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雷霆扫穴-《重生1977年之世界之巅》

  “电磁压制开启,保留三到三十赫兹频段,其余全频压制。倒计时十秒,10、9、8……现在开始……”多明戈在手提电脑上设置完毕后,按下了回车键。

  帐篷外,死寂如墨的格罗兹尼废墟,骤然被一种无形的、令人头皮发麻的寂静彻底吞噬。

  除了俄军的加密频道,几乎所有无线电波频段,甚至空气中游离的民用信号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掐断。

  风卷过断壁残垣的呜咽,成了这片死亡之地唯一的声音。

  地下深处,巴沙耶夫的指挥部瞬间陷入地狱般的混乱。

  “沙沙沙……”刺耳的、毫无意义的电流噪音取代了清晰的指令和报告,从每一个扩音喇叭、每一副耳机里疯狂涌出,塞满了这个原本充斥着命令与杀戮回响的空间。

  “通讯全部中断了,所有节点都失联……”一个通信兵扯下耳机,绝望地拍打着面前只剩雪花的老旧电台屏幕,嘶吼声里带着惊恐万状。

  巴沙耶夫嘴里的粗雪茄掉在地上,火星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溅开。

  他猛地扑到作战地图前,猩红的眼睛死死盯着上面犬牙交错的标记,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

  “俄国佬的电子战,他们怎么做到的?”他低吼着,像一头被逼入绝境的困兽,“不可能……他们怎么可能破解我们的跳频技术……”

  叛军使用的是CIA秘密支援的通信系统,在原有的红色镰刀通讯设备上,加装了特殊的跳频技术。

  这也是俄罗斯军队除了全频压制,却束手无策的根本原因。

  全频压制的结果,会使得战场上所有军队都成了瞎子聋子,对于军力占优的俄军损害更大。

  “将军 ‘断指’观察哨用灯光信号报告,俄国人的装甲集群动了,正朝‘屠夫小巷’全速推进。”一个了望哨的士兵跌跌撞撞冲进来汇报。

  “什么?”巴沙耶夫浑身剧震,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板窜上天灵盖。没有通讯,观察哨只能用最原始、最暴露的灯光信号传递消息……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的部队,他那些隐藏在废墟里、像毒蛇一样致命的狙击手、RPG小组听不到指挥,看不到全局,只能各自为战,在俄国人的钢铁洪流面前,变成一块块待宰的鱼肉。

  “通知所有能通知到的单位,自行组织阻击,全体向指挥部收缩……动作快……”巴沙耶夫歇斯底里地咆哮,抓起桌子上的手枪,对着天花板“砰砰砰”连开三枪,试图发泄他的惊怒无措。

  多明戈透过夜视仪的四目镜头,看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如同末日地狱般的景象。

  原本死寂的废墟瞬间活了过来。

  无数叛军士兵像没头苍蝇一样,从藏身的断墙后、地下室入口、炸塌的楼板下茫然地冲出来。

  有人对着空无一人的街道疯狂扫射,AK-74的枪口焰在夜视仪视野里拉出刺目的光鞭,子弹打在冻硬的混凝土上,溅起一串串火星。

  有人抱着RPG发射筒,在废墟间跌跌撞撞地奔跑,徒劳地寻找着根本不存在的装甲目标,最终绝望地朝着黑暗的虚空胡乱发射,火箭弹拖着尾焰消失在风雪深处,炸起一团团无意义的火光。

  还有人惊恐地抬头望天,以为致命的空袭即将降临,对着飘雪的天空徒劳地扣动扳机,子弹划出无力的抛物线。

  混乱,彻底的混乱。原本依托复杂地形构筑的死亡陷阱,在信息被瞬间剥夺后,变成了吞噬叛军自身的绞肉机。

  “堡垒呼叫冰刀,格鲁乌‘信号旗’分队已从A点突入,阿尔法分队从B点压入,装甲集团三旅突入屠夫小巷展开屠杀。干得漂亮,冰刀。”安德烈上将激动得有些失真的声音在耳机里炸响。

  多明戈盯着信息遮蔽者屏幕上显示的压制效果图形,提醒道:“对方极有可能会侦测我方有效频率,我现在要开始跳频技术,请堡垒注意配合。”

  “明白,所有单位会严格跟随。命令所有单位,全力进攻,碾碎这群杂碎。”安德烈上将的咆哮顺着无线电波传遍了整个战场。

  T-80主战坦克的柴油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沉重的履带碾过冻结的瓦砾和扭曲的钢筋,炮塔在液压驱动下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125毫米滑膛炮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任何可能藏匿火力的角落。

  紧随其后的BMP-2步兵战车,30毫米机关炮的炮管高速摆动,短点射精准地敲掉一个又一个从混乱中探出头来的火力点。

  穿着厚重防弹衣的俄军步兵,以坦克和步战车为移动掩体,交替跃进,手中的AK-74M喷吐着火舌,收割着视野内一切活动的目标。

  格鲁乌“信号旗”特种部队是俄军最高战力的代表,他们精湛的战场作战艺术被发挥到了极致。利用叛军陷入的混乱和俄军正面强攻制造的巨大压力,悄无声息地渗透到火车站主体建筑下方。

