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愉快的旅途-《守寡三年重生,全京城跪求我别杀了》

  凤仪宫传出一片打砸声。

  宫人们吓得瑟瑟发抖,纷纷跪地。

  皇帝带着陈伴君远远站着,得了他的示意,宫人们也不敢进去通报皇后。

  只听得屋里传来皇后的怒骂声,“乡下长大的贱丫头,一朝得势竟连本宫都敢欺负,本宫好歹也是她未来婆母,孝道女戒都喂了狗了。

  早知如此,本宫就不该自降身份替太子说亲,破落户里出来的脏东西,若无本宫做依仗,凭她一个寡妇也想进我皇家的门。

  没有本宫,她能独自建办慈善堂博得好名声?

  忘恩负义,不识好歹,现今还要唆使御史恶犬撕咬本宫,骨头轻贱的洗脚婢种。

  且等着吧,本宫就不信她这歹毒心肠的贱种能有什么好下场……”

  皇帝没有继续听下去。

  相识相爱几十年,他第一次知道昔日总是温婉模样的皇后,能骂出那么脏的话。

  出了院外,他吩咐陈伴君,“皇后最近火气太大,让冯星给她开些平心静气的药丸。

  后宫的事,你和内廷接过去,皇后担忧太子,往后便潜心礼佛替太子祈福。”

  陈伴君得令,转身回凤仪宫传旨。

  皇后刚刚之所以那么大火气,除了得知百官弹劾她,不赞成她再插手国事,还有就是叶桢将她从慈善堂踢了出去。

  而这件事是皇帝答应时晏的,却没告诉她,她还是今日才知。

  心里对皇帝生了怨,不敢骂皇帝,就只能骂叶桢。

  谁料皇帝如今竟连她执掌后宫的权利也剥夺了,她怒道,“本宫要见陛下。”

  陈伴君劝道,“娘娘,百官的心声陛下不能不顾及,您且消消气吧。”

  陛下若想见皇后,刚刚就出来了,皇后再闹去,岂不是惹的陛下心烦。

  作为皇帝贴心老棉袄,他自然得设法拦着。

  皇后眉眼一厉,“听闻叶桢给你寻了个养子,你这是得了叶桢的好处,也要帮着她和本宫作对了?”

  “娘娘明鉴,老奴从未如此想过,亦不敢。”

  陈伴君眼底有些不悦,语气依旧恭敬,“娘娘,刚刚陛下就在殿外。”

  他索性将话说明白点。

  皇后神色一僵。

  也就是说,她骂人的话,皇帝全听到了?

  她其实也清楚自己刚刚骂的话有多难听,皇帝定然是生气了,所以才不愿来见她。

  便强压怒意,让自己缓了神色,“是本宫气急了,本宫失去了云王,便害怕陛下和太子被叶桢蛊惑,与本宫离了心。”

  她开始诉苦,“陛下初登基时,那么艰难,我与陛下夫妻一体,相互扶持才走到今日。

  你也清楚,这么多年本宫是舍不得陛下累着,许多事便与他一起分担。

  可如今王御史父子却带头弹劾本宫椒房干政,仳鸡司晨,本宫心里如何不难受?

  王家与叶桢亲厚,听闻王家婆媳这次还跟着大魏走了,他们都是叶桢的人,这件事分明就是叶桢指使。

  本宫自诩先前对她不错,可她还没嫁进来就要打压本宫,离间本宫与陛下的关系,本宫如何不气?”

  陈伴君垂眸。

  弹劾皇后干政的折子,的确是王御史父子和大理寺卿带头写的。

  他们都是太子的人,定得了太子授意才会如此,陛下不愿皇后知晓,事态闹得更僵,便瞒下了此事。

  可陛下瞒着的事,皇后这么快就知晓了。

  可见王御史他们没说错,皇后的确阴阳倒置,插手的太多了。

  见他不言语,皇后又诉了几句苦,最后说道,“那平娘子对朝廷怨言颇深,你养她的孩子未必养得熟,不若本宫替你寻个家世清白的。”

  “谢娘娘好意,只老奴不争气,瞧那孩子实在合眼缘。”

  心下冷哼。

  他想找人继承香火,又不是什么秘密,皇后若有心,怎等到今日。

  皇后见他拒绝,也不再多言,她放下身段拉拢一个奴才,对方不识趣,她没上赶着的道理。

  至于刚刚那些诉苦的话,她也不指望陈伴君应和。

  本也不是说给陈伴君听的,而是借陈伴君的嘴传给皇帝听的。

  陈伴君的确没隐瞒,一字不落说了。

  但传话是门技术活,语气、停顿,一重一轻代表的便是全然不同的意思。

  陈伴君显然是个中高手。

  因而,皇帝听到的不是皇后的诉苦,而是皇后对皇帝的埋怨。

  埋怨皇帝没有坐稳朝堂时,事事需要皇后帮忙,如今不需要人帮了,便过河拆桥。

  皇帝想到皇后骂叶桢忘恩负义的话,难免就会想,皇后在心里是不是也这样想自己。

  实在是亲耳听到皇后骂人,对他来说太过震惊。

  刚正不阿的御史,在她口中竟成了恶犬,那他这个皇帝又是什么?

