时,场面已恢复控制。他查看那些古剑后叹道:“剑本无罪,持者有心。你们只看到剑主横死,自然引动怨气。清风这把‘百炼剑’却记录了历代善举,故能化解戾气。”
事后,清风在老道长指导下,将剑冢古剑重新净化安置。他成了剑冢守墓人,每日用百炼剑为古剑“超度”,渐渐能完整看到每把剑的前世今生。
三年后的重阳节,有个外乡剑客闯山,非要进剑冢取剑。清风阻劝不住,只得放行。
剑客很快抓着一把金鞘宝剑出来,狂笑:“我得此剑,天下无敌!”
清风却平静问道:“你看到剑主怎么死的吗?”
剑客一愣:“战场万箭穿心而死。”
“那他可有什么未了心愿?”
剑客再愣,闭目感应后脸色渐变:“他...他临终放不下家中老母...”
清风点头:“这就是了。剑主死后,老母无人奉养,冻饿而死。你若真继承此剑,第一件事该去他坟前祭拜,了却心愿才是。”
剑客握剑的手颤抖起来,突然对清风一躬到地:“多谢指点!我这就去寻他坟墓。”说罢匆匆下山。
老道长在远处微笑点头。从此,青城剑冢多了一条规矩:欲取剑者,须先问剑灵有何心愿未了。而清风的故事,也随着这条规矩,在民间代代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