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九年,“兴明宫”建成,举国同庆,天下为之震憾。一时关于长安皇宫的富丽堂皇,巧夺天工,殿宇威严,气势磅礴的各类盛赞随着驼铃与商船远扬海内外,成为各国君王梦寐以求的向往。
太史局择了当年的三月十九为乔迁的良辰吉日,皇上李恪之携皇后王婉,及皇子怀瑾,公主凝雨从“太极宫”正式入住“兴明宫”。一时之间,“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皇上赐宴三日,所有有功之人俱得到封赏,长安城中的市井百姓载歌载舞,如年节一般热闹,街市之上,熙熙攘攘,人满为患。
林府的内院里,柳絮纷飞如雪,林夫人王弗躺在床上,透过半开的窗扉,望见自己才四岁的儿子林平儿正兴高采烈地从屋外跑进来。“娘亲,我抓住了,您摸摸,这个好暖和的,娘亲攥在手里,就不觉得冷了。”他举起小手,掌心里托若一团白绒毛般的柳絮,小脸因奔跑而泛着健康的红晕。
“平儿真厉害,都知道孝敬娘亲了。”王弗费力的欠起身子,接过那团带着儿子体温的柳絮握在手中。一旁的丫鬟春红见状,拿起帕子仔细地擦去林平儿额头上的细汗。“娘亲,外面太阳晒得好暖和的,您陪平儿出去抓好多的柳絮吧?”他那亮晶晶的小眼睛,恳切的望着躺在床上的母亲。
看着儿子脸上满怀的期待之色,王弗实在不忍拂了他的心意。勉强笑着道:“好,那娘亲就起来陪平儿去院中。”她本就体弱畏寒,前日在庆贺帝后移宫的宴席上只略坐了坐,回来便又躺下了。春红犹豫着道:“夫人,您身子不好,外面日光虽暖,可风还带着寒凉,太医嘱咐……”“无妨,把皇后新赏的那件貂皮袄拿来披上,毕竟都暮春了,又能冷到哪去。我这个做母亲的,一直身子不济,甚少陪平儿玩耍,实在是愧疚。”她怜爱的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道:“平儿先去院子抓柳絮,娘亲收拾下这就来了。”
看着儿子笑的像月牙一样弯弯的眼睛,他正乐颠颠地往外跑去,像是一只欢快的蝴蝶。王弗不禁微红了眼眶,叹了一口气道:“我如今这个身子,也不知道能陪他多久呢?这个可怜的孩子……”
“夫人,您莫这般想,老爷的官越做越大,皇后娘娘又是您的姐姐。咱们林府,在这遍地权贵的京中也是炙手可热,前日的宫宴上,那些贵妇小姐,还不是使劲的奉承巴结您。您这身子,有皇后和老爷遍寻天下名医,总归有痊愈的时候。眼下,好好的保养也就是了,您千万要放宽心,看小少爷这样聪明孝顺,您将来还有大福气呢。”丫鬟春红小心翼翼地扶着她起身,穿好几层保暖的衣衫,又使唤屋外的小丫头们,即刻送来梳洗之物。
王弗坐在垫了厚厚织锦软缎的梳妆台前,瞥见镜中的自己眼窝深陷,面色晦暗,才不过是双十年华,可这副病体,生生的把她变成了一个憔悴的中年妇人。“头发绾好就是了,不必带那么多钗簪,累得慌。”她淡淡的吩咐道:“把铅粉多擦一些,再敷上点儿胭脂,眉毛也好好描描,遮住这副病恹恹的模样,莫让平儿看见了。”
春红答应着,悄悄地转过身,偷偷的抹了抹眼角溢出的泪水。自家小姐这个身子,自从生下少爷后,就一病不起,太医诊断为诱发了之前所中的寒毒。也不知吃了多少苦涩的汤药,不管是宫里的太医,还是在民间寻彷的名医,都未能根治,一直时好时坏,反复发作。眼下已经快到初夏了,她还要穿着冬日的皮袄才能御寒。容貌也像是一朵鲜花般迅速的枯萎了。
