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救,人就死了。
云姒目光看了眼临王妃,终是下定决心。
她打开药箱,从最底层取出一个玉盒:“我这里有半朵天山雪莲,或许能一试。”
“天山雪莲?”
众人哗然。
“那可是能起死回生的好东西,千金难求,王妃怎会有?”
云姒无暇解释,打开玉盒取出半朵晶莹剔透的雪莲,研磨成粉,混入早已备好的参汤中,动作麻利迅速,看的一众御医瞠目结舌。
萧王妃的身体……好了?
“快,喂临王喝下。”
其中一名御医接过来,好在,临王还有吞咽功能,一碗药喝进了大半。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临王原本微弱的气息竟渐渐平稳,胸口的血迹也不再蔓延。
这天山雪莲,果真如此神奇。
御医们又惊又喜,连忙上前诊治:“脉息稳了!真的稳住了!”
嘉庆帝闻讯赶来,见临王转危为安,也隐隐松了口气。
帝王深不可测的眸,让人不敢直视与窥探。
威严的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
他目光落在临王胸前的起伏,半晌,才转头看向云姒,淡淡的语气不辨喜怒:“萧王妃,你这天山雪莲从何而来?此等宝物,并非我大秦所有。”
云姒垂眸答道:“回父皇,这是臣媳外祖经商时,从一商户手中偶然购得,一直珍藏着以备不时之需,今日正巧赶上,能救临王殿下实属幸运。”
“嗯。”
嘉庆帝面上露出赞许,命人取来一箱珍宝赏赐给她,但眼底,却深沉的让人看不透半分。
完全分辨不出,他心底究竟是喜,还是疑。
前世,云姒很少进宫,但也知道,大秦的这位陛下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且生性多疑,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她知道,今日这一步,终究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关注。
“萧王妃,听说今日,你父亲重审的判决文书下来了,你们侯府因为沈家而含冤,你心中,可有怨恨?”
嘉庆帝问的隐晦。
并未明说,这个怨恨的对象,是沈家还是皇家。
云姒又岂能听不明白。
她内心平静淡定,抬眸时,眼底漾起一层水光,声音微微哽咽。
“父皇明鉴,臣媳怎会怨恨?父亲沉冤得雪,已是天恩浩荡,至于沈家……善恶终有报,他们也算是自食恶果,臣媳心中已无怨恨。”
前一句,回应的是皇家,受了委屈却仍感念皇恩。
后一句,才是沈家。
沈家既已受到应有的惩罚,她心中又何必执着于仇恨不放。
这个回答,近乎满分。
嘉庆帝目光在她脸上停驻片刻,忽然轻笑一声,温和地道:“萧王妃倒是个通透的人,以后可多去皇后宫里坐坐。”
他突然提到皇后,让云姒心中微微一紧。
这是在提醒她什么吗?
云姒压下心中的不安,面上恭顺应道:“臣媳遵旨。”
嘉庆帝不再多言,转身看向床榻上的临王,声音不怒自威:“好好照看临王,若他再有差池,朕唯你们是问。”
“是。”众人齐齐应道。
说完,他便起身离开了暖阁。
外面,其他几位王爷也闻讯赶到。
先围着嘉庆帝,关心询问他的伤势,然后又帮着秦野与金吾卫一起审查刺客。
三名刺客很快招认。
竟是三年前,江南水患受灾的三名百姓。
他们认为嘉庆帝是个昏君,不顾百姓的死活。
这三人,原本都有幸福的家庭,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可这一切,被一场洪水袭击。
大家都说当今陛下如何如何爱戴百姓,可结果,江南发生水患后,这个昏君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每年征收那么多的赋税,到了百姓需要国家时,却毫无作为。
最终导致,他们的家没了,家人也没了!
这个昏君,根本不配当皇帝。
所以该杀!
只可惜,半路跑出来个临王,替昏君挡了一刀。
昏君没杀死,杀他一个儿子,也不算一无所获。
刺客招认后,就立刻自杀了。
这份供词,大家看完后,一致沉默。
暖阁外的廊下,气氛冷凝。
晋王将供词狠狠拍在石桌上,气的额角青筋暴起。
“沈谦!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他一脚踹翻旁边的花架,瓷盆碎裂声刺耳。
“当年江南赈灾,父皇派他去督查粮草,本王还亲自在城门口送他,千叮万嘱莫要辜负圣恩,办好这趟差事,他倒好,竟敢中饱私囊,让父皇替他背这昏君的黑锅,害百姓流离失所,连带着老二也险些送命!”
