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和珅的结局-《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第255章 和珅的结局

  朱媺娖一直在关注乾隆时空的战事。

  “张公子,这个和珅的下场怎么样?”

  “他啊,被嘉庆皇帝干掉了。”

  “因为贪污吗?”朱媺娖挺好奇的。

  “不是,应该说嘉庆皇帝最恨的不是和珅贪污。”

  朱媺娖满满的求知欲:“说说。”

  “你听听二十罪就知道。”

  “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大罪一。”

  “骑马直进圆明园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大罪二。”

  “乘椅桥入大内,肩舆直入神武门,大罪三。”

  “取出宫女子为次妻,大罪四。”

  “於各路军报任意压搁,有心欺蔽,大罪五。”

  “皇考圣躬不豫,和珅毫无忧戚,谈笑如常,大罪六。”

  “皇考力疾批答章奏,字迹间有未真,和珅辄谓不如撕去另拟,大罪七。”

  “兼管户部报销,竟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例,不许部臣参议,大罪八。”

  “上年奎舒奏循化、贵德二贼番肆劫青海,和珅驳回原摺,隐匿不办,大罪九。”

  “皇考升遐后,朕谕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来京,和珅擅令已、未出痘者俱不必来,大罪十。”

  “大学士苏凌阿重听衰迈,因与其弟和琳姻亲,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寺卿李光云在其家教读,保列卿阶,兼任学政,大罪十一。”

  “军机处记名人员任意撤去,大罪十二。”

  “所钞家产,楠木房屋僭侈逾制,仿照宁寿宫制度,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大罪十三。”

  “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居民称和陵,大罪十四。”

  “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馀,多於大内数倍,大珠大於御用冠顶,大罪十五。”

  “宝石顶非所应用,乃有数十,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胜於大内,大罪十六。”

  “藏银、衣服数逾千万,大罪十七。”

  “夹墙藏金二万六千馀两,私库藏金六千馀两,地窖埋银三百馀万两,大罪十八。”

  “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赀本十馀万,与民争利,大罪十九。”

  “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馀万,并有大珍珠手串,大罪二十。”

  朱媺娖明白了:“僭越,嘉庆最恨的是和珅僭越。”

  “对呀,如果和珅没做僭越的事,嘉庆估计不会动他,和珅这个人吧,虽然贪,但也确实有能力。”

  “在很多事情上处理的很好。”

  “就像第一条,清朝那个时期可是秘密立储制度,和珅为了讨好嘉庆,就告诉了嘉庆了,既然和珅能背叛乾隆,怎么可能不背叛嘉庆?”

  “这就属于违背人臣之本。”

  朱媺娖眉头一皱:“按道理来说,嘉庆不应该为了这件事生气啊,趋利避害嘛。”

  “哦,算你说的对,那你猜猜和珅平时是怎么做的?”

  朱媺娖摇头:“不知道。”

  “你看看和珅的家,华夏古代的规矩很多,逾制可是大罪,今天和珅能把家里装修的和皇宫一样,明天就能穿龙袍坐龙椅。”

  “皇宫正门梗纵各九颗门钉,共有八十一门钉,九为易经中阳数的最大数,所以皇宫正门会用两个极阳数,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

  “下面是王府,是纵九横七,六十三颗门钉,和珅是公爵,门钉数应该是纵七横七四十九颗。”

  “可是和珅怎么干的?”

  朱媺娖沉默了:“他是怎么敢的?”

  “以为这就完了?”

  “嘉庆登基之后,真正的权力并不在嘉庆这里。”

  朱媺娖一头问号:“那在哪?”

  “乾隆那里。”

  “啊?”朱媺娖有些懵:“哦,太上皇啊。”

  “没错,乾隆这个人吧,对权力的欲望很高,而且有点又当又立。”

  “他说过,他不敢超过康熙的在位时间,但是康熙继位时是八岁,在位六十一年。”

  “乾隆继位时是二十五岁,在位六十年,还当了三年零四个月的太上皇。”

  “在他当太上皇期间,朝廷的事还是由乾隆负责的,而且明清时期是皇帝专制的巅峰。”

  “啊?八十九岁?”朱媺娖惊呆了:“不是,他还能处理朝政吗?”

  “不能,乾隆当时岁数太大,耳聋眼花,所以很多事都是和珅帮忙传话并且处理。”

  朱媺娖愣住了:“不是,嘉庆是乾隆的亲儿子吧?什么不用嘉庆,就算害怕嘉庆杀他,难道他身边没有侍卫吗?”

  “难道在乾隆心里,嘉庆还不如和珅?”

  “谁知道呢,所以想一下,嘉庆是皇帝,没亲政之前,和珅是实际上的清朝代理人,权力比嘉庆皇帝还大。”

  “你猜猜,嘉庆亲政后会不会动和珅?”

  “肯定会动啊。”朱媺娖没犹豫,这只要是个皇帝都没办法忍受啊,尤其是拥有实权的皇帝。

  “所以这个和珅死的不冤。”

  张彦学习过历史,也知道那一句水至清则无鱼。

  三杨如何?张居正如何?不一样会贪?

  人镜魏征,诸葛孔明,这群人如果放到现代,那就是妥妥的封建地主,建国初期就是被打倒的存在。

  “几千年的历史,真正两袖清风的人物有多少?凤毛麟角。”

  “有贪污,很正常,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都有,尤其是在古代,贪污可以忍,但是如果动了皇帝的底线,那就只有死一种结局,除非能把皇帝干掉。”

  朱媺娖觉得张彦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张公子,你敢说,我都不敢听了。”

  “哦,那我投放天幕。”

  朱媺娖赶紧摇头:“别,收了你的神通吧,张公子。”

  这时,李世民来了:“张彦,朕准备出征倭国了,你有什么想法?”

  “他没想法!”李丽质第一个反对了:“阿耶,你又不差这一两个人,别打张彦的主意。”

  李世民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李丽质:“朕现在不想承认你是朕亲生的了,丢人。”

  “好了,丽质,你阿耶不是那个意思。”

  张彦知道李世民想干什么,也和他说过,说白了就是带他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