“娘亲,平儿不抓柳絮了,特意给你摘了花儿。”穿戴整齐的王婉妆容精致,她倚坐在院中紫藤花下的软垫椅子上。微笑着接过儿子递到自己手中的一朵娇艳动人的芍药,绯红的花瓣层层叠叠,金色的花蕊轻轻颤动着。她充满慈爱的脸上,满是心疼和满足:“平儿真有孝心,送给娘亲的芍药花真好看,娘亲喜欢!”她抬手把那朵花插到鬓边,“好看吗?”她含笑着低声问道,“好看!好看!花好看!娘亲更好看!”林平儿拍着手,欢快的笑着,明媚的阳光映照着母子俩的笑脸,连那树梢的一缕微风,仿佛也不忍打扰,悄悄的退出了院外。
还未到傍晚,林振海罕见的,提早从衙门回来了。他径直来到后院,隔着月亮门远远望见儿子正趴在母亲的膝头,夫人王弗也扫往日的病容,眉目温和的与儿子言笑晏晏,指点着面前的花草。他向来严肃的面容顿时柔和下来,伫立在檐下,凝神的看着这温馨的一幕,
他容貌清癯,目光如炬,为官以来,以清廉能干着称,深得皇上的信任。作为兴建“兴明宫”的主管官吏,如此庞大的工程保质保量如期竣工,便他名正言顺的“入阁”成为工部尚书。这也是大盛朝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尚书,如果说江南盐税积弊变革为他的仕途奠定了基础,那么作为兴建“兴明宫”的主管,那号称举世无双的浩大工程,不仅为他赢得了美名,更是成为他“入阁”的柱石。一个读书人终极的梦想,在这个少年得志的林振海身上完美实现,成为了激励天下士子的楷模。
唯有美中不足的是,夫人王弗自生下儿子林平之后,身子一直不好。这些年总是缠绵于病榻,药石无方,渐有油尽灯枯之势。王弗不仅容貌端庄秀丽,且出身世家,知书达理,又为当朝皇后之族妹,也是皇上亲自赐婚的佳偶。若有不测,那么,他失去的不仅是一位结发妻子,更是能赖于保命的无上权势。
林振海回屋换下官袍,身着一身常服来到院中,亲自给夫人王弗腿上搭了薄被,又抱了儿子林平儿在怀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这段时间以来,林府门庭若市,拜访之人络绎不绝,不仅是林振海升任了工部尚书,更兼有皇上又委派他漕运改革的重任,故此,京城及地方各界人士都来示好攀附。
喜欢彘仇
太史局择了当年的三月十九为乔迁的良辰吉日,皇上李恪之携皇后王婉,及皇子怀瑾,公主凝雨从“太极宫”正式入住“兴明宫”。一时之间,“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皇上赐宴三日,所有有功之人俱得到封赏,长安城中的市井百姓载歌载舞,如年节一般热闹,街市之上,熙熙攘攘,人满为患。
林府的内院里,柳絮纷飞如雪,林夫人王弗躺在床上,透过半开的窗扉,望见自己才四岁的儿子林平儿正兴高采烈地从屋外跑进来。“娘亲,我抓住了,您摸摸,这个好暖和的,娘亲攥在手里,就不觉得冷了。”他举起小手,掌心里托若一团白绒毛般的柳絮,小脸因奔跑而泛着健康的红晕。
“平儿真厉害,都知道孝敬娘亲了。”王弗费力的欠起身子,接过那团带着儿子体温的柳絮握在手中。一旁的丫鬟春红见状,拿起帕子仔细地擦去林平儿额头上的细汗。“娘亲,外面太阳晒得好暖和的,您陪平儿出去抓好多的柳絮吧?”他那亮晶晶的小眼睛,恳切的望着躺在床上的母亲。
看着儿子脸上满怀的期待之色,王弗实在不忍拂了他的心意。勉强笑着道:“好,那娘亲就起来陪平儿去院中。”她本就体弱畏寒,前日在庆贺帝后移宫的宴席上只略坐了坐,回来便又躺下了。春红犹豫着道:“夫人,您身子不好,外面日光虽暖,可风还带着寒凉,太医嘱咐……”“无妨,把皇后新赏的那件貂皮袄拿来披上,毕竟都暮春了,又能冷到哪去。我这个做母亲的,一直身子不济,甚少陪平儿玩耍,实在是愧疚。”她怜爱的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道:“平儿先去院子抓柳絮,娘亲收拾下这就来了。”
