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错位竞争-《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

  不过,当林枫看到环球的公关重点时,还是有些愣住了。

  这次环球的公关奖项的重点是: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辑、最佳男主和最佳女主。

  因为林枫记得原世界中詹妮弗·康纳利好像就是凭借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的,怎么这里报的是女主?

  林枫指了指最佳女主的名字问道:“这个也有把握吗?”

  塞缪尔摇摇头,实话实说:“没有,一个提名还有些把握,但是获奖,我们分析过,连一成的机会都没有。”

  “你说我们能不能来个错位竞争?”林枫指了指詹妮弗·康纳利的名字道。

  塞缪尔微微一怔,立刻明白了林枫的意思,笑道:

  “好主意,这样的把握起码提升至五成。詹妮弗那边我来说,她要是聪明的话应该不会反对的。”

  其实,在各个年代这种演员可能虚报主配角类别以规避竞争的事,并未明确禁止,而是依赖行业自律。

  不过在这部纳什的传记类影片中,詹妮弗·康纳利所饰演的艾丽西亚的角色,的确在电影中称为配角也不为过。

  之后,两人又继续谈了电影后续的最优冲奖路径与策略,甚至林枫还提出了扩大放映后的舆情监控与危机预案,社交媒体矩阵等等比较新颖的补充方式。

  塞缪尔也渐渐放下轻视的心,开始拿出纸笔,将林枫的一些观点记下,回去后再经过团队润色形成可执行方案。

  接下来两天时间,林枫与主创们还参加了几场“定制化”的分支协会宣传点映会,有表演协会的“罗素·克劳的表演日记”分项,有导演分会的“林枫的分镜手稿”解析等展现创作深度派对。

  甚至环球影业还组织了一场“纳什博弈论”主题研讨会,邀请诺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等学者站台,强化影片的学术深度。

  不得不说,为了这部影片,环球或者说塞缪尔?弗里德曼也是拼了,这才是林枫认识中的资本主义,眼里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很好。

  自从那天两人聊完后,环球的冲奖宣传策略就一直体现着着“题材精准、策略灵活、情感共鸣”三大核心。

  在2001年的背景下,林枫还提议进一步强化“科学人文跨界”与“社会议题深度”,并针对《指环王》的技术优势实施“差异化避战”的补充策略。

  这一路径的本质,是将电影从“艺术作品”转化为“文化事件”,通过多维度评委渗透与舆论引导,实现从“口碑爆款”到“奥斯卡经典”的跨越。

  林枫认为这样的策略,其获奖概率可以再提升30%以上。

  与此同时,《美丽心灵》的周末三天点映的票房也新鲜出炉。

  不出意外,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以及可以控制点映数量的基础上,周末三天的单馆成绩直接突破万元。

  12月21日,星期五,上映首日,点映家数12家,单馆单日票房美元,合计12万8160美元。

  12月22日,星期六,点映家数12家,单馆单日票房美元,合计15万7368美元。

  12月23日,星期日,点映家数12家,单馆单日票房美元,合计14万4840美元。

  首周末三天票房合计43万0368美元,排名北美上映电影的第14位。

  由于《美丽心灵》刻意控制的点映数量和观影人群,IMDB由于没有足够的评分影迷,并未开分。

  只是一些影迷在下面留下了自己的评论,自然,最基本都是好评。

  毕竟,那么少的票和影厅,都能第一时间来看电影的,绝对是目标人群。

  这也创了林枫所有在北美上映的电影(包括国产片),首周末票房的新低。

  当然,没人觉得这部电影是林枫的滑铁卢。

  相反的,大部人都认为,这部电影将会是林枫电影生涯的新高度,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商业性。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环球如此卖力的原因。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美帝,没有利益就想别人为你忙前忙后,想啥呢,又不是你爹,甚至在这里,爹都不行。

  而这天,第一篇专业影片也出来了,这是一篇来自于《好莱坞报道》的特约影评人的短评,在林枫看来,这是环球冲奖策略的一部分,针对的是爱情。

  “《美丽心灵》最打动人的,是艾丽西亚对纳什的不离不弃。

  现实中,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往往面临巨大压力,伴侣离开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艾丽西亚选择用爱包容纳什的幻觉,甚至在他失控时仍坚定守护。

  这种勇气,恰恰映射了现实婚姻中的责任与牺牲。

  艾丽西亚的爱情看似‘不理智’—嫁给一个性格古怪的天才,忍受他发病时的危险行为。

  但正是这种非理性的坚持,成就了纳什的康复。

  现实中,婚姻往往被功利计算裹挟,而影片提醒我们:爱本质上是一种选择,而非交易。

  当艾丽西亚说‘我需要相信爱是真实的’,这句话击中了当代人情感关系中的普遍焦虑:在理性至上的时代,我们是否还愿意为爱冒险?

  影片中纳什最终学会与幻觉共存,而艾丽西亚的陪伴才是他真正的‘解药’—爱无法治愈疾病,却能让人重拾生活的信念。”

  周一,是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

  也是今天,《美丽心灵》第一次扩充了上映规模,从首周末的12家,直接扩大到800家,也是第一天真正意义上的接受观众们的检阅。

  自然而然的,电影的单馆票房被腰斩,只获得5662美元,但电影当天票房被拉到了452万9600美元,当日排名第三。

  这次的扩大规模,就是环球的一次试探,毕竟有太多点映神奇扩映拉胯的例子,没人保证点映单馆过万的电影就一定被大众认可。

  不过好在这部电影的结果是好的,说明了不仅仅是专业人士对电影的认可,一般的影迷观众也相对喜欢这部电影。

  而且,当天的CineScore就给出了观影观众的口碑调查结果:A。

  同时,在IMDB上,已经有超过3万人给出了自己的评分:8.8分。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分数可能会下降。可是这样的高分,只要多保持一天,对电影的正面口碑都有相当积极的影响。

  喜欢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