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两部电影定档-《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

  “说说看,你选得什么日子。”

  韩三坪点上一支烟,看向林枫说道。

  林枫听闻,直接道:“《夜·店》就放在8月18日,星期五吧。

  至于《我的野蛮女友》我看9月20日就很好,能赶上国庆节。”

  韩三坪听闻一愣,有些不确定地也拿起排片表扫了一眼道:

  “哎,你这是杠上了?”

  林枫的心思可瞒不过这个老狐狸。

  韩三坪不禁埋怨起王家兄弟和冯骁刚:你们没事惹林枫这个混蛋干什么!

  其实韩三坪对冯骁刚还是很看好的。

  毕竟如今的国内电影导演中,除了林枫,也就冯骁刚能称得上商业片导演。

  如果不是去年林枫的《永无止境》横空出世,冯骁刚将会连续三年拿到国内贺岁档冠军。

  不过如今林枫成了韩三坪的心头宝,冯骁刚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呵呵,韩叔你应该也看到了,如今国内电影市场就是一摊死水,那么多大导演都待在舒适区不愿意出来。

  再没点竞争刺激,市场会越来越沉寂,直到死亡。”

  林枫这是打着马虎眼呢。

  其实林枫确实挺佩服张一谋的,能在当年那种环境下,走出这一步。

  别看后来《英雄》成功了,但是当时其实他也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的。

  张一谋之前靠《红高粱》、《菊豆》等片赢得了不少口碑,但《英雄》是他首次尝试商业大片。

  如果失败,大家可能会觉得他不适合拍这类电影,质疑他的能力。

  他可能会被要求回归文艺片,限制他的创作自由,难以继续尝试新类型。

  那么,以张一谋对自己的高要求,失败会让他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影响未来的创作状态。

  毕竟那时的他可还没有后来的强大自信。

  另外,《英雄》投资巨大,失败意味着亏本,投资人可能会对他失去信心,以后拉投资会更难。

  而且《英雄》作为中国商业大片的开山之作,《英雄》失败会让整个市场对这类电影产生怀疑,影响后续类似作品的开发。

  那么国内市场的崛起,将是一句空话。

  所以说,勇于走出舒适圈的张一谋当初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确实值得佩服。

  韩三坪能信他才有鬼了。

  “别说得那么冠冕堂皇,不就是上次华艺得罪你了吗?你这是往死了整他们啊。”

  “那你就说该不该吧?”林枫也不装了,反呛了一句。

  一句话,噎得韩三坪不上不下的,实在难受。

  其实韩三坪也知道林枫没什么错。

  总不能被人针对了,还不能还手吧?还手就是互殴?

  刑法第二十一条都不是这么用的。

  只能说华艺~该!还能说什么。

  好一会,韩三坪才重重叹口气到:“注意分寸,控制影响。”

  得,韩三坪说出这句话,就相当于默许了,至少是当没看见。

  其实韩三坪也是有火气的,明知道《永无止境》中影或者说他韩三坪是主要投资方,那两兄弟还这么搞,分明是不把他老韩放眼里啊。

  只不过他如今的位置,很多事还不能做,要顾全大局。

  但是现在林枫不想忍了,要还以颜色,韩三坪还是非常开心的。

  他又想了想道:“其实你说得也没错,如今提倡市场化,电影市场也是如此,有竞争才能促进市场发展。

  对,就是这个理。记住了,到哪都是这个理。”

  林枫愕然地抬头望向韩三坪,正好对上韩三坪地目光,两人相视一笑。

  就这样,《夜·店》和《我的野蛮女友》就在一大一小两个混蛋的奸笑中定了档。

  林枫从中影出来,想起刚刚在韩三坪办公室的一幕,不知不觉又笑了起来,这个韩老头还挺有趣的。

  回到天恩大厦,林枫将今天在韩三坪办公室定档的事告诉了李小萍。

  然后还反复强调韩三坪的话:“注意分寸,控制影响。”“如今提倡市场化,电影市场也是如此,有竞争才能促进市场发展。记住了,到哪都是这个理。”

  末了,对李小萍说道:“走,陪我去看看宁昊这小子的大作。”

  “别,我作为制片人,都快看吐了,还是你自己去吧。”

  李小萍赶紧摆手拒绝。

  林枫笑笑也没说什么,独自一人来到天恩大厦的小影厅。

  这部电影已经是拿到龙标了,所以林枫看的就是准备上映的最终版。

  其实前世林枫是看过,但是这次看,虽然剧本类似,但是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演员,给林枫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

  林枫从片子开头来看,宁昊还没有进化成完全体,那种特有的风格还未成熟。

  诚然,《夜·店》确实带着宁昊式黑色幽默的基因,但林枫还在里面看到一点点冯氏喜剧私生子的模样。

  可以看得出,宁昊为了拍这部电影,应该是拉了冯骁刚的几部片子的。

  不过这也正常,如今的国内喜剧电影,冯骁刚的影响是最大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渐渐的,林枫以为自己出现了错觉。

  徐征拿着菜刀追劫匪那段,愣是把《疯狂的石头》提前五年预演了。

  周讯用拖把蘸洗洁精画“防盗结界”,简直是《功夫》里包租婆的青春版。

  最损的是导演安排劫匪头子背《大话西游》台词,周星星要是看了估计得收版权费。

  但你要说这是山寨货就错了。

  宁昊有句话说得有道理:2000年的老百姓就好这口,看下岗职工和北漂青年在冰柜前斗智斗勇,比看紫禁城里的皇帝谈恋爱带劲多了。

  毕竟谁家楼下没个小超市?保不齐你上周买酱油时,就撞见过类似剧情。

  渐渐地,林枫还真沉了进去,不知是重看这部电影有了新感受,还是宁昊拍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让这部片变成另一种气质。

  《夜·店》里的角色就是这时代的活标本:

  徐征演的何三水,顶着程序员标配的黑眼圈,活脱脱中关村码畜的真人手办;

  周讯的唐晓莲,分明是每个城中村里都有的湘妹子打工妹;

  黄博那个杀马特造型的摇滚青年,简直是从五道口酒吧街直接拽来的群演。

  就连刘华客串的笨贼,都带着股子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江湖气。

  最绝的是那台时灵时不灵的收银机,每次死机都像在嘲讽:您现金还是刷卡?我们这机器只认2000年的通货膨胀。

  喜欢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