  原来同床几十年,他竟这样不了解她。

  故而皇后没有等到皇帝去哄她,又发了一通脾气。

  皇帝连着十日不曾见皇后,这件事传遍了京城,也传到了叶桢耳中。

  她正带着苏洛清崔易欢他们在捞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闻言也只是笑笑。

  倒是苏洛清有些担忧,“不知她会不会找公爹他们的麻烦。”

  王夫人不以为意,“你爹几十年御史不是白干的。”

  都混成老油子了,谁有他家老王心眼多,吃的多硬是不长一点肉,夜里抱着睡都硌得慌,全用来长心眼,树干子成精了都。

  不过还是很高兴,儿媳挂心他们,就安抚道,“莫要担心,大渊到底是谢家的大渊,还有太子呢。”

  皇帝还不至于糊涂到那个地步。

  苏洛清想到公爹和王景硕都是顶聪明的人,敢这样弹劾皇后,定有他们的缘由,便也不瞎操心了。

  她也不得空操心了,因为王夫人手中网兜捞起一条大鱼,鱼太重,她一个人拉不起来,“清清,清清,快,快,快,帮娘。”

  苏洛清帮着一起拉起网兜,那鱼儿快有半人高,苏洛清担心鱼跳跑了,直接弯腰双手一搂就将鱼抱在了怀里。

  鱼儿在怀里扑腾挣扎,闹得她满脸都是水,衣裳也湿乱的不成样子。

  但周边由射姑带着武婢镇守,无男子靠近,苏洛清也管不得那些,笑得灿烂。

  朝叶桢展示她的成果,“叶桢,我们厉不厉害?”

  叶桢笑着冲她竖大拇指。

  苏洛清自小所有精力都用来跟着祖父学医,还从没有这样肆意的时光。

  又同王夫人道,“娘,我想吃烤鱼,也想吃红烧鱼,我还没吃过自己抓的鱼。”

  王夫人很宠儿媳,大手一挥,“行,这条烤着吃,娘再捞条给你烧着吃。”

  崔易欢手中的网兜很快也进了一条,比刚刚的更大,忙喊道,“嫂,九娘,桢儿,洛清,快,快,快来帮忙,我拉不动。”

  被喊的几人,纷纷过来帮忙,鱼被拉到了岸上,只是这鱼鲜活的很,眼瞧着又要往水里跃、

  苏洛清直接往前一扑,压住了鱼尾,崔易欢也跪地上压住了鱼身。

  王夫人掐住鱼鳃,惊奇道,“这水里的鱼可真奇怪,自己往我们身边游,傻得很。

  眼下被我们抓了,倒是又聪明了,知道往水里逃了。”

  叶桢和殷九娘对视一眼,笑了。

  阿爹/时大哥吹着玉哨用音律将鱼往他们面前赶呢,鱼可不就往他们面前游吗?

  但王夫人他们都是长在高门,不曾经历过这些,难得今日日头暖融融的,大家玩个开心。

  她们就不点破这些了,主要是她们也玩得开心。

  这边一片欢声笑语。

  不远处,霍湛垫着脚往这边瞧,瞧半天啥也瞧不着,便同旁边的时晏道,“她们怎么玩这么久。”

  时晏没理他。

  这人在他们离京当天就追上了他们,将大部队打发回东梧,自己则带着影卫一路跟着他们。

  名其名曰护送他们到海边。

  实则就是舍不得和九娘分开。

  白天晚上的黏糊就算了,几个女子想玩水抓鱼,才不过一个时辰,他就好似分别了几十年般。

  没出息的很!

  霍湛不知道被时晏鄙夷了,见他还在吹玉哨,劝道,“大舅哥,要不你歇会?

  这才刚入春呢,天气还凉得很,水边玩久了对身体不好,要是鱼不够多,我让人去抓?”

  他想见九娘了。

  九娘这次跟着去大魏,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浪费一个时辰都是浪费啊。

  时晏心想着女儿玩这么久,大抵也玩尽兴了,就停了玉哨,颔首,“行,你带人去抓吧。”

  玉哨一停,鱼儿就恢复了正常,叶桢便知应是阿爹他们要过来了。

  对苏洛清几人道,“我阿爹他们要过来了。”

  苏洛清几人也玩累了,便各自回了马车整理仪容。

  殷九娘身上没脏乱,不必整理,倒是有些乏了,直接跃上远处一棵大树,眯觉去了。

  霍湛过来没看见人,问宝贝疙瘩,“你师父呢?”

  叶桢知他缠师父缠得紧,想到师父那犯困的样子,摇了摇头,“刚还在这里,是不是去山里抓野物了,我刚提了一嘴,想吃烤兔肉。”

  “想吃烤兔肉啊,那师公给你抓去。”

  殷九娘对叶桢几乎有求必应,霍湛又见妻心切,不疑有它,以为殷九娘真去了山里,足尖一点就运起轻功进山了。

  只是注定白跑一场。

  时晏笑着虚点叶桢,“调皮。”

  但很好!

  这一路女儿都很开心,他亦看着开心。

  一行人就这样边走边玩,终于到了海边,亦到了霍湛和殷九娘分别的日子,

  而边城也有了好消息,太子和忠勇侯一明一暗配合,连收西月十一城,西月国主动投降。

  处理好边城的事,谢霆舟和忠勇侯快马赶回京城……

  喜欢守寡三年重生,全京城跪求我别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