  他们使用定向爆破,精准地在厚重的混凝土墙壁上炸开一个仅供一人通过的孔洞,浓烟尚未散尽,戴着防毒面具的身影已如猎豹般鱼贯而入。

  叛军地下指挥所内,叛军警卫试图依托掩体射击,瞬间被“信号旗”队员精准的短点射压制、爆头。

  枪声在狭窄的混凝土通道内激烈地回荡,又迅速沉寂下去。

  当“信号旗”分队长一脚踹开巴沙耶夫指挥室那扇厚重的防爆门时,里面只剩下一片狼藉,以及举手投降的通讯兵们。

  昏黄的应急灯下,作战地图被粗暴地撕扯了一半,上面还残留着红蓝铅笔的标记。

  几张椅子歪倒在地上,桌子上,几杯冒着微弱热气的浓茶旁边,散落着写满车臣文字母的加密通讯记录本和揉成一团的电报纸……

  却不见叛军首领巴萨耶夫等高级将领的影子。

  分队长目光扫过整个指挥室,最终停留在角落里一个半开的通风管道盖板上。

  “发现目标逃亡通道……跟我追……”

  仅仅两个小时,就彻底改写了格罗兹尼之战的走向。

  躲在地堡里面坚守了一个多月的叛军,却因为这两个小时通讯失灵的恐慌,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困境,被原本就强大他们无数倍的俄军摧枯拉朽一般被推平。

  莫斯科河蜿蜒流过,冰封的河面反射着惨白的天光。

  克里姆林宫里,瓦洛佳手中拿着刚刚由安德烈上将亲自签发的战报。

  “……在代号‘寂静风暴’的联合电子压制行动支援下,我军于昨日拂晓前成功突入并占领叛军格罗兹尼核心指挥部。击毙顽抗叛军一千三百四十七人,俘虏六百三十九人。匪首巴沙耶夫及其少数核心随从经由秘密通道逃脱,正在全力追剿中。此役,我军依托‘信息遮蔽者’系统创造的绝对电磁压制窗口,有效瘫痪敌指挥体系,大幅降低攻坚伤亡,初步扭转格罗兹尼巷战被动局面……”

  秘书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将一份刚刚印好的《真理报》放在宽大的办公桌上。

  头版头条的巨幅标题为:格罗兹尼战争出现曙光,瓦洛佳总理雷霆手腕,俄军重拳粉碎叛匪巢穴。”

  配图是一张模糊但极具冲击力的前线照片:晨曦微光中,几名年轻的俄军士兵将俄罗斯国旗插上了火车站主楼最高处。士兵脸上的硝烟和疲惫,掩不住脸上的激动笑容。

  瓦洛佳目光扫过标题和图片,脸上并无多少胜利的喜悦,只有如释重负的些许轻松。

  五年前第一次车臣战争的失利,造成大量军民伤亡,俄罗斯勉强发起的这场战争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加速国力的失血,使得鲍里斯威望大减。

  如果不是李安然及时签下的几个军售合同和航天卫星合同的支撑,估计鲍里斯绝对做不到连任。

  瓦洛佳为了顺利接收鲍里斯的权利,迫不得已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役,想以此战奠定他的根基。

  没想到开战伊始,就陷入了不利的状态。

  李安然再次伸出援手,送来最新科技信息屏蔽者,经过两个小时的鏖战,就将他从失败的泥潭里拉了出来。

  稳了稳心神,瓦洛佳拿起电话打了出去。“安德烈将军,祝贺将士们立下的不朽功勋。希望你们戒骄戒躁,抓紧时间扩大胜利战果,抓捕逃跑的巴萨耶夫以及其党羽,为这场战役画下最完美的句号。”

  电话那头安德烈将军的声音极为轻松,“请总理先生放心,我们已经侦查到了叛军匪首的逃跑踪迹,阿尔法特战队已经追了上去。离开坚固的堡垒,他们就是一群慌不择路的臭老鼠,已经没有再作恶的能力了。”

  瓦洛佳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心里不由唏嘘不已。

  当年花费巨资铸就的永固堡垒,没有让红色镰刀的敌人吃到苦头,却差点两次将俄军埋葬于此,简直就是天大的讽刺。

  他不知道的是,二十三年后,他的部队在另一个方向的巴赫穆特和阿夫杰耶夫卡,遭遇了人类历史也罕见的艰苦卓绝的攻坚战。

  “很好。”瓦洛佳顿了顿,“多明戈和他的小队,还有那个神奇的盒子,现在情况如何?”

  “他们已经撤回后方休整点。”安德烈回答,“多明戈中校……提出,他们携带了一种叫做‘了望者’的大型侦察机,可以在低空进行长时间侦察,配合我们追击逃跑的叛军,他认为这比我们目前使用的侦察手段更有效。”

  “了望者?”瓦洛佳眼中精光一闪,“同意他的建议。给予他们最高级别的战场信息共享权限和火力呼叫优先权。告诉多明戈中校,我需要他的眼睛,为我们的拳头指明方向,肃清格罗兹尼的每一寸土地。”

  “是。”

  放下电话,瓦洛佳的目光再次落到《真理报》那巨大的标题上。

  窗外,莫斯科的天空铅云低垂,一场更大的政治风暴,正在克里姆林宫的金色穹顶之下,悄然酝酿,而他……已经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