晋王越想越气。
“本王听说,沈家人前阵子都死在了奴隶市场,真是报应,活该,不过死的太便宜了!”
“是啊。”
湘王轻轻咳嗽两声,也一脸气愤。
“父皇可太冤枉了,那三个刺客死得倒干净,最憋屈的是,想让他们知道真相,让他们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景王一直没说话,半晌才沉声道:“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他抬眼看向众人,眉头紧锁:“这三人能混进皇宫,背后必有人相助,而且,沈家贪污一事早已传遍京城,他们怎会毫不知情?”
秦野目光深沉地扫过几位兄弟,最后落在聿王身上:“六弟,你怎么看?”
聿王猛地回神,神色有些恍惚:“啊?四哥说什么?”
“你今日怎么心不在焉的?”晋王不满地皱眉。
聿王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可能是昨晚没休息好。”
秦野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转向景王。
“五弟说得对,此事疑点重重,那三人虽已自尽,但这件事还需要进一步查证。”
闻言,大家纷纷点头认同。
“没想到,一向胆小怯弱的二哥,这次会这么勇猛,替父皇挡下致命一刀,我以后再也不说他废物无能了。”
湘王突然感叹一句。
几人都沉默的看向他,无人反驳。
是啊。
确实没想到。
“幸好,萧王妃手上有天山雪莲,不然他这次就得英年早逝了。”晋王也说了句。
显然,大家对临王为嘉庆帝挡刀一事,都没有任何怀疑。
毕竟,那可是真要命的。
差点就死了。
换做他们,不一定有那个勇气。
出宫的路上,秦野问云姒:“依你看,如果没有天山雪莲,临王会死吗?”
“会。”
云姒肯定地道:“没有天山雪莲,他必死无疑。”
“那他运气真好。”
秦野语气淡淡地道,说完,沉思一瞬又问:“你手中有天山雪莲的事,都有谁知道?”
“只有阿芜和暗夜知道,我没跟任何人说过。”
云姒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一个人。”
“谁?”
“就是给我天山雪莲的那个人。”
闻言,秦野沉默下来。
回到王府后,云姒独自回了栖梧苑。
秦野原本说今天所有的事情都忙完了,结果又发生了这件事,他回来后就立刻安排人去查那三名刺客的祖籍。
景王说的很对,他总觉得,这次刺杀事件的真相,有些过于简单。
甚至,荒诞。
云姒回到栖梧苑后,一时间,心中也是愁绪万千。
嘉庆帝的那句话,始终在她脑海中萦绕。
他是不是,也有意要让秦野认皇后为母?
若只是如此,倒也不要紧,可怕就怕,认皇后为母之后,紧接着就要面临与姜家联姻。
秦野可以拒绝姜晚宁,也可以拒绝皇后和姜丞相,那若是,陛下的意思呢?
云姒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她又起身,去药房把狄龙通敌叛国的罪证拿过来,先打开看了看。
北燕一直都有细作隐藏在大秦京中,而大秦同样也在北燕安插了自己的眼线,只是,狄龙居然暗中与北燕细作有书信往来。
他们之间有何利益?
云姒一连看了几封,便渐渐明白过来。
这狄龙,竟然一直在偷偷与北燕七皇子有生意往来,之前,兵部铸造兵器的原料,基本都是由沈家垄断,狄龙与沈家果然是同一个主子。
他们将大秦每年产生的原料,一小部分留给兵部,不够就用废料代替,所以兵器的质量才一直不过关。
幸好这两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否则,以他们大秦军队的兵器质量,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剩下的大部分,高价卖给了北燕的七皇子。
除此之外,七皇子还答应他们,若有一天大秦发生内乱,他一定会鼎力相助。
可惜,这些书信,只能将狄龙一个人绳之以法。
他背后的那个人,隐藏的实在太深了。
谨慎,而狡猾。
这个人,除了沈妤知道是谁,林书妍应该也知道。
秦野忙完回来,云姒立刻把那些书信拿给他看。
“沈家倒台后,原料场由谁接手了?”
“兵部尚书。”
秦野看完,眸光冷冽:“从信上的内容来看,狄龙与兵部尚书应该是产生了分歧,否则他不会告诉北燕的人,后面一段时间暂时无法提供原料。”
“你的意思是,兵部尚书也牵扯其中?”