看着儿子笑的像月牙一样弯弯的眼睛,他正乐颠颠地往外跑去,像是一只欢快的蝴蝶。王弗不禁微红了眼眶,叹了一口气道:“我如今这个身子,也不知道能陪他多久呢?这个可怜的孩子……”
“夫人,您莫这般想,老爷的官越做越大,皇后娘娘又是您的姐姐。咱们林府,在这遍地权贵的京中也是炙手可热,前日的宫宴上,那些贵妇小姐,还不是使劲的奉承巴结您。您这身子,有皇后和老爷遍寻天下名医,总归有痊愈的时候。眼下,好好的保养也就是了,您千万要放宽心,看小少爷这样聪明孝顺,您将来还有大福气呢。”丫鬟春红小心翼翼地扶着她起身,穿好几层保暖的衣衫,又使唤屋外的小丫头们,即刻送来梳洗之物。
王弗坐在垫了厚厚织锦软缎的梳妆台前,瞥见镜中的自己眼窝深陷,面色晦暗,才不过是双十年华,可这副病体,生生的把她变成了一个憔悴的中年妇人。“头发绾好就是了,不必带那么多钗簪,累得慌。”她淡淡的吩咐道:“把铅粉多擦一些,再敷上点儿胭脂,眉毛也好好描描,遮住这副病恹恹的模样,莫让平儿看见了。”
春红答应着,悄悄地转过身,偷偷的抹了抹眼角溢出的泪水。自家小姐这个身子,自从生下少爷后,就一病不起,太医诊断为诱发了之前所中的寒毒。也不知吃了多少苦涩的汤药,不管是宫里的太医,还是在民间寻彷的名医,都未能根治,一直时好时坏,反复发作。眼下已经快到初夏了,她还要穿着冬日的皮袄才能御寒。容貌也像是一朵鲜花般迅速的枯萎了。
“娘亲,平儿不抓柳絮了,特意给你摘了花儿。”穿戴整齐的王婉妆容精致,她倚坐在院中紫藤花下的软垫椅子上。微笑着接过儿子递到自己手中的一朵娇艳动人的芍药,绯红的花瓣层层叠叠,金色的花蕊轻轻颤动着。她充满慈爱的脸上,满是心疼和满足:“平儿真有孝心,送给娘亲的芍药花真好看,娘亲喜欢!”她抬手把那朵花插到鬓边,“好看吗?”她含笑着低声问道,“好看!好看!花好看!娘亲更好看!”林平儿拍着手,欢快的笑着,明媚的阳光映照着母子俩的笑脸,连那树梢的一缕微风,仿佛也不忍打扰,悄悄的退出了院外。
还未到傍晚,林振海罕见的,提早从衙门回来了。他径直来到后院,隔着月亮门远远望见儿子正趴在母亲的膝头,夫人王弗也扫往日的病容,眉目温和的与儿子言笑晏晏,指点着面前的花草。他向来严肃的面容顿时柔和下来,伫立在檐下,凝神的看着这温馨的一幕,
他容貌清癯,目光如炬,为官以来,以清廉能干着称,深得皇上的信任。作为兴建“兴明宫”的主管官吏,如此庞大的工程保质保量如期竣工,便他名正言顺的“入阁”成为工部尚书。这也是大盛朝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尚书,如果说江南盐税积弊变革为他的仕途奠定了基础,那么作为兴建“兴明宫”的主管,那号称举世无双的浩大工程,不仅为他赢得了美名,更是成为他“入阁”的柱石。一个读书人终极的梦想,在这个少年得志的林振海身上完美实现,成为了激励天下士子的楷模。
唯有美中不足的是,夫人王弗自生下儿子林平之后,身子一直不好。这些年总是缠绵于病榻,药石无方,渐有油尽灯枯之势。王弗不仅容貌端庄秀丽,且出身世家,知书达理,又为当朝皇后之族妹,也是皇上亲自赐婚的佳偶。若有不测,那么,他失去的不仅是一位结发妻子,更是能赖于保命的无上权势。
林振海回屋换下官袍,身着一身常服来到院中,亲自给夫人王弗腿上搭了薄被,又抱了儿子林平儿在怀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这段时间以来,林府门庭若市,拜访之人络绎不绝,不仅是林振海升任了工部尚书,更兼有皇上又委派他漕运改革的重任,故此,京城及地方各界人士都来示好攀附。
喜欢彘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