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选择不说不过是为了自保-《殿下先别死,王妃她杀回来了》

  以晋王为首,身后是晋王妃,湘王,景王等。

  他们进来不久,临王和临王妃也一起走进了大殿。

  临王妃看着气色不错。

  她一进来,更多视线纷纷看向她。

  看她的眼神,多为疑惑,惊愕,还有好奇与担心。

  前几日,很多人都听说了临王妃“病重”的事,据说已经严重到下不了床,整个京城的大夫和御医都说救不活了,让临王准备后事。

  这才过去几天啊。

  临王妃不是好好的吗?

  怎么就传出她要死了呢?

  简直胡说八道。

  云姒的目光也朝他们看去一眼。

  临王果真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通。

  表面看去,他对临王妃冷冷淡淡,好像一点都不关心的样子。

  临王妃倒是没什么变化,还和以前一样,做什么都很谨慎。

  只是在看到云姒时,忍不住跟她挥手打招呼。

  云姒点点头,算是回应。

  “皇上驾到,皇后到,舒贵妃到,婳妃珍妃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通传声响起,嘉庆帝和姜新余等人,在宫人的簇拥下缓步踏入琼华殿。

  殿内众人立刻起身行礼。

  云姒垂眸,余光敏锐地察觉到嘉庆帝的步伐,有些微不可察的滞涩。

  她不动声色地抬眼,目光落在嘉庆帝的小腿上。

  黑白叠加的龙袍下,他右腿似乎比左腿略微僵硬,行走时膝盖弯曲的幅度极小,若不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寒毒还没去除干净?

  临王用了她的的药方,早就没事了。

  看来,御医们只怕没太重视这个寒毒,时间一长,必定会留下隐患。

  显然,临王和临王妃都知道此事,但他们夫妻都选择缄口不言,眼睁睁看着嘉庆帝被寒毒入侵。

  表面上,临王为救嘉庆帝,不顾自身安危,可实际,明知这个寒毒的危害,却连提醒一句都不曾有。

  皇室,还真是没有半分亲情。

  当然,这也是他应得的。

  其实,不难理解。

  临王之所以不提醒,也是怕给自己惹麻烦。

  君心难测。

  他若提醒,以嘉庆帝多疑的性子,定会怀疑他与刺客有勾结。

  试问,连御医都不知道的事,他怎会如此了解?

  虽然,这个怀疑也不算冤枉他,毕竟他与北燕人确实有过勾结。

  但猎场的刺杀,肯定不是临王指使。

  所以,临王选择不说,不过是为了自保。

  生在皇室,看似风光无限,其实如履薄冰,亲情对他们来说,是从不敢有的奢望。

  “众卿平身。”

  嘉庆帝的声音温和中透着威严,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目光扫过众人,仿佛一位仁厚的君主。

  云姒能从他身上感受到莫名的寒意。

  这种感觉以前也有,但那时候,很多事情还不了解,如今知道了,便越发看得清楚。

  他眼底深处藏着的,是深不见底的城府与狠毒。

  “今日中秋佳节,诸位不必拘礼,尽情欢饮。”嘉庆帝笑着抬手,示意众人入座。

  姜新余站在他身侧,端庄温婉,眉眼含笑,尽显国母典范。

  身侧,一众嫔妃也个个面带笑意,一派和睦。

  众人落座后,嘉庆帝才看向右侧的七皇子,淡笑询问:“七皇子一路舟车劳顿,昨晚在大秦住的可还安好?”

  “回大秦皇的话,小王非常喜欢大秦,大秦水土好,民风好,人……也好,小王晚上做梦,都是香甜的。”

  说到最后这句,他视线有意无意的飘向某个地方。

  秦野一直安然静坐,俊美的脸上没有多少情绪,淡漠得很。

  可若细看,就会发现他的眸色很冷,身上的气息似有若无的萦绕着一抹阴沉。

  这细微的变化,大概只有坐在他旁边的云姒能察觉得到。

  而另一边的姜晚宁,是半点没发现,还在时不时与他说话。

  “如此甚好。”

  嘉庆帝眸色幽幽的颔首。

  殿内,气氛略显微妙。

  还好,宴会开始后,歌舞升平,将这种气氛掩盖下去。

  云姒一直低着头,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然而,总是有各种目光,落在她身上。

  呼延政的,姜新余的,姜晚宁的,甚至临王都朝她看过几眼,似乎是在观察确认什么。

  最主要的,还是嘉庆帝。

  带着强烈压迫的眼神,审视的打量了她好几次,眸色极为阴冷。

  那晚她去临王府时,虽然确定身后无人,但这件事,嘉庆帝想查是很容易查到的。

  云姒不确定,他是不是已经知道,是她救了临王妃,总之,他偶尔传递过来的眼神透露出威胁。

  看向临王妃的眼神,也极为不善。

  当然,这些细小的表情,不仔细观察,是很难发现的。

  估计,只有知道内情的人才能看得出来。

  酒过三巡,舞姬退了出去。

  大殿重新恢复肃静,一时间,只剩杯盏交错,与各桌之间小声交谈声。

  “王妃姐姐。”

  姜晚宁的声音不大不小地传来:“我瞧着你那间的那个簪子很是别致,你经常戴着它,是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云姒还未说话,秦野眼底的神色一紧。

  “没有特殊意义。”

  云姒淡淡地道:“就喜欢这种素雅简单的东西。”

  “是吗?”

  姜晚宁眼中闪过算计。

  当真以为她不知道么?

  有人早就告诉过她,那是萧王殿下送给云姒的东西。

  说是殿下母亲的遗物,如此珍贵的东西,云姒怎么配拥有?

  她必须抢过来,不能便宜了云姒。

  “既然没什么特殊意义,那王妃姐姐可不可以把它送给我,就当是提前送给我与殿下的新婚之礼,好不好?”

  秦野握住酒杯的手蓦地收紧。

  姜晚宁当众提出索要,如此“普通”的簪子,若是云姒拒绝,一定会被人说她小气,容不下萧王有侧妃。

  所以,她不能拒绝。

  秦野正要开口,云姒却抢先一步道:“好啊,只要姜小姐不嫌弃是我戴过的,便送给姜小姐吧。”

  “怎么会嫌弃?”

  姜晚宁迫不及待的走过去,朝她伸手:“多谢王妃姐姐慷慨相送,姐姐放心,我定会仔细珍藏这簪子。”

  “好啊。”

  云姒从发间取下那白玉簪,放到她伸出来的掌心。

  拿到手的瞬间,姜晚宁蹙了蹙眉。

  这手感,真差。

  乡野村妇的东西,果然是拿不出手的。

  见她整日都别着,还以为她多稀罕宝贝,不成想竟这般轻易的给了自己。

  姜晚宁忽然觉得,云姒会不会早就不想要这东西了,她今日朝她要,正好给了她机会扔掉?

  她以为这样,萧王殿下就不会怪她了吗?

  看到秦野的脸色变得难看,姜晚宁觉得自己这么做很对。

  可以让萧王殿下看看清楚,云姒真实的嘴脸。

  她一直在嫌弃他母亲的遗物呢。

  “殿下,晚宁好喜欢这个簪子,今后定会日日戴着。”

  她说着,正要往自己的头上别,忽然,一只手伸过来,将簪子从她手中拿走。

  “这簪子不好,配不上你,还是等以后我另外买个好的送你。”

  “不,晚宁就喜欢这个。”

  姜晚宁伸手去抢,一不小心,将簪子甩了出去,顿时摔的粉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