“沈谦不过是个兵部侍郎,若没有兵部尚书的配合,这些年,他怎么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一直不被人发现,整个兵部早已腐朽不堪,如今就是一个烂摊子。”
云姒目光看了眼临王妃,终是下定决心。
她打开药箱,从最底层取出一个玉盒:“我这里有半朵天山雪莲,或许能一试。”
“天山雪莲?”
众人哗然。
“那可是能起死回生的好东西,千金难求,王妃怎会有?”
云姒无暇解释,打开玉盒取出半朵晶莹剔透的雪莲,研磨成粉,混入早已备好的参汤中,动作麻利迅速,看的一众御医瞠目结舌。
萧王妃的身体……好了?
“快,喂临王喝下。”
其中一名御医接过来,好在,临王还有吞咽功能,一碗药喝进了大半。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临王原本微弱的气息竟渐渐平稳,胸口的血迹也不再蔓延。
这天山雪莲,果真如此神奇。
御医们又惊又喜,连忙上前诊治:“脉息稳了!真的稳住了!”
嘉庆帝闻讯赶来,见临王转危为安,也隐隐松了口气。
帝王深不可测的眸,让人不敢直视与窥探。
威严的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
他目光落在临王胸前的起伏,半晌,才转头看向云姒,淡淡的语气不辨喜怒:“萧王妃,你这天山雪莲从何而来?此等宝物,并非我大秦所有。”
云姒垂眸答道:“回父皇,这是臣媳外祖经商时,从一商户手中偶然购得,一直珍藏着以备不时之需,今日正巧赶上,能救临王殿下实属幸运。”
“嗯。”
嘉庆帝面上露出赞许,命人取来一箱珍宝赏赐给她,但眼底,却深沉的让人看不透半分。
完全分辨不出,他心底究竟是喜,还是疑。
前世,云姒很少进宫,但也知道,大秦的这位陛下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且生性多疑,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她知道,今日这一步,终究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关注。
“萧王妃,听说今日,你父亲重审的判决文书下来了,你们侯府因为沈家而含冤,你心中,可有怨恨?”
嘉庆帝问的隐晦。
并未明说,这个怨恨的对象,是沈家还是皇家。
云姒又岂能听不明白。
她内心平静淡定,抬眸时,眼底漾起一层水光,声音微微哽咽。
“父皇明鉴,臣媳怎会怨恨?父亲沉冤得雪,已是天恩浩荡,至于沈家……善恶终有报,他们也算是自食恶果,臣媳心中已无怨恨。”
前一句,回应的是皇家,受了委屈却仍感念皇恩。
后一句,才是沈家。
沈家既已受到应有的惩罚,她心中又何必执着于仇恨不放。
这个回答,近乎满分。
嘉庆帝目光在她脸上停驻片刻,忽然轻笑一声,温和地道:“萧王妃倒是个通透的人,以后可多去皇后宫里坐坐。”
他突然提到皇后,让云姒心中微微一紧。
这是在提醒她什么吗?
云姒压下心中的不安,面上恭顺应道:“臣媳遵旨。”
嘉庆帝不再多言,转身看向床榻上的临王,声音不怒自威:“好好照看临王,若他再有差池,朕唯你们是问。”
“是。”众人齐齐应道。
说完,他便起身离开了暖阁。
外面,其他几位王爷也闻讯赶到。
先围着嘉庆帝,关心询问他的伤势,然后又帮着秦野与金吾卫一起审查刺客。
三名刺客很快招认。
竟是三年前,江南水患受灾的三名百姓。
他们认为嘉庆帝是个昏君,不顾百姓的死活。
这三人,原本都有幸福的家庭,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可这一切,被一场洪水袭击。
大家都说当今陛下如何如何爱戴百姓,可结果,江南发生水患后,这个昏君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每年征收那么多的赋税,到了百姓需要国家时,却毫无作为。
最终导致,他们的家没了,家人也没了!
这个昏君,根本不配当皇帝。
所以该杀!
只可惜,半路跑出来个临王,替昏君挡了一刀。
昏君没杀死,杀他一个儿子,也不算一无所获。
刺客招认后,就立刻自杀了。
这份供词,大家看完后,一致沉默。
暖阁外的廊下,气氛冷凝。
晋王将供词狠狠拍在石桌上,气的额角青筋暴起。
“沈谦!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他一脚踹翻旁边的花架,瓷盆碎裂声刺耳。
“当年江南赈灾,父皇派他去督查粮草,本王还亲自在城门口送他,千叮万嘱莫要辜负圣恩,办好这趟差事,他倒好,竟敢中饱私囊,让父皇替他背这昏君的黑锅,害百姓流离失所,连带着老二也险些送命!”
晋王越想越气。
“本王听说,沈家人前阵子都死在了奴隶市场,真是报应,活该,不过死的太便宜了!”
“是啊。”
湘王轻轻咳嗽两声,也一脸气愤。
“父皇可太冤枉了,那三个刺客死得倒干净,最憋屈的是,想让他们知道真相,让他们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景王一直没说话,半晌才沉声道:“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他抬眼看向众人,眉头紧锁:“这三人能混进皇宫,背后必有人相助,而且,沈家贪污一事早已传遍京城,他们怎会毫不知情?”
秦野目光深沉地扫过几位兄弟,最后落在聿王身上:“六弟,你怎么看?”
聿王猛地回神,神色有些恍惚:“啊?四哥说什么?”
“你今日怎么心不在焉的?”晋王不满地皱眉。
聿王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可能是昨晚没休息好。”
秦野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转向景王。
“五弟说得对,此事疑点重重,那三人虽已自尽,但这件事还需要进一步查证。”
闻言,大家纷纷点头认同。
“没想到,一向胆小怯弱的二哥,这次会这么勇猛,替父皇挡下致命一刀,我以后再也不说他废物无能了。”
湘王突然感叹一句。
几人都沉默的看向他,无人反驳。
是啊。
确实没想到。
“幸好,萧王妃手上有天山雪莲,不然他这次就得英年早逝了。”晋王也说了句。
显然,大家对临王为嘉庆帝挡刀一事,都没有任何怀疑。
毕竟,那可是真要命的。
差点就死了。
换做他们,不一定有那个勇气。
出宫的路上,秦野问云姒:“依你看,如果没有天山雪莲,临王会死吗?”
“会。”
云姒肯定地道:“没有天山雪莲,他必死无疑。”
“那他运气真好。”
秦野语气淡淡地道,说完,沉思一瞬又问:“你手中有天山雪莲的事,都有谁知道?”
“只有阿芜和暗夜知道,我没跟任何人说过。”
云姒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一个人。”
“谁?”
“就是给我天山雪莲的那个人。”
闻言,秦野沉默下来。
回到王府后,云姒独自回了栖梧苑。
秦野原本说今天所有的事情都忙完了,结果又发生了这件事,他回来后就立刻安排人去查那三名刺客的祖籍。
景王说的很对,他总觉得,这次刺杀事件的真相,有些过于简单。
甚至,荒诞。
云姒回到栖梧苑后,一时间,心中也是愁绪万千。
嘉庆帝的那句话,始终在她脑海中萦绕。
他是不是,也有意要让秦野认皇后为母?
若只是如此,倒也不要紧,可怕就怕,认皇后为母之后,紧接着就要面临与姜家联姻。
秦野可以拒绝姜晚宁,也可以拒绝皇后和姜丞相,那若是,陛下的意思呢?
云姒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她又起身,去药房把狄龙通敌叛国的罪证拿过来,先打开看了看。
北燕一直都有细作隐藏在大秦京中,而大秦同样也在北燕安插了自己的眼线,只是,狄龙居然暗中与北燕细作有书信往来。
他们之间有何利益?
云姒一连看了几封,便渐渐明白过来。
这狄龙,竟然一直在偷偷与北燕七皇子有生意往来,之前,兵部铸造兵器的原料,基本都是由沈家垄断,狄龙与沈家果然是同一个主子。
他们将大秦每年产生的原料,一小部分留给兵部,不够就用废料代替,所以兵器的质量才一直不过关。
幸好这两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否则,以他们大秦军队的兵器质量,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剩下的大部分,高价卖给了北燕的七皇子。
除此之外,七皇子还答应他们,若有一天大秦发生内乱,他一定会鼎力相助。
可惜,这些书信,只能将狄龙一个人绳之以法。
他背后的那个人,隐藏的实在太深了。
谨慎,而狡猾。
这个人,除了沈妤知道是谁,林书妍应该也知道。
秦野忙完回来,云姒立刻把那些书信拿给他看。
“沈家倒台后,原料场由谁接手了?”
“兵部尚书。”
秦野看完,眸光冷冽:“从信上的内容来看,狄龙与兵部尚书应该是产生了分歧,否则他不会告诉北燕的人,后面一段时间暂时无法提供原料。”
“你的意思是,兵部尚书也牵扯其中?”
“沈谦不过是个兵部侍郎,若没有兵部尚书的配合,这些年,他怎么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一直不被人发现,整个兵部早已腐朽不堪,如今就是一个烂